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当婆婆了 第41章

作者:九平 标签: 穿越重生

  

第37章

  卫姜听说太子来了,有些没反应过来,窦绍凝眉,对她道:“应该是为了刘阁老的事情,你不用过去了。”

  卫姜点头。

  科举案子牵扯极大,皇上命令三司彻查,查到最后,却把太子扯了进来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落榜举子发现:今科上榜的士子竟然大多都是湖广人士,就算不是湖广的也是江南籍贯,北方士子竟然寥寥无几,这引起了他的疑心。

  他想到主考官刘阁老正是湖广人士,这还得了,激愤之下他就去了京兆府喊冤,谁知道还真让他猜对了。

  泄漏考题的人正是备受刘阁老看重的侄子,且他没有为此敛财,而是小范围的给一些人,这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受刘阁老的指示,至于刘阁老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是太子的老师,会不会是太子的意思,提前安插人手。

  堂堂国之储君,干扰科举取士,任人唯亲,不免让天下人寒心。

  当然也有人觉得不是太子的意思,太子宽厚贤明,才德兼备,不可能做这种事。

  有时候谣言只需要一句猜测,但要澄清就需要自己不断证明自己没做过。

  太子和窦绍关在书房聊了一个多时辰,走的时候,太子脸色凝重,眼里全是忧虑。

  “爹,太子说了什么?案子有进展吗?”窦景听说太子走了,忙过来打探消息。

  一天不定案,他们这些新科进士的处境就格外尴尬。

  “刘阁老今日在狱中自尽了。”

  什么!这个时候死了。

  窦绍淡淡道:“没死成,被救了。”

  话能不能一口气说完,耍着人玩吗,两母子对视一眼。

  “他想以死以证清白,也是为了保住太子清明。”

  卫姜觉得这样做法傻极了,人死了什么话都说不了,脏水也能使劲往你身上倒,别人不会觉得你有节气,只会觉得你是畏罪自尽,太子也就再也说不清了。

  “这刘阁老老糊涂了吧。”窦景没好气道,什么时候死不行,这个时候。

  “他是不想连累太子吧。”毕竟是太子老师,他出事了,矛头自然会指向太子。

  “刘阁老真是冤枉的?”

  窦绍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意外道:“你不知道?”

  卫姜觉得他是故意嘲讽,白了她一眼:“我是神仙吗我知道,皇上又不是让我查案,我从哪里知道,我知道的都是大街上人都知道的。、

  顿了一下,她好奇道:“对了,太子找你是做什么,这个案子也不归你管吧。”

  窦景也在旁:“是啊是啊。”

  窦绍手指缩了一下,面上不动人色,“大理寺卿是我的好友,太子托我办点事。”

  事情牵涉到了太子身上,太子为了避嫌也不得参与案件的办理,有些事情他只能托付可信之人去办。

  目前他唯一能信任的只有窦绍了。

  两人目光灼灼地等着他继续说。

  可真是母子,表情都一模一样,窦绍被逗笑了,“昨夜刘阁老的侄子也自尽了。”

  二人一副还等着他的不过……,窦绍无奈道:“这次是真死了。”

  这可是科举舞弊案的重要证人,这牢也太容易寻死了吧。

  窦景:“这是要把污水往太子身上泼啊!”

  窦景不愧是窦绍的儿子,一下就反应过来。

  不管刘阁老死不死的成,只要这个侄子死了,那这案子就说不清了,刘阁老洗不清,他为太子的开脱的话又怎么能让大家相信呢。

  窦绍赞赏地看了一眼儿子,点头道:“是这个意思,所以太子求了皇上亲自去了一趟天牢见了刘阁老。”

  如今侄子死了,刘阁老也反应过来了,幕后的人不是要对付他,是剑指东宫,他不能死,他死了才是连累太子。

  能做到阁老哪能是真糊涂蛋,他立马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也知道侄子怕是被人灭口了。

  如今人死了,要从他口里问出真相不可能,不过刘阁老想到了一个人。

  他侄子有一个养了十几年的外室,这个外室出身不好,家里不同意她进门,奈何他侄子甚至喜爱,便偷偷养在外面,刘阁老也只当作不知道。

  有些事情他可能会瞒着家里,但这个外室可能会知道一些。

  “所以太子是让你去查一查这个外室?她住哪里?刑部的人没有找到。”

  窦绍道:“在城外,这事还得大理寺去查。”

  窦景立马请缨:“爹,我帮你去送信。”

  窦绍看他一脸跃跃欲试,想说什么又咽下了,同意了他的请求。

  晚上,卫姜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睡不着,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件事。

  原书中并没有科举案,难道又出现了什么新的反派。

  卫姜啃着手指想的入神,窦绍冷不丁出声:“想什么?”

  卫姜抬头看他:“如果刘阁老是被陷害的 ,背后之人为什么要对付太子。”

  她理着自己的思路,分析这件案子最后的得益者,做一件事总是要得到好处的。

  “如今没有证据证明太子做的,最好的结果就是败坏了太子名声,让太子威望扫地。”

  还有什么呢?

  “收揽民心?”卫姜摇头,不对,他不能出面。

  对付太子,只要对太子不利都是他想要的,刘阁老,刘阁老是太子的老师,坚定的东宫党,干掉他可以剪掉太子臂膀,说不定还能让自己人上位。

  自己人上位。

  卫姜猛抬头看向窦绍:“不会是潞王吧?”她语气带着肯定。

  窦绍一点都不意外她会这么想:“还有个信王呢?”

  卫姜没有细看,自然也没有发现他的试探。

  “不可能是信王。”信王是太子出事后之后才开始动心思的,而且信王和葛月没有成婚,没有女主的谋划,信王做不成。

  她语气没有半分犹豫,就好像信王是她最信任人,比对丈夫和儿子还了解。

  “你就这么信任他?”窦绍语气带着意思不易察觉的怪异,卫姜却没有注意到,她一头扎进了潞王是反派的震惊中。

  不是,她不当反派了,剧情把潞王黑化了?一下子从言情变成朝堂权谋了?

  我的个天!

  之前潞王还和他下过棋呢?他不会是站潞王去了吧,卫姜眼神怪怪地看着他。

  “你是站信王这边的吧?”卫姜试探地问道。

  窦绍明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可却故意道:“我谁都不信,等大理寺的结果。”

  是问你潞王和信王争皇位你占谁啊!可太子现在好好地呢,又不能问的太直白,卫姜泄气。

  书中他因为葛月的关系是坚定地站在信王这边,可如今因为自己的超常发挥,他好像和葛月不是很熟悉啊,这个小翅膀不会影响大局吧。

  “你觉得葛……苏二小姐人怎么样?”

  窦绍:“挺好的,苏二小姐是个聪慧的女子,医术又好,待人真诚,和信王倒是挺配。”

  他紧紧盯着她看,她嘴角翘起,显然很欢喜。

  窦绍偏过头,眼底冷意一闪而过。

  其实窦绍这次是真的误会了,卫姜只是高兴他和自己看法一样而已,这就比如嗑cp,欣喜有人和自己的眼光一样。

  可惜窦绍不明白,甚至起了阴暗的想法,这是后话了。

  ***

  卫姜看出宋氏有话要说,便吩咐陶氏带着卫家两位小姐去后院玩。

  “嫂子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宋氏:“是关于巧珍的事情……”见卫姜有些讶异,她继续道:“孟家派人来提亲,为他们家幼子求娶巧珍?”

  “孟家?是贵妃的娘家,保定侯孟家?”

  宋氏点头:“正是。”她的表情可不像是觉得这是一门好亲。

  照说卫家和孟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宋氏也不是个刻薄庶女不愿意她嫁的如意的人,怎么这么一副表情。

  卫姜不解:“是这人不好?”难道是那郎君太过不堪。

  宋氏摇头,欲言又止:“孟家四公子一表人才,还是个读书种子,已经是个举人了。”

  勋贵公子哥能静下心来考功名,可见他的上进了。

  这听着人不错啊!

  宋氏:“孟四公子可是保定侯和夫人的幼子。”看小姑子没明白其中关节,她进一步点破

  卫姜抬头,先不说卫家女被原主带累的名声不太好,就是名声好,巧珍一个安安分分的庶女,孟家看中她什么,还要拿个嫡子来配。

  这可不像是联姻,倒像是拉拢了。

  宋氏苦笑,她和丈夫也是这个想法,孟家这门亲事怕是不好答应。

  卫家自大长公主走后也没有什么人有出息,虽说如今皇上看似又重新重用为家,可卫姜的大哥才不过刚刚去军中任职,在朝中还说不上话。

  “你大哥的意思,想让妹夫拿个主意,这门婚事是拒了还是……?”

  他们思来想去,孟家只怕是冲着窦绍来的,窦家没有合适的人选,卫家也只有一个适龄的庶女,孟家没得选。

  孟家毕竟是潞王的舅家,宋氏不敢深想背后的含义。

  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时候。

  宋氏见卫姜并没有乱了心神,还是稳得住,心中点头,看来小姑是真的变了很多。

  卫姜:“这事我会跟他说的,不过……这孟四郎听着倒是挺不错的一个人。”

上一篇:春棠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