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第127章

作者:冬月暖 标签: 穿越重生

  甘露脸上堆满了笑意,“老太太说二公子和二少夫人喜欢瓷器,特别吩咐找出来给二公子装上的。”

  王氏此刻的心都是麻的,她儿子儿媳妇是怎么对老太太的,老太太是看不见?

  她的儿子和儿媳妇喜欢金器和玉器,对瓷器并不热衷,老太太现在也开始不掩饰自己的偏心了吗?

  连装都不愿意装了?

  神色如常的笑道:“这样的贵重的物件儿给二小子,就他那牛嚼牡丹的样儿能欣赏得了?”

  “还是给老大吧,老大夫妻俩都喜欢素雅高洁的物件儿,天青色石榴红的瓷器,白玉或是黄玉的玉器,他们都喜欢。”

  “再说二小子也没什么需要送这般贵重礼物的朋友或者同僚,给他也无用,这些东西到了侯爷或者老大的手里更有用。”

  老太太的笑容有些僵硬,甘露上前打圆场,“二公子和世子都是老太太的孙儿,哪有世子有二公子却没有的道理,传出去外面不知情的人就该说老太太偏心。”

  “要知道老太太平日里最疼的就是二公子,也疼二少夫人,只要是二少夫人在老太太这里看上的物件儿,老太太就没有说不给的。”

  这是在点王氏,告诉她辛安已经从老太太手里得了不少好东西,王氏笑吟吟的开口,“原本也是想着好东西应该用到刀刃上,这样好的物件儿就该发挥最大的用处,给了二小子也只有会被放进库房里,还不如物尽其用。”

  “你这么一说倒是显得我思虑不周,如此我就厚颜替二小子多谢母亲的疼爱。”

  老太太笑着端起茶盏,“我这院子里的东西以后也都是他们兄弟的,只要他们兄弟和和气气,一同撑起侯府门楣,我对他们祖父就有了交代。”

  话锋一转就到了王氏身上,“你怎的这个时候一个人过来了?”

  王氏笑着说老二夫妻出门吃饭去了,唐纲父子在小酌,“我想着他们父子好些日子没这么松快过了,杵在那里倒让他们放不开,还不如到母亲这里来说说话,也好给他们父子多说些体己话,如此以前有什么隔阂也就该散了。”

  老太太很欣慰,王氏在大面上向来周全,一时间又觉得自己有些偏听偏信,府中下人嚼舌根,她怎么也信了呢?

  当初换院子王氏可是亲自来和她说过,她也是点了头的,今日再一听下意识的就认为要不是换了院子就不会换了新娘子,更不会有后续这般多丢人的事,对王氏就有了两分不满。

  她心疼唐荣的遭遇便想着要补贴他一二,这才......

  倒是忘记了老二夫妻对她的孝顺。

第245章 隔壁接二连三有孕

  王氏坐着和老太太说话,心里觉得没意思极了,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前脚走后脚老太太就让甘露重新给唐陌装一箱子,“今日这事想的的确不周到,只怕是多心了。”

  甘露觉得老太太挺矛盾,世子好的时候惦记着二公子,二公子好了又惦记世子,以前当着世子和大少夫人的面没少给二少夫人拿好东西,现在又转头偏向世子,觉得世子可怜,忙活来忙活去两边都得罪了。

  关键是除了二少夫人会偶尔送些稀罕物过来,府中其他人在老太太这里一文不拔,侯爷还时常想从老太太手里抠点儿走。

  老太太也并非有金山银山,就老侯爷留下来的那些物件儿,当老人的手里不留些好东西,儿子就不容易孝顺。

  “以我看就这三箱子重新分配就是了,老太太手里还是得多留些体己,往后府中多了人,少不得要给些赏赐,娶妻出嫁的也要给添妆和补贴。”

  老太太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何况两个月前她才给过一回,今日头脑一热就又想散财,重要的是她一直没进项,“送回库房去吧,等着年关到了再给。”

  免得到时候还得再给一回。

  就这样,原本要散财的老太太在见过王氏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甘露赶紧将三口箱子送回了库房,回来伺候老太太喝茶,劝她儿孙自有儿孙福,少操心。

  “二少夫人不是说外头出了新戏,要约您一起去?”

  “您啊,就好好享福就是了。”

  老太太又笑了,“老二媳妇喜欢华美贵重的摆件,挑几个好看的摆到百宝架上,回头她来了看着也高兴。”

  甘露无奈,“您可送了好些好物件儿给二少夫人了,怎的今日只准备给二公子几个瓶子?”

  还让夫人看到了,白白落个偏心的名头,夫人一个不高兴回头只怕又要给侯爷找不自在,真是......

  老太太道:“我给老二媳妇好东西纯粹就是喜欢,你看府中上下有谁像她那般肯在我这花心思的?”

  “偶尔给她一两样,她高兴我也高兴。”

  “至于二小子他有岳父帮衬也不缺银子,比他大哥...不说了,我是年纪越大越糊涂。”

  甘露能说什么呢?

  她就不明白,老太太看着抠门其实很大方,只要将她哄高兴了她的手很松,侯爷和世子怎么就不来哄,要不是规矩上需要晨昏定省,只怕是几日都不愿来一次。

  二少夫人她,该得的。

  夜里王氏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半夜起床去了房中的密室拿了一盒子珍珠出来决定第二日送给辛安,心想着只要老太太真就那么将东西送出来,她就可以从府中库房拿好东西给她儿子补上。

  好在第二日早上请安的时候老太太就说要重新清点库房,暂时就不补贴父子三人,王氏这才消了气,但她还是将那一匣子的珍珠送到了辛安手里,让她镶在首饰上。

  “隔壁怎么了?”

  这日午饭后辛安正准备午睡,听得隔壁有笑声,南风进门来回复,“是雪玉回来了,刚喝了妾室茶,现在是玉姨娘了,春华院的人刚和她道喜。”

  “肚子不小,气色也好,一看就晓得在庄子上没吃苦,蔡姑姑还说她肚子尖尖的定然会生个小公子。“

  辛安觉得有意思,“王姑姑,你挑两样首饰送过去,就说是我的贺礼,然后夸一夸她的肚子,就说一定会是男孩,把那孩子说的贵重些,怎么说也是侯府这一代的长孙呢。”

  没事给陶怡然添添堵也是好的嘛。

  王姑姑转身去拿了两样不太贵重的簪子,还找了一个匣子装上,笑眯眯的捧着去了隔壁,将雪玉的肚子夸了又夸,又说雪玉有福气,又拉着蔡姑姑说以后的春华院不知道多热闹,丝毫不管刘姑姑快绷不住的脸色,可惜陶怡然在屋里没出来,不知道她怎么想。

  “隔壁又怎么了?”

  睡的迷迷糊糊,隔壁又是一阵欢笑,很快南风打听了消息回来,“月姨娘干呕了两下,然后就说自己有了,正巧府医在给玉姨娘把脉,顺便就给月姨娘看了,都有两个月了。”

  辛安......

  唐荣是种猪吗,这么能播种?

  之前不是一直在养伤?

  这是带伤上场?

  “二少夫人,明年这个时候隔壁就三个小娃了,到时候接二连三的哭声显的我们院里好冷清呀。”

  别说是辛安,南风都不淡定了,王姑姑回来就听到这话也是幽幽叹气,看辛安的眼光都带着‘你懂的’深意。

  辛安双手一摊,“咋办,要不我们搬院子吧,眼不见心不烦?”

  “或者再弄条狗回来养着,热闹?”

  “少夫人~”

  春阳跺了脚,“都什么时候了,您怎么就不急。”

  “急不来啊。”

  辛安叮嘱了王姑姑,“一会儿就叮嘱下院子里的人,没事别在隔壁门口晃悠,也不要和隔壁的起冲突,人家说一句‘肚子痛’你们就跑不掉了,现在她们都是大爷,懂不懂?”

  春绿很哀怨,“我们也想当大爷。“

  “这件事要有耐心,我都不急,你们急什么?”

  “还有..”

  辛安想起了一件事,“以后不要到姑爷跟前胡说八道,弄得他多紧张啊,没病都被你们说病了。”

  “不是我们,是来来说的。”

  “对,是来来,我们怎么可能到姑爷跟前说这些,我们可是还没出嫁的姑娘。”

  “就是,都是来来多嘴乱说。”

  几人毫不犹豫就将来来给卖了,辛安都笑了,“来来在姑爷跟前说什么了?”

  春绿最快,“就是说姑爷...”

  春阳赶紧捂了她的嘴,尴尬的笑着,“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来来说什么。”

  反应过来的春绿连连点头,表示不知道,真不知道。

  辛安白了几人一眼,“不管谁说的,谁乱猜的,以后一个字也不能说,让我逮着了我就找个黑心的把谁嫁出去,一天打八顿的那种。”

  几人面上惶恐说再不敢了,心里是一点都不害怕,自家大姑娘还不了解吗,哪里舍得她们一天挨八顿打,不过姑爷是肯定不能再乱猜了。

  当真是愁人的很啊。

  辛安舒展了一下腰背,隔壁生多少对她来说都影响不大,三个孕妇窝在一块儿想要不出点乱子都不行,只是如此一来隔壁的动作就会更快了吧?

  她都快等的不耐烦了,这么久就会传点谣言,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怎么就那么费劲。

第246章 辛安:会让我搬离吗

  隔壁这样大的喜事,王氏和老太太很快得到了消息,尤其是老太太,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多了两条,别管春华院的孩子尊不尊贵吧,单从数量上来说就已经占据了优势。

  一下子三个娃,怎么都能博到一个男娃,一想到这些老太太哪里可能坐得住。

  三个孕妇齐聚一堂,老太太连连说好,目光从这个肚子移到那个肚子很是满足,当场就吩咐王氏要给春华院涨月钱,“再多拨几个人来伺候,灶上也不能怠慢了。”

  王氏同样一脸欢喜,“还是母亲想的周到,大儿媳妇房里人手足够,就给两位姨娘屋子里再各自添两个人,照顾孕妇的事就只能辛苦蔡姑姑多费心。”

  蔡姑姑觉得腰杆子都硬实了不少,就觉得她们春华院也算是鸿运当头,当即很郑重的接下了这个差事,又一脸为难的开口,“老奴会尽心尽力伺候几位主子,只是春华院不比秋实院那般宽敞,若是两位姨娘的房中再添人便有些拥挤,不如先各添一个,等后院那块空地扩建出来再添人口。”

  王氏心中冷笑,这是不忘在老太太跟前上眼药啊。

  春华院有多大她能不清楚?

  “丫头们向来都是几人住一间房,若是都想各自占据一间就是再多的屋子也不够住,两位姨娘有孕是大事,伺候的人不可减少,你也是府中的老人,还要告诫下面的人不要仗着有资历就排挤新来的,都是伺候主子的人,不分高低。”

  蔡姑姑面上很是恭敬,说他们春华院已经是四个丫头住一间,已经很拥挤了,王氏眉头轻蹙,想到一件事但还要和老太太商议,“那就先安排一个。”

  老太太并未多言,只是叮嘱蔡姑姑务必要伺候好院子里的主子,约束好下面的人莫要生事。

  从春华院出来老太太高兴的心情少了两分,这一院子的孕妇若没有个有本事的人震慑住,还不知道要闹出来多少是非。

  “那个翠屏如何?”

  王氏道:“的确有本事,老二媳妇有意差遣她身边的王姑姑回辛宅去料理旁的事,这几日正逐步将一些事交给翠屏。”

  老太太有些遗憾,春华院乱糟糟的,她还想请翠屏坐镇几个月,王氏主动挑开这话,“母亲可是想请翠屏到春华院?”

  “就是这么一问,这院子里的人你也看到了,女人多了容易生事,何况是三个有孕的人凑在一起。”

  王氏搀扶着她,“翠屏虽是我帮着去请来的,但她的月钱是老二媳妇自己付的,没走府中的公账,说起来翠屏不归侯府差遣。”

  “蔡姑姑是侯府老人,老大很是信任她,这个时候要添管事姑姑进春华院,老大难免会多想。”

  “只怕更添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