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梵缺
大步离去。
秦驰木然站在原地。
直到宋锦的背影消失,他仍是一动不动。
一旁的下人连大气都不敢吐,连搬东西的动作都停下,不自然的伏跪了下来,不敢抬头。
好半晌。
秦驰急切的往外走。
直到跟上了宋锦,在距离她丈余远的距离,又霎时顿了顿,旋即放轻脚步,不紧不慢的跟着她,视线却始终落到她的后脑勺。
步到了大门前。
宋宽看到了女儿。
自然又看到了跟在女儿身后的秦驰。
宋锦看不到秦驰此时的神态,宋宽却能看到,明明面上没有多少表情,他硬是看出了这人有种快要破碎了的感觉。
“娘!娘,抱抱。”
小家伙一瞅见娘亲,立马倾向向她。
宋锦本来有点魂不守舍。
一听到儿子的叫喊,她当即将儿子接过来,再顺势将盒子递给宋宽。
宋锦抱着儿子,拿脸颊去蹭着小家伙的脸蛋儿,心里满是浓浓的不舍,本来应该昨日就将孩子送回去。
可她不舍得。
能拖一日是一日。
娘俩在亲昵之时,不妨碍下人忙碌。
木婷让大家快加了动作。
等一切准备就绪,站在秦驰身边的宋宽,无声的跟秦驰拱手告辞,大步踏上了一辆马车,透过车窗他喊道:“锦儿,该起程了!”
“啊?哦,知道了。”
宋锦以额头抵着乖乖的小额头,“娘要走了,乖乖要跟话,好好长大。”
“娘,娘……”
小家伙像是意识到分离。
一双胖乎乎的手臂,用力搂住宋锦的脖子,还扁着小嘴,要哭不哭的。
宋锦将孩子一把塞到了秦驰的怀里,手轻轻地抚过孩子的脸颊,“照顾好孩子,莫要让他们受到伤害。”
“我会的。”
秦驰下意识搂住孩子。
宋锦低眉向秦驰盈盈拜别。
父子俩就这样看着宋锦转身,脚步没有丝毫迟疑的上了马车。
前头的马车开始往前走。
车夫坐上了车辕,甩了甩马鞭。
“驾!”
马儿迈开了蹄子。
车轮轱辘辘,队伍徐徐的前进。
站在门前的秦驰,抱着儿子一言不发,宋锦坐的车厢就在他的眼前缓缓驶过,车窗的帘子轻轻摇晃,却始终没有掀开。
秦驰心头好似堵着块大石。
压得他连呼吸都会隐隐生痛。
第481章 送别
突然。
乖乖“哇”的一声大哭。
将沉浸于离别情绪中的秦驰,一下子拉回了现实。
小家伙本来就委屈,娘亲似乎不抱自己了,把自己放到了可怕的爹爹怀里。
秦驰刚才抱得稍为用力。
不知孩子是被弄痛了,还是被吓到,一双大眼泪汪汪。
他换了个姿势抱着小儿子,让孩子抱在怀里舒服一些,“儿子,别哭。你哭也没用,你娘是个狠心的,她不要咱们爷俩了。”
抱着孩子,秦驰翻身上马。
再向车队的方向跟去。
在秦驰动的时候,随行的侍卫迅速跟着上马,一行人就这样尾随着车队后面。
本来街道上出现车队不稀奇,但车队后面跟着一支精锐侍卫,还有那一身标志性的装束,令人想不注意都难。
街道的行人纷纷回避,生怕不小心招惹到了贵人。只是招人稀奇的,是被保护的那名男子怀里抱着一个小娃儿。
男子出门鲜少会抱孩子。
直到出了城门。
宋家车队没有停下,就算要说几句告别的话,早先已经说过。
突然秦驰策马追上宋锦的马车,下马跳上了宋锦所在的马车,不等他人回过神来,秦驰已经钻入了车厢。
宋锦早知秦驰跟在后面。
可没有料到他会突然做出此举,宋锦脸色本来就不好,骂人的话差点儿脱口而出。
当见到他怀抱着小儿子,宋锦这才收敛,仍是低声骂道:“秦祈安!做危险事儿前,莫要带儿子一起!若出了意外,怎么办?”
“儿子舍不得你……”
秦驰一把将小儿子塞入宋锦的怀里,“他还小,需要娘。”
“乖乖归我养?”
宋锦明知不可能,还是没忍住问出口。
秦驰眸色深邃,“你是他娘,我是他爹,谁养不是一样?”
他这个决定让宋锦很意外。
秦驰抬起右手伸向宋锦。
宋锦下意识往后躺,秦驰的手停在半空,顿了顿之后,他又伸向她的头顶。
抽出了宋锦发簪。
宋锦一头青丝散落。
“这簪子给我留个念想。”秦驰握紧发簪,知道这是她常用的簪子,嗓音微哑的又道,“这天下尚未稳定,大半百姓仍过得清贫疾苦,水深火热。西北鞑靼又是虎视眈眈。我肩负监国之责,一时无法离京……锦儿,待天下安定,我会去找你。”
不等宋锦仔细询问。
秦驰已经转身出去。
掀开车窗帘子,正好见到他跃上一匹骏马。
掉转马头。
他侧头望向她。
那一双眼尾泛红的眸子,包含着大多宋锦读不懂的情绪。
宋锦掀起车窗帘子的手指一松。在帘子落下的一瞬,隔断了二人的对视。
仿佛也隔开双方的世界。
车队继续前行,渐渐远离城门。
又有一行人策马进城。
背道而驰。
……
四年后。
大夏政通人和,蒸蒸日上。
近几年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些许。
偶尔会传来西北和鞑靼开战或是南方卫所巢杀匪寇等事迹,其实这些消息对于大多的百姓来说,听听就过去了,并不会有多么关心,日常沉重的生活,早就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心神。
近几年最大的事。
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科考,是徽州襄义侯突然公开了祖传医学典籍,传至大夏各个州府,令全国各地大批医者从中受益。
这对于当下敝帚自珍的观念,是极大的一种冲击。
一些大夫感恩宋家大义,纷纷大加赞扬和响应,各地时常有人组织起医术交流会,把一些奇难杂症拿出来讨论,很多大夫都没有藏私,不知不觉推动了医学上的进步,让大夏的医学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当然了,这是后话。
但凡世人提起徽州宋氏或是襄义侯慷慨解囊,免不了会说起小太子的生母宋锦。
宋锦特意找景老编写医稿,包罗了民间常见的上百种病症,怎么样预防方法、疗法和常见药材的如何炮制和保存等,她不吝啬的公开宣传,且一而再的印刷成书,印刷了数十万册,通过济方药辅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普通百姓。
致力于要给每个山村,至少培养出一名医者。
当中或许会有人学艺不精,弄虚作假,造成几桩误诊等问题,但又不能否认,宋锦此举确实是帮助民间很多求医无门的穷苦百姓,不至于小病拖成大病。
而乡村的医者渐渐增多。
实实在在惠及无数贫苦百姓,连同孩童夭折的数量,都在每年减少。
总而言之,宋锦所做之事,令她的名声在民间与日俱增。
于是造成了,人不在京城。京城却从不缺关于她的话题。
上一篇:和前夫一起穿进狗血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