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104章

作者:沉坞 标签: 天之骄子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第119章

  “尚可。”韩信走上前, 蹲身观察竹节上的字痕,片刻微一点头。

  彭越也是如此。平日里乐呵呵的笑容,在刘越练好基础武艺, 开始进阶之后, 越发地严格起来。他虽总结不出“月满则亏, 水满则溢”的道理, 但心里明白着, 过于容易满足, 反而会助长傲慢。

  叫武师傅们欣慰的是, 刘越没有半点傲慢倾向。虽然睡觉雷打不动,吃饭最是积极, 但习武实在是寒暑不辍, 练着练着, 发觉还是剑术最为顺手,彭师傅只好含泪放弃教授大锤的计划……

  既然入了门, 专精一样就行,再有骑射傍身, 已经是足够让他骄傲的学生了!

  韩信原本就测试过, 大王天生根骨好。听说淮南王天生力气大, 八岁就能搬动小鼎, 但他和大王互练摔跤的时候, 有输有赢,总体还是输的居多,韩师傅暗暗高兴了半天。

  于是刘越某天醒来, 面对的是两个魔鬼武师傅,还有两大摞兵书。

  韩信告诉他:“师傅著的兵法也在这里。”

  他手一指《韩子兵法》,又提到《黄石公兵法》:“留侯偶知大王的进度, 或许过些日子,就会向大王传授。”在韩信眼中,谁的兵法也比不过自己所写,大王自然是先学他的,韩师傅对此有着无比的自信。

  怎么人人都有兵书,显得他很寒酸似的,彭师傅酸溜溜地道:“梁王太傅也是用心良苦。”

  刘越:“……”

  刘越渐渐习惯了,别看他七岁,他已经能把最新版的汉律倒背如流!

  对于武师傅严格的要求,他宠辱不惊,把咸鱼梦想深深地藏在心底。就像现在,练完剑,刘越取来一旁的小弓,开步瞄准,眼神锐利。

  只听“咻”的一声,箭尖穿过竹叶,最终离标记的地方半寸远。不等武师傅出声,刘越自觉地抽出另一支,重复拉弓——瞄准——射箭这一步骤,等到力气消耗过半,才稍稍地歇一下。

  等到习武结束,已经临近午时,太阳高挂,带来不容忽视的热度。刘越像是水里捞出来似的,白团子变成了红团子,宦者连忙递过巾布,刘越咣咣咣抹了几下,转身往正殿走。

  今天的长信宫很是热闹,临光侯吕媭还有建成侯夫人都在,正热火朝天谈论着什么,窦漪房在一旁指挥小宫女执壶添水。太后跽坐上首,时不时地插一句话,瞧着笑意盎然。

  吕媭最先看见小外甥,连忙道:“大王来了。”

  谈论的话题戛然而止,面对齐刷刷的目光,刘越忍不住后退了一步。事实告诉他,就算长高长大,脸蛋依旧要被搓揉,感受到肚皮被戳了戳,刘越:“……”

  终于挤到吕雉身边,接收到长辈们可惜的视线,刘越心硬如铁,决不妥协。

  吕雉摸摸他的后背,责怪道:“天越来越热,出了汗就该沐浴,来母后这儿做什么。”

  虽是责怪,一点儿重音都没有,刘越弯起眼睛,乖巧道:“要给姨母和舅母问好。”

  听得吕媭心一颤,恨不能宝贝心肝肉地叫。她实在不明白,自家丑儿子都是越长越像亲爹,梁王为什么越长越俊,越来越可人疼呢??

  而临光侯并不知晓,梁王殿下是个鲜明的两面派。

  这件事只有少数受害者有幸体会,他们有的死了,有的还活着,却活得有一点点不开心。

  ……

  妯娌几个谈论的正是皇帝的婚事。

  两年来,除了太后的妹妹吕媭封关内侯,建成侯吕释之的食邑增加两千户,长子吕则也到了中尉衙署做三把手,表现出的能力不俗。建成侯夫人笑道:“眼瞅着家人子都到了,一个个水灵灵的,年轻得不得了,太后粗看一眼,可有喜欢的?”

  吕媭掩嘴:“嫂嫂这就说错了话。家人子再美,也要放到后头相看,姐姐心里更疼的是谁,嫂嫂难不成不知道?还不回府准备厚礼,改日郦侯府就得嫁姑娘了。”

  吕雉瞥她一眼,也笑了:“就你话多。”

  太后的意思,是离下婚书的日子不远了。建成侯夫人听着高兴,道:“英儿那丫头,虽然叫我一声舅母,但和阿母也差不离了,她定然不会让太后失望。”

  刘越聚精会神地听,捕捉到重要的讯息,皇兄很快就要成家立后,他的小侄儿小侄女即将在路上。

  在长信宫,谁都知道吕英姑娘是未来的皇后,太后也早早地教她宫务,若是成了,绝不用担心未来的婆媳关系。刘越对吕英的印象很好,表姐擅长鞭法,对母后是全心的敬慕,与皇兄的情谊十分深厚——最后这一条是他猜出来的。

  情投意合又极为合适,就是皇后的人选吗?

  前世为生存打拼,没时间考虑终身大事的刘越沉思片刻,不由自主想远了些。吕雉瞧他的反应,不禁失笑,只留小儿子听了一会儿,就赶他回寝殿沐浴:“汗冷了,就该感冒了。”

  刘越小幅度地点头:“噢。”

  .

  刘越换好衣裳,端端正正地坐在桌案前,打开四哥新送来的信。

  代王刘恒虽然变腹黑了,对养牛却是从一而终的执着,两年间,从幼弟这儿借了七百万的债款,将两大草场扩建成代国第一大和第二大,还养了羊与驴。

  原本刘越想的是三百万,没想到四哥的不怕欠债,态度更为坚决,一翻就翻倍,让他特别欣赏。

  薄太后支持儿子的梦想,一旦有朝臣隐晦地劝阻、攻击,都被她挡了。加上每年过年,都有一封长安的皇太后手书送往代国,不服刘恒这“黄口小儿”的朝臣顿时明白了他们母子俩的依仗,渐渐的安静如鸡。

  他们唯一能攻讦的便是畜牧要钱,而代国与匈奴接壤,赋税都得紧着军费,哪里有钱?他们穷得不能再穷,花钱都得抠抠搜搜的。

  说出这话时,他们下意识忽略了代王的冷笑,眼观鼻鼻观心。

  刘恒心想,原先辟阳侯审食其纵横长安之时,何等的嚣张风光,如今又怎么样了?

  既然哭穷,到真穷的时候可不许哭,他等得起。

  忽而有两拨运送来的巨款,从长安运往代国治所晋阳,车辙拉出长长的痕迹,粗略一数,竟有近千万钱。

  所有人都惊了,朝堂跳的最凶的那人,差点失去了表情管理。

  代国相内心忐忑,思来想去还是得报告皇太后,得到长乐宫的回复:“允,此乃梁王所借。”

  代国相怎会不知道梁王,天子和皇太后共同的心肝宝贝?他暗暗点头,看来辅佐代王是辅佐对了,回头一看,他们大王笑得特别幸福。

  代国相:“……”

  先帝的皇子一个个就藩,如今只剩刘越一人留在宫中,堪称珍贵的独苗苗。欠债人兼玩伴都走了,新任玩伴变成了小侄子张偃,加上原先的吕禄周亚夫,陈买张不疑,刘越一点都不觉得孤独。

  然而皇帝每回送别,回宫望着空荡荡的宫室,都觉得亏欠了幼弟,忍不住对他更好。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还有举办生辰宴的规模上,要不是吕雉与刘越本人反对铺张,刘盈都要把半人高的琉璃玉璧搬到宴席,刻上“生辰快乐”四个字,给皇亲国戚鉴赏。

  说起玉璧,刘越就心虚,皇兄这块真不是他推销的。谁知道齐王刘肥居然写信给未央宫联络感情,不小心说秃噜了嘴,说从长安带回齐国的玉璧要三百万,让所有走进齐王宫的人歆羡无比……描述得那叫一个美轮美奂,让他不得已向母后叙说了实情。

  吕雉听说后很是淡定,代他收下大儿子的两百万钱,充作边塞加固,还夸刘越卖给齐王这事做得好。

  最终刘越幸福地琢磨,母后的意思是暂时不揭穿。

  离透明琉璃的研制还差临门一脚,只要入了门,暖棚还会远吗?

  刘越收回思绪,抽出纸张,认认真真地给四哥回信。

  写完吃了睡、睡了练武读书的日常,他暗示刘恒,问要不要多借一点儿钱。韩师傅原先的资金不够用了,怕是得去楚国挖洞,如果四哥还要扩大草场,他打九点八折,不用利息!

  牢固的兄弟情不必怀疑,一向比金子还坚硬。

第120章

  刘越把四哥的来信安排妥当, 拿笔蘸墨,开始临摹梁王太傅送来的字帖。

  不知道是谁丧心病狂地发明出描红纸,在白纸上画出一个个方格, 让他苦大仇深地在汉初学写字。小篆字形复杂, 尽管气质圆融, 耗费的时间难免久一些, 当然, 与从前的甲骨文金文比, 它已是最优的选择。

  关于小篆, 据说还有一个内幕消息——汉承秦制,他爹称帝时想都没想, 就拍板沿袭前朝的官方文字。等到坐稳江山, 刘邦感慨地与萧何吐露真情, 说这字儿笔画真多。

  暗示意味十分浓厚。

  萧何沉吟片刻,道:“臣不是李斯。不过, 若陛下能替我整理石渠阁残简,臣愿意为您研究新字。”

  刘邦一拍大腿:“丞相说什么?朕耳朵不好。”

  萧何:“……”

  君臣的奏对被记录下来, 留档在石渠阁里。随着时间流逝, 后者无愧皇家档案馆与图书馆之名, 任谁有幸走进, 心都要颤几下。

  七岁生日的前一天, 太傅与萧师傅结伴同行,神神秘秘地说要送他一个礼物,刘越当即期待起来, 面上还有些小矜持。

  结果带他到了石渠阁,指着堆积如山的竹简书海,笑吟吟地说, 这就是师傅们送的生辰礼物。大王喜不喜欢?

  刘越眼前一黑,饭都不香了。

  他花了半个月安慰自己,现在努力是为了击破匈奴,也是为了日后的咸鱼。同样,作为诸侯王,一手好字必须拿得出手,狗爬绝不能行!

  刘越认真地描红,写好一个对比一个,见相差的不大,这才啪叽翻页。心中默算完一个时辰,他放下笔,前往梁园的低调马车已经候在宫门前。

  守卫西门的武士统领姓吕,正声色俱厉地教训下属,吼声十里外都能听见,见了车马,立即换上恭敬的神色。

  近些年,太后大规模地提拔吕氏子弟,不论嫡脉旁支,或多或少地得了好处。像这名统领与梁园令吕玢有亲,吕玢从前很看不上他,总说他们相处不来,但讨厌归讨厌,平日寻不到什么错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理念不和的也多了去了,吕玢很快释然——谅他们也不敢对大王不敬。

  释然之下,却总有一分忧虑,他们在宫廷表现好,背后呢?有太后撑腰,难免助长他们的气焰以及野心。据他所知,已经有数名吕氏旁支与功臣后代爆发冲突,虽说廷尉处理公正,但矛盾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叠加累积……

  吕玢不敢把这话说出来,想想也就罢了。

  如今暂时爆发不了,因为所有人的心都被君王的婚事牵动着。

  尤其是陛下的及冠礼,叫整个长安都哄闹起来,如一滴沸水溅入油锅,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连带着梁王殿下不再是瞩目点与中心点,不用再担心头上被安装无数功劳,顺势可以退居幕后,深藏功与名。

  加上这两年,梁园没有惊天动地的发明出现——譬如马鞍暗搓搓的更新改进,哪里比得过亩产四石对天下的震撼呢?

  夺人眼球的新闻太多,刘越如愿以偿地低调起来。

  他用欣慰的目光打量陈买,好小子,当年就没看错你!

  新施肥法与新种已经横行关中,正向诸侯国扩散。它的产出得到验证,造成的影响比当初南阳“大治”都猛烈,可以说,齐鲁一直跳得高的士人们变哑巴了,整整一个秋收都紧闭着嘴。

  他们还要怎么骂?哪怕被回国的齐王刘肥狠狠整治,把煽动歌谣、企图离间齐王与皇太后的头头下狱,他们的嘴硬也半分不改,自然,在他们看来这是骨气。

  可亩产四石让他们蔫吧了,这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么说吧,除非老刘家祖宗显灵,太上皇高皇帝的宗庙出事,否则,都影响不了皇太后高居朝堂,一言以执政天下!

  也因为这事,农家猛地在天下出了名。陈买忙得屁股都着了火,一年没回过曲逆侯府,对此,刘越很满意很喜欢。

  百官关心皇兄的婚事,关心推广的新肥,将军们关心大黄弩的更换,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猛然魔鬼起来的读书习武,权当是磨炼啦。

  梁王殿下高高兴兴,熟门熟路地去往梁园,查验天才化学家们的成果,那厢,刘盈终于知晓了未来的皇后人选。

  还是从前的潜邸大臣终于突破了东宫拦截,豁出去告知陛下的。

  说起来也是泪,满朝堂都知道未来皇后叫吕英,不是吕英也是另一位吕氏姑娘,偏偏太子宫潜邸大臣想要劝谏陛下,不欲吕家人占据后位、试图遏制外戚势力的行动都失败了。

  有太后拦着,打发太子宫的中坚大臣去喝西北风,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更叫人心伤的陛下沉迷种田,痴迷农书,已经很久记不起他们了,遑论曾经教导过陛下的老师。他们捶胸顿足,惊怒吐血,却拧不过东宫的力量。

  长此以往,陛下大婚亲政,太后放权还能成真吗?!

  幸而因为功臣与外戚隐隐发酵的矛盾,壮大了他们的力量;以及梁王声势的走低,给予他们些许安慰,否则真不知该怎么坚持下去了。

  潜邸大臣跪在宣室殿廊下,低着头,强迫自己忽视君王的满身土。他低哑道:“……陛下,若前朝后宫都被吕氏把持,臣担心,陛下又该如何自处?皇后生子即为嫡,您愿意看着大汉江山的下一代帝王,也流有吕氏的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