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平
两人不知道在说什么,相视而笑,长公主眼底有暗芒一闪而过,在别人看过来时又恢复平静。
当你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她做什么事你都看不惯,周琼英深刻地诠释了这一点。
这一天她尽盯着卫姜去了,人家笑她觉得轻浮,人家皱眉她觉得晦气,人家和宫里贵人说话,她觉得是拍马屁。
还有那个贤妃,堂堂皇妃竟然也捧着卫姜,笑的是真谄媚。
卫姜不过是个小县主,母亲还是长公主呢,她竟然不把母亲放在眼里,宫宴上竟然让卫姜坐对面。
要不是皇后因为严家的事情称病,要不是贵妃旧疾犯了,后宫里轮得到她长势,不就是儿子回来了,让皇上夸了两句。
可皇上再夸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被踢去西北军中了。
一路上说个不停,长公主忍了又忍,终于在进府后转身甩了她一巴掌。
周琼英懵住了,不可置信,这还是母亲第一次动手打她。
“您……您打我。”那一巴掌并不疼,可她却觉得整个脸皮都被刮了下来。
母亲竟然当做下人的面打她,她不想活了。
周琼英捂着脸往门口跑,却撞上了正要进屋的周驸马和周仕进。
“这是怎么了?”周仕进拦住妹妹,心疼地看着她脸上的巴掌红印。
周驸马皱眉:“殿下怎么发起脾气了,有什么事好好说就是。”
周琼英更委屈了,抽抽噎噎哭湿了二哥的肩膀。
长公主指着女儿,半响说不出话来:“我是真没想到她这么蠢,简直丢尽了我的脸面。”
“我做什么了?”周琼英不服气,那新宜县主那样子才是没皮没脸,她不过在背后说几句也不行吗?
“我问你,你今日进宫是做什么去的?”
周琼英理亏,低头咬唇:“孟文白是个不着调的纨绔,女儿不想嫁她。”
而且他还是三房,她岂不是嫁了个旁枝。
“那你想嫁谁?孟家老四?”长公主还是了解女儿的心思的,孟家老四是孟家下一辈最优秀的男儿,长公主府还不值得他们拿来联姻。
周琼英不忿道:“我听说孟家之前还想让他娶卫家的庶女,难道我连个庶女都比不上?”
因为卫家得用,因为窦绍身居高位,可这些长公主知道女儿根本听不进去。
“你是郡主,夫君文才如何也影响不到你什么,孟家这一辈就三个男丁,孟文白的前程短不了,你不要只盯着什么学识不学识的。”
“既然选婿不看重才学,母亲还是公主呢,当初为何一定要选父亲。”周琼英反驳的话脱口而出。
要不是父亲娶了母亲,周家也不会慢慢退出朝堂。
如今只剩下一个好听的名声,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你……”长公主没想到女儿竟会这样说,她气的手指发抖。
周驸马连忙扶她坐下,倒了杯热茶:“好好说,别生气,既然女儿没看中孟文白,再选就是了,我有一人选,此人天资聪颖,才学出众,可为良配……”
“不行。”
“我不同意。”
母女俩异口同声,周驸马看中的人选,她们会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莫欺少年穷,林怀新有状元之才,以后定然有一方作为,加上他家中人口简单,女儿嫁过去有我们看着也不会受委屈。”周驸马是真心觉得这是一门好亲。
“娘……”周琼英哀求地往着母亲,她可不想嫁到这种寒门陋户。
任他才学再高,她也不要!
“驸马,琼英不愿意就算了吧,孟家的事情再商量就是,孟家老四我们琼英也不是配不上。”
周驸马脸绷紧了些:“公主这些日子是不是和潞王殿下走的太近了些,他打着周家的名号可是结交了不少朝臣,殿下知道这些事情吗?”别以为他不知道长公主为何要和孟家联姻。
长公主嘴角微微翘起,笑容轻柔含蓄:“驸马也知道,潞王妃替我治好痼疾,想让我帮他引荐几个人,我怎么好拒绝。”
周驸马盯着她的眼睛看:“殿下还记得答应过我什么吧,周家几十口人的性命可全都在您的一念之间。”
长公主:“驸马不信任我,有你和孩子们在,我能做什么。”眼中完全没了笑意。
见她还记得,周驸马也不再多话,起身道:“我去前院。”
周仕进瞧着情况不对,也想溜。
“你留下。”
长公主的话让他顿住了脚步。
“你先下去吧,你爹他就是说说而已,孟家那边我帮你想办法。”长公主柔声对女儿道。
“娘最好了。”周琼英腻歪了一会,知道母亲和兄长有话说,便走了。
周仕进眼角都抽搐了,也没能留下妹妹。
白眼娘,白疼了!
“考虑的怎么样了?苏家门庭也配得上,也不算辱没了你。”
关键是长公主府和潞王羁绊也就更深了。
周仕进低头:“娘,我还不想这么早成亲。”
长公主铁青着脸:“这么早?你快二十四了,早就过了弱冠之年,早在哪里?你也不用给我找借口,苏三小姐不行,还有李四小姐,总之,你必须成亲了。”
长公主眼神像刀子一样,周仕进不敢看。
“你给我打起精神来应付好苏家三小姐,这门婚事我很满意,你要是又弄砸了,我就把你的那些书僮都乱棍打死。”语气森然,这不是说笑。
周仕进后背发凉,惨白着脸道:“我知道了。”
看着唯唯诺诺的儿子远走,长公主叹了口气:“我南康都生的些什么儿女,不是蠢钝如猪就是懦弱无能。”
“长公主也不能这么说,我们大公子谁不夸一声俊才。”贴身杨嬷嬷过来给她轻轻揉着额头。
“二公子还小,大一些就明白你的苦心了。”
长公主想到小儿子就觉得心口堵气:“这个不长进的,不说他,仕远那边如何了?”
杨嬷嬷道:“长公主放心,一切都在您的算计中,沈家那边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长公主抚着胸口,“让仕远盯紧一点,别出了乱子。”
“还有,你准备准备,我要去探望下襄阳郡主,多年不见可真想她啊。”她的笑容冷的让人发寒。
第64章
刚靠近正院,就听到一阵咿咿呀呀的丝竹之音,卫姜看向一旁的宋氏。
宋氏苦笑:“正是长公主送来的。”
宋氏担心这些伶人乐妓会闹的家里不安生,可偏偏襄阳郡主竟然一句话不说就留下了。
不喜欢把她们关在小院子里就是了,她们还能翻天,卫姜皱眉。
“你看到她们就明白了。”宋氏满脸愁容。
真是难为长公主费心搜罗到这么些人,一个个冰肌玉骨,环肥燕瘦,标致极了,大到十五六岁,小的十一二岁,全给备齐了。
卫家大小爷们也不少,她倒是不担心自己丈夫,可小辈呢,正是不定性的时候,真怕被移坏了性子。
可偏偏是婆母做主留下的,她也不能多话,只能让大姑子回来敲敲边鼓了。
她心里埋怨长公主,人看着挺和善的,怎么办出来的事情这么不着调,给婆母解闷也不一定送这些啊。
“大嫂忙去吧,我去给母亲说说。”
宋氏拉了她一下,“要是母亲不愿意那就算了,我在想别的法子。”
大不了她多费点心盯着些,总不好为这点小事让她们母女又闹起来。
卫姜推门进去,襄阳郡主半躺在榻上,眯着眼手轻轻打着拍子,看的出来她是真的很享受。
唱戏的两个女孩子一个十五六岁,一
个十一二岁,着宽袖素服,眉眼如画,身段婉转如柳枝。
两人见卫姜来了,吓的停了下来,怯生生地看着她。
襄阳郡主睁眼,看到女儿来,忙招手:“阿姜来了,到母亲这里来。”
卫姜目光从两人身上扫过,“母亲喜欢听戏?”
襄阳郡主挥手,让唱戏的那两小姑娘先下去。
“你知道了?”
卫姜点头。
襄阳郡主坐好,又让屋里侍候的人也出去。
“你说你这性子,我还说你大改了,怎么又和这南康对上了。”襄阳郡主看了女儿一眼,轻叹了口气。
“你觉得这几个人是真给我的?”
见女儿发怔,襄阳郡主继续道:“南康这个人自小就好胜,因为你外祖母的关系,先皇疼我甚至超过了那些公主,她们心中不忿,可大部分人也都没办法,大了也就看开了,只有这个南康,处处和我较劲,我大她许多,自然不会和她一般见识,她便当我懦弱可欺,渐渐的也就打心眼里瞧不上我了,加上她会讨先皇欢心,宫里宫外也就以她最为尊贵了,她一辈子都想学你外祖母。”
襄阳郡主脸上带着鄙视:“可惜她连三分都学不会。”
“她这个人别看着温婉和善的样子,其实心里阴毒的很,又有野心,要不是当初先皇驾崩的突然,她说不定还想动储位。”
卫姜惊呆了,这些事情她可真是没听人说过。
“你说你惹上她干什么,她就跟狗皮膏药似的,贴上了让人恶心的很。”
卫姜:“是她先招惹我的,你都不知道……”
襄阳郡主打断了她的话:“我知道,宴会上的事嘛,你真当我老糊涂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她就是这样的性子,定是眼红你得皇上的疼爱,而她的女儿虽是郡主却不得人喜欢。。”
卫姜嘟嘴:“您既然什么都知道,怎么还收这些人,难道不怕她不安好心。”
襄阳郡主笑出声:“她能有好心才怪,在她心里我就是个傻子,这些人她是想通过我的手给你们,我想着收下也好,省的她又有别的动作。”
想到南康长公主素日做派,襄阳郡主面露讥讽:“她一贯就喜欢弄这些上不了台面的把戏。这事我来处理,你们就别管了。”
她一个老婆子,天天待在深宅里又不出门去,到要看看南康能玩出什么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