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月暖
倒是唐家的三个‘儿’对卫家姐妹还挺同情,毕竟摊着那样一个母亲,听说还带着她们出门‘卖艺’,若换了她们那是打死也不愿的,没那个胆子。
辛安没主动向卫家姐妹示好,人家是唐荣的亲戚,和她没关系,更不可能在她们身上花钱。
她就是再有同情人也同情不到卫家人身上去。
凝香院宽敞,各色品种的菊花开正好,几株梅花也相继绽开,带着隐隐幽香。
屋子里烧的暖和,众人刚落座茶水就送了进来,王氏和赵氏坐着说话,辛安则被几个姑娘拉着去剪梅花插瓶,院子里银铃般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尴尬的卫家姐妹也有些许的放松,笑着加入了进去。
实际上王氏和辛安没有料错,张氏到了春华院就在唐荣跟前抱怨开了,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堆又喷了一桌子的唾沫,“还说什么要去选布料选首饰,说她送给唐家三个丫头的,挖苦你两个表妹不得表嫂喜欢,还要派人来请你媳妇去,打的什么主意当我不知道?”
“要不是我拦着人家就来了,到时候花销一大堆我怎么好意思?”
唐荣默默深吸了一口气,合着说了半天在这里等着他。
事还没办就等着让他拿好处?
“两位表妹是回了院子?”
“回什么院子。”
张氏很是懊恼的样子,“她们是想回去,但唐家那三个坏丫头硬要拉着她们去选料子,就想显摆隔壁那个暴发户泥腿子给她们花钱,多坏的丫头。”
“你不用担心她们,也不用让你媳妇走一趟,她们要是眼皮子浅选料子,我饶不了她们。”
话到这个份儿上唐荣就是想要装糊涂也是不能的,心里怄的要死,心想着也应该出门去拜一拜,前段时日频繁遭灾,最近又接连破财,再这么下去他手里那点银子就半点不剩了。
第322章 张氏脸皮之厚
见唐荣坐着没动,张氏叽里呱啦又说了一通,无非是说唐荣母亲走的早,他们卫家也不被待见,连带着唐荣也受委屈云云。
一边说一边还打量唐荣的神色。
唐荣笑意不达眼底,道:“姑娘家都爱美,哪有看着鲜亮料子和首饰不喜欢的,两位表妹来原本该我们夫妻多照顾一二,趁着今日一并就选了吧,年节上穿着也体面。”
既然注定要花这笔钱,场面话也就要到位,别钱花了人还得罪了,那才是得不偿失。
“舅母稍等,我去和怡然说。”
张氏心头暗喜,面上连声拒绝,“你这孩子这么客气做什么,一家人舅母还能挑你理?”
“快别去折腾你媳妇了,回头该说你两个妹子眼皮浅,让人不喜。”
唐荣既然站起来了就不会坐回去,“舅母哪里的话,且稍等,我去去就回。”
陶怡然正在吃燕窝,听了唐荣的话就放下了碗,眉头轻蹙,“怎的这般没规矩?”
果真是来打秋风的,竟还没脸没皮的张口要。
唐荣将二百两银票给了她,“后面还有事需要舅母去办,就当是给她好处了,辛苦你走一趟。”
那钱还是赵氏给他的,一想到这里对卫家越发不满。
舅舅只想明哲保身,舅母贪得无厌,再一想陶家,真是什么臭的都被他遇上了。
陶怡然直言二百两怕是不够,“能送到侯府来的料子和首饰都是上品,且还有那么一两样的珍品,若是表妹看上了该如何?”
“都能张口要,你还指望人家知情识趣不选贵的?”
不得不说没机会再作妖又对唐荣没了兴趣的陶怡然也开始长脑子了,“舅母必定跟着去,少不得也要选上几样,我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唐荣没想到这些,毕竟以前接触的人面上都是要脸的,他舅母还真有可能选最贵的,这是要他大出血。
“多少合适?”
陶怡然说先准备个两千两,但一想那银子花在了卫家人身上心里就不舒服,忽然灵光一闪,“二弟妹喊来的商户怕是没准备够东西,不如让青墨跑一趟去喊两家商户来,叮嘱好了,如此花销多少就能掌控。”
“也更有诚意。”
那可是专门为卫家喊的,还不够重视吗?
唐荣心口狠狠松了口气,赞赏的看着陶怡然,“还是你有法子。”
两人想的好,但架不住张氏会盘算,觉得辛安那个暴发户喊来的商户肯定送来的都是好东西,谁让她不差钱呢?
陶怡然抠门,说不定还要提前打招呼,送些便宜货来。
一番言语拉扯后唐荣不得不将赵氏给了二千两都给了陶怡然,又说了两句场面话张氏才算满意,嘴里客套着眼里笑一点都不见少。
陶怡然很是无语,说要换身衣裳再出门。
刘姑姑上前劝说着陶怡然,让她一会儿要表现的大度些,说两句场面话,又道:“方才那人说话的时候我听到了两句,和她的身份当真是分毫不差。”
她打听到张氏的母亲是个妾,她自己是庶女,“这当妾的想要什么不就得使手段才能得到?”
“打小养成的习惯即便现在也是官眷了也改不了,好在过年初三就走,也碍不着什么,您且忍一忍,莫要得罪她。”
陶怡然都不想和她打交道,得罪大概也是不成的,“就说我不太舒服,一会儿你多说些。”
“哎。”
刘姑姑觉得自己太难了,好在现在的陶怡然没以前那么爱作妖,如今也是只顾自己享受了,伺候起来倒是轻松了不少。
在张氏的催促下陶怡然不得不加快了脚步,很快到了凝香院,这个时候商户的掌柜也刚进了侯府的门。
打过招呼张氏就笑着解释,“听闻有料子送来我这外甥媳妇就坐不住了,说是要给她两个表妹也选几块布几样首饰,本来是想重新去喊铺子掌柜送来,想着也是麻烦,干脆就一起了。”
王氏和辛安一点都不介意,都带着些看好戏的意思,赵氏惊讶于张氏的脸皮之厚,居然能干得出这样的事。
卫家好像也不穷啊,就张氏这种眼皮子浅的跟着男人去上任还不得大捞特捞?
见张氏满脸堆笑摩拳擦掌的样子陶怡然心口就觉堵得慌,在她心里本来就地位直线下滑的唐荣更是滑到了底,都是些什么亲戚?
两家掌柜都不是第一回 来侯府了,进门请安后就将自己带来的货摆到了桌子上,而后就是舌灿莲花的推销。
三个‘儿’是看这个也喜欢,看那个也觉得好,但也都有分寸,姐妹三个商商量量的互相参考,一人就选了两匹料子。
辛安笑着起身又各自帮她们选了一块好料子,“料子选好了就选首饰,都选好了咱们就开始量身。”
布庄掌柜也说要尽快,年节上忙,做衣裳的多,紧赶慢赶也只能在年三十之前赶出来。
首饰铺子的掌柜笑道:“三位姑娘尽可参考着你们刚选的料子配首饰,不瞒二少夫人,这批首饰已经是年前最后一批新首饰,都在这里了。”
“年节上铺子歇业,等再开门的时候就要上春日的首饰。”
辛安笑着催三个‘儿’去挑,吩咐掌柜的帮着掌掌眼,“价钱还是次要的,重点是合适她们。”
“二少夫人尽管放心,我等都省得。”
这可是她们的大买主,自然要好好的帮着挑选。
见首饰都戴到了三个‘儿’头上,卫家姐妹还站着没动,张氏就急了,“你们两个站着做什么,去挑呀。”
没看那三个贱丫头都快把好的选光了吗?
卫家姐妹没有动,表嫂脸上虽然带着笑但眼中的不屑和小瞧半点没掩饰,小姑娘脸皮薄做不出当做什么都看到。
“姑娘家脸皮薄,不好意思。”
张氏扯出笑起了身,“还是我来帮你们选吧。”
赵氏神色未变,她是看出来了,两个姑娘还是有羞耻心的,顾忌着脸面,可惜遇到了张氏这样的母亲,那是一定要将她们的脸面撕下来。
第323章 夫妻俩一个都没讨好
张氏三两下就选定了六块料子,看的陶怡然眼角抽动了一下,又见她转身去选首饰,果真是不选对的只选贵的。
又一眼看中一套头面,金镶各色宝石,看起来就贵,她一脸稀罕的拿起头面反复欣赏,不时用余光去扫陶怡然,见陶怡然坐着纹丝不动心里就不高兴了。
辛安也看中一套头面,金镶玉的,样式要简单许多,赴宴的时候一并都戴上也不张扬,平日里拆开了戴也可以,侧首看向赵氏,“大伯母看看这套,我觉得挺合适您的。”
赵氏笑着起身去看,管事的将她打量了一眼也说这套头面好,看似简单却也精美,还现场帮她试戴,王氏也说好,赵氏照了镜子也觉得不错,符合她的身份,体面又不显眼。
辛安做主就定下了这套,又帮赵氏选了两块稳重又不失鲜亮的料子。
张氏拿着那华丽的头面不撒手,管事的并未推荐给她,主要是真不合适,她的身形气度长相都撑不起这套头面,戴上出门不仅不能为她们铺子带去新客,只怕原本的客人都不会想去她们铺子选首饰了。
原本这套头面带过来是想推荐给王氏的。
见陶怡然一直不开口,张氏稳不住了,拿着头面凑到她跟前,笑问,“外甥媳妇,你看舅母戴这套头面如何?”
陶怡然实在说不出违心话,满是金子和宝石的头面就已经够俗气了,再戴在张氏头上,让她本就不能入眼的外貌雪上加霜,且她是什么身份,戴这样的头面?
“舅母还是看看别的吧。”
张氏脸色一垮,刘姑姑扯出笑来,“大少夫人的意思是这头面看着的确华贵,但委实重了些,赴宴的时候极不方便,笨重的头面还会压身形,夫人贵气,这头面戴上不仅不会和夫人相得益彰,还会压了夫人。”
矮冬瓜一样,冬日又穿的厚,再戴上这样的头面活像话本子里耗子精。
管事的也重新拿了一套简单些的头面推给张氏,张氏瘪了嘴,越不让她买她越要买,“你这个轻飘飘的,哪有我看中的这套体面。”
三个‘儿’此刻已经去量身,卫家姐妹两个垂眸站着,恨不得用脚指头抠出一个大洞来躲出去,辛安这个时候笑着开了口,“算钱吧,今儿是我和大嫂两个做嫂嫂的给妹妹们添衣裳首饰,银子就我们来付。”
布庄和首饰铺子的掌柜麻溜的算起了账,春阳上前接了单子,当场摸出银票结账。
轮到陶怡然的时候,首饰铺的掌柜只能硬着头皮询问那头面要不要,张氏抢先一步,“要,给我包起来,另外我最开始选的几支簪子和耳坠子也一并要了。”
说完笑看陶怡然,“外甥媳妇破费了。”
结算下来,那套头面三千八百两,没办法,纯金的底托上面嵌着那样多的宝石,光是工费就不得了。
陶怡然气的肚子痛,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在辛安跟前露怯,吩咐刘姑姑回去拿。
至于怎么拿,当然是找唐荣。
听说买了四千多两的东西,唐荣有些傻眼,“怎会这么多?”
刘姑姑开始告状,说张氏太狠,就差没把话挑明了也没用,“就那么直接让掌柜包了起来,这是将少夫人给架起来烤,又不能撕破脸。”
唐荣只觉得头晕,“族中人选了多少?”
刘姑姑实话实说,辛安加起来付了不到八百两,还是因为买了两套头面的缘由,唐大夫人还一直推拒,三位姑娘选的首饰也不是很贵的,都是那种精巧的样式,甚至还选了两只更便宜的绒花。
虽不贵,但戴在十几岁的姑娘头上是真好看。
反观张氏,什么贵拿什么,也不管合不合适。
唐荣深吸了一口气,只能咬牙回屋拿钱,眼看着装银票的匣子见了底眼中闪过一抹厉色,将银票给了刘姑姑后坐下生气,拿钱让蔡荃出去办事那会儿他手里的银钱足够能支撑他接下来要办的事。
后来蔡荃办事不利他心中有了怀疑,另外安排之后手中银钱便捉襟见肘。
上一篇:说好的离婚,七零糙汉反悔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