作者:梵缺
“怎么说,你知道内情?”
“我刚得来的消息,据闻闯入秦府的叛军,没有一个活着离开的,那场大火烧的,不是秦家的人,全是叛军。”
“哇,真的吗?”
“真是大快人心呐,叛军真该死。”
“好!还是秦大人厉害,他可是一个文官,以后谁再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我就跟谁急。”
几个官兵围在一块聊得起劲。
旁边一个领头的将士大喝一声,“都围在这里干嘛?!不用干活了吗?”
顿时,官兵作鸟散,纷纷又去自己的岗位站定,仿佛刚才闲聊不是他们一样。
回去翠花胡同。
秦驰刚躺下小睡了片刻,外面就有人敲门,他被惊醒了,坐起了身,问道:
“谁?有何事?”
“启禀公子,宫里来人了,宣您即刻进宫。”外面是秦八的声音。
秦驰只能起来梳洗完毕,再动作麻利地穿衣,换上了正式的官服。
出去的时候,司礼监的太监已经在外面等了小半刻钟,可也不敢有何怨言,见到秦驰恭谨的上前行礼。
“见过秦大人,小的特意来传陛下口谕,请大人即刻进宫,有要事商议。”太监微微弯着腰,语气很是恭敬。
秦驰敛袖回了半礼,“有劳公公了。”
接着他看向一旁的秦八。
秦八立马心领神会,不着痕迹的塞了个荷包到太监的手里。
太监以衣袖挡住,暗自捏了捏荷包,心下暗喜了收了起来,当即走在前面,像个狗腿子似的给秦驰领路。
这领路的活,真不用他。
因为秦驰认得路,何况这还是在秦驰家里呢,偏生太监他习惯就这么干了,秦驰也不好告诉他不需要这样。
秦驰出门,钻入马车。
老霍去厨房提了个食盒跟上来,跟着上去了马车,再给秦八递上了食盒,“这是给公子的吃食。”
“行了,还是霍哥想得周到。”
秦八喜笑颜开的接过,钻入了车厢内。
老霍抱着武器坐在车辕。
这次驾马车的人,是扮作了车夫的秦一,只与老霍对视了一眼便撇开了目光,听到车厢内秦驰一声可以起程。
秦一便驾着马车往宫门去。
周围还有十余名的护卫,在马车周围跟着跑,马车的速度不算快,故而他们是完全能跟上的,还能随时留意周围的异常。
这阵仗后面跟着的小轿子。
正是来传口谕的太监会的小轿子,尤其显眼了起来。不过抬轿的差役,腰里挂着内务府的腰牌,倒是没有人来拦他们。
一路上,完全到达宫门。
在宫门前,秦驰不用下车,便闻到了浓烈的血腥之味。
秦驰取出手帕,捂住了口鼻。
秦八掀开了车帘子,在秦驰出去之时,还抬起手臂挡在上方,防止秦驰会磕到头。
秦驰下车的时候,便见到了宫门前的广场上,尸体已经被拖走了,但血迹才清理了一半,现在还有一些官兵正提着水桶,在冲刷着地面的血迹,还有人拿着扫帚在扫着地面的血水。
“祈安?”
“秦大人!”
“竟然是秦尚书?这命真大啊,本官还以为你没能逃过一劫。”
顺着声音看去。
秦驰看到了守在宫门前的其他官员。
禁军守在宫门前。
里三层外三层,同时还有锦衣卫。
夏维和颜显清向秦驰走过来。
两人现在是很感激秦驰事先的提醒,让他们躲过了一劫,朝中这次没有出现的官员,不是死了,便是受伤起不了床。
两人过来向秦驰深深一揖。
现今众目睽睽的,一些感激的话不好说出口,但这么一揖,秦驰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同样回礼。
“二位不必如此。”秦驰低声说道。
三人又小声寒暄了几句。
夏维询问起了秦府的事。
秦驰与两人并肩走向宫门,一边走一边说道:“我时常遭遇刺杀,有线索指向了叛军幕后的势力,在得知有叛军闯入了皇城,我便知道叛军杀我之心不死,只能仓促间布下个陷阱,可以把全部叛军的命留下,实属是侥幸,可这一回,我又无家可归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宅子,还是陛下赏赐的。”
说到后面,他一脸的心疼和惋惜。
颜显清安慰道:“没事儿,人活着就好了,钱财乃身外之物。”
“只能这样安慰自个儿了。”
秦驰面露苦笑。
在其他人看来,这才正常。
此时又有马车过来,下车的人是李华容。
李华容看到秦驰,故意保持了距离,接着又有大臣过来,有几个身上还带着伤势,在这样的情况还坚持进宫,称得上的敬业。
等人来得差不多。
宫门大开,站在外面的人透过重重的守卫,可以看到里面司礼监出来。
客套的几句,就将一众官员领进宫门。
去的方向是乾清宫。
乾清宫不仅是皇帝的寝宫,明成帝还要会在处理日常政务。
明成帝穿着明黄的龙袍,端坐在龙案前。
坐在他旁边的是一名老者,看起来比明成帝更为苍老,白发苍苍,满脸是深刻的皱纹,双目透出岁月沉淀的智慧,神态间透出几分慈祥和平和。此人正是明成帝信任的阁老,也是大夏朝的首辅胥老。
此外在殿内还有一人。
正是皇长孙赫连勉。
明成帝培养他,摆明是当着储君来教导。
进宫的官员纷纷向明成帝恭敬行礼。
秦驰在官员中,本来不算起眼,又是特别醒目的,赫连勉就一连看了他好几眼。
起因还是大家以为他死了,后来是得知他没有死,反倒坑死了上千的叛军,他一个人的战功,比昨夜参加大战的将士位还要高。因此更令人好奇了,连明成帝都特意询问了此事。
首辅胥老笑眯眯的问道:“秦尚书昨晚是用火攻之术,烧死了上千的叛军?没想到你还学过兵书。”
秦驰当即谦和道:“谈不上学过,仅是闲时翻过两本,知道一些皮毛,不足为道。”
胥老轻笑,没有再问。
而明成帝召见众人进宫,自然是有大事相商。不一会儿便转到了正题,提起了如今朝中严峻的局势,还要商量出解决的法子。
第416章 震慑
过了小半个时辰,依旧没有商量出稳妥的法子。眼下紧急的情况不仅昨晚的叛军问题,还有张家湾的码头被叛军占领,城内不久后将会出现物资短缺的难题。
城内缺粮将会是致命的事。
“陛下,该向周围的州府救援。”一个武将建议。
明成帝冷淡道:“除此建议呢?”
众人面面相觑。
胥老说道:“早在建宁叛军的消息传来京师,陛下已经下旨让裴鑫将军调动大军赶回京师。算了算时间,尚需小半个月到达。”
故而商量了这么久。
大家提的是一个无大用的问题。
秦驰还是首次得知这个问题。
明成帝应该是送去密旨,这个时候说出来,很可能是已经封城,城内就在明成帝的掌握中,不介意将此消息说出。实则大军只要开跋,隐藏不了多少天。叛军不会突袭皇城,秦驰怀疑宴江南等人很可能就收到了消息,才会声东击西,抢先占据张家湾。
京师的兵力怎么样双方都清楚。
明成帝以前心里没点数,现在也该知道了。
目前只能死守皇城,等待救援。
“秦尚书,可有建议?”
胥老看到沉默的秦驰,忽然开口问,见秦驰诧异的抬头看向自己,他又解释道,“在这里你最为年轻了,年轻人有冲劲,思维活跃,说不定会有破解之法。不像是上了年纪的老家伙,说一句话要琢磨上好几回,瞻前顾后。”
“回胥老,本官经验尚浅,远不如前辈的丰富,一时想不到破解的法子,不过,如今最紧要了,除了要守住城内,还有城内的百姓需要安抚,免得逃逸的叛军在城内作乱,动摇人心。其次是城内的粮商……”
秦驰所说的还真是城内迫切需要留意的问题。
刚才商量的只是解决叛军的问题,还没有人留意到城内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尤其是粮食的问题,仍是重中之重。倘若有粮食借此提价,很可能会造成人心惶惶。
明成帝同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让朝臣想法子稳定城内的局势,最后,明成帝居然道:“稳定城内人心和物价的事,便交给秦爱卿去办,必要时,可让锦衣卫协助你行事。”
“臣,遵旨。”
秦驰恭敬应下,内心实则一言难尽。
上一篇:和前夫一起穿进狗血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