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松雪酥
这样需收费的自习室,卖点?自然是高效学习、有名师指点?,且一旦经营起来,还能卖练习册、备考资料之类的。
那姚爷爷可有的忙了?。
姚如意她越想心里便越透亮,手指还无意识地摸了?摸下巴。
正好孟家的雕版坊就这儿,印刻学习资料自不成问题。她只要能收集到一些历年“优秀作文?”,便能和孟家合刊印成册子。
姚如意想起先前收拾杂物间时,给姚爷爷整出来七八个大箱子,里面不仅攒了?好几箱学生课业、习题,还有姚爷爷多年来的备课注解,只消整理筛选,十年来国子监优秀作文?集顷刻间便能刻出来!
若再?央着姚爷爷与其他一些老博士出题编撰些《五年科考三年模拟》《科考必刷100讲》《姚启钊科考教材全解》《优等生时文?策论》《科考优秀策论范文?集(附名师点?评)》《一课一练(增强版)》《科考时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
应试教育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大宋啊。
姚如意越想越忍不住想笑。
尤其,此时出版业是极发?达的,并?不禁民间书坊和私人刻书,甚至国子监本身便是朝廷对外刊刻出版的官刻衙门。只不过国子监主要刻印些经史典籍、法律文?书、医学著作等,还从?没刻过后世那等能把学生折磨得两眼一黑又一黑的教辅材料。
官刻书籍需经过严格校勘,民间出版便容易多了?,只需将书版送官府的“书板库”留存备查,确无违禁(不得刊刻阴阳术数、兵书、邪祟异学等)后,缴了?税银便可刊行。[注]
此事走民间刻印便足够了?。
如此想来,倒不如先在小院寻个地儿试水,若是不错,日后再?租赁一间附近的空房子,也不需多大,更?不需装潢,找周榉木置些桌案、素屏竹帘,往里一摆也就成了?。
连经营模式,姚如意都在片刻间便想好了?:自习室可设置为时辰制、单日票、多日票,便能满足不同学子短期或长期的备考需求。座位也可分单人桌、卡座、包厢。等经营起来了?,还能弄些月卡、季卡、年卡,会?员可提供折扣、优先预约、有专属座位等,便能借此锁定且稳定现金流。
当年书里的沈娘子卖烤鱼便是这样做强做大的!
这般计较着,姚如意又喝了?一口茶。不过,还是不能太?着急,她也是头回?做这营生,必得先做做“市场调研”,先从?冬假不曾归家的学子里探探他们的心思再?说。
就这么?决定了?!
姚启钊正给数数正确的铁包金小狗田鼠干奖励,猛然间,忽觉后颈发?凉。他打了?个寒噤。一扭头,才发?现铺子里如意正一直出神地望着他呢,脸上还挂着一种若有所思的微笑。
吓他一跳,这妮子盯着他发?什么?呆呢?他摇头笑个笑,又继续低头含饴弄狗。他并?不知道,这样围炉逗狗、闲闲散散的日子,很快便将一去不复返了?。
次日卯初,姚如意刚支起窗,打开铺门,扫扫门前落叶,准备一会?儿便换件体面的衣裳,去兴国寺接着谈她的零食生意。
忽然便听?巷口传来车轮声。老项头连忙裹着破棉袄从?值房里出来探看,却一见那赶车的车夫伸出的牌子,便唬得忙退到一旁,深深躬身行礼。
是谁来了??二?叔回?来了??
她好奇地边扫地边垫脚瞧,却发?现那马车好似是一路直奔自己来的。没一会?儿,便停在了?她面前。
姚如意打量了?一眼,有点?失望,赶车的不是丛伯,这车马也不是二?叔的。
这马车朴素,看不出身家背景,但马却不俗,枣红马毛色纯正,不带一根杂毛,是寻常百姓家里难得见的。二?叔先前雇的马还是棕白花毛的呢。
想来是哪家行事低调的富贵人家。
没想到,帘子轻挑,里头竟下来一位面白无须的微胖老者,身着内侍服饰,见了?姚如意便和蔼地笑道:“可是姚小娘子?咱家奉官家命,特来向姚小娘子讨教那做酸米脍饭的法子。”
姚如意一听?便了?然:年关将近,宫里一定在筹备宴席了?。没想到官家是真喜欢吃寿司啊?
她眼珠一转,问道:“可是官家想知晓酸米是如何蒸制的?”
梁大珰笑道:“姚小娘子果然聪慧,正是如此。官家想在宴上摆一大艘的脍饭船,用于招待百官,可惜宫中内厨试了?好几种法子蒸米,却总不及小娘子做得鲜香,因此才特遣咱家前来问询。”
姚如意心想,果然如此。寿司看着做法简易,但寿司米要蒸得好却很有诀窍,并?非简单加点?醋便能成“醋米”。
时常有人以为寿司不过是米饭加些料罢了?,还认为是因寿司裹的食材上等新鲜才显得好吃,却忽视了?米饭才是寿司口感好的真正来源。寿司米一旦没有蒸好,整个寿司便毁了?,上头铺再?贵的鱼、再?好的肉,都无济于事。
梁大珰将内厨种种试法细细道来,十分谦逊地问道:“米也浸过,醋也添过,却不知是哪儿出了?岔子?还望姚小娘子指点?一二??”
姚如意思忖片刻,又瞄了?瞄梁大珰的脸,唇角微微一翘:“官家有意,民女自然不敢推搪,情?愿将这脍饭方子折价典卖于官家。”
顿了?顿,她又咬字强调:“是折价典卖。”
梁大珰一愣。
这话听?着怎生耳熟得紧?
第41章 问问卷 烦请依自身情况勾选或书写,多……
土灶铁锅里正坐水,正咕嘟咕嘟滚沸。
姚如意将米倒入淘米盆中,用温水没过米粒。她双手在水中轻揉米粒,淘洗两三回?,另换一盆温水,让米在水里浸得半个时辰,才将米捞出来,稍稍沥干水分。
浸米这步是为了叫米粒吸水均匀,煮后口感一致,不夹生,不过软。
有留校学?子来定了两盒寿司,姚如意这便开?始包上了。
煤饼烧得赤红,火苗从孔洞中摇动?,火候正好?。她取来竹蒸笼,铺上干净的棉纱,将沥干的米均匀地铺在上头,将竹蒸笼搁在已上汽的铁锅上,再将棉纱布边角细细掖进?笼沿,不让一丝蒸汽跑掉。
盖上笼盖,姚如意又瞧了眼炉膛里的煤饼,见烧得正旺,便开?始调寿司醋。梁大珰说宫中内厨怎么也蒸不出她所做寿司的味道,便是从蒸米这一刻便错了。她是隔水蒸的米饭,等米蒸熟了才拌寿司醋进?去。
并非上锅前便在水中加醋盐或是油。
这样铺开?了松散蒸出来的米,不湿黏,也不会?因早加了调料而坏了口感。蒸出来后颗颗饱满,黏性?适中,米香也浓。
当然,选米也有讲究,不仅要选新米,还要江南粮商运来的短粒米,那米吃起来干爽,却又软糯带弹,最适宜包寿司。
其他香鲜味,便全靠寿司醋了。
她将醋、糖、盐混合均匀入小锅,小火煨至糖盐化尽,却不煮沸,否则醋酸便挥发了,熬也是白熬了。静置到温凉,等饭蒸好?后,把米搁进?木桶里,分三次将寿司醋淋到米饭中,每次淋入,都要用铲子从桶底往上翻拌,将米饭翻起抛落,让醋液匀匀裹住每粒米,又不会?弄碎了米粒。
拌好?了,再把米饭摊开?,拿扇子扇着降温,这样饭面水分收得快又不会?过快,能使?米光盈润,黏性?也正好?。
前世,姚如意在医院输液时看过一档讲日式寿司的纪录片,说传统寿司店里竟有专门给寿司米扇扇子的岗位,为何要人工扇风呢,因为电风扇风力太大,易导致米饭过快流失水分,得不偿失。
因此“人工米饭电风扇”竟是一项机器无可替代的工作?。
看着那扎着蓝底鱼板头巾一脸肃穆给米饭降了几十年?温,被纪录片旁白评为“坚持匠心”的老头儿,她当时羡慕极了。这给米饭电风扇的活儿她也愿意干啊,太好?了这工作?。
就因这奇异的梦想?,姚如意对做寿司印象十分深刻,总想?着做法?可得记牢了,日后小卖部干不下去还能找个寿司店应聘。
不过这纪录片没骗人,以“匠心”伺候好?的寿司米,的确是不错,轻捏成团不散,表面有淡淡醋酸香,整体却没有明显的汤液,依旧干爽。
纪录片里还对蒸米的器具都有要求,要全程用木质、竹制器具来装盛,说是金属类的厨具会?影响风味。不过在这时,姚如意完全没有这一类的担忧,毕竟她家的铁器,也就只有铁锅铁铲菜刀和火钳了。
她原也没料到,当初在医院打发时间看的纪录片,竟真派上了用场,叫她做出好?吃的寿司,还能挣到官家的钱呢。
一个时辰之前,梁大珰听了她的话,先是一愣,转瞬便回?过神来,也不恼,还是很慈和地笑着道:“这也是应当的。”
随后便拿五两银饼爽快买了她的酸米方子——因不是买断独享,价钱便只得便宜些。姚如意自己铺子里还要卖,便也没多讲价,毕竟只是个蒸米饭的诀窍,她既不帮人做,也不出食材,这“折价典卖”见好?就收便是。
她心里清楚,宫里的内厨若能多给些时日,怕也能琢磨出来,只是官家要赶在除夕夜用,没工夫让人一遍遍试,这才出来问?她。
这么想?想?,其实是她占了官家的便宜呢!姚如意愉快地收了银饼,便眉眼弯弯地将方子事无巨细地说了。
梁大珰只听了个开?头便忙与姚如意借了纸笔。他没想?到蒸个米饭里头细致讲究还不少,竟还要为米饭扇风!
这光凭头脑可记不下来,他提笔细细抄录,确保一字不差才松了口气,又与姚如意道谢,转身从车内取出了两样东西:
“这是林大人托咱家带给小娘子的。”
他手中一样是先前给林闻安装寿司的包袱、食盒,另一样却是用黄缎锦封缠坛口的白瓷双耳酒瓮,穿了绳,正好?能提在手里。
看到这个酒瓮,姚如意耳廓都红了,有些臊得低头接了过来。
梁大珰不明就里,温和地给姚如意解释道:“此酒乃是宫中内酒库新酿的‘小槽真珠红’。前日官家召林大人共进?晚膳时,正好?呈上此酒佐餐品鉴。这‘小槽真珠红’斟酒时酒液会?如珍珠般滴下而得名。林大人见了便问?道,此酒清如玉液,是否便是民间盛传的宫廷玉液酒?官家也不知民间是如何传颂的,见林大人喜爱,便赐下一坛。后来,林大人听闻咱家要出宫寻姚小娘子,便特意嘱咐咱家要将这坛酒带给小娘子。”
姚如意:“……多谢梁内官了。”
救命,二叔怎么还没忘了宫廷玉液酒啊!
他还真的进宫要去了!
梁内官没有发现姚如意强装平静的面容下那波涛汹涌、想?掘个地洞钻进?去的心,还暗暗赞道:姚小娘子虽是官宦之女,却不仅能在家道中落后能振作?起来、不怨不艾,如今与官家打交道也是不卑不亢、宠辱不惊。
真乃奇女子啊。
梁大珰又将手中那包袱和食盒物归原主,又道:“食盒已清洗干净,还装了些宫中暖室种的木耳、合蕈、鹅膏蕈、盖蕈等,冬日里想?尝此等鲜味可不易,官家见暖室进?献蕈菌,也嘱咐内侍鲜采一盒赏给林大人烹煮汤食,他却一丝不动?,也让咱家带出来与姚小娘子了。”
“真劳烦梁内官了。”姚如意微微红着脸,深深地福身道谢。
方子已买了,东西也带到,梁大珰便也不耽搁了,他身上还有个重要差事,要去沈记买鸭子呢!这便与姚如意拱手行礼准备告辞。
姚如意手上沉甸甸的全是林闻安送出来的酒食,踌躇片刻,到底还是向前两步,张嘴叫住了正要登车的梁大珰,小声问?道:“梁内官,我二……林大人在宫里可好??”
梁大珰转过身来,笑道:“姚小娘子放心,宫里什么都齐全,林大人在军器监虽公事繁忙,却有两间休憩的屋子,官家不仅破例叫林大人的老仆人进?来伺候,还叫两个内侍为其专司打杂传话跑腿儿,又请御医时常来诊视。前阵子周医正才说,他新琢磨出一副药,给林大人敷腿,疗效不错,前几日阴雨绵绵,林大人腿已没那么疼,保不定能治好?旧伤呢。”
那就好?。姚如意松快不少,又委婉地追问?道:“那朝廷几时休沐啊,小年?都过了呢……”
哪家公司上岗便连轴加班大半个月的,还没有加班费,就算包吃包住还给报销医保也难以令人原谅呐?这样的血汗工厂放在后世可要被挂在网上避雷的。
梁大珰听出了姚如意话音里的一丝哀怨,好?脾气地安抚道:“姚小娘子宽心,这两日林大人便也能休沐归家了,官家三日前已下了旨,有些不大紧要的衙门昨日便已封印休沐了。”
这还差不多。
怪不得昨日孟庆元便回?来了,还敢不顾一切追着去洛阳,看来各衙门放假的时日也有先后。姚如意有了准信,心里也安定了,便又多多谢过了梁内官,送走他后,自己的脚步都雀跃了几分。
她干劲十足地先将酒和那盒鲜蘑菇都放回?了灶房。先将酒坛子高高地收在上头的柜子里,省得被姚爷爷发现偷喝。再把蘑菇先用篮子装好?,这里头的蘑菇种类还不少,姚如意就只认出了里头有香菇和木耳。
此时培育菌菇是通过“砍花法?”在山林中砍伐栎木、桦木等,利用自然孢子接种,再任其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长?,这个法?子无法?完全人工控制,此时能在暖房中培育出鲜菌,的确是非常珍贵了。
姚如意想?了想?,这样难得的美?味,真应该做一锅菌菇汤底的火锅来吃才不算浪费,便也先用湿布盖起来,先存在橱柜中。
之后,她算了算时辰,赶忙先想?了几个针对自习室的问?卷调查问?题,劳烦姚爷爷帮着抄了大概三四十份,便请丛辛帮忙看铺子时,若见学?生过来买东西,便发给他们一份,请他们回?去填一填。
匆匆忙忙忙完这些,天色不早,该出门了。她回?屋认真梳了个同心髻,别了米珠簪子与绒花,涂了口脂画了眉毛,又换上先前花了些银钱找程娘子新裁的一套好?衣裳。
这套新衣裳用的还是林闻安刚回?京时给她带的那箱好?衣料子,她选了个黄地云花锦,这衣裳领口袖口与衣摆都有多重不同的纹样,有锁子纹、梅花纹、万字纹,但都用相近绣线的层叠,却奇异地绣得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当时程娘子做好?了叫她来取,她眼睛都有些挪不开?了。
她平日里要做活实在不舍得穿,这还是做好?后头一回?上身。
算起来,姚如意也是两辈子头一回?穿宋锦,摸着滑溜溜的,又暖和又漂亮,料子上的针线即便只是被冬日清淡的光照到都会?闪闪发光一般。
怪不得贵人都爱穿这样的衣裳啊。
拾掇清爽,她再次牵上大黄、带上三寸钉,二顾兴国寺谈生意去了。
姚如意出门约莫一两个时辰后,夹巷里的林司曹家。
午间睡了个长?长?的午觉,从午时一路睡到快酉时才醒的小石头,总算从暖和的被子里爬起来了。
冬日里裹着暖被睡午觉,实在舒服,小石头这几日天越冷便睡得越沉,有时他大哥和孟博远在这小屋子里看话本子,看得疯魔了似的,又是大笑,又是叫好?,又是抱头痛哭的,都吵不醒他。
这一觉睡太久,人还有些懵,一头乱发这儿支棱一撮,那儿鼓起一块,像被牛舔过脑门似的。他在床榻上呆坐半晌,仿佛这魂儿才从梦里慢慢回?到他身子里似的,他挠了挠脸,脑子里迟钝,转个头,又呆愣愣地望着旁边的林维明、孟博远和程书?钧。
他们仨正聚在林维明那狭窄的、极敷衍地用薄木板和俩樟木箱子拼成的桌案边,头碰头,嘀嘀咕咕的,也不知在写什么。
这屋子逼仄得紧,除了靠墙的床榻,床头紧挨着一张书?桌,连把椅子都没处放。这桌子也是衣箱子垫高做成的,矮矮的,他们爹买了两只厚厚的藤编蒲团,林维明平日里便就着蒲团席地读书?。
之后,这屋子里便没什么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