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第220章

作者:冬月暖 标签: 穿越重生

  翠屏笑着起身帮她整理床铺,“好好睡一觉,两三日也就不那么想了,这日子过的最快了,等下个月回到京城再回想现在,少夫人又该后悔自己没好好陪辛夫人了。”

  辛安走向床榻,躺上去后翠屏替她盖好被子,外头滴滴答答的雨滴声传进来,“下雨了,姑姑也去歇着吧。”

  “好,少夫人莫要再想了,要不然二公子今晚可睡不着了。”

  翠屏笑着替她放下床幔,辛安拉过被子盖住自己的头,偷笑了好一会儿。

  事实睡不着的是她,明明唐陌在的时候也睡在隔壁,但今晚就觉得特别冷清,翻身哀叹,“我是越来越矫情了。“

  雨越下越大,唐纲的院子依旧灯火通明,辛寬坐在他的对面,“侯爷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但周家人并非是一味想要向上爬,若只为追求权势地位,这些年他们不是没遇到机会。”

  唐纲愿意提携周家的条件是周家人以后要为他所用,尤其是入仕的几个,他可以提携庇佑他们,但必须为他办事,不仅是忠于他,还得忠于侯府,只差没说是在为唐荣铺路。

  唐纲垂眸把玩他的珠串,“周家没有富足的家业,也不愿效忠本侯,本侯便找不到理由帮他们。”

  若他是什么值得效忠的人,就算周家不愿意辛宽也愿意劝说一番,可明显,唐纲不是。

  他想要辛宽提高对侯府的孝敬,想要周家对他马首是瞻,这笔买卖在辛宽的眼中并不划算,“周家人的性子我熟知,读书人都有几分傲骨,此事还是我有些想当然,侯爷的要求合情合理。”

  “可惜周家怕是受不得侯爷的恩德了,可惜了。”

  唐纲抬眼轻笑,“不愿为本侯所用之人,本侯也不会想要在朝堂上见到他们,的确可惜。”

  辛宽从容起身,带着遗憾的笑意,“万般皆是命,既如此便只有看他们的造化,侯爷早些歇息,此事便作罢吧。”

  辛宽拱手作揖,转身离开,屋外候着的人撑着伞上前,主仆二人很快离开,在屋内听了全程的王氏并未说什么,只是眼眸沉了沉。

  睡的迷迷糊糊辛安被春阳唤醒,辛宽直接冒雨来了这里,见他脸色并不太好辛安便猜到谈的不顺利。

  “可是要的太多?”

  辛宽喝了杯水压了压心头的怒气,“他太贪,要我们每年孝敬侯府二十万两白银,要周家人为他所用,我告诉你,此事就算他愿意我也不会答应了。”

  “想用我辛家的银子和周家的人给唐荣那个混账铺路,亏他想的出来。”

  辛宽是真的被气到了,都说商人狡诈,可商人行事利益为先,真是没见过他这般厚颜无耻之人,“求官的人只要知道门路,几千两下去就能得到机会,且周家并非那种不择手段之人。”

  二十万两,京城谁家的大门他敲不开?

  那些人拿好处办事,绝不会提什么效忠。

  忠心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他看向辛安,“我这银子给我女婿,他能不能办成此事?”

  辛安很笃定的点了头,“京城也不是家家户户都富贵,大多都是外表光鲜,不算太难,只不过要多费些周折和钱财,他也要找人办事。”

  但唐陌一定会很愿意。

  “唐家二叔府上的唐耀铭爹知道的,就是你女婿帮着操办的,说起来我那位公爹连亲侄子的忙都不想帮,周家的事找他,是我们想多了。”

  辛宽也后悔不应该找他,说唐纲还言语威胁,辛安道:“那就找个权势更大的去压住他,徐家就很合适。”

  辛宽轻笑,说徐家的确不错,不仅给他们打开了西北盐道,还在后续问题中积极出力,虽同样要付出代价,但回报明显更高。

  “你那个梦,有没有梦到后面的事,那个位子是谁?”

  辛宽虽觉得那个梦太过荒诞神奇,但又忍不住相信,辛安也没瞒着他,说是二皇子,“若不是我也不会和徐家频繁走动,我了解自己,哪里有本事卷入到这种事里面去。”

  辛宽松了口气,“辛家和徐家的合作在皇上跟前也是过了明路的,倒是可以合作的再紧密些。”

  以前老侯爷在的时候每年都要派人在淮江走一趟,拉近两家的关系,到了唐纲这里,他是只想要好处不想出力,将辛家当成他的奴才。

  相比之下徐家态度更为积极,人家并不是光想要好处,还出力。

  辛安表示赞同,单从做买卖的角度来看,徐家更可靠。

  “爹你也不用担心会得罪他,大家都知道唐家辛家是一家,慈善堂的事也都交到了辛家和姚家手中,我那公爹看重颜面,即便是心里不高兴也做不出什么来。”

第421章 付不起侯爷要的代价

  唐纲目的达不成,辛安担心他会暗地里做些什么事。

  但辛宽说此行唐纲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好处,自从唐纲到了淮江辛宽就为他造势,尤其这次他生病辛宽更是好好的传扬了一番他的大义,彻底将他给架了起来,如今又握住了他的把柄。

  “没有官员能忍得住不朝善款伸手,他也一样,此事是经我和姚家的手将银票送到他的手上,城中大小官员都牵扯其中,好在都知道轻重,不算太贪。”

  “他即便在心中对我不满,也会有所顾忌。”

  说到此时辛宽就忍不住叹气,知道的越多越是觉得心寒,那些朝廷的官员是不将百姓当人的,朝廷若是拨下来一百万两,层层的吃,能吃掉九十万,剩下的那十万才能勉强用到百姓身上。

  这回这些官员只要了一成,他竟觉十分有良心。

  辛安道:“水至清则无鱼,那些官员得不到好处就不会出力,他们不出力就拿不到更多的善款,此事就是皇上只怕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要大部分能落到实处就已经得到了想要的效果。”

  辛宽倒也没太过矫情,他没有改变规则的能力,只能随波逐流,尽可能的不迷失自己。

  父女俩商议了一阵辛宽给辛安说了下刚收到的消息,“我的人已经到了松阳县,那人即便再出色也只不过是个没经历风浪的富家公子,能见过多少手段?”

  “你静待消息就是。”

  辛安等得起,“此事就辛苦爹盯着。”

  她爹亲自出手,她很是放心。

  从这晚开始辛宽在唐纲面前便不再提及此事,他还亲自走了一趟周家,并未隐瞒内情,周老爷拱手作揖多谢他的坦荡,将准备送到唐纲跟前的探病礼也减半,只作为拐着弯的亲自登门探望。

  彼时唐纲还以为周老爷是来亲自求他的,结果人家只是嘘寒问暖了一阵便告辞离开,唐纲心里便有了猜想。

  这下来的两日谁都没再提及此事,唐纲在等,等辛宽服软,心里决定只要辛宽再来求他,他就会降低要求,就会答应此事。

  可辛宽很忙,除了自家生意外还有慈善堂的事,善款到了那么多,总要尽快拿出如何花用的细则,不能让百姓觉得这又是一桩挂羊头卖狗肉的事。

  唐纲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辛家可还要在这里长久的住下去。

  “慈善堂的冠姓一事由姚家夺得,为此姚家愿多捐三十万两。”

  “外地的商户也已经赶来,除了被带走的四百万两,目前一共筹得善款六百七十多万两,距离善款结宿还有半月,等翰林院的那些大人到了后应该还能刺激一部分人来捐款。”

  “这是账本,请侯爷过目。”

  唐纲翻看了几眼便递还给了他,然后瞪着他开口。

  辛宽躬身,“若是侯爷没有吩咐我就去忙了。”

  “你是因周家之事在和本侯置气?”

  人家不给台阶,唐纲只能自己先开了口。

  辛宽道:“侯爷多虑了,此事我已经转达周家,周家人果真如我所料,也过于谨慎,担心以后做的事违背他们的家训,说起来是我考虑不周,让侯爷见笑了。”

  唐纲一时语塞,这和他预料的完全不同。

  “怎么,周家人不准备走仕途了?”

  他都主动开口了,有台阶就赶紧下,赶紧求本侯,本侯不会太为难你。

  可惜他的心声辛宽听不到,且还猛敲退堂鼓,“自是想走的,只是他们付不起那样的代价,便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我也觉得很遗憾,有侯爷的提携少走多少弯路,哎~”

  “这是想要得到本侯的提携,却不想付出代价?”

  唐纲觉得可笑。

  辛宽道:“是付不起侯爷要的代价,赌不起,您无需和他们计较,周家人谨小慎微惯了。”

  周家打了退堂鼓,辛家自然不可能还有二十万,唐纲眼眸冰冷,“既是如此,那便作罢。”

  气死他了。

  眩晕之感阵阵袭来,唐纲觉得他应该去躺一躺。

  辛宽走的干脆,唐纲就是他见过的最不敞亮的人,没有之一,老侯爷那般英雄,儿子怎么这个德行。

  又过了三日,翰林院的那些大人来了,几个有资历的带着七八个年轻人,得知是来给那些商人们著书立传,那是相当的不服气,觉得落笔都是侮辱了他们读的那些圣贤书。

  当他们得知写一本传记就能得到十两银子,写三本另外奖五两银子,面上没说什么,暗地里纷纷找到辛宽,说自己的字写的多好,写书的时候有多快,要求多给他们分派一些。

  翰林院也就是听着好听,没什么油水,‘清贵’二字也就剩个‘清’,可谁不是一家子要养活,尤其一些还是一家人勒紧了裤腰带供出来,都在等着他的回报。

  十两,足以让他们心动。

  “说手不断,笔不停。”

  辛桓觉得有意思的很,“以前都觉得翰林院那是多清贵的地方,如今却觉得无论读再多的书,前提他也是人,成不了神,还是有世俗欲望,要吃五谷杂粮。”

  “说明这些人没有因为念书太多就迂腐,趁着他们这些时日在,你好好跟着学学。”

  这几日的辛安不是陪着王氏出门逛街,就是接了帖子出门赴宴,也算体会了几次全程就她身份最高的快乐,不用阿谀奉承也无刻意讨好,无聊的宴席都变了有趣了起来。

  也正因如此,她对权势更为渴望。

  没有谁天生就喜欢巴结讨好别人。

  辛桓让站在远处的一个男孩过来,转头对辛安道:“不是说翠屏姑姑想要收养一个孩子吗,看看这个行不行。”

  六岁的小子,胖嘟嘟的,走到近前给辛安磕了头,“柳生见过少夫人。”

  “柳生?”

  辛安让他起来,辛桓说这孩子的家人都没了,“开春运糖的路上捡到的,跟着爹娘从西北来,路上遭了祸,这个小子藏在一颗老柳后逃过一劫,顺嘴叫了他柳生。”

  “可知家中是做什么,还有何人?”

  西北来的孩子,遭遇横祸,她怎么觉得这么熟悉?

第422章 小公子很是不凡

  熟悉的感觉飞快从辛安的脑海中划过,目光落在柳生身上细细打量,只觉得这小子长得好,浓眉大眼,白白嫩嫩,像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娇娇娃。

  辛桓摇头,据柳生自己说他原本还有爷奶,被打死了,爹娘带他逃难结果又出了事,“就剩他一人怪可怜的,又被吓到了,提及之前的事就不说话,问他叫什么名字也不说。”

  “捡到他的时候穿的不错,没现在胖但也不差,脖子上还挂着玉,看起来家境不错。”

  “挺能吃还挑嘴,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菜,认识点心见过燕窝。”

  贫苦人家的孩子别说燕窝,能认识个桂花糕就不错了,这个柳生认识的点心还不少,辛桓总觉得这孩子来头不简单。

  “从捡到他到现在估摸着长胖了五六斤。”

  辛桓有时觉得这小子八成是因为太能吃被家里人故意丢掉的,“到了家里就自告奋勇在灶上打杂,顿顿吃三碗饭半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