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干饭的盘子
“要那么多帕子干什么?”
萧珈禾掰着手指给她数,
“用来擦汗这是最基本的,擦个嘴啊擦眼泪的,还有就是送人啊!”
萧安乐一脸古怪的看着自家妹妹。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这女子的帕子掉了,若是被男子捡到那都说不清的,还送礼?
那么多条帕子送出去,就不怕有什么事儿?”
萧珈禾哎呀一声。
“送礼自然有送礼的帕子。
像表姐嫁去的就是坤王府,表姐可是正妃,要给那些妾室什么的回礼,就回一个帕子什么的就行。
那坤王府上可有三两个妾室呢,每人回个一条,再赏个小丫鬟婆子的一条两条。
这一来二去用的不就多了吗?
而且这些送礼的和赏人的帕子都是格外绣的,有讲究的。”
萧安乐听的脑瓜子疼,这不就帕子竟然还这么多说法,看来这丫头是真的很想出去。
“看你这么辛苦那就带你去吧,是在哪里举办的宴会?”
萧珈禾听她这么说,眼睛发亮,立刻拿着请帖给她看。
“你看你看,是在三公主府上。”
“行,到时候你喊我一声,咱们一起去。”
只要不是在承恩侯府就行。
之前好像听说那位承恩侯府的宋姑娘,要举办赏花宴。
记得当时朝华郡主还邀自己一起的,如今承恩侯府出了白事,那个宋姑娘可算是能消停一段时间。
萧珈禾听她这么说,立刻两眼放光。
“太好了,我就知道大姐你最好,以后娘要是唠叨你,我替你扛。”
萧安乐想到那件事,问她。
“对了娘之前头有没有受伤?”
萧珈禾满头问号的摇头。
“不知道啊,好像没有吧?
如果有的话,那我可能忘记了。”
萧安乐眼见问她是问不出什么东西,干脆也不再问。
不知道那用血布条做的纸鹤飞到哪儿去了,召回也召不回来。
“你们两个怎么还在这里?
你们外祖父和舅舅已经要进京了,咱们现在立刻去迎接。”
萧母急匆匆走来,见她俩还在那聊天,眉头不由得皱起。
苏静蓉看她们一眼,对萧珈禾道:
“表妹,你来那边扶着姨母,咱们快出府去。
今天中午要在外祖父家用膳呢!”
萧珈禾拉着萧安乐过去。
“外祖父和舅舅他们不是今天才来吗?
咱们要是在那边用饭,会不会不方便?”
萧母一边往外走一边道:
“没什么不方便的,直接到酒楼定上几桌,让他们送过去就行。”
说着看向萧安乐。
“你舅舅家也有个女儿,既然你要去三公主府上参加赏花宴,那就带着她一起去。
顺便还有你静容表姐,你们四个都去。”
萧安乐,好家伙。
她这算是一拖三,还有这位苏表姐,眼看就要嫁了还出去参加宴会呢,瞎显摆。
“那咱们得先说好,去可以,我只管带她们去,闹什么笑话或者出了什么事我可不管。”
萧母立刻道:
“你带去的,你为什么不管?”
“你还生我呢,你也没管我呀?
反正如果你不答应,那我就不带她们去。”
萧母咬牙接受。
“行,都听你的总行了吧?”
第74章 命越算越薄
萧安乐淡淡一笑,故意落后两步去看她的后脑勺。
这是戴了假发髻吧,不然发量怎么这么多根本看不出什么。
萧珈禾在一旁扶着萧母。
“娘,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做新衣服了?”
萧母无语的白她一眼,
“还做新衣服,前几天不是才给你们一人做了两三身新衣服吗?”
萧珈禾哎呀一声。
“那个新衣服是要见外祖父他们穿的,您再给做两身参加宴会的衣服呗?”
一旁苏静蓉打趣她。
“表妹你的衣服可够多了,再做下去,你那衣柜怕是都要放不下了吧?”
萧珈禾哎呀一声。
“我总感觉衣柜里少一件我能穿的衣服。”
萧家三个哥哥跟在她们身后无语的摇头。
二哥萧成岭最是活跃。
“小妹,你这个样子,以后得找个什么样的婆家才能养得起你呀?”
萧珈禾笑得一脸天真,
“当然要很有钱很有钱,每天都给我做新衣服的人家才能养得起我。
再说我还小呢婚事也不着急,等到表姐嫁出去,接下来就是大姐的婚事。
你们还是操心她吧,别操心我。
操心我不如操心三个哥哥的婚事。”
萧安乐:好一个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姑娘刚才说什么来着。
一行人出了府,萧安乐看看周围询问:
“爹呢?”
“你爹最近忙着公务,一早就走了大晚上才回来,今天估计要很晚才回来。”
萧安乐:老爹要发愤图强了!
他们出了府就往京城外去,也没走多远,就在城门处等着,半炷香后远处浩浩荡荡的车队映入眼帘。
“那边的队伍是不是外祖父他们?
这车队也太长了吧,这是来了多少人啊?”
别说萧珈禾惊讶,就连萧安乐和苏静蓉他们都惊讶不已。
唯独一个泰然自若的,应该就只有萧母了。
“一个女孩子家莫要这么咋咋呼呼的,德容言功,你就不能沉稳一点。
你外祖他们一家人又不多,车队这么长定然都是准备的起居用度。
这次他们的确是打算搬到这边来,京城到底比地方上好一些。
更何况你们外祖家是皇商,那东西自然不能少了。”
萧母说到这里的时候很是自豪,皇商女嫁到这四品大员的家中那可是一时间风头无两。
更不要说还有十万两的嫁妆,这么多年为萧府生了三儿两女,她早就站稳了脚跟。
娘家人为何不能进京?
他们又是皇商本就应该过来的。
萧安乐不用想都知道,苏家出了个皇子妃可是一下就不一样了。
皇子妃和官眷那能一样吗?
如果再往上走呢,那不就是飞出了个金凤凰吗?
可以看得出来苏家对这位的期望还是很高的。
也就应了那句话,期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苏家人的马车渐渐靠近,苏家的人口也简单,只有外祖父和外祖母,大舅舅和大舅母,大表哥和大表姐,就这么六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