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梵缺
宋锦离开秦家沟,没有直接回府城。
而是去了药坊暂住。
银珑一家就住在药坊。
在没有收拾好自己情绪之前,宋锦一时半会不想回去府城,银珑察觉到了宋锦情绪不对,在她留在药坊期间悉心照顾,每日给宋锦熬药膳养身体,仅是小半个月,便把宋锦之前消瘦的肉给养了回来。
银珑知道宋锦和离。
可同样知道秦家沟的事。
两人依旧住在一起,银珑还以为他们夫妻和好,现在看来并不是。
“珑姨不必这么小心,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宋锦将手中的药材放下,温声的开口,“可还是要说一句,我现在很好,真的。”
“我看你可不好。”
银珑每次看到小小姐就心疼,“在这世道一个人活着会很累。”
“我怎么一个人了?不是有珑姨吗?”
宋锦冲着银珑展颜一笑。
银珑见她还能说笑,不由放心了些许。
宋锦知道她在担心什么,“珑姨真不用担心。相处多年,终归有些感情,这骤然分开了,一时之间难免有些提不起劲儿,只是理智告诉我,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我需要一点时间来调整心态,来适应新的生活。”
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留在药坊,每日会亲自上手炮炙药材,在忙碌的过程中,心境尚算不错。
木婷留在宋锦身边伺候,同时还会留意外界的消息,包括宋绣怀孕的事情在秦家沟传开,由于是在老刘氏去世前怀上的,倒是没有人说闲话,还有人说老刘氏没福气,活着的时候就盼着抱秦举人的孙子,等她去了孙儿才来。
宋锦在挑选药材。
木婷在旁边帮忙,嘴上又唠叨,“今早刚得了个消息,不知是真假。”
“什么消息?”宋锦抬头看了她一眼。
银珑在旁边笑道:“估摸是朝廷大捷,柳家的叛军吃了败仗,朝廷把之前失去的城池,都收了回来。”
“那应该是真的。”
宋锦不信任朝廷,却相信秦驰。
秦驰早在数年前便知柳家造反,理应早有布局。百姓只知道叛军大败,内情却不会随意传开,实际就是如宋锦猜想的,秦驰早些年就有布局,安排一些好手潜伏在叛军当中,几年间一步步凭本事往上爬。有好几个凭着战功,混到了核心人物的身边,收到命令刺杀叛军的将领。
几乎是在同一日动手。
叛军几个将领,同一天非死即伤。
一时间叛军群龙无首。
朝廷大军抓住机会,连连攻打,潜伏在城内的朝廷的人趁机打开了城门,放朝廷大军入城,打得叛军节节败退。
这次朝廷大捷,秦驰的布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这些事情尚未传开,等到他日论功行赏之时,自是会公诸于世。
宋锦在药坊里时常会听到南方打仗的消息,偶尔才会听到秦驰的只字片语。其实宋锦不是什么都没做,将自己的势力与顺安商行交接之际,让她收到了一条关于宋宽的线索。
“可信度有多高?”
宋锦心头震惊的看向邢纶。
邢纶又道:“九成是真的,当初叛军秘密将宋老爷带去京师,临近京师遇到一股蒙面人埋伏,消息说蒙面人死伤惨重,并没有劫人成功。”
宋锦算了算时间。
正是在她和孩子离开京师不久。
“这消息是从顺安那边的人嘴里得知的?”宋锦询问的角度刁钻。
邢纶肯定的点头,“是的。”
他们一些手下和据点,由顺安接收,当中有人意外从顺安的人嘴里打听,便将这个消息传回了济方,再转到了邢纶这里。
宋锦回想起那几日秦驰的异常。
很可能他是得到了她父亲的消息,却隐瞒了她,果然他终究是让她失望了,这么多年他不会不知道,寻找家人是她的执念,这么大的事情,他竟然隐瞒了。
第一次宋锦对秦驰的信任有了缺口。
宋锦要确定一件事,“这么说,我爹是在京师失踪了?”
“是的,听说秦大人一直派人在寻找。”
邢纶将事情如实的禀报。
宋锦当即决定将重心转去京师。
两人商议过后,邢纶又匆匆离去。
眼下很多事情需要邢纶出面主持,不说转移出去的势力,就是本来属于宋家的东西,济方正一步一步的归还给宋家。
今局势未定,只需求稳。
生意缩减也无所谓,济方最大的收入就是用船队跑商。
宋锦和木婷回去府城。
娄汝翰带人护送。
路上碰到了一些逃难的百姓,拖身带口,神态麻木又瘦骨嶙峋。见到宋锦等人的马车,有人蠢蠢欲动想要上前乞讨。
娄汝翰等人抽刀,将这些人吓退。
宋锦掀开一道车窗帘子,掀起一道缝,望着路边逃难的百姓,心里不是没有感触的,这天下乱起来,首先要受苦的就是百姓。
“难民多了?”
宋锦记得上次出城,还没有看到。
木婷说道:“打仗了,应该是逃避战乱。现在这徽州知府还好,得知有难灾立马让衙门的差役在城门前搭起了草棚子,让灾难落脚,又有烧起热锅,勉强发放吃食。城内的一些家族,也架了棚子施粥。”
在城门前的空地。
差役搭的草棚接收难民。
会有大夫过来检查,防止瘟疫,有户籍又身体没生病的难民,会有人来给他们登记造册,再及时分去徽州各个村落。
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宋锦知道官府只要做实事,百姓就不愁没活路。很多时候最让百姓苦不堪言的,是官员的腐败和贪婪,遇到不公求助无门。
马车停在门前。
经过了一番检查,成功进城。
车行驶在街道上,路过两家处药铺,宋锦意外见到多是关门。
“怎么回事?”
宋锦指了指关掉的铺门。
木婷跳下马车去打听,不一会儿就回来了,“东家,说是府城的药材短缺。不是药铺不想开门,是没有药材,来看病的人也抓不到药。”
“再往前走。”
转过一条街道。
以往由于没有坐堂大夫的济方药铺,生意向来是一般般,出入也是清贫的百姓,今日所看到的济方药铺是客似云来。
来抓药的人排成了长龙。
第447章 宋锦的打算
最近府城多出了不少面生的人。
大多数是躲避战乱,长途跋涉下病倒的人不少,求医的人也多了起来,造成了一时的药材短缺,也就是济方药铺存库较大,才能撑到现在,还是在没有涨价的情况下。
宋锦看到排除的多数是百姓。
在外面还有些人明显有病,却没有求医。
因为济方没有坐堂的大夫。
宋锦收回了目光,对木婷吩咐道:“你让娄汝翰去同掌柜说一声,铺子里的药材如果不够,可以去黟县调来,再去请两个大夫来药铺坐镇,免费给外面的百姓看诊,所有的花销由我来承担。”
“好的,东家。”
木婷应声就去跟娄汝翰说了。
娄汝翰去找药铺寻掌柜,将宋锦的意思传达,药铺的掌柜顿时高兴得连连道谢,连忙安排人去调取药材。
木婷有些不解,“东家之前捐赠了一批药材,黟县那边的存库本就不多,再调走一批的话,后面谈好的交易,怕是会无法如期交货了,要赔偿不少银子。”
“国若不稳,生意不做也罢。”
对于某些商人来说,国家动荡,赚银子更狠,但这不是她宋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
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力所能及之时,尽绵薄之力。
宋锦此举是凭良心。
济方义商的名声,彻底在徽州打开,还有早前捐赠粮食给西北军一事,先皇明成帝赐字等等,都在徽州传开,包括济方帮忙贫苦百姓种植草药,改善生活等善举。
幕后的东家也浮出水面,是徽商宋宽之女宋锦。
宋锦是何许人也?
当今小太子之母,权倾朝野的秦祈安大人的发妻。
此事后来传扬甚广,是目前宋锦不知的。
从黟县回来的宋锦,休息过后,见过家中的长辈说了情况后,便一直窝在宋家的书房,翻阅医学典籍,抄抄写写。
宋二叔找了过来。
“提到我和秦祈安了?”
宋锦将医书放下,捏了捏微微发胀的太阳穴,“外界不知我和他和离了,把我和他放在一起也不奇怪。”
“锦儿,再这样下去不行。”宋二叔语重心长道,“和离了,还不对外开,你再想嫁人就难了。”
上一篇:和前夫一起穿进狗血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