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当婆婆了 第74章

作者:九平 标签: 穿越重生

  卫姜闻言面不改色,竟还有还有心情吃果子。

  她笑着对长公主道:“我哪敢跟您攀亲戚,从我进门到坐下,不过半刻钟,你可是连个好脸色都没给,我也不是不知趣的人,哪敢上来就认亲戚。”

  长公主以为她服软,脸上露出鄙夷之色。

  “不过……”卫姜话音一转,“长公主要是觉得我的称呼有问题,可以亲自去跟皇上说,毕竟是他老人家说表舅听着生分,让我叫舅舅的。”

  卫姜歪头,对她挑衅一笑:“长公主进宫可要我带个路?”

  这是讥讽她多年未被诏进宫吗?

  那是因为她身子不好!她生在皇宫长在皇宫,那是她的家,现在一个外八路的狗屁县主都能讥讽她了!

  看着这双熟悉眼睛,长公主脑中闪过旧事,心口一阵发慌,她痛苦地捂住胸口。

  “长公主……”侍女惊呼。

  葛月反应迅速,立马上前为她诊脉。

  这是惊惧过度的表现,葛月存了丝狐疑,不该是被怒气激到了?

  张氏扯了扯卫姜的衣袖,悄声道:“县主今日怎这般沉不住气。”

  卫姜心里也有些后悔,冲动了。

  “我什么时候沉的住气了。”卫姜吐槽自己,她要是沉的住气,也不会到处得罪人了。

  不过别人都把巴掌扇到脸上了,难道她还要腆着脸把另一边递过去?

  “不会有事的。”听着好像在安慰自己,但卫姜是因为有葛月在,葛月应该治好她的病了。

  “让人去通知窦大人吧。”张氏提醒卫姜,她这是担心长公主碰瓷。

  卫姜也觉得有必要给窦绍提个醒,她好像是惹了点事。

  她给长佩使了个眼色,让她去给窦绍通个气。

  长佩前脚刚离开,长公主就嘤嘤转醒了,侍女给她服下常用的药丸。

  葛月:“长公主要保持心境平和,切不可再动怒了。”

  也就是说长公主发病是被人给气的。

  大家把目光投向卫姜。

  长公主眼神闪过精光,但很快又平息了,这是个好机会,可惜时机不对。

  长公主的女儿,琼英郡主知道母亲被人气倒,带着人急匆匆赶来。

  “娘,您怎么样?是谁给您气受了?”她扑到长公主面前,查看母亲的脸色。

  周琼英带着怒意狠狠瞪了卫姜一眼,刚刚潞王妃的话她都听到了。

  “我们现在就进宫让人给评评理,我倒要看看新宜县主这样不把您放在眼里,皇舅舅会不会再维护她。”

  长公主脸色一变,扯了一把女儿,训斥道:“胡说什么呢!我是老毛病刚好犯了,跟新宜县主没关系。”

  她让人把她扶了起来,轻柔道:“今日辰光好,别误了这花宴,大家继续吧。”

  众人没有动,长公主脸色冷了下来,其中一位夫人见了,率先开口道:

  “听说前院做了好些诗了,不如让人传些过来让我们也看。”

  她旁边的妇人接了话头:“你这是想给自家女儿估摸女婿吧。”

  几句话又让气氛活跃了起来。

  卫姜有些意外她竟然主动给自己洗脱嫌疑,抬头却对上了南康长公主阴冷的目光。

  看来不是大人大量。

  卫姜扯了扯嘴角浅笑一下,礼貌且恭敬。

  病人惹不起。

  “郡主头上这根簪子可真好看,这流光溢彩……镶的是翡翠吧。”这么大一块翡翠可不多见。一位贵夫人恭维着周琼英。

  一来翡翠都是外邦进贡的,本就稀少,二来这翡翠考究工艺,也只有宫里能作出这么精致的东西。

  周琼英有些得意地摸上簪子,“这是母亲从宫里带出来的陪嫁,是皇外祖父赏的。”

  果然是从宫里流出来的,众人眼中带着艳羡。

  “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不过看着雅致就给了她。”长公主笑着说道。

  众人对着这块翡翠又是一顿评头论足,但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夸,夸珍贵,夸稀少。

  卫姜听的都想掏耳朵。

  因着一根簪子,琼英郡主出尽风头。

  赵慧娘低头,把手往袖子里藏缩。

  有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偷偷看向卫姜

  可惜卫姜一头珠翠,好看是好看,就是太华丽了,没有稀缺性。

  她们有些遗憾地收回目光。

  宴席准备的都是些精致的糕点,还有几壶清茶果酒,吃饱喝足,长公主便让在场的小姑娘们做几首桃花有关的诗来。

  琼英县主自然拔得头筹。

  其中赵慧娘的诗也得到不少人的肯定。

  “县主怎么不做首诗?”

  没什么才学的卫姜正在和人说话,冷不丁被葛月点名了。

  “那王妃怎么不做诗?”卫姜笑着反问她。

  “我在乡野长大,平常也只看医书,对诗

  词不太懂。”

  卫姜敛了笑容:“王妃自己不会怎么倒是来勉强别人了,难道我什么时候传出过才女的名声?”

  噗呲,有人没忍住笑。

  张氏推了她一下:“县主又促狭了,王妃别见怪。”

  葛月脸色有些僵硬,她没想到卫姜竟然不给面子。

  当然不会给你面子了,你背后干了多少坏事不知道吗?卫姜没好气觑了她一眼。

  要知道刚刚长公主要是顺着她的话装个病,卫姜怕是又摊上事了。

  “前院的诗传来了。”侍女们带着诗文回来了

  长公主自诩文雅,自然是要请来一些文采斐然的士子们,后院这些闺阁诗词都是小打小闹,她们想要看的是前院这些。

  说不定来年的状元就在这些人里面,要是能挑一两个做女婿,那也是桩美事,诗会正好可以看看他们的才学。

  “如何?可有觉得好的?”张氏问卫姜。

  “我真看不懂诗词。”

  卫姜以为自己声音很小,却不想被耳尖的琼英郡主听见了。

  “县主不懂诗吗?当初你和窦大人不就是因诗词结缘吗,不是说你爱慕他的文才?”周琼英故作夸张捂住嘴,眼里带着恶意的笑。

  葛月也觉得快意,有些话不同的人说出来就是不一样。

  长公主不盯着卫姜了,周琼英可不打算放过她。

  卫姜能感觉到周围讨论的声音立马就停了,大家都竖起耳朵听她怎么说?

  当初新宜县主和窦大人的婚事是怎么回事,京里谁不知道,典型的仗势欺人,县主那就是强抢良家妇男。

  如今琼英县主舞到本尊面前,她们也想听听县主自己怎么看?

  卫姜哦了一声,笑的妖孽:“谁爱慕他文才?我就是爱他的脸,他的身子。”

  竟然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琼英脸轰地熟透了。

  她还未议亲呢?怎可听这种污言秽语

  “娘!”周琼英羞的掩面而泣。

  “卫姜,你也太口无遮拦了,这里还有很多姑娘家在。”

  卫姜:“这不是郡主发问吗?不敢不答,免得又说我不恭敬。”

  既然知道自己还是个未嫁女,就不应该关心人家夫妻之间事情。

  长公主安抚女儿,冷冷地扫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葛月。

  刚刚女儿可是和她嘀嘀咕咕说了一会儿。

  “看诗看诗。”张氏塞给卫姜一张纸。

  不要再口出狂言了,她们这成了亲的也扛不住啊。

  “你外甥女也在呢。”说虎狼之词前三思啊。

  卫姜扫了一眼诗文,是真没兴趣,等扫到诗人的名字,目光一怔。

  她重新认真读了一遍,好像文曲星附身一样研究起来,问旁边的张氏:“这人诗是不是写的很不错?”

  张氏是个低调才女,平日里和徐仰夫妻俩诗词相合。

  “确实文采斐然。”

  卫姜笑了,把这张纸折起来放到一旁,

  葛月正巧看到这一幕,等侍女送来诗文时,她拿起那张折起的纸,记住了人名。

  坐在赵慧娘隔壁的小姐发出惊呼的声音。

  动静有些大,惊动了其他人。

  长公主皱眉,“怎么回事?”

  那小姐才十一二岁,正是咋咋唬唬的年纪,根本就看不懂赵慧娘恳求的眼神:

  “她戴了一对翡翠镯子,好漂亮。”她刚见过琼花郡主的翡翠簪子,不会认错。

  见别人不信,她跑过去把赵慧娘的手腕露了出来,卫姜都来不及阻止。

上一篇:春棠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