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江流
“我卖的时机是什么?我一来,所有人都愁眉苦脸,你们今年只有黄瓜产量不错,可以足量供应,其他的蔬菜,都供不上。”
“所以,我在你们不营业的时间,在你们蔬菜供不应求的时候,卖你们没有的蘑菇,我怎么抢你们生意了?”
“你是老百姓,卖个菜不容易。他们也不是出来享福的,买个菜就容易吗?怎么就不能在人家买不够的情况下,我卖点别的给他们填补点呢?”
“对,你说我占了你们的地,我瞧着不少楼下小饭店和小吃摊的摊主,人家在你们这里点了菜,饭不够了,你那里没有,难不成就不能出去买点吃?国营大饭店都可以自带干粮吧。”
周渔这套说辞是一气呵成。
对方哪里想到她还能讲出这么多道理,可你说没道理吧,那肯定有道理的,人家就是没有损害吴县的利益啊。可你说有道理吧,他们又觉得自己家的地盘被人用了,不舒服。
但肉眼可见的,对方神色没那么凶悍了,一直没说话的老板娘黄敏声音也缓和了许多,“行吧,这次是我们没问清楚,可……”她也为难,“也不能开这个头,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抢,别人不会像你考虑这么多的。”
“都一窝蜂来了,我们想赶也赶不出去了。算了,你反正就住到明天,那就住吧,我们再想办法。”
张继东提心的心终于又落下了,都松了口气,这应该没事了吧。
不知道是哪里来的默契,大概是这一会儿让周渔弄得跟过山车一样,心脏乱跳了好几次,张继东和卓翼他们分工从未这么明确过。
卓翼和左军去善后,跟老板娘们说点好话,张继东扭头催着周渔他们先进屋。
周渔瞧了瞧老板娘他们,叹了口气,其实她还想说点什么。
——接受和不接受,给外来客的感觉是很不同的,偏偏这种事情,都是民众自发行为,是很难被管理者察觉到的,别因为这个,错失了这么好的发展势头。
但显然,这会儿不是时候,而且跟他们说也未必能听得进去。
周渔想想,还是写封信给那位顾县长吧,既然他有这么大的本事将小小的吴县三年发展成这个样子,那么他应该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的人。
张继东瞧着周渔没动,背上的冷汗哗啦一下子就出来了:姑奶奶,好不容易没事了,你可别再揽事了。
幸好,周渔扭头进屋去了。
张继东只觉得后背凉飕飕,一摸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了那么多汗,现在湿的透透的,不过他这会儿并没有走的意思,反而也跟着进了屋——周渔这丫头可太让人意外了,虽然提心吊胆,但也反映出了周渔的不一般,他没见过这么敢作敢为敢说的人,这份胆量这份口才,让人佩服!
他关上了门,可跟在外面不是一个态度,外面他是劝和,关上门他直接将大拇指竖了起来:“周同志,你怎么就敢呢?!”
卓翼和左军也是很意外,周渔能折腾他们知道,否则怎么可能短短两个月,就弄起了这么大的摊子,还跟到了吴县。
可是,他们这是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周渔的性格——不惊不惧不怕不退。
别说卓翼了,就连左军都有点替周渔打抱不平了,多好的姑娘,怎么就让退学了,这南河农业大学还真没眼光!
倒是楼下,公安终于赶了来,不过瞧着一切都恢复了正常,都松了口气。
旁边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个问:“解决了,那咱还上去吗?”
顾承耕回想着周渔刚刚欲言又止的表情,和最终的无奈一叹,点点头说:“去看看。”
屋子里,张继东他们将周渔好一顿夸奖,这群人想要夸人可是太会了,连老梅树下八卦第一人张小翠都自叹不如,眼睛不由眯起来,嘴巴不由上挑——来的时候老村长可说了,周渔就是梅树村的希望,如今希望被夸了,她当然也高兴。
正聊得火热,张继东已经定了,“等着开了春我就去梅树村拜访,看看你们的蘑菇大棚。”
周渔也想有稳定客户,更何况,张继东这人讲道义,他明明已经下楼了,却跟了上来,人真不错,可交!
周渔点头:“那我就等你了。要是不来,我就去油田找你去。”
这话惹得张继东哈哈大笑,“怎么可能,放心吧!”
就这时,门被敲响了,张继东一边说着一边开门:“肯定是张怀,这家伙去找公安去了,八成回来得蒙了,怎么就没事了?!”
他是个风趣的人,说话语调夸张,形体还配合,周渔他们都忍不住跟着笑,周渔也要好好谢谢张怀,还得谢谢那些没有走开帮忙撑场子的人。
没想到门一开,张继东来了句:“你找谁?”
这不是张怀?周渔探头往外看,就瞧见了个穿着衬衫的男同志,二十七八岁的样子,风尘仆仆,好像是从哪里赶来的,这会儿笑着介绍自己:“你好,我是吴县县长顾承耕。”
来这里的订菜的,谁不知道顾承耕?
可见过的不多,张继东也是一脸讶异,“您……您是顾县长?”谁能想到县长会来?
不过他反应挺快,立时让开了大门,冲着里面说:“顾县长来了。”
卓翼和左军也都很惊疑,相互看了一眼,先小声叮嘱了周渔一句:“你别吭声。”
三人都站了起来,卓翼是南州采购组的组长,自然是他开口:“顾县长,是什么风把您刮来了?请坐。”
女同志的屋子一共六张床,就放了几把凳子,顾承耕也没客气,直接捡了一把坐了,让大家都坐下,这才说:“是中午的蘑菇风!听说今天中午有人在蔬菜公司免费送蘑菇汤推销蘑菇,我想这个办法好,民以食为天,什么比吃到胃里更有说服力!我就想知道是谁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推销产品,这不下午一忙完,就赶了过来。”
谁都没想到,顾县长说话这么开门见山!但这也有好处,这口风一听就不是责难的,卓翼他们都松了口气。
顾承耕接着说:“我来的半路上碰到了出警,说是有民众和你们发生了冲突,没想到你自己就解决了,周同志,你这口才了得!”
说完,他就看向了周渔。
这么一说,周渔哪里不清楚,不是公安这么久没到,是到了他看着没事了,没让上去而已。他要听她说什么。
果不其然,顾承耕应该是很敞亮的性子,并没有拐弯抹角的习惯,他直接问周渔:“你刚才讲得话我听到了,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不可能不让别人来卖菜,但这几个店主的顾虑也有道理,我们也不可能将市场拱手让人。”
“周同志,我刚才瞧着你似乎有未尽之言,不如跟我聊聊吧。”
卓翼和张继东他们都看出周渔刚才是想说点什么的,不过这会儿他们却觉得不说也可,这风波已经够大了,说多错多,不如不说。
卓翼直接就想拒绝,哪里想到,顾承耕一眼看透了他的想法,笑着说:“卓组长是吧,我们只是相互交流,你放心,你们的菜已经订好了,明天该走就走,以后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不影响。”
然后他看向了周渔,诚恳地说:“周同志,吴县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我们的种植面积不可能再扩大,可是市场的需求却很大,我们今年在南海省租赁了地块,只是这样成本非常高,我们也在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不能让刚刚起步的吴县就这么落下去。”
他再次请求:“周同志,如果你有想法,请你告诉我,好吗?”
周渔瞧着他,应该是从田间地头回来的,脚下的布鞋沾满了泥土,裤腿还有泥点,更何况,他明明已经做出了成绩,此时却对周渔一个年轻的卖菜的如此诚挚,这就是吴县能这么快发展的原因吧。
周渔怎能不为这样诚挚的干部动容?她开了口:“其实可以换个思路。”
顾承耕感兴趣道:“怎么说?”
周渔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国家鼓励大家顺应市场,自由贸易。你们吴县已经出名了,是南菜北运的领头羊,怎么可能挡得住牟利的商人呢。”
“而一旦你们用各种极端方法将商人们挡在门外,其实也丧失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因为,你们名声如此之大,产量却是如此有限,长时间的供不应求后,肯定会有更合适的地方取代。”
这个论断可不好听,卓翼和左军都有些紧张起来。
岂料顾承耕并无怒色,反而斟酌地说:“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借助其他力量?”
周渔点头:“对,你们现在是名声大于实力,从南海省租赁地块进行种植,其实为的就是实力和名声相匹配,能够承接这些蜂拥而来的订菜订单。”
“但这个代价一定不小。”
想都知道,那么远的地方的一块飞地,得操心管理,还得运输,成本怎么可能低呢。
“但换个思路呢,大家来吴县订菜,可没说必须要订吴县的菜啊,只要有菜价格合理给我们就行,张县李县的,谁又在意呢。”
“那为什么不将我这样的,想要卖菜却找不到门路的人聚揽来,你给我们提供舞台,提供机会,同样不也是解决了你们自己的问题吗?这样的吴县,必然不再会缺菜,反而应该会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周渔后面那句话没说,可这会儿满屋子的人都想到了:那又有哪里能够取代吴县成为新的南菜北运中心呢,没有!
就连本身不同意周渔说话的卓翼,这会儿都有了认同之色,他们这次订购,除了黄瓜,其他的都没有买全,任务还差不少,他和左军今天就商量了,明天一早,他们就去其他几个小点的冬季菜种植县跑一圈,看看能不能完成任务。
如今周渔说了这个方法,他实在是感同身受,忍不住多说:“如果这样,可是造福我们了。这每年来回跑不是问题,可是订不到那真是着急啊。”
连张继东都点了头:“我们要货多,这次也没订够,也得去其他地方跑一跑。你们吴县现在是最大最出名的,要是能这么办起来,以后我们就只来你这里。”
而顾承耕脸上也有了动容之色:是啊,如果自己做不到,为什么不让别人来帮自己做呢。
这样就不用囿于吴县有限的地理环境,他们可以放开手脚来干。到时候,南菜北运的领头羊位置他们将坐实,南来北往这么多人,县城的经济完全可以盘活了。
想到这里,即便他一向沉稳,也兴奋地站了起来,紧紧握住了周渔的手:“周同志,你这个想法非常好!我代表吴县人感谢你!”
顾承耕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等着人都不见了,张小翠还在兴奋地跟周渔说这事儿:“他根本不像个县长。县长哪里有这么年轻的,说话也不像,又客气又诚恳。”
周渔点点头,的确不像是当官的,他的手满是老茧,哪个县长能长一手老茧?
张小翠也不管周渔是否回应,接着说:“你说你的法子他们会用吗?”
“这谁知道?睡吧!咱们事儿可多呢,要复印通讯录,还得去借餐具买菜买肉,别忘了这事儿!”
今天老板娘带人来让她们搬走,那么多人都留下了,为的就是给他们壮胆,周渔没办法一一道谢,就想着明天中午送一顿午餐过去,算是谢谢大家帮忙。
张小翠一想一堆事,也连忙睡了,这一天忙活的真挺累的。
第二天一大早,周渔先起来的,屋子里人多,她躺不住,干脆出去给大家买早餐。没想到到了楼下,恰好碰到了老板娘黄敏。
昨天对她横眉冷对的黄敏,今天一见她眼睛都亮了,特别亲切地问候:“周同志,你醒的这么早啊,房同志,周同志下来了,你有事儿赶紧跟她说吧!”
一个挺年轻的小伙子就从旁边花坛上站了起来,周渔瞧着眼熟,似乎是昨天跟着顾承耕的秘书,不过没进门。
瞧见他,周渔有点疑惑:“你怎么一大早在这里等着!?”
房明打了个呵欠,“没事,昨天回去后,我们连夜开了会,仔细研究了一下周同志您说的办法,大家一致表决认为是可行的。我们不知道您今天几点的火车,所以让我一大早就赶过来等着您了,把这个东西给您。”
周渔低头一看,居然是一张条子,上面写着:“吴县蔬菜交易市场001号”,还盖了章。
房明笑着说:“顾县长知道您种大棚蘑菇,所以请您成为我们即将成立的蔬菜交易市场的第一位商户,以后您的蘑菇就可以在我们这里挂牌,只要您愿意,全国各地来吴县订购蔬菜的,都能订购您的蘑菇。吴县永远是您的合作伙伴,周同志,合作愉快!”
第26章
房明也是一夜未睡, 把东西交给周渔并说清楚了就走了,倒是老板娘黄敏挺热情的凑了过来,“听说你给我们顾县长出了主意?”
周渔对黄敏并不反感, 黄敏是讲道理护犊子的人, 论起来,梅树村也是一群这样的人, 大家都挺可爱的。
周渔点点头:“我讲了讲我的一点想法。”
“可不是一点想法,昨天晚上县里亮了一整夜的灯,说是开了一晚上的会,就定了这事儿, 要是不重要, 不能这样。”
如果说昨天黄敏看着周渔恨不得把她赶出去永远不要再见她, 但现在看周渔就不一样了,顾县长已经很厉害了, 能给顾县长提出想法还被接纳立刻讨论的周渔,那肯定也是厉害人!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了解顾县长, 这位年轻的干部, 绝对不是那种为了做样子开会拖时间的人,他能够立刻召集人马研究一晚上, 今天还让房秘书送了那个东西来,就说明周渔提的意见好!是对他们吴县有大帮助的!
房明也说了:“要是这事儿落实的好, 咱们吴县能再上一个大台阶!”他还开玩笑呢, “到时候来咱们吴县的人比现在多多了, 老板娘,到时候你就不是小旅馆了,要开大酒店了。”
黄敏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看周渔不喜欢?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个没文化的, 也不懂事,昨天是我们错了,真是对不起。”
周渔根本不在意,笑着说:“咱们这是不打不相识,有了这个,我们以后可能会经常来,到时候还住您这里。”
黄敏担忧的心顿时飞了,她连忙点头:“好好好!咱们说定了。对了,你是出来买早餐的吧。别买了,老陈那边都准备好了,我也熬了靓汤,保证你们吃得好。”
等着张小翠他们下楼就发现,这待遇可是天差地别。
陈树仁就是昨天主要跟周渔互怼的那位,经营着旁边的一个早餐档口,这会儿将老板娘自家吃饭的桌子都摆满了,冲着他们说:“你们尝尝,我手艺可不错呢。”
黄敏端出来了冬瓜煲老鸭汤:“这是最补的,我熬了好几个小时,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赶过来,中间又排队又操心,又要坐那么久回去,得好好补补。别仗着年轻不当回事。”
更何况,还有旁边的小吃摊时不时送点东西过来,卓翼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怎么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