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月暖
“真要说起来,弟妹没到京城之前我就认识了二公子,这其中的情分...”
她笑了笑,“弟妹何不想开些,人嘛,还是要难得糊涂才好。”
第147章 辛安劝说王氏
不得不说,陶怡然心理承受力不是一般的强,昨晚才被唐荣那般对待,今日面对辛安的时候不仅丝毫没有露出破绽,还有余力和辛安在言语上一较长短。
辛安停下了脚步,扭头看向她,“大嫂果真有长嫂风范,可惜大嫂只怕是没有宽慰到点子上,昨晚某人回房一直念叨晦气,说什么晚上见了鬼,遇到了脏东西,还得我费心思去劝说?”
“也不知道这脏东西到底是何种模样,居然如此令人作呕,要是再遇到,我少不得就要请人来跳大神,驱邪避凶。”
“要说这脏东西也着实厉害,春华院都已经躺下了一个,秋实院这个怕也是不想放过,那玩意儿功力深厚,侯府世子都抵挡不住,何况是他?”
辛安就差没指着鼻子说她说晦气是个脏东西,陶怡然自然能听明白,所谓打人不打脸,辛安此举着实是犯了忌讳。
“人生种种皆有天命,何况侯府有祖父英灵庇佑,弟妹还是莫要怪力乱神的好。”
辛安笑了,煞有介意的点头,“大嫂说的对,大哥婚后种种不顺,皆是天命。”
“祖父英灵都庇佑不了,合该命数如此。”
“还是大嫂书读的多,一下子就点出了重点。”
“你...”
陶怡然气急,脸颊都红了,辛安笑着继续往前走,“今儿到了佛祖跟前,大嫂可得心诚些,大哥总这么躺着也不是回事,若是往后依旧如此多灾多难,难免影响心境,如此大嫂的一手出众琴艺又要弹给谁听?”
两人言语交锋以陶怡然闭嘴不语结束,辛安唇边一抹浅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很快到了春荣堂,老太太笑着招呼两人一同用早饭,“吃过了早饭我们再出发。”
“多谢祖母。”
辛安接过丫头递过来的帕子净了手,坐下后还不忘招呼陶怡然,陶怡然红着眼眶,俨然一副受委屈的样子,老太太自然瞧见了,只觉晦气,还是出声询问,陶怡然欲言又止,眼神却落在了辛安身上,仿佛在控诉辛安欺负了她。
辛安没像往常一样先一步替她解释,而是迎上了她的目光,“大嫂,我一遇到你就发现你哭过,这大早上的到底怎么了,要是受了委屈你可要告诉祖母,祖母会替你做主的。”
老太太的神色不太好,本来心情就不好,一大早上就见人哭,更是觉得晦气。
陶怡然一时间拿辛安没法子,晓得即便是说出真相老太太也不会相信,只能咽下了这口气,同时借坡下驴,说早上看见了唐荣身上的伤口,心中难受,这才没控制自己。
老太太的神色略微松动了些,又问了两句唐荣的伤如何了,得知已经开始愈合才点了头,“坐下吧。”
陶怡然这才坐下用饭,辛安‘贴心’的给她夹了一块油酥包,“大嫂照顾大哥辛苦,想来也吃不下睡不着,可身子要紧,你倒下了大哥又该担心了,多用些吧。”
她知道陶怡然为了身段苗条向来是不碰油腻的吃食,然这油酥包之所以好吃,就是因为油重,和面的时候就要加入大量的荤油,入口油润鲜香,是老太太的最爱。
陶怡然笑的勉强,只微微咬破了一块皮就蹙了眉,老太太见她眼中有嫌弃之色一闪而过,越发不喜,倒是辛安吃的香,一口气吃了两个,显然胃口不错。
早饭还没用完王氏就来了,说她今日想要一起去,“给菩萨上柱香,求得府中顺遂。”
老太太笑着点了头,“如此也好。”
就这样,四人一同出门,同乘一辆马车,路上有辛安偶尔说起上次和林窈等人去南渡寺的事,场面也没太过尴尬。
清晨的南渡寺格外宁静,进入寺中的辛安也将俗事抛掷脑外,在主持方丈的领路下去了大雄宝殿,佛像庄严,老太太比谁都虔诚。
香油钱到位,还有主持方丈亲自讲解佛法,老太太带着陶怡然去听佛法,王氏则是和辛安一起去荷塘边上吃茶。
今日王氏兴致并不高,言语之间透露出她心中有火气,辛安放下茶盏,“母亲今日心情不好?”
王氏跟着出来一来是想散散心,二来也是想和辛安说说话,有些话憋在心里不知道要和谁说,虽然辛安也不是很好的对象,但再憋下去她怕自己做出什么无法挽回的事来。
目光落在眼前的荷塘上,“你父亲的偏心你都看到了,只怕是改不了了。”
辛安还以为是什么事,“这种事母亲无需放在心上,古往今来就没有当父母的能做到全然公平公正,总会有偏爱,不过是人之常情。”
“心中难受也只不过是因为被偏爱的那个人不是自己而已。”
王氏轻笑,“你倒是看得开。”
她不知道,论资历或者经验,辛安完全有资格开导她,也能开导她,“我虽入侯府门不久,但多少也了解到一些母亲的处境。”
“母亲,说的直白些,你根本就无需烦忧。”
王氏来了兴趣,“你说说看。”
辛安也不藏拙,“父亲虽偏心,但也有让人称道的地方不是吗?”
王氏道:“那是他要面子。”
“他要面子,就不会堂而皇之做出太过分的事,某些情况下还是好说话的,和那些在府中一言堂,不拘言笑,不是苛责妻子就是打骂儿子的人,好太多了。”
“父亲虽不是那么喜欢夫君,但夫君真要遇到麻烦,父亲断不可能不管,有父亲在侯府才能安定无忧。”
王氏以为辛安想要劝和,却又听她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娘说夫妻之间不要总看对方不好的地方,多想想他的好,实在不行,再想想若是他不在了,自己会面临些什么,能不能应对,一个人再差劲也总有他存在的好处,想通了日子才好过,万不能钻了牛角尖。”
王氏有些钻牛角尖,早前还有所克制,最近说起唐纲就有一种怒火中烧之势,她都担心万一什么时候唐纲又惹到了她,会被她一碗药原地送上西天。
局势还不明朗,唐纲不能出意外。
如今唐纲的压力已经足够,再要给他施压,万一给弄个猝死或者暴毙,唐荣就会顺利承继爵位,那个时候才麻烦。
且逆境之中,总要想办法让自己过的好一些才对。
第148章 蔡姑姑强势归来
王氏浅浅一笑,如同辛安说的,唐纲并非十分刻薄之人,她的日子整体上来说还是不错,虽然从她手里抠走她的陪嫁,但这些年她掌中馈也没少捞好处,府中的大小事唐纲就没过问过,更没有插过手。
说起来她和唐纲差不多,都不是什么好人,谁也没比谁高贵。
若是只有自己,这日子稀里糊涂的也就过了,反正她也和离不起,但他对自己儿子却又是那般的刻薄,她是母亲,焉能视而不见?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都要看开些,如今夫君上进,满脑子想着都是建功立业为母亲争来荣耀,要是知道你为了他如此神伤,他又怎能放心?”
当母亲的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辛安幽幽叹息,“夫君昨晚回房还懊恼了许久,半夜没睡,说自己无用,让母亲为他操心。”
“母亲,我和夫君都不能离了你的照拂,若是母亲出了岔子,我们的日子该有多难。”
唐纲不能继续往外推了,王氏和唐陌越是和他唱反调,他就会越发觉得唐荣才好,如此一来,唐陌前行的路又艰难了两分。
风吹乱了王氏鬓边的发丝,她不以为意,只一眼不眨的看着辛安,想要将辛安看透。
“母亲为何这般看我?”
王氏的目光让辛安心里发毛,媳妇和婆婆说这些话也算犯了忌讳,王氏会不会恼怒她心里有些没底。
“只是有些意外。”
大多数的女子在这个年纪想着也不过是衣裳首饰,丈夫的疼爱等等,自己的儿媳妇想的却是这些。
生活幸福的女子不会懂这些道理的。
辛安丝毫不慌,“母亲知道的,我娘家人都做买卖,讲究的就是和气生财,要让利益最大。”
王氏神色一松,若是如此便也说得通了。
此刻,她心中豁然开朗,既然气愤无用,又不能弄死唐纲和唐荣,那也就只能抓好处,目前的侯府的确也离不开唐纲。
“母亲不怪我多嘴才好。”
这些东西,都是辛安上辈子用命换的,上辈子她若早懂这些道理,也不至于是那样的结局。
“你肯和母亲说这些,母亲心中感激,又如何会怪你。”
只是默默替自己儿子担忧,媳妇这么聪慧,那小子若是敢犯浑,还不知道要怎么被收拾。
婆媳两人相视而笑,又说起了眼前的荷塘,悠然自在。
此时的陶怡然却神色不佳,出门就被辛安言语挤兑,方才主持方丈讲经之后老太太还请了方丈看了她的面相,说的是她最近诸事不顺,但其中意思的她明白,是觉得她克到了唐荣。
也明白了老太太今日让她来上香的目的。
好在主持方丈并没说什么对她不利的话,但心中依旧怒火升腾,她在嫁到侯府之前也是顺顺当当的,无论是才情还是名声在城中那是首屈一指,如今什么都没做就声名受损,她是不是也可以说是唐荣克了她?
再一想以她的容貌才情嫁到侯府本就委屈,好在换了丈夫,这才让她心中好过不少,却偏偏还这般对她。
心里有气也不愿搀扶老太太,老太太也没和她说话,王氏和辛安远远的瞧见她们过来就起了身,此时已经快到午时,原本辛安还让人准备了斋饭,计划就是要用过饭才回去,但陶怡然说她担心唐荣。
“出来也有半日,心里有些放心不下,受那样重的伤身边怎能无人照顾,祖母、母亲,你们留在这里用饭,我先回去吧。”
这话说的,显的几人留在这里吃饭就不担心唐荣一样,老太太早没了用饭的心情,“如此就先回了吧。”
辛安无语,斋饭的银钱都付了,现在说要走,她虽然有钱但也不是这样浪费的。
可老太太发了话王氏也必须走,她便只能让人去告知寺里一声这饭吃不成了,银子就当添了香油。
四人在马车上沉默无声,前脚刚进府门,抬眼可就看到蔡姑姑领着两个春华院的丫头候着,见了老太太和王氏便快速上前磕头。
王氏好奇,“蔡姑姑不是家中有事出府去了吗?”
蔡姑姑欠身作答,“回夫人的话,老奴家中的事已经处置妥当,得知世子受伤便回府探望,世子做主留了老奴继续在跟前伺候。”
老太太满意点头,春华院没有理事的婆子到底不成,陶怡然行事不得章法,她身边的人想来也好不到哪里去,蔡婆子是府中老人,总好过陶家人。
“你既然回来了,便好好伺候好世子,让世子早日康复。”
“院中大小事也要管起来,莫要让世子在外当差还要忧心家里。”
这话可以说一点都没给陶怡然的面子,蔡姑姑恭敬行礼,“世子得知老太太今日出门上香祈福,心中感激又满怀歉意,说不该因他的事劳累老太太,特意吩咐了老奴在这里等着,叮嘱老奴要替他将老太太送回春荣堂,亲眼见到老太太无恙再回去。”
“也感激夫人和二少夫人为世子奔走,世子说等他好了必躬身道谢。”
老太太心中宽慰不少,王氏和辛安飞快的对视了一眼,要知道没有蔡姑姑的院子如同盲人,只要略使手段就能让那一院子的人得不到外面的消息,一切都好好的,这蔡婆子居然回来了。
唐荣果真不好对付。
王氏扫了一眼陶怡然,而后对蔡姑姑道:“春华院没有一个稳重的人我心里也一直忧心,你回来我也放心不少,世子的伤势要格外小心,需得精心伺候,万不能出了差池。”
“你是府中老人了,又是伺候世子长大的人,世子又信你,你得要当得起这份信任。”
蔡姑姑忙低头应下,而后搀扶着老太太往春荣堂走,王氏侧首对辛安和陶怡然道:“你们也辛苦了半日,回去歇着吧。”
两人福礼,走同一条路回院子,路上辛安笑着恭喜了陶怡然,“蔡姑姑回来了,大嫂往后可轻松了不少,闲来无事也能抚琴作画,美事一桩。”
此刻的陶怡然哪里还有心情和辛安斗嘴,蔡姑姑是怎么回来的,她竟丝毫不知。
上一篇:说好的离婚,七零糙汉反悔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