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北知了猴
她确实是不打孩子的,但她会要求小雪面对墙站着,想自已错在哪里。
等到二年级开始,就不只是想了,而是要写检讨书,认错书,保证书……
渐渐的,小雪在交友这方面有了明显改变。
每次认识到新的人,她都不能过多接触,都要等来自丁若兰的“调查结果”。
母亲说可以和这个小朋友玩,小雪才可以和对方交往。
要是母亲说这个小孩家长不行,不许跟他玩,或者说这个小孩过于贪玩,会带坏你,那小雪跟对方多说几句话都是错的,回家就要写检讨书。
在丁若兰看来,小雪是一张白纸,必须有家长严格把控她能接触到的人和事,务必不能让任何不好的东西沾染到她的女儿。
可她却不知道,有时候亲自吃过的亏,比家长说十次百次都有用。
只有经历过了,吃到亏了,再由家长去帮着分析,打气,然后给出建议,远比直接说不要有用的多。
小雪也想反抗,但觉得妈妈说的也没错,别的小朋友还有爸爸,她的爸爸却在医院里,家里都要妈妈一个人辛苦,她确实应该体谅妈妈。
所以她压抑自已的枝叶,在妈妈框出的架子里生长。
四年级开始,学校要求他们写日记,记录当天某件事的心情之类的。
丁若兰每天都要看,一开始是出于检查语病之类的心思,后面就只是为了了解女儿的想法。
她并不会当面看,而是等小雪去上学后偷偷拿出来看,之后再放回去。
直到有次她放回去的位置和之前的不一样才被小雪发现。
等上了初中后,丁若兰并没觉得女儿大了就有了自已的判断能力,而是更严苛了。
在她眼里,青春期的女孩就像是傻子,随便一个男生就能骗走。
为了表示对女儿的重视,在六年级时丁若兰就给小雪配了手机,她也拥有了属于自已的微信。
但这个微信又不完全属于她,因为母亲每天都要查看她的聊天记录,还有她朋友的信息。
甚至很多时候还会私自删除、拉黑她的好友,给出的原因只有一个,为你好。
之前就说过,丁若兰是个非常要强的人,她很喜欢拿小雪和别人家孩子比较,要让她比别人家孩子强。
比如一起玩的几个小孩,其中有一个考试打了满分,那丁若兰回家必定要狠狠训斥小雪,问她为什么没有打满分,人家那谁家的小谁就打了。
还说你们明明在一起玩,你为什么比不上人家,为什么半点长进都没有。
可丁若兰的步步紧逼并没换来小雪的逐渐优秀,她的成绩反而越来越差,这让丁若兰愈发焦躁,在对待女儿时不可避免的带了几分情绪。
整个初高中,小雪的神经都是紧绷的,母亲的话如同紧箍咒一样,紧紧套在她的头上。
大概唯一能放松的时候,就是去精神病院看望父亲时了。
第162章 养孩子
如果父亲的状态好她还能靠近些,可要是不好,她就只能在病房外看看。
宋辞从天眼中看到,小雪看父亲的目光比母亲有温度的多。
他父亲偶尔有清醒的时候,会非常慈爱的抚摸女儿的头发,夸奖她越来越漂亮越来越优秀了,一副很为女儿骄傲的样子。
还会说她比之前瘦了,让她多吃点好好照顾自已,一定要每天开心。
两相对比,丁若兰看小雪的目光只有不满和恨铁不成钢,她希望女儿长成比她还要优秀的人,可实际上却越来越平庸。
这让她格外难以接受。
高考时,小雪为了逃离母亲,把报考的院校填的格外远,然而在她填完志愿后,丁若兰却直接联系她的班主任,把志愿改了。
直到录取通知书出来,小雪才知道志愿被改了的事,原本她填写的是深城的一所学校,可现在变成了青城的一个专科学校。
那学校就在青城西郊,整个大学只有三个高中那么大。
于是小雪想要逃离母亲的希望再次破灭,那段时间她甚至觉得活着都没什么意思。
小雪本想临死前去看看爸爸,恰巧那天她父亲是清醒的,他似乎感觉到了女儿的绝望,什么也不说,只是抱着她哭,十分自责的样子,反复跟她说,一定要好好活着。
连带着爸爸的那份一起。
当天晚上小雪离开后,他父亲从四楼厕所的窗户一跃而下。
也幸亏精神病院早就有应对这样情况的措施,他被下面的防护栏挡住,只是受了些轻伤。
但他这样的行为到底刺激到了小雪,她再不敢有轻生的想法,只能像父亲希望的那样,好好的活着。
于是小雪亦步亦趋的上学,以很平庸的成绩完成学业,然后找了个在母亲眼里完全没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她觉得工作以后就可以脱离母亲了,所以迫不及待从家里搬到了公司提供的四人宿舍。
宋辞收回天眼时,有种自已和小雪一起,终于从那种窒息感中抽离出来的感觉。
难怪这女孩是现在的状态,本来是让人温暖的母爱,却因为用了彼此都不舒服的相处方式,变成现在这样。
宋辞起身,回到了天机阁,她想着刚刚丁若兰的问题,她想询问母女关系是否可以改善。
宋辞连续抛了六次铜钱。
之后看着显示出的卦象,心中只能叹息一声果然如此。
丁若兰并不会收敛自已的脾气,她甚至不认为自已培养孩子的方法有错,她觉得都是为了女儿好,都是为了让她少走弯路。
而小雪明知道母亲的不容易,知道母亲都是为了她好。
但每次靠近母亲都只会让她觉得压抑和痛苦,想到母亲从来都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只有无穷无尽的保证书和检讨书。
她甚至到现在都能记起,经常罚站的那面墙上有多少粒苍蝇粑粑。
两个人都没有错,可两个人又似乎都有错。
宋辞长长呼出一口气,却仍旧无法呼出胸腔中的郁气,这样的卦象,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丁若兰说。
所以等这俩人结束了和小雪那尴尬无比的谈话后再进来时,就看到了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的宋辞。
“宋大师,看出什么了吗?”
丁若兰心里有些忐忑,她能察觉到和女儿的关系不对劲,可她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看到宋辞这会儿的表情,她心里一个咯噔,莫名觉得结果可能不是自已想要听到的。
宋辞还没想好要怎么说这俩人就进来了,她想了想,还是点了头,但其余的话却没说。
罗建中看出宋辞的为难,立刻出言安慰。
“大师,你有什么话直接说就行,我们什么都能接受,现在毕竟还早呢,即使结果不理想也来得及。”
宋辞想着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她这才把天眼中看到的信息简单说了下。
丁若兰听说女儿和她疏远竟然是因为在她成长期间自已的过多干预,只觉得满心苦涩。
“她怎么可以这样,我都是为了她好啊,她怎么可以这样……”
宋辞不知道该怎么劝说,这已经不是两代人的教育观念问题了,而是丁若兰的性格问题。
她的性格过于强势,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一直习惯性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并没把小雪放在同等的地位上。
一味把自已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在对方身上,不管是不是愿意接受。
这样的父母远远不止丁若兰一个,可宋辞却无法直言他们错了。
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这种愧疚式+打压式教育,实在很容易给孩子压力。
李月梅这会儿忍不住出声劝说,“姐妹,我觉得主要问题确实是出在你身上。”
她就坐在紧挨着竹林的座位上,这会儿忍不住绕了进来。
“我家也是个女儿,但我从来不会要求我女儿怎样怎样,我都会把她当成大人一样,有商有量。”
“比如她小时候兴趣班这个问题,我会带她去很多个兴趣班体验课程,然后问她喜欢哪一个,她喜欢哪个我就给她报名。”
“有时候她上了一两个月的课就不喜欢了,不喜欢我就给她换,如果换了一圈全都不喜欢,那就不学了,等有她喜欢的了再去学。”
“你如果能尊重孩子的想法,她有了什么话也当然会跟你说,像朋友一样讨论,因为知道你会支持她,她有后盾,心里有底气。”
“至于孩子交友的那个问题,小孩子有坏心思的不多,总要交往了才知道合不合得来,再说咱们小时候交朋友不也是在不停筛选吗,怎么咱们可以,他们就不行了?”
至于侵犯女儿隐私的事李月梅就不想说了,因为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丁若兰打从心底里就没把女儿放在和自已同等的地位上,而是把她当成依附自已存在的附庸,必须被全面掌控的附庸。
然而丁若兰却不觉得李月梅说的有道理,她闻言立刻反驳。
“小孩怎么就没有坏心思了,你看那新闻上,才多大的孩子就敢伙同好几个一起杀人了,杀完还知道埋尸串通口供,现在的小孩都多可怕了,我就这么一个女儿,怎么能不管着点!”
第163章 新舍友
只一句话就已经暴露了她的想法。
李月梅目瞪口呆。
觉得刚刚说的话好像完全没有意义,甚至有些后悔自已刚刚为什么要嘴贱过来。
有些人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哪那么容易改变。
宋辞见状也并未劝说,而是实事求是。
“丁女士,我的卦象显示,因为你一直保持现在的想法,所以未来和你女儿的关系不会有丝毫改变。”
即使哪天丁若兰想通了愿意做出改变并主动去补救,其实也很难改变小雪的想法。
因为母女俩内里性格是一样的,一旦认定了就很难改变。
听到宋辞的话,丁若兰的表情渐渐凝固。
其实她何尝没有这种预感呢,人家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可她却从来没感受过女儿带来的暖意。
不!
不是没有过。
丁若兰渐渐瞪大眼睛。
在小雪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时,看到妈妈生病了,她会摇摇晃晃的端着一杯水过来,说,妈妈,喝水。
上一篇:全球诡变?我有经营神庙面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