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第177章

作者:冬月暖 标签: 穿越重生

  这日的皇帝心血来潮,得知各家权贵都在施粥便想去看看,一番乔装打扮后出了宫,马车拉着他一家家的看出去,发现大同小异都是薄粥加粗粮馍馍,又有内侍说大多都是这个标准,别看不起眼,但粥棚一开就要到年三十那日才停,加起来也不少粮食。

  何况年节上的粮食还不便宜。

  皇帝觉得也说得过去,逛了几家后想着回宫,毕竟外头实在太冷,可就在马车要掉头的时候遇到了唐纲,只是轻轻一撇,唐纲就认出了皇帝身边的赵公公,忙下车去请安。

第339章 运气也是本事的一部分

  唐纲得知皇上是来看施粥,想着自家今年的粥绝对可以拔得头筹,便厚着脸皮邀请皇帝去侯府坐坐。

  皇帝又来了兴趣,出都出来了,去臣子家中看看也行,唐纲目的达成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多了两道。

  果然一到侯府的大门就看到排队的百姓比别家都多,那些百姓还是自己打粥,打完粥又自己拿摸,都是两个,没有谁多拿,下车后的皇帝觉得有意思,让赵公公去打完粥来。

  “呵,挺稠。”

  唐纲恭敬的说着什么自己秉承家父遗志不敢忘怀的话,厚颜无耻的将功劳据为己有,可惜这个时候竟没一个人来阻止他,只能任由他往自己脸上贴金。

  皇帝又听见有百姓感激侯府的话,赵公公差了人去和那些百姓说了几句话,得知从施粥那日开始粥就是这么浓,皇帝对唐纲很是满意。

  觉得他不忘本。

  “皇上您里面请。”

  兴奋中的唐纲小心的请皇帝进了府,皇帝也不让惊动府中人,只说去和老太太说两句话,再去侯府的院子转一圈即可。

  老太太的春荣堂坐着一众女眷,说笑声阵阵,皇帝还没进门就听到了笑声,唐纲忙差人进去传话,又殷切的请皇帝朝里走。

  得知皇帝来了,屋里的女眷皆是惊诧,赵氏竟还想带着几个姑娘躲起来,还是王氏拉住了她,说一会儿只管跟着请安,而后垂首不张望就是。

  这里是后院,想来皇帝不会过多停留。

  都进了门皇帝才觉得不妥,但来都来了还是进了门,老太太已经带着一屋子女眷迎接,刚跪下皇帝便伸手虚扶,“朕今来的唐突,老夫人无需多礼。”

  “皇上驾到是侯府之福,礼不可废。”

  待老太太行了礼后才由王氏搀扶起来。

  皇帝也没进屋去坐,只站在院子里和老太太说了几句话,又问老太太身子可还爽利,又说唐纲才事办的不错,是老太太教子有方,又说唐陌不错,有老侯爷风采等等。

  老太太是欢喜的,也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将故去的老爷子抬出来,说了几句古话,又表了几句忠心,皇帝很是欣慰,又说侯府今年的施粥办的好,老太太笑着说都是她媳妇和孙媳妇的功劳,原本也是实在,再则也是婆媳俩着实辛苦,该给她们一点念想,求的也是一家和乐。

  但唐纲却变了脸色,辛安飞快的扫了一眼心里就有了猜测,补充了一句,“也都是父亲的意思,父亲说祖父在世的时候最是心疼的百姓疾苦,让我和婆母将施粥的事办的实在些,多用的米粮自家稍稍节省些也就有了。”

  王氏也笑着说是,唐纲这回舒坦了,觉得老二媳妇还是识时务,顾大局。

  皇帝免不了又夸了唐纲几句,至于垂眸站着几个姑娘皇帝也只是扫了一眼,并未多问,而后就说去看看侯府的院子。

  唐纲领路,王氏婆媳跟在身后,见院子里各色菊花开的绚丽,又有梅花装点,隐隐还有腊梅香,皇帝心情很是不错,“你这院子虽不大却精巧,打理的也好。”

  唐纲投桃报李,说这院子都是辛安在张罗打理,“微臣闲暇也会来坐坐,满园幽香也让人心中舒畅。”

  见有凉亭坐落其中,皇帝信步而去,炭盆是撑着皇帝在春荣堂就摆上的,茶水瓜果也都齐备,张管事办事向来细致。

  “都坐吧。”

  皇帝是觉得这院子真好,御花园也好,但看多了也没意趣,侯府这个乍一看还是新鲜。

  皇帝抬眼看向辛安,“前廖指挥使送了两盆粉菊进宫,林家那头说她也有,是你送的?”

  辛安笑着回答,“原也是廖夫人送我的苗,花匠精心养着,我看开的花儿好看就送了林姐姐两盆,她最是喜爱新奇的花。”

  “你和廖夫人很熟?”

  “廖夫人和我一般出自商户人家,能说到一块儿去。”

  辛安有些紧张了,她连正眼看皇帝都不行,怎么可能猜透人家在想什么,只能小心作答。

  “听闻你们还一块儿做上了买卖,生意可还行?”

  皇帝像是在闲话家常,辛安却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我有一处一排五间的铺子,林家有商队往来京城贩卖货物,我们便合伙开了个杂货铺子,货物也算齐全,赶在年前开业生意一直不错,算是薄利多销。”

  “生在商户家,从小耳濡目染,即便是女子也是有经商天赋的,好。”

  皇帝笑着喝茶,辛安心里突突的,“也是祖母慈爱,父亲和母亲宽厚才容许我这般随心行事。”

  皇帝又笑了起来,正当辛安心头一松之时唐荣来了,应该说是被唐纲差人去喊来的。

  见他上前恭敬行礼,辛安识趣的站了起来,让出了位置。

  皇帝没让坐,唐荣也就只能恭敬的站着,唐纲自是不遗余力的为唐荣说话,说他即便闲赋在家也不忘钻研学问,梳理早前办过的差事,从中获得经验感悟。

  “微臣想着等过了年还是要再为他谋个差事,也好叫他有机会为皇上分忧。”

  心想着若是皇上亲口指派个差事,那比他自己去谋取强上太多,奈何皇帝并未松口,只是夸唐荣有志气。

  要晓得皇帝向来是有些瞧不上靠着家中运作谋求差事的人,虽然这种人还不少,但想让他认可必须先拿出真本事来,就比如唐陌那一种。

  唐荣显然不在其中,花花名声一大堆,有用的一个都没有。

  但还是给了唐纲面子,问唐荣都有些什么感悟,唐荣哪里会有什么感悟,要说有那就是感悟到唐陌威胁到了他,必须要尽快铲除。

  见他说来说去都是要勤勉当差,谨慎小心外也没别的,皇帝就没了兴趣,觉得果真是不堪大用。

  本事不行就算了,还运气不好,要知道朝廷用人也很看重官员运道,自身就是个倒霉鬼就别沾染了国运。

  运气,也是本事的一部分。

  “朕听闻府中来了几个出色的小子?”

  辛安忍不住想笑,唐纲忙活了半天最终还是要让旁人受益,此刻心里定是憋屈。

  好在唐纲稳得住,神色未变,还夸起了五位儿郎,又差人去将人都喊来。

第340章 唐陌醉酒‘闯祸’

  五个儿郎来的很快,到了近前磕头行了大礼,皇帝打量着几人,又教考了几人学问,脸上的满意之色不加掩饰,对唐纲道:“基础扎实,看来是下过苦功夫的。”

  “可看好学院了?”

  唐纲心头泛酸,面上还是笑着将自己的安排说了,又将五个儿郎夸了又夸,还不着痕迹的看了唐荣一眼,心中很是遗憾,他尽力了,奈何唐荣自己不争气。

  等送走了皇帝,唐纲脸上的笑也没了,白忙活了这么久,最终便宜了族中那几个小子。

  唐豫也晓得今儿五个儿郎抢了唐荣的风头,唐纲心里必定不高兴,但他们到侯府来就是想借势的,要是以他们的本事这辈子都可能见不到皇帝一面,当即就准备了厚礼送到了唐纲跟前,如此唐纲唐纲心情才好了些。

  如今五个儿郎都在皇帝那里挂了号,唐纲更不会马虎,叮嘱了五个好生念书,又准备亲自去给他们请先生。

  唐荣回了春华院就进了书房,青黑着脸不说话,心里怨上了唐纲,明明晓得他的情况还说什么他在感悟,害得他这么好的机会都没抓住。

  就不能说他在养伤的同时还帮着打点府中庶务,历练自身?

  或者将他办的差事往自己身上套一套,说他帮着出了主意,有才能之类的话?

  可惜事已成定局,这样的机会也难再有,气的饭都吃不下。

  到了晚上王氏就拿着一件锁子甲来,说是老太爷当年的物件儿,后来送给了唐纲,唐纲也是小心爱护多年,“去年才命匠人修补过翻新,二小子用得上。”

  辛安稀罕的看着这件宝贝,“父亲怎么舍得拿出来的?”

  王氏笑道:“你今日给他做脸,他自然要有表示,反正他留着也没用,还不如给了二小子,二小子眼下正用得上。”

  辛安一猜测就晓得是她这位婆母张口要来,笑眯眯道谢,“多谢母亲,还是母亲疼我们。”

  正说着话老太太身边的甘露就来了,给辛安送来一套头面,雕金嵌宝,瞧着就富贵大气,甘露笑道:“这是老太太上个月命金匠特意为二少夫人打的,说二少夫人就喜欢这样富贵的样式。”

  “替我多谢祖母。”

  好看的首饰谁都喜欢,辛安觉得老太太对她着实大方,回头应该回个什么礼才好。

  甘露笑着说了两句话又去了春华院,老太太同样给陶怡然准备了一套头面,金镶玉,很精美,这就算送到了陶怡然的心口上,甘露道:“老太太说大少夫人孕育子嗣辛苦,要好生养着,她老人家还等着抱重孙呢。”

  陶怡然笑着道谢,刘姑姑也是一脸喜色,寒暄两句后亲自送了甘露姑姑出门。

  南风回来回禀,春绿气不过,“明明是少夫人买的米面,少夫人怎么说是侯爷安排的,若皇上知道是少夫人的安排,一定夸少夫人您的。”

  春阳也是一个想法,她们出钱出力,最后是让侯爷得了功劳。

  辛安歪在美人榻上,“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世道艰难,女子尤为不易,今日就算施粥的功劳归了,又能怎样?”

  有些事非她的力量可以改变,女子依附男子而活,侯府依靠唐纲生存。

  “功劳给出去,父亲高兴,祖母高兴,我还能落到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父亲撑着侯府,他有功整个侯府都将受益,我若拆穿他,必定让皇上对他不满,若是斥责或是责罚,侯府上下都跟着倒霉,这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即便是得了皇上两句褒奖的话,有何助益?”

  只有将功劳给唐纲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翠屏姑姑赞赏点头,“少夫人这么做是对的,但凡大家士族都会推举出一个能代表家族的人物,此人身上大多的功绩并非他一人所为,而是举族之力的结果。”

  “家人天的结果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一人落败满门抄斩,大树之所以参天,是因为根系稳固枝繁叶茂。”

  “利益不能尽看眼前。”

  “只有侯爷好,侯府才会好。”

  辛安庆幸自己快一步拉拢到了翠屏姑姑,从宫里出来的见识果真不一般,对春阳两人道:“你们以后多和翠屏姑姑学。”

  春阳春绿心服口服,这头甘露已经回到了春荣堂,今日的老太太很是舒心,“子嗣为大,即便老大媳妇再有什么也都过去了,我观她最近好似和以往不同。”

  “老二媳妇更是有了不同,她办的宴就很好,处处周到,是个心胸宽阔的。”

  自从上次甘露姑姑多嘴让老太太的身子差点垮了以后,王氏几乎就断了老太太的眼睛和耳朵,除非甘露再次多嘴,老太太就会一直认为府中和乐。

  当然甘露不会再多言,老太太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过过清闲的日子就很好,至于老太太刚刚说的她就有些不认同,在她看来二少夫人这般并非是宽厚,只是有了城府,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

  将心比心,换了是她,那也是不会宽和的。

  这夜唐陌又是半夜才回来,一身酒气,走路摇摇晃晃,来来搀扶着去洗漱,想着这个样子定然会吵醒二少夫人,便扶着唐陌在侧卧休息一晚。

  醉意上头的唐陌嘟囔着,“回了吗?”

  “回了回了,睡吧。”

  “睡?”

  唐陌闭着笑了,“是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