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月暖
方达点头应下,又说起了眼下带回来的淮江土仪,辛安道:“都归你了,酒给我留三成,要是卖得好就继续订货,如果可以单独给弄个铺位出来。”
没地方卖,只能送杂货铺。
“省着卖,别一下就卖完了。”
“我那三成送两成到药膳坊,由二公子全权处理,剩下的一成我这里有个单子,帮我送过去。”
方达接过单子正要去忙辛安问起了方晓晓,“去谨王府如何了?”
“挺好,说要连着去三日,我看她挺上心。”
方达问了,“可要那丫头来给少夫人说说?”
“不用,让她谨遵秦伯的叮嘱,嘴要紧,利益在后安全为先。”
她没那么大的好奇心,知道太多不是好事,也会给方晓晓带去麻烦,姑娘家学医是多艰难的一件事,难得有个这么好的机会,“我决定认晓晓当义妹。”
第457章 抱团取暖相互托举
方晓晓来京城后就成为了辛安的专职大夫,辛安年轻且平日吃喝都好,连调理都没多大的必要,除了给唐陌配点醒酒汤和保肝丸外一直派不上什么用场,在侯府住了一阵子自己就出府了,偷偷去千金堂挂名义诊人家还没要她。
年岁到了也不答应说亲事,平日里就专研药方,方达每每说到这个闺女就唉声叹气。
“您和我爹是兄弟,晓晓自然就是我义妹,她喜欢钻研医术我也支持,但她不能成为一个靠医术糊口的大夫,更不能被当成大夫的随意呼来请去。”
“回头我和她说说,若是她一定要走这条道,我会护着她。”
大夫重要又危险,尤其是给权贵看诊更是风险巨大,她可不希望方晓晓卷入那些见不得光的危险当中。
方达恨不得当场给辛安跪下,谨王府那是什么地方,差人来请的时候他都以为人家走错了地方,虽是高兴但更多的是害怕,万一要将人家贵人给治坏了怎么办?
他就这么一个姑娘,出了事他这么奋进辛苦还有什么意思,不就是想多赚些银子招个上门女婿吗?
“您也别和我客气,遇到难事就来找我,我们一路从淮江来京城,自然都要在京城好好的活下去。”
方达感动的不行,一旁的王进也是满脸堆笑,辛安看过去,“王福如何了?”
王进说花铺已经开张,“刚开始生意还没那么好,小林师傅他们培育花草也需要时间,听说茉莉卖的最好,这花庄子里最多,少夫人交代要给谨王府的花也都送了。”
“不着急,慢慢来就是。”
王进笑的见眉不见眼,辛安好奇,“王管事很高兴啊。“
方达打趣,“再有几个月王管事就要当爷爷了,自然高兴。”
“真的?”
这才成亲几个月啊,“这么快就怀上了?”
“还不到两个月。”
王进喜笑颜开,辛安忽然就有些急了,她已经调养了些日子到现在还没动静。
喝了会儿茶辛安又问起了周家兄弟俩,王进说兄弟俩现在都还住在家里,专门给他们腾了院子出来,正说着周承业就来了,向辛安见礼,辛安笑道:“周二哥不用这么客气,你现在是怎么样,可要寻个学院刻苦钻研?”
周承业拱手,笑道:“少夫人还不知道吧,唐二公子为我引荐了唐小大人,唐小大人又为我引荐了书院的先生,如今我已拜师,明日可以去学院听课,先生也有功课教考,争取下一次科考能榜上有名。”
“那可是好事,以后就留在京城了吧,你们就安心在这里住下,你们在这里这宅子的人气都要多些。”
周承业乐呵呵的说还要叨扰些日子,又说过段时日家里的媳妇孩子都要来,“到时候我们赁个院子搬出去,人多了也不好打扰,若是有合适的宅子也可以看看。”
这个时候辛安自然要挽留,“这宅子不小,平日就只有王管事他们住着,我爹也不常来,空着的屋子那么多不住人也要坏的,自家有屋子住你们还搬出去,我弟知道了只怕要怨我了。”
“买宅子这事我也不拦着你们,往后周大哥升迁身份自然就会不同,有处宅子也方便,但咱们不急,慢慢来。”
周承业笑的一脸满足,对于他哥能进吏部,那是做梦都没想到的。
拿着一个匣子走到辛安跟前,局促不好开口,辛安一个眼神过去王进便领着人退了出去,屋子里就剩下周承业和辛安两人,那匣子里是八千两银票,周承业很不好意思开了口。
“我和兄长来京后花销了些,加上你帮我们从家里带来的,一共还有八千两,我们已经给家里去了信,等到家里送钱来只怕得得两个月后,柳大人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以后又还要麻烦人家照顾,这事也不好耽搁,让人家觉得我们不懂规矩,想和你先借四千两,等家里银子来了就还。”
说着又掏出来一张写好的借据,“我哥本来是要亲自和你说,我想着他刚上任事情多,这些事我就来替他处理,你看看能不能行。”
“另外二公子那里我们也准备了一份,就要等等了,实在是抱歉。”
辛安收了他的借条,接下了他的银票,“这事我就去替你办,以后谁也不说,至于我们夫妻你们就别管了,帮自家人我还要好处,以后淮江我还回不回去了?”
“你们也别觉得不好意思,好好当差多往来,别看我那夫君在外朋友不少,正要算起来还是和你们才亲,都是正儿八经的自己人,以后同气连枝相互扶持,别的都不需要。”
话是这么说,但周家因着有人当个小官沉浮多年不得晋升早就揣摩清楚了这里面的学问,这官场不是说你有本事就一定就能得到升迁,被重用。
在唐陌没回来之前他们兄弟在京城是无依无靠,认识的都是一同科考的那些学子,听的不是异想天开的展望就是各种抱怨,唐陌回来一找上他们,他们的境遇一下子就变了。
结识的不是权贵家的公子和就是朝中的大人,原本以为周家在淮江也算是排面上的门第,他们也算有些见识,可那些权贵嘴里的事好些他们听都没听过,活像是个泥腿子。
还是见识太浅,门第差距太大。
以前觉得飞起来都够不着的关系人家也都根本都没看在眼里,一顿饭就能让他们兄弟受益匪浅,试问侯府这颗大树他们怎么可能不用心去抱?
“道理我们都懂,但心意不能少,家里若是知道我们兄弟以后也是回不去的,莫要推辞。”
辛安又说,“朝中谁家不是抱团取暖相互托举,今日我们相助于你们,来日终有需要你们帮衬的时候,你也要收我好处?”
“这样,回头等家里人都来了你们设宴请我们夫妻,我们一定来。”
周承业说不过辛安,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等回到屋子的还站在窗前双手合十说了句‘阿弥陀佛’,读圣贤书的人也这般,只能说真要感谢当年辛家上门求娶他妹子,他妹子有福气嫁到辛家,自己过的好不说还让家里都沾了光。
第458章 圣旨到了辛家
“您也别显我唠叨,以前要回淮江有理由暂时晚点要孩子,眼下可没理由了,大房呼啦啦的生了三个,就世子那德行保不齐在任上也不会消停,等回来再带回来两三个,几个孩子站一排都足够您眼睛痛的。”
中午在辛宅用饭,还没拿起筷子王姑姑就在一旁叨叨,“同一日成婚,外面那些不知情的人定要将您和大少夫人作比较,回头该要说难听的话了。”
“难得二公子是这样好的人,事事都听您的,也不纳妾也不乱来,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定也是想要个孩子,要不再让秦大夫帮您调理?”
“姑姑,我心里有数,这事急不来,放心吧。”
心里幽幽叹气,别看她嘴上说的无所谓,但心里还是希望能尽快有个孩子,尤其是看到了奴儿的可爱就想起了她上辈子的孩子,要是这辈子还能继续托生在她肚子里就好了,她一定会拼命护着他,绝对不会再让上辈子的事重演。
“我已经在努力了,别催,催了我紧张更不好怀,该来的时候会来的。”
王姑姑不再言语,只默默给她盛了一碗鸡汤。
此时淮江的辛家人也刚刚用过午饭,前段时间为了慈善募捐的时候辛宽父子俩也没怎么休息,后来又来了几家客商,再加上买卖上的事,一忙就到了现在,好不容易才过了两天轻松日子。
“姚老板从京城回来了,这次他在京城待了几个月,怕是好处不少。”
辛桓端着茶盏,“今年姚家出货量比往年都大,听说也派了人去西南,我猜也是为了糖,幸亏我们提早了一步。”
辛宽早知道了这个消息,辛家因为糖这个事搭上了京城徐家,姚家又怎么可能不心动?
“此前募捐你几个族兄都不错,晚上我去一趟,也该给他们更多的担子,别的不说,到手的这些买卖不能出岔子,光靠我们父子太累。”
话刚落管家提着袍子飞快的跑了进来,“老爷,府衙来人传话,说府衙的的大人们已经出门往咱们家来了,请老爷摆香案接圣旨。”
“圣旨?”
辛宽的声音有些飘忽,没等他继续问又有下人手里捏着一封信跑进来,“老爷,姑奶奶的家书。”
“快拿来。”
迫不及待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一目十行看过,激动的浑身都在颤抖,“快,将过年祭神用的香案抬出来摆到正院,设祭品,将过年用的红毯子给摆出来,迎接圣旨。”
“夫人,大喜,这是大喜。”
上前两步狠狠地握住辛桓的肩膀,“你小子,好样的。”
辛桓不明所以,“怎么了?”
“哈哈哈~~~”
辛宽大笑,“你之前捡回来的那个孩子,柳生,那是公主的儿子,你小子立了大功。”
“此事回头细说,现在你随爹去前院张罗。”
扭头对辛夫人道:“夫人,你是诰命夫人了,快快准备起来。”
将信给了辛夫人后带着辛桓快步去了前院张罗,又差人立刻去族中将人都喊来,这是整个辛家的大事,所有人都应该在场。
辛夫人还没回过神来,拿着信想要看,可手一直在颤抖,竟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周玉檀凑上前轻声念起了信的内容,欢喜的拉着她的手腕,“娘,姐姐见过了皇上,皇上因家里在募捐一事上有功,又因夫君寻到了永安公主的孩子,两功合一起,赏赐父亲为正五品员外郎,您也是五品安人了,爹娘大喜。”
辛夫人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可谓是喜极而泣,周玉檀红着眼圈笑道:“娘,现在不是欢喜的时候,要快快准备起来,等香案摆好族中人一到,咱们就要一起聆听圣旨,晚上怎么也该要设宴,好多事要忙的。”
“对,你说的对,要忙起来。”
辛夫人擦了眼泪,催着周玉檀去换一身衣裳,又让她差人去周家走一趟,“请你爹娘来热闹热闹,今日来的大人多,你公爹怕是忙不过来,要辛苦你爹帮着应酬。”
“是。”
说是帮着应酬也是给周家结交那些大人的机会,周玉檀都懂,忙去安排。
族中人各家得到消息人都高兴傻了,换衣裳梳头发,激动到这个忘了系腰带那个鞋子少穿一只就要往外面跑,几个族老让人带着钱坐着马车飞奔到了辛宅,这个时候腰也不痛了腿也不酸了,精神的像是二十出头的小伙。
辛家忙的热火朝天,下人们都激动的不行,传旨的官员和一众大人们乘坐轿子一路敲锣打鼓的往辛家来,等听到鼓锣声辛宽带着一家子在门口迎接,看热闹的百姓围了一层又一层。
等一切准备妥当,辛家人在一声‘跪’中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圣旨上的内容骈四俪六,用词繁复,跪了那一地的辛家人能听懂的不超过三个人,其中一个还是周玉檀,但特赐辛宽为五品员外郎,其妻辛夫人为五品安人这点关键的信息还是听明白了,几个族老差点没有高兴的当场昏过去,等到齐齐磕头谢恩后起身后恭贺声便响遍了辛宅。
接过圣旨的辛宽心头五味杂陈,眼眶湿润,看着一个个欢喜不已的辛家族人心中有满足有欢喜,更觉肩头的担子更重。
在场之人不知内情,都以为是辛家的今日都是唐纲这个亲家的功劳,更是辛家的运气,随便一捡就是公主的儿子,言语当中多有羡慕。
辛宽也不反驳,心里晓得这是他闺女和女婿给争来的,虽然不知道唐纲怎么截胡,但心里也感谢老侯爷当年的照拂,嘴上更是各种感谢侯府感谢唐纲,一副辛家和侯府是一体的模样。
府外鞭炮声阵阵,管家带着人洒了些铜钱,又给来讨糖吃的孩童发了点心,喜气洋洋。
辛家的热闹辛安并不知晓,此刻带着人抬着酒坛子到了张家,张老将军亲自品过了笑着点头,“果真是好酒,醇厚甘烈,你这丫头手里的好东西不少。”
辛安笑的得意,“这可是我们来自我们淮江的好酒,之前我回去的时候定的,今儿才到,知道您老喜欢,第一个给您送来。”
眼巴巴看着酒碗的张言睿扬起脑袋,“想喝。”
第459章 与陶怡然天造地设
张言睿算是将辛安的话听了进去,在宫里住了两日就主动来了张家,陪伴在张家二老跟前,二老极为欢喜,宠起这孩子来更是没有度,孙子说什么就就什么。
喝酒这种事原本以为张老将军会拒绝,谁知道他端着酒杯真喂了张言睿一口,他砸吧砸吧嘴,眉头紧蹙,“难喝。”
上一篇:说好的离婚,七零糙汉反悔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