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江流
要的就是这句,一路上,从城西到市中,从城南到城北,最后再到城东,这么一路走过来,一路亮起了灯,周渔就知道,没问题了。
于是,这天早上八点,她坐在了市中店的后面居中指挥,随着大门打开,所有的店都冲进了一波波的人!
开始是:“我要蛋糕!”“我要黄油饼干!”“那个绿豆糕给我来三斤!”
后来周渔听到的就是:“绿豆糕只有二十斤了!”“黄油饼干还剩七斤!”
蛋糕拉来了一千斤,饼干拉来了一千斤,一家店面就四百斤,但搁不住样数多,论起来,每一样也就四十斤。
周渔没让全放,一样放了一半。
到了下午,就是:“没有了!真没了!”“您再看看别的?这个也没有了!”“这个还没有!”“你们怎么什么都没有啊?”
“不好意思,卖光了!”
下午五点,店铺里那些紧俏货都没了,晚来的人只能摇摇头,“上午人太多,都挤不进来!”“你们明天还有吗?”
这个可以肯定,还有一半呢。
“有!您可趁早来,晚了也不确定。”这会儿,所有的店员都有底气这么说了。抢购的样子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谁能想到,买东西也能抢成这个样子。
可来的顾客心里却门清:还真有店什么都有,不用副食券,那不抢,不是傻吗?
晚上也没法走,得数钱。
严浩这会儿不敢开着拖拉机带人了,卖了这么多东西,这得多少钱,叫了严华来,让他开着卡车将几个店的人都接到了市中店。
周渔从利民餐馆叫了饭,把门关了,把窗帘拉了,让他们开始数钱。
零售部不比蘑菇这种大单子,都是一分分一毛毛,块钱都少,可搁不住多啊,一麻袋一麻袋的,市中店第一个数完的,数完了张小翠一脸的不敢置信,“两……两千七?”
几乎所有人都抬起了头,店里都静了下来,这……太赚了!
第二天,人照旧多——这就是口碑了,周渔这边的东西种类全,不要券,最重要的是价格虽然和供销社都一样,但人家满五毛送一个鸡蛋,相当于打九折。
你问哪个供销社会打折?不呛呛你就是服务态度好了!
可他们也没法说点啥,送鸡蛋是梅树村蘑菇批发门市部的权利,人家就愿意送,谁也管不着?
这生意能不好?
姜桂香趁着下午有空,专门过来了一趟,问她:“你的货卖的差不多了吧?”
这是真的,除了严华的干货是卖光了就真没了,周渔每天放出一些来,其他的都见了底,不过除了饼干都好说:“禾香斋的糕点,还有糖果,饮料,昨天就打了电话了,今天已经在路上,晚上就能补上货,不会开天窗。”
“那饼干呢?”姜桂香问,“你想好问哪家了吗?”
周渔摇摇头:“我不准备主动出击了。”
姜桂香一头雾水:“你这里要开天窗了!你不赶紧补上,就不卖了?”
周渔拉着这个为她着急的姐姐,让她先坐下,“你别急,饼干这边事儿比较复杂。我先找的麦香,徐军海不愿意,当面拒绝了我。随后我又找了香喷喷,钟浩民当面答应得好,转头就变了卦,我又和他吵了一架,恐怕咱们南河范围内,同行都知道了。”
周渔说的不假,那天看热闹的人不少,虽然都是大男人,平日里很多人有固定印象,觉得女人才八卦,事实上,男人更八卦。
姜桂香点头:“这倒是!”
“知道了就不好干,有些人胆小,有些人想趁火打劫,有些人只想看热闹,我这时候一个个打过电话去,那得到的必然不是正面的反馈。”
“当面不一定敢说,背后不定怎么样嚼我舌根呢。更何况,我的店面卖得好,我跟谁合作,那是帮他提高业绩,增加利润,这是我对他有益,我送这么大的好处给他们,还要求着他们,没这个道理!”
姜桂香觉得周渔真是奇了,自己明明心里知道,国企就是和个体户不对等的,可偏偏听了这话,也觉得周渔委屈。
是啊,这才是正确的道理,我帮你挣钱,凭什么上赶着,应该你来找我才对?!
但……姜桂香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这个行业,这些道理行不通。
她一边支持又一边劝着周渔:“挣钱为主,别想太多,毕竟咱也没办法让他们来求咱?!你这刚开业就没货,时间长了,顾客就不愿意了。”
周渔就笑了:“谁说没办法!我已经办好了。桂香姐,你明天看南河晚报!”
姜桂香是一头雾水走的,她不知道周渔卖的什么关子,可她知道周渔这人向来有主意,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待不住了,连早饭都没吃,跑到了单位。
当天的报纸还在办公室,没人整理呢,她连忙翻出了昨天的南河晚报——这是南河所有企事业单位都会订阅的报纸,翻开了第一版,这里都是昨天的新闻,什么也没有。然后翻开了第二版,她看见了。
第二版的下面写着一条新闻——题目叫做《寻找饼干厂——一天卖掉五百斤,我们断货了!请你联系我们!》
内容很简单,就说南州蘑菇批发门市部是一个新开的门市部,为了服务大众,所以也进货了不少副食产品,其中就从一家饼干厂进了一千斤的饼干。
没想到这家饼干厂的饼干,花样多,味道好,深受群众喜欢,两天就全卖光了,说是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饼干。门市部想要再次进货,却弄丢了联系方式,请这家饼干厂赶快联系门市部——大家都等不及了。
上面还有门市部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这一看就是广告,但姜桂香知道,南河晚报自从开设广告版,发的都是些条条框框的,从来没有这样新闻式的,所以恐怕很多人都分不清楚。
恐怕很多读者都会相信,真的有一家饼干厂的饼干这么好吃,想都知道,如果你是这家饼干厂,成名机会就在眼前!
而周渔聪明就在于,她说是无名饼干厂的饼干,只要你想成为这个饼干厂,那么联系周渔就有机会。
南河的饼干厂可不止麦香和香喷喷,足足十多家呢,但都没什么名气。
出名的机会就在眼前,要你,你看到了,会动心吗?
可不是别人求着她了!
第32章
南河晚报是南河省各单位必定的报纸, 而且这年头看报纸是了解新闻的重要方式,一般情况下,上班第一件事, 都是看看报。
麦香饼干厂厂长徐军海也是如此。
饼干厂早上八点上班, 他一般七点半就到了,直接从收发室将今天的报纸拿出来, 利用上班前时间,一一看一遍。
这是他多年养成的好习惯,他认为这样可以不遗漏任何消息,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
事实也是如此, 二十年前, 麦香饼干厂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 是当时作为副厂长的他,看到了一则摘录新闻——
有人因公出国, 在描述出国见闻的时候,说他们吃到了人家的一种饼干,又脆又香, 奶味十足, 很是好吃。
但二十年前的夏国物质还不如如今丰富,根本不可能使用大量奶制品制造饼干, 他就觉得这是个契机。
他于是通过研究,找到了合适的增香剂, 专门制成了这种奶香口味的饼干, 一经推出, 果然大获成功。
自此以后,麦香饼干厂就成了国内知名,省内一流饼干厂, 产品也广销各地,被人们喜爱。
而今天,他过去一样,先是将南河日报看了一遍,又将南州日报看了一遍,随后才拿起了南河晚报——晚报的定位与日报不同,更贴近生活,虽然新闻性少一些,但有很多贴近生活的采访,他觉得有用。
不过今天,他一眼就瞧见了那篇《寻找饼干厂》!
作为一家饼干厂的厂长,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先读了这一篇,这篇文章并不长,内容也很简单,不过看了几眼,他就站了起来。
周渔和钟浩民的吵架还历历在目,他明明白白记得,当时周渔走了后,他上楼听见钟浩民在招待所给厂里打电话——准备一千斤饼干,用没有印刷的纸箱。
这一对比,他这样一个在市场上混迹多年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
分明就是钟浩民不想履约,为了解约给了周渔一千斤饼干,哪里想到周渔居然这么厉害,两天就卖爆了,而且她还胆大妄为地在省报打起了广告,做起了姜太公,告诉南河省的各大饼干厂,我这里有出名的机会,有挣钱的法宝,愿者上钩!
这样一来,地位立时变换。
原先是她求着饼干厂供货,现在你要想要这天大的好处,就得求着周渔答应你。
周渔的门市部何愁饼干?
更何况,这招也够狠,你钟浩民不是不要跟我们有关系,不是宁愿毁约也不供货吗?那我们就踩着你,用你的饼干打下的天下,扶持新的饼干厂。
想想吧,就钟浩民那个破脾气,他得气疯了!
想到这里,徐军海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这真是有胆有谋有城府,他是错看这小姑娘了。
等着他的搭档副厂长刘汉民上班,他就将报纸拿给了刘汉民:“瞧瞧看,咱们省可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刘汉民只当他吹牛,可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听着徐军海的前因后果,看完后,他也一个想法,这真是一场漂亮的酣畅淋漓的反击战!
不过,刘汉民想得更长远一点:“这么好的机会,咱们要不要联系一下?”
“这广告已经这么打出来了,肯定有很多人关注,如果是咱们的话,到时候再打个广告,就说找到了,原来是麦香,咱们的知名度肯定又上一层!”
夏国从来不缺聪明人,只是缺一些启发。
周渔这边广告一上,刘汉民已经学上了,甚至连后面的广告都想好了。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不过徐军海并不在意:“咱们不差这个名气,她也不可能同意,读者也不是傻子。她做这个广告,肯定是要找一个名不见经传,但味道不错的小厂,通过各种条款拿捏住对方,让对方为己所用!”
“咱们根本不符合她的要求,她不会同意的,再说我们这么大的体量也没必要做出这样的牺牲。就算是咱们两家说什么也看对眼了,读者也不会愿意的,麦香这么出名,还找不到联系方式,这不耍人呢!”
“适得其反!”
刘汉民想了想,立时点了头:“还是你考虑得深。那这样的话,我猜测咱们很快就有一个新对手了!”
徐军海哈哈大笑:“那怕什么,让他来!”
而在香喷喷饼干厂,钟浩民也看到了那条广告,他根本不信。
两天一千斤,周渔是干什么能卖这么快!
是,这会儿副食供应不算多,但也贵啊,供销社里只有几个最火的种类一来就卖光,很多都是卖不光的。
他一共就给了一千斤,全卖出去了!想什么呢?哪里来的购买力!
他觉得这是周渔故作玄虚,骗人上钩呢。
看了报纸他就扔一边了,等着中午吃饭,已经忘脑后了,反正说得再好,他也不想沾个体户。
结果回家的时候,发现他老婆岳霞从南州回来了——前两天他去南州参加订货会,他老婆就是南州人,趁机请假回家待了两天。
一见他,岳霞直接就问:“你做了大生意了?”
钟浩民一脸迷茫,“什么生意?”
“就是梅树村门市部,你没看到报纸啊,那上面可写了两天一千斤饼干卖光了,找饼干厂家,那饼干我尝了,不就是你们厂的吗?我不看包装都能猜出来。”
钟浩民没想到他老婆都知道这事儿,他一边做饭一边说:“你听她吹牛,你知道五百斤有多少吗?一斤饼干批发价一块,卖最少一块三四,谁能卖光了?”
“我可不是瞎说,我是亲眼看到了!你瞧,我带来回来什么?!”她指了指自己鼓囊囊的包,从里面拿出了不少糕点,居然都是禾香斋的,“我跟着我妈去的,那里面人山人海,你都想象不到有多热闹!”
“而且人家满五毛送个鸡蛋。这就相当于打九折,供销社其他门市部和百货大楼谁能给折扣?你问她为什么能卖得出去!有便宜占啊!”
钟浩民本来只觉得隔岸观火,看周渔的热闹,哪里想到,居然是真的,他直接扔下了手里的菜,扭头皱着眉头盯着岳霞问:“你确定?饼干也卖的这么好?”
“我当然肯定!咱们家不缺饼干我就没买,是隔壁邻居家抢上了,我尝了一块,一口就吃出来了。老钟,你原先总说要超过麦香,我都觉得不可能。这次我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