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平
丁贵往外走,准备就办卫姜交代的事情,走了几步忽然顿住。
一个小厮刹不住脚就撞了上来,原以为又要被打骂,他都护好了脸面,可半天没等来动作,他悄悄抬眼。
只见丁管事一脸喜色,笑的眼都不见了,和蔼地有些瘆人:“县主刚刚说的是什么?”
小厮有些害怕了,丁管事不会是被撞的失心疯了吧,那他罪过大了。
“丁管事,你没事吧……”
丁贵唬脸:“快说。”
这才是丁管事嘛,瞬间松了口气。
“县主让丁管事去给花家回礼呢?”
“县主原话是什么?”
小厮没办法,只好一字不落地复述一遍。
丁贵嘿嘿发笑:“丁管事,嘿嘿!”
那是不是说明留下他了,县主让他还继续当管事。
县主可真是个活菩萨。
他暗暗下决心,这些日子一定要把县主伺候妥当咯!他要亲自来。
歇了个晌,醒来后,卫姜一时有些无所事事。
毕竟刚住进来,长佩她们还要收拾东西,她待在屋里有些碍事,还不如出外走走。
正好窦绍还有点公事要处理,她就邀请卫莞一起去后山走走。
丁贵知道后硬是要亲自带路。
两人走走停停,爬了小半个时辰才到山顶,丁贵已经安排人在亭子里备了茶水和点心。
山顶风吹起来很凉爽,两人惬意地欣赏风景,忽然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
“这是哪里的钟声?”卫莞问道。
“是清风观。”丁贵了指了个方向。
卫姜也看了过去,能模模糊糊看到道观所在,隔得不远。
卫莞:“最近常进宫给皇上讲道的王道长是不是就是清风观的?”
丁贵点头:“正是,庆云道长仙风道骨,是个得道高人,不少贵人都慕名来拜访过,潞王殿下,就常来找他下棋,还有坏了事的周驸马,之前还经常住在清风观呢?”
听到这两个名字,卫姜惊愕转头:“周驸马以前是在这个道观修行?”
丁贵点头:“是呢,小的也常去清风观拜拜,好几次都碰到他来找庆云道长。”
别人可能不认识,可丁贵之前是皇庄里的人,他是见过几面周驸马的。
卫姜把这事记在心里。
回去她们走了另一边,途中还路过一块小药圃,被篱笆围着。
“这是种的什么?”卫姜看着那些草,分辨不出。
丁贵:“这是花家七公子种的,小的也不知道是什么。”
花家人人都喜欢侍弄花草,但这位七公子有些另类,他最喜欢研究奇花异草,特别是那些不常见的药草。
“可能是他从哪里又弄来了一些奇怪的草药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爱好,卫姜也没放在心上。
刚走到山脚下,窦绍见她迟迟未回来接人了,卫莞和丁管事先走,留下两夫妻慢慢散步。
庄子被丁贵搭理的很好,确实是个散心的好地方,小卫儿和兰姐儿都很喜欢这里,玩得乐不思蜀。
窦绍回京后,卫姜她们又住了差不多半个月,直到京都来信。
太后薨了!
第89章
卫姜有些懵,不敢置信,她最后一次见太后还是半个多月前,并没有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太医明明说了,若是好好将养,还是能撑个一年两载的。
这才多久?中毒至今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
太后薨逝是国丧,卫姜和卫莞带着女儿匆忙回城,半路上碰到来接她们的窦绍。
窦绍见她红着眼,心里有些替她担心,捏了捏她的手。
卫莞见到姐夫来了,给他腾位置,回了自己的马车。
等只有两个人时,卫姜迫不及待地追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太后去的这么突然,难道宫中又出了什么变故?
窦绍:“是太后娘娘的选择,她想痛痛快快地过完最后一程。”
太医院说的她是半句没有听,半点也没做。
太后脾胃皆伤,按太医院的吩咐,往后日子只能静养,不能冷不能热,每日清粥汤水度日,油腻重口皆不能碰。
她老人家这么多年来,随心所欲惯了,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简直是折磨,想吃的吃不了,想玩的不能玩,她活到这把年纪,如今也就贪个口腹之欲,让她喝粥戒酒,比杀了她还难受。
她觉得这样的日子活着没滋味,特别是当她得知,就算是养的好,最多也不过是多活个两年,心中便定了主意,最后的日子她要痛快的过。
她吃喝照旧,这身子哪能养的好。
卫姜:“难道就没人告诉皇上?”太后身边的人呢?就随着她这样胡来。
窦绍:“那些宫人跟了太后很多年,都是她的亲信,既是太后的意思,他们自然只有帮着隐瞒的。”
简直不要命了,事后皇上能放过他们
“太后走后,他们就殉主了。”其实太后已经跟皇上交代过了,不要为难仁寿宫的人,可他们早就存了死志。
太后一死,他们也就跟去了。
卫姜一阵唏嘘,太后是痛快走了,可皇上该多伤心啊!
她把麒麟果给了皇上,如今还选择了这样方式结束生命,皇上心中不知道会有多愧疚。
“皇上还好吗?”卫姜问道。
窦绍愁眉,摇头:“皇上悲痛万分,都昏死过两回了。”
皇上毁哀过礼,前朝的阁老们都坐不住了。
……
再次踏进仁寿宫,卫姜感到陌生,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香烛味,明明是夏日,她却觉得萧瑟悲凉,好像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随着主人的离去在快速衰败。
一个月前她曾在此地为太后祝寿,如今还是这座大殿,她却来哭灵了。
卫姜头一低,眼泪如滚珠落下。
她的耳边好像还能听到太后招手,乐呵呵道:阿姜来了。
一个太监烧纸时挪动了一下,皇上冷冷目光就扫了过去,朱成眼疾手快,立马让人把小太监押了下去,又补上了另一人。
那小太监脸惨白,可连饶恕也不敢喊,没有挣扎就这么被人拖了下去。
“皇祖母骤然仙去,父皇太过伤心了。”太子妃低声解释,往日里皇上对宫人最是宽厚。
卫姜抬眼去看最前面的那人,才短短几日,皇上竟然消瘦里很多,也老了很多,头上有银光,那是新增的白发。
太子和潞王跪在皇帝身后,两人也都是一副戚容,潞王时不时地用衣袖擦眼角。
嫔妃里哭的最伤心的要数贤妃了,太后仙去,她也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如今儿子又不在京里,她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信王还未回吗?”卫姜压低声音。
太子妃扫了
一眼前方:“父皇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去报信了。”
西北离京城一千多公里,信王日夜兼程,也花了十天时间才赶回送太后最后一程。。
丧事最是熬人,刚送殡回来襄阳郡主就病倒了,卫姜又马不停蹄去给母亲侍疾,等襄阳郡主痊愈,又是半个月过去了。
像襄阳郡主这些年纪大的皇室宗亲,病倒了一大片,就连卫姜,也是累的够呛,不过最惨的要数潞王妃葛月,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没了。
皇上知道后把潞王叫进宫里大骂了一顿,说他们没用,好好的一个孩子给折腾没了。
事后还让皇后给潞王选了两个宫女送去。
卫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惊呆了,皇上这是气糊涂了吗?潞王还在孝期呢,这是要干啥?
不过也很奇怪,葛月自己是会医术的,怎么怀孕了也不知道,这有点说不过去。
“对了,信王回西北了吗?”卫姜想起正事。
窦绍点头:“前几日就回去了。”
卫姜也不知自己是不是太过敏感了,前些日子襄阳郡主病了,皇上竟然把卫贺从辽东叫回来了。
其实襄阳郡主只是小病罢了,还没到要见最后一面的程度,若只是这样,卫姜也只会以为皇上是经过太后这事之后的应激反应。
但她今日从卫贺口中得知了一件事:“皇上把李将军调回京城了,派了宁远伯去接管辽东。”
皇上这么快让信王回西北,会不会是……
窦绍面色一紧,懂了她的意思。
卫贺、李将军,辽东
信王回去了,那么苏国公也该回来了。
就不知皇上猜疑的到底是李家、卫家还是苏家。
卫姜想到那两个宫女,难道这是皇帝给苏家的敲打?
“县主,宫里来人了。”长佩在门口回话。
屋里两人对视一眼,心中一紧,窦绍拉住她的手:“去吧,去看看。”
来的是个老熟人,小朱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