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月暖
可侯府哪里辛家能轻易得罪的?
还是侯府那位二公子频繁送礼来才逐渐平息了此事。
远在淮江的人都这般,留在侯府的辛安可想而知会多艰难,若非自身并非柔弱之人,又如何能有今日风光回来探亲?
刚刚还在想着画地为牢的辛安顺着周夫人的话又想着自己眼下的处境,有顺眼顺心对她好的丈夫,护着自己婆母,在侯府不敢说如鱼得水,那也是相当自在,外有林窈徐姐姐那样能说到一起的朋友,还有许多面上交好的人家。
娘家人也越来越好,说起来日子已经超过了许多人,她不应该总想着以前,不应该矫情,毕竟从重生睁眼到现在也不过一年的时间。
一年,她和唐陌有了眼下的局面,其实应该骄傲的。
“伯母一席话让我心中豁然开朗,要多谢伯母不将我当外人。”
周夫人说她手里有几本处事文学方面的书,“人都有和自己过不去的时候,一旦不能和自己和解便容易钻牛角尖,伤人伤己,每当那个时候我就看看书,让自己静下来,书中说的那些道理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领悟,回头我誊写一本给你送来。”
“咱们女子也多看书,懂的道理多了,遇事才不显慌张。”
辛夫人觉得她说的真好,羡慕读了书的人说出来话就是好听,以前不知道这个道理,现在想来她大多时候生气可不就是看不开,和自己过不去?
想到前不久和辛宽吵架那次,笑着问了,“上个月我听到些消息,晚上就发作了我家老爷,吵架吵到一半才发现是我误会了,当时差点没能下得来台,亲家母,要是你,你怎么办?”
她想,读书人应该有很完美的解决办法才是。
周夫人还没说就捏着帕子笑了起来,“这种时候只需要拔高声音翻旧账就可以了,他若敢挺直腰杆以为自己占了上风,你便坐下掩面倒打一耙,说他吼你,定是有了二心。”
这和读没读过书无关,纯属生活经验。
辛安忍不住笑了起来,辛夫人怔了怔,像是没想到一肚子墨水周夫人也会这样的招数,顿时就觉得亲近了不少,周玉檀也没想到自己的婆母能问出来这样的问题,更没想到自己母亲会这样回答,尴尬中又带着点欢喜,而后默默竖起耳朵学习经验。
等到王氏听到笑声寻来的时候辛夫人拉着她坐下,见她们正在讨论夫妻相处之道,“这可真是相处到老学到老,说起来也极有意思。”
王氏面上笑着,听了她们说的话题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常挂嘴边的就是我就知道,我都明白,你就是这样开口的话,也算是一招鲜吃遍天。”
众人又笑了起来,只有王氏面上笑着心里却在琢磨如何榨干唐纲的价值,如何悄无声息的将人送走。
而此刻的唐纲正在清点这一次淮江之行的所得,将其分成了两份,一份留着自己用,一份准备回京后便差人给唐荣送去,对长子,他始终是惦记着的。
且随着唐荣离开京城的时间越来越久,他以前做的那些事在唐纲眼中就渐渐的淡了,比起长子不在身边,那些事又算得了什么?
至于押送善款回京的唐陌他是半点不担心,只想着唐陌回京只怕要抢功,到时候次子坐大长子又鞭长莫及,他该要如何才能压制住次子的成长。
脑子里想太多,加上最近接连生气,没一会儿就觉得心口堵得慌,呼吸不畅,躺下歇着去了。
又过了半月,淮江慈善捐款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翰林院那些人挥舞笔墨,最后统计出来一共筹得善款八百多万两,和辛宽当初的预计差不多,唐纲也准备启程回京。
这个时候唐陌押送着善款抵达京城,第一时间进宫将善款交给了皇上,单膝跪地抱拳,“末将父子不辱使命,押送善款四百万两白银回京,请皇上过目。”
皇上龙心大悦,“差事办的不错。”
他想要一百万,若是这父子俩真就给他带回来一百万他才会失望,作为帝王,有些事不能说的太清楚,需臣子多体会。
皇帝询问了一番淮江的情形,唐陌没有隐瞒,说淮江地形得天独厚,百姓富足,商户们原本对捐钱没什么热情,得知西北起了战事便纷纷慷慨解囊,“世家门以文家为首,商户们以姚家为首,都说愿助朝廷平了西北战事,换百姓安宁。”
他的话和皇帝那些探子传回来的并无太大差别,皇帝满意的点了头,“西北战事已起,这批银子到了正是时候,你此行辛苦,回去歇息一日,朕会再有差事给你。”
“是,末将告退。”
唐陌前脚刚回府,都还没来得及和唐豫说上话廖直就来了,才一两月不见,唐陌就发现廖直身上的杀伐之气重了不少,两人刚坐下廖直让唐陌换身衣裳就去当值,“最近乱子不少,事情积压太多,吴坤死了。”
“死了?”
唐陌面色额严肃,吴坤和他一样是北衙军副指挥使,“他才三十二岁,身强体壮,怎么就死了?”
廖直最近死的不仅仅是吴坤,还有他手下的一位副将,都是跟着他一起去追讨各家欠款之人,“这是报复。”
唐陌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京城不会太平,没想到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我家老头子得知了此事,说皇上要追讨国库欠款,猜测可能会是你领了这个差事。”
“这差事不容易啊,可有世家还钱?”
第425章 京城要变天,盼辛安归
所谓债多不用愁,何况还是大家都欠债的情况下,以往即便有仇怨的人家此刻也抱成了一团,说什么都不还,闹的厉害。
有些人家四五十年欠下了七八十万两,都用在日常挥霍上,就算抄家也不可能还得上,有两家的老人上吊,有早致仕的白发老大人跪在皇上跟前磕头,逼迫皇上宽限。
“所谓宽限就是想不了了之,皇上差点就要下令不再追讨,可那大人回去后居然咽气了,城中就有传言说皇上逼死老臣,皇帝怒不可遏,强行追讨,限期一月,若不归还半数以上欠款便抄家,最近城门口查的严,不允许这些人离京。”
“皇上是铁了心要收拾这些世家,幸亏你们家没欠。”
唐陌深吸了一口气,“还要多谢我岳父。”
是辛家年年送钱来,侯府才不至于手紧。
“也是你祖父有先见之明。”
廖直说距离一月之期就剩半个月了,有些人家狗急跳墙,不敢将怒气对准皇上便恨上了他,“他们对付不了我才对上我手下的人,你要小心,这些日子你将吴坤的那一摊子事一并接手,我给你派些人手,必要时候可用非常手段。”
唐陌点了头,刚喝了一口茶廖直又让他减少和徐家往来,唐陌不解,廖直解释,“太子欠了国库一百三十万两,全京城就是他欠的最多,最开始也哭穷,又典当了出手了许多物件儿还上了六十万,闹的沸沸扬扬。”
“二皇子欠了五十万,他还的最积极,皇上对二皇子很是满意,说他做了极好的表率,最近给了他几样不错的差事,之前和太子争抢的户部也落到了二皇子头上。”
“如今两位正在斗法,你莫要被波及。”
唐陌问,“二皇子妃可生产了?”
“生了个女娃。”
听到这个消息唐陌心里就踏实了不少,因为辛安说二皇子妃生女娃,最后二皇子会兵变坐上那个位置,他怕事有变化。
“发生了这么多事,难怪我今日见皇上见他精神不太好。”
“永安公主出事了。”
唐陌抬眼,觉得这让人惊诧的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我就离开了不到两个月,怎么就发生这么多事,永安公主不是跟随驸马去了西北吗?”
永安公主出嫁后便随驸马去了西北,驸马来自张家,是张老将军的三儿子,也是张家最为出色的子孙,是西北军的副将。
廖直说西北的事一直就没传过来,最开始皇上只怀疑公主和驸马也同流合污,直到袁将军到了西北才晓得袁将军出了事,“他早被架空,消息也传不出来,西北战事一起那些人便对公主和驸马出了手,驸马护着公主逃了出来,再后来驸马点齐了兵马掉头回了战场。”
“公主呢?”
廖直摇头,“驸马安排了人手护送公主和小公子回京,路上遇到追兵小公子不知道所踪,公主不愿前行,皇上和张家都已经派人去寻。”
“西北的战事早就起了,一直被西北军压着消息,若不是袁将军到了只怕朝廷现在都不知道。”
唐陌倒吸一口凉气,“西北军...哎...”
“这是为了钱财上下一心的瞒着,出了这样的事其他地方的驻军只怕也不好过了。”
廖直说此事唐陌是有功的,若不是他从自家岳父那里知道西北的事,袁将军就不会被派去西北,还不知道西北会闹成什么样,“历朝历代不是没出现过将领带着兵士做买卖的事,但这种全军一起的简直闻所未闻。”
“这天眼看着就变了,不过你岳父不错。”
唐陌一脸苦笑,“我岳父是大商户,和他谈买卖的都是各家的当家人,他为人又很谨慎,自然知道的就多一些。”
要不是辛安回忆起,他也不知道。
可惜还是晚了。
“若是可以给你夫人去消息,请她早些回来,这个局势她回来你才能多一双眼睛。”
唐陌的夫人是得用的,这一点他很清楚,唐陌走到今日他夫人功不可没。
廖直又说了几件事便匆匆离开,没等唐陌将这几件事都消化下去唐豫而后赵氏就来了,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他们的大儿子唐郡,“京城最近乱的不行,你这是不能歇息了?”
唐陌说他换身衣裳就要去当值,“原本该一家子吃顿饭欢迎堂哥来,只怕是吃不成了,还请堂哥莫要介怀。“
“陌弟客气了,都是一家人不需要这样的虚礼,倒是陌弟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唐陌朝赵氏道:“还请大伯母帮我收拾出来一处住的地方,我媳妇回来之前就不住后院。”
赵氏点头,“就你魏家舅舅之前住的院子,我让人给你收拾出来,你媳妇何时回来?”
“估摸着一个月后,她难得能回去一趟,多住几日。”
“你母亲也是那个时候回来?”
赵氏说京中发生了这么多事,需要女眷张罗打听,侯府这般关门闭户不是一回事,主要那陶怡然也指望不上。
“大伯母不用担心,京城之都晓得我母亲和夫人在不在,自然不会讲究她们,以我看这个时候不在也好,省得麻烦找上来。”
“堂哥若是遇到什么时候定要记得和我说,最近局势复杂,只等半个月后再看看。”
这京中眼下血雨腥风,不在也是好事,他甚至都希望等事情平息了再回来。
春华院里,已经准备待产的陶怡然得到了消息,这些日子赵氏关门谢客,再有陶夫人亲自来侯府小住了十来日,穆家那位少夫人来了几次都没见到人,便不再来了。
陶怡然倒也习惯冷清的日子,只听到唐陌一个人回来唇边又有了笑意。
“二公子是押送善款回来的,想来接下来会比较忙。”
瘦了一大圈的刘姑姑不似以往对她掏心掏肺,“夫人传话来说抱琴那丫头和府中马夫看对了眼,已经允了二人的婚事,以后便不能再到少夫人跟前伺候,过两日会重新送人过来。”
陶夫人的到来解救了刘姑姑,刘姑姑自然将她眼中的穆家少夫人和抱琴两个祸害给告了,穆家少夫人被拒之门外,抱琴被带走,再没人在陶怡然跟前作妖。
再加上她月份着实大了,也作不动妖。
第426章 大少夫人闻不得男人味
秋实院传来动静,刘姑姑转身出去打听,得知唐陌会住在前院狠狠的松了口气,就怕他住回来,要不然她们春华院的琴声只怕是又要开始躁动。
少夫人是闻不得男人味的。
“住前院?”
陶怡然觉得有些遗憾,“为何?”
“说差事忙,住前院方便。”
陶怡然轻笑,“是弟妹交代的吧?”
倒是防着她。
刘姑姑忍不住再劝了一下,“少夫人,二公子和以前不一样了,他眼中只有少夫人和前程。”
“你以为我想做什么?”
陶怡然抱着肚子,“不过是觉得日子无趣想要消遣一二罢了。”
刘姑姑无语,她这性子当真是生错了地方,“穆家少夫人打着你的旗号频频和许公子接触,许夫人说了好些不好听的话。”
上一篇:说好的离婚,七零糙汉反悔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