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月暖
“母亲算着大嫂生产的时间一路赶回,可惜还是晚了几日,大嫂受苦了。”
陶怡然斜靠在软枕上,额上包着抹额,丰腴了不少的她更显风情,“大嫂瞧着比以前更好看了。”
陶怡然浅浅笑了笑,“弟妹说笑了,生产后浑身浮肿难消,只怕短时间内见不得人,倒是弟妹一路辛苦,瞧着憔悴不少。”
“歇息两日也就好了。”
辛安觉得差不多了,“孩子可还睡着,我能不能看看?”
刘姑姑笑着从陶怡然身边抱过襁褓,辛安上前一步仔细看着,“这孩子随了大哥大嫂的好相貌,白白净净的,大嫂真好好福气。”
是个好看的娃娃。
陶怡然脸上的笑意多了两分,“母亲说这孩子生的漂亮,是有些随了你大哥。”
说这话的时候一直看着辛安,带着得意。
辛安并未看她,只看着孩子,“我可能抱抱?”
“你是他婶婶,自是可以的。”
辛安笑着接过孩子,“还挺沉,是个好小子。”
孩子的帽子歪了,她又轻轻帮这孩子将帽子戴好,而后交还给了刘姑姑,这才对陶怡然道:“父亲母亲相继病了,府医说要歇上两日,最近城中不太平,我让人闭门谢客三日,三日后想来父亲和母亲也就大好了。”
“这几日要委屈大嫂。”
陶怡然并不擅长说客气话,尤其是在辛安跟前,毕竟在她眼中辛安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身份不够,自然要勤快些。
“我先回去了,大嫂歇着。”
刘姑姑送了辛安到门口,转身时默默叹了口气。
秋实院里,春阳春绿正带着人将带回来的东西归类进库,有一些是带给各家的礼物,又要单独整理好,翠屏姑姑从旁协助。
唐陌回来的时候见她歪在美人榻上熟睡,见天色已晚便喊醒了她,在她身边坐下,“累坏了吧?”
迷糊中的辛安伸手求抱抱,下巴枕在他的肩头,“是挺累的,你怎么样,回来后是不是还没歇息过?”
唐陌‘嗯’了一声,“我回来那会儿赶上了京城最乱的时候,到现在也没歇过,你不说还不觉得,一说就觉得好累。”
他也是一路从淮江赶回来,片刻不曾歇息就忙碌到现在,是有些受不住了。
“你回来了,我的好日子也就回来了,你都不知道,我最近有多可怜。”
他是真切感受到了有媳妇和没媳妇在身边的区别,吃喝穿戴都不是那么如意,那种没有人牵挂的感觉实在不好。
辛安本想说陶怡然那个孩子的事,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那孩子的脖子上有块胎记,和上辈子陶怡然的儿子一模一样,虽是同一个母亲,但父亲不同又怎么会生出一样的孩子。
上辈子唐陌被戴了绿帽子,若是以前她肯定直接说给唐陌听,如今却说不出口了,太伤人。
第434章 皇帝对唐陌报以期望
“张老将军在得知消息后便进了宫。”
唐陌和辛安说起今日去张家的事,感慨道:“当真是世事无常,谁能料到公主的孩子也能丢,还能被桓弟给捡到。”
此事他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上辈子怎么就没捡到?”
辛安摇头,说可能捡到了,或许是被其他人给发现,或许是出了别的事,“以前的事只能做个参考,终究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也不能一味按照以前的轨迹行事,万事多谋算。”
春阳前来传饭,辛安是一点都不想动弹,但府中有客人,她还没见过,再累也只能去应酬。
前院饭厅,唐豫一家已经到齐,唐郡夫妻见着辛安就要见礼,辛安侧身避开,“堂哥堂嫂快别多礼,一家子无需多礼。”
唐郡的妻子姓金,单名一个凤,身的高大,比辛安高出半个头,骨架也大些,笑看辛安,“一到京城母亲就说府中的二弟妹是极出色的人,不仅模样好还有本事,我可算是见着了。”
一说话眉眼都生动了起来,一看就晓得是性子外向的人,辛安笑着请她坐下,“离京之前就听了大伯母说堂嫂要来,可惜要回娘家不能亲自迎接,今日回来本来早些来见又遇了事,此时才见着,堂嫂果真是爽利人,我一看就觉得亲近。“
“二弟妹你可太会说话了,我也是,一看你就觉得喜欢,以后我们可要常往来。”
金凤热情的拉着辛安,辛安笑着点头,说都是府中住着,以后天天都能见面,“三位妹妹到府中后我就觉得日子过的开怀,往后堂嫂也在,我可更开心了。”
“我们已经选好了宅子。”
金凤的话让辛安有些惊讶,“怎的,不住府中了?”
“宅子买了也好,不过也不用住过去,侯府人少,堂哥堂嫂住府中就好。”
赵氏道:“你堂哥堂嫂到京后就开始物色宅子,前几日总算是看上了一处,就在迎晖街上,离着侯府也不远,是处三进的大宅子,虽有些年头,但好好的修缮也是很不错的,那宅子周正亮堂还带着一处不小的园子,难得见到,此事还要多谢辛家的方管事,他最先得了消息,若是晚一步还买不到。”
万源行就在迎晖街上,方达知道一条街上有宅子出售并非难事。
金凤道:“方管事还帮我引荐了修缮宅子的师傅,这两日正在出修缮的章程,月底应该能开动,那宅子距离侯府也不远,以后我们往来也方便。”
住侯府虽好,虽嘴上说着是一家,但到底多年不曾怎么往来,住着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侯府这光他们借着,自家的宅子也要住着,自己当家做主才好。
辛安也不多说什么,即便是要挽留也不是她出面,她挽留也是不作数的。
“快动筷,一会儿凉了,等父亲母亲都好了我来安排席面,一家子在一起好好的热闹一番。”
“这些日子辛苦大伯母和堂嫂帮着张罗琐事......”
赵氏知道辛安是会说话办事的,她大方周全也愿意给人几分颜面,金凤听她说过,眼下才真切感受到了,少了许多拘束。
媳妇归家,唐陌也一改往里的习惯和唐豫父子把酒言欢,变的极为健谈,唐郡颇为好奇,饭后问起了唐陌的变化,赵氏道:“以前只晓得二小子不着调,是个会钻营算计的,到了侯府见了人接触久了才知并非如此,也是磊落周全之人。”
“早前差事忙是一回事,更多的还是他媳妇不在,没他媳妇在的侯府对他来说就是个洗漱歇息的地方,自是来去匆匆。”
金凤道:“二弟妹回来了,二弟的精神头都不一样了,一顿饭都在笑。”
唐郡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回了院子关上门赵氏才说唐纲偏心的事,“此事无需谁说,有眼睛的都看的出来,此事你们知道就是了,侯府的事我们也插不上手。”
金凤很是唏嘘,却也没说什么。
不好说。
此时的皇宫,洗漱好的皇帝坐在床沿听赵公公说唐家的事。
唐纲父子在淮江的事他已知晓,廖直也为此亲自进宫来提及,但唐纲的折子里却不尽然,他将功劳都揽到了自己头上,人还在回京的路上,朝中就已经有人在为他说话,什么劳苦功高,什么殚精竭虑值得嘉奖云云。
抢功不稀奇,但半点功劳不留给自己儿子的,他做为帝王也是第一次见。
“你说唐纲是个什么人?”
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乐,赵公公知道皇帝想要听什么,躬身作答,“侯爷是慈父,尤爱世子。”
皇帝冷笑,“你倒是会为他添彩,即便是慈父,也只是唐荣一人的慈父。”
若唐荣是块好料子也就罢了,偏金玉其外败絮,老侯爷可当真会给他出难题。
“那就是个糊涂鬼。”
唐纲为人看着老实,实则奸猾,会明哲保身,也会在有功劳的时候跳出来,更会见势不对的时候直接缩回去,这些年没什么大错,自然也没什么功劳。
淮江慈善募捐勉强能给他算上。
本想让他负责别处的慈善募捐,如今看来...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对唐陌抱以期望,对老侯爷他是敬重的,自然希望侯府能维系老侯爷的荣耀,能为朝廷效忠。
希望唐陌不要让他失望吧。
被他寄予厚望的唐陌此刻已经和辛安一起歇下,两人一个自从回京就没好好歇息过;一个舟车劳顿回来又忙活了半日,疲惫至极,几乎是沾床就睡。
倒是睡了半日的王氏在半夜里醒来,披着衣裳去看唐纲,为了让唐纲能好好休养,府医遵从王氏的意思在他的汤药里多了加了安眠的药材,因而此刻的唐纲睡的很是安稳。
王氏就那么坐在床沿看着他,脑子里全是过往,她是如何欢喜的嫁到侯府,如何对唐荣视如己出,伺候公婆,料理这偌大的侯府,想的越久越觉得没意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缓缓起身,走之前又一次掀开了盖在唐纲心口上的被子......
第435章 得了张老将军的照拂
如今已是初夏夜里算不得凉,但唐纲本就病着,夜风这么一吹次日便病情加重,咳嗽的胸腔都在震动,还咳出了血丝,吓的他立刻去请了太医来看诊。
太医看诊的结果和府医差不多,就是劳累加上邪风入体,“侯爷好生歇着,发发汗,吃上两副药即可。”
本是三分病,愣是被唐纲演的像是要断气,见他还有力气呻吟王氏也不管,她病的时候唐纲只认为她娇气,只要是他需要,她即便是托着托病也要出门替他张罗。
何曾管她死活?
但轮到他病了便是一副所有人都应该围着他转的模样,真想让所有人来看看何为娇气。
辛安暂时掌家,府中大小事都逃不开她的眼睛,得知唐纲咳嗽的厉害还亲自去瞧了一眼,又叮嘱府医多开好药,“父亲也是身子虚,府中也不缺好药,该要多补补。”
府医的意思此刻的唐纲万不可补的太厉害,虚不受补身子会亏的很厉害。
辛安不再言语,但这话王氏很快就知道了,虚弱着让唐纲的几个妾室都到她跟前说话,“你们都是侯爷的妾室,侯爷可是你们的依仗,如今侯爷病着该要多体贴些。”
“我也病着,身子不中用,但侯爷不能因此受委屈,汤汤水水的滋补品也该给侯爷送些,整日清粥就苦药汤谁受得住?”
“都上心些。“
也不知道唐纲是不是不中用,几个姨娘在身旁伺候侯府都没能有庶子庶女出生,王氏看着这几副半死不活的颜色心头也窝火,“侯爷正当壮年,你们都上心一些,保不齐还能有个一儿半女,往后也是依靠。”
为了让唐纲心情好些,王氏很贴心的让平秋开库房挑了几匹颜色好的料子送给几位姨娘,还赏了她们一些滋补药材,效果也是很显著的,当日就有姨娘熬煮了能甜死人的甜汤喂到唐纲的嘴里。
唐纲喝了苦药,满嘴苦涩,竟觉得那甜汤很是不错,喝了半碗,让他本就受损的嗓子雪上加霜,喉咙整日都有痰响声。
有那些姨娘围着唐纲转悠,王氏放心歇息去了,得知还有姨娘准备奋力一搏准备弄些助兴的药回来给唐纲用,王氏只当做不知,也不管。
不是说她不好吗?
总不能白担了这名声。
三日的时间转瞬即逝,这三日辛安闭门不出,除了料理些府中琐事就是休息,再次出现在人前时她已经精神饱满,气色归来。
更重要的是这三日她得到几位管事的检举,也掌握了一些证据,只待她和王氏商议出个结果就能动手。
也是在这日,京城和辛安交好的人都收到了她从淮江带回来的礼,这就是告诉各家她已经休整妥当,邀请她赴宴的可以给她下帖子了。
“奶奶都不知道要怎么谢你,前些日子我是担惊受怕,一日也歇不好。”
“好在菩萨保佑,那孩子竟遇到了良善的辛家人。”
上一篇:说好的离婚,七零糙汉反悔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