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第280章

作者:冬月暖 标签: 穿越重生

  两人前脚刚走一会儿王氏就从陶家回来了,也顾不上和唐陌以及辛安交代什么,等唐纲回来后两人就进了卧房,商讨接下来的章程。

  次日一早王氏领着人到了春华院,陶怡然最终落了个还算光彩的死法,自戕之前还为了侯府颜面着想自休自身,虽然晓得内情,但面上功夫也不能落下。

  “都照着单子点算清楚。”

  王氏让开了库房,拿着陶怡然的嫁妆单子逐一清点,这些东西或是留给春郎,或是送回陶家,都要等最后和陶家商议。

  下人开始忙碌,平秋带着人进了陶怡然的卧房,刘姑姑早就逃命去了,留下几个陪嫁的丫头王氏今日一早就将其送回了陶家,看着屋子里的陈设王氏幽幽叹息,纵然再不好,人一旦没了心头的恨意也会随之减少两分。

  平秋开始清点屋内的物件,见匣子里的那些首饰,道:“若不是夫人提早接管春华院,只怕这些之前的东西已经被刘姑姑带走。”

  “刘姑姑能全身而退,都因夫人仁善。”

  在平秋眼里,夫人都已经给了刘姑姑活路,她竟然还想浑水摸鱼偷拿主子的钱财首饰,就不该轻易放她走。

  王氏扯动了嘴角,无非是她要有孙子了,不愿造孽而已。

  “陶氏怎的如此多银票?”

  平秋找出来一个匣子,银票放的满满当当,“不下万两。”

  “咦,这下面还有一封信。”

  平秋将信给了王氏,王氏认出上面是唐荣的字,原本是不想看的,想到什么还是抽出了里头的信纸,只是粗略扫了一眼眼眶就充了血。

  那个混账远在千里之外不还忘害家中人,连个尚未出生的孩子都容不下!

第536章 老二怎么就那么作妖

  唐荣以为,陶怡然必定会在记住信的内容后就把信烧掉,正常人都会这么选择。

  谁知道陶怡然竟将信和银票放在了一起,导致最终落在了王氏的手里,成为了最后可能捶死他的铁证。

  王氏准备拿着这封信去撕了唐纲,压着唐纲对唐荣做出处罚,思虑半晌还是忍下了这口气,将万两银票和信回到了匣子里,等傍晚唐陌回来的时候交到他的很手上。

  “不仅要害了罗姨娘肚子里的孩子,还要对辛安不利,我这大哥可不是一般的毒辣。”

  “这东西留着吧,这事就算让老头子知道,他也会将此事摁下,别忘了,人家刚死了媳妇,正是招人可怜的时候。”

  唐陌将罪证都收好,“这东西应该在最好的时机出现。”

  王氏点了头,又道:“此事就别让你媳妇知道了,省得她乱了心绪,对身子不利。”

  “你去看看秦神医在不在,请他来给你媳妇好好的查一查,万一下的是什么慢性毒药?”

  春华院那两口子一个赛一个毒,谁知道还有没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唐荣那里你怎么打算的?可需要我配合?”

  唐陌道:“母亲等消息就是,应该等不了多久了。”

  唐纲回来的时候得知唐陌也在,好奇走了进去,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的匣子,王氏下意识就要收起来,唐陌给他使了个眼神,让她稍安勿躁。

  “匣子里是什么?”

  唐纲自持身份,不可能亲自去打开看,唐陌笑道:“我瞧母亲最近气色不好,去太医署买的补气丸。”

  王氏笑着将匣子抱走,“上回买的都还没吃完,又买了这么多,我多歇息两日就好了,用不着担心。”

  唐陌道:“辛安有孕,母亲要一个人打理府中上下着实辛苦,儿子又帮不上忙,只能带些补药回来给母亲补补。”

  王氏道:“府里的事母亲都是做惯了的,只是早前你媳妇帮了不少忙,母亲偷懒多日,如今再接手过来有些乏累罢了,只要你们夫妻好好的,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孝顺。”

  好一幅母慈子孝的画面,唐纲感觉到了自己的眼睛不舒服,王氏这些日子没歇息好,他就歇息好了?

  他气色更差,几次差点晕厥,怎么就没问他半句?

  见差不多了,唐陌拱手,“辛家二叔说有几桶从淮江送来的螃蟹过几日就要到了,螃蟹寒凉,辛安吃不得,除了留下自家吃的外要留一部分送人,母亲看看有哪些要送的,列个单子,等到了分装后就送出去。”

  “剩下送到店里去,儿子想摆个螃蟹宴请三朋好友一聚。”

  王氏说除了几家亲戚外没别的要送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就好,既是给你媳妇的,自然由你媳妇做主。”

  母子俩一唱一和又断了唐纲的心思,唐陌再次拱手,“儿子不打扰母亲和父亲说话,儿子先回去了。”

  等人走了唐纲才没好气的看向王氏,“你少惯着他。”

  “我怎么惯着他了,即便我想惯着他,我也得有东西去惯吧,就凭库房里那几个瓶瓶罐罐?”

  唐纲从陶家要到了那么多好处,王氏想要他吐些出来。

  唐纲没接她的话,只说方才唐陌半点没有问候他,“他眼里是只有你这个母亲,没有父亲的。”

  “侯爷这话说的,你这个父亲眼里又何曾有这个儿子,不过是一个道理罢了。”

  将水送到了唐纲手上,“这孩子当年是那般的孺慕你,可你对他只有厌弃,不过就是觉得他不如老大伶俐讨人喜欢,也不如老大聪慧让你面上有光,眼下他长大了,懂了不管自己如何讨好都不会让父亲喜欢的道理,父亲既然不喜,他就远远的躲着,怎么,侯爷又不习惯了?”

  唐纲放下茶盏,“我是他父亲,不管我对他如何,他都应该要尽孝!”

  “他没尽孝吗?侯爷几次遇到难题不是他在背后出力,可贪功?”

  王氏并没生气,甚至还心情颇为不错的用话去堵唐纲,“侯爷莫不是见老二对我好,嫉妒了?”

  “本侯会嫉妒?”

  唐纲表示绝对不会承认,他不稀罕,他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

  王氏笑道:“侯爷也坐了一会儿了,听闻后院两个姨娘都给侯爷炖了补汤,罗姨娘也说今日肚子有些不舒服,侯爷都去走一圈吧,莫要让罗姨娘空等,也莫要让姨娘们的补汤白炖。”

  “我去秋实院看看老二媳妇,那可是怀双胎的,要格外小心。”

  唐纲忽然想起一事,说辛安不贤惠,“就没主动说给老二添个妾室?”

  “说了,老二不答应。”

  王氏意味深长的看着他,“老二说他媳妇怀孕受苦,他要是在这个时候纳妾就不是人,还发了脾气。”

  唐纲......

  老二怎么就那么能作妖,显得他了?

  王氏笑着送他出了卧房门,转身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就没了,他儿子说不会等太久了,她无比期待,要不然她可能都要疯。

  秋实院里,唐陌站在院子里看着隔壁愣神,辛安好奇走过去一同看了几眼,“看什么,如此专注?”

  唐陌扭头,“在想府中还有没有更好的院子,总觉得对面不吉利,要不将围墙加高?”

  “不是有句话叫千金择邻?咱们这邻居着实晦气。”

  辛安煞有介事的点头,“府中眼下只有一处空置的院子,其实凝香院和凝翠院都还不错,可惜是客院。”

  “等时机合适将这堵墙给打了吧?”

  “可千万别。”

  唐陌连连摆手,“你要把这墙给砸了,那就等同于将老头子的心给砸碎了,他能干?”

  “坚持坚持,等到了那一日你我就能搬到主院去住,那里大,到时候修缮一番,新屋子一样。”

  辛安忽然有感而发,“你我二人就像侯府里见不得光的鬼,暗中搅风搅雨,如今都惦记上主院了。”

  唐陌愕然,对这话还颇为赞同,凑在辛安耳边,“可不就是回来索命的鬼,再说了,我们已经很良善了,你信不信换个人来,老头子和隔壁那个的坟头都长草了,我们还徐徐渐进,至少没想过要把老头子弄死。”

  “至于隔壁两个,欠债还钱,欠命还命,天经地义。”

  说起这个唐陌就说起了陶家的李氏,说那位才是手段狠辣之人。

第537章 收拾收拾,抬唐荣上桌

  唐陌从王氏那里得到消息,说李氏亲口哄骗陶怡然写下遗书和休书,最开始陶怡然不肯,几番疑惑,她愣是舌灿莲花说服了她,“连药都是哄着人满心欢喜喝下的,整个过程陶夫人都在一旁看着。”

  “事后陶夫人就倒下了,她没事人一般井然有序的操持了两个人的葬礼,如今外头可都说她持家有方,是能成事之人。”

  辛安说这不叫狠辣,“是力挽狂澜,这种时候没有这样一个人出来顶着,陶家必败。”

  “原来还觉得母亲手腕差了些,但和陶夫人比起来已经算得上是高手,后宅是女眷的天下,明知自己的婆母会将自己的女儿教坏,却没有想尽办法去阻止,若非本事不济就是心里有别的想法。”

  看不起自己婆母的出身,但人家又确实靠着自己的本事爬到了陶家最尊荣的位置上,所以她其实也希望自己的女儿也学会那套本事,只怕还指望着陶怡然能凭借所学为陶家带去好处,也让她脸上有光。

  如果要是出了事,那自然就是老太太的问题,她不过是被婆母压制的可怜媳妇罢了。

  “玩的一手好心机,最后鸡飞蛋打,没有那位少夫人陶家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

  唐陌扶着她进屋,作为曾经的受害者,他对娶妻要娶贤简直太有感触了,看看自己上辈子过的什么日子,再看眼下过的什么日子,虽是累了些,但充满希望。

  进屋后坐下,辛安又道:“我爹给我来了信,他已经让松阳县的商户往京城来,大概月余就能到,等人到了你派人去接应一下。”

  唐陌笑着应下,同时也明白她的意思,“等人到了我会安排他们去茶楼酒肆坐坐,尤其是在有赵通的地方。”

  两人商议了一阵子,最终还是决定通过赵通的手来达成目的。

  有欧阳首辅罩着的赵通当所向披靡,若他畏惧了,再走第二步就是,左右能用的法子多。

  唐荣这盘子菜,可算是要上桌了。

  接连下了两日的雨,再放晴时天又多了几分凉意,枝头的树叶掉了满地,从茂密到稀疏斑驳。

  陶怡然自戕的事和慎国公被降爵的事在京城传了几日就没了新鲜感,陶家办完了丧事后陶大人亲自来了一趟侯府,还带来了当时给陶怡然保媒的人作见证。

  现场,任凭唐纲如何挽留陶家都要遵循陶怡然的遗憾,离开侯府。

  保媒之人也很是唏嘘,最后在陶大人极力坚持下唐纲‘痛心’点头,应下了此事,并且要归还陶怡然的嫁妆,保证会善待春郎。

  陶家本就被唐纲掏的差不多了,后来慎国公又抬了几箱子来作为补偿,如果能有陶怡然的嫁妆撑一撑就更好,思虑再三陶大人才点了头,但还是做主留下三成给了春郎。

  有那样的母亲,春郎的未来可想而知,有几个钱财傍身日子也不至于太过艰难,这就是他这个外祖父对外孙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当嫁妆从侯府抬出去回到陶家的那一刻,朝中各家才真的相信陶怡把自己休了,更加相信她是被陶老太太迷了心智。

  从这天开始陶家开始闭门谢客,全府开始丁忧,好似城中之事和陶家再没了关系。

  全府最轻松的人只有李氏,没有名声不好的老太太,没了随时可能作妖的小姑子,婆母也在打击之下摇摇欲坠,陶家已全在她掌控之下,只等丁忧结束换陶家就能重新焕发生机。

  这个时候他国来访的使臣到了,京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热闹,陶家侯府以及慎国公的事很快就变的索然无味,盯着那些使臣身后商队带来的货物去了。

  “一个叫百楚,一个叫什么南罗,百楚还行,听说比咱们小不了太多,那个南罗国据说在海的那边,说个话叽里呱啦的,头上都是卷毛。”

  “他们带来的货物是真好,百楚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毯子,说是羊毛做的,南罗国带来了好些香料,还有各式各样的首饰,不少首饰上面还镶嵌着宝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东西是好,就是言语不通,叽里呱啦的,会说些咱们的话也不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