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44章

作者:一七令 标签: 种田文 基建 穿越重生

  更好的事,裴杼正准备告诉他们:“五日后,书院正式开建,今后孩子们便能在书院里面上课了,不必在经历风吹日晒。但这课不是白上的,他们学成之后还得回家教与你们。既请了先生、建了书院,便不能浪费了这笔开销,大家一块儿学,年底我给你们单独办一场考试,看看你们从孩子那儿学习的效果究竟如何。考得好的,依旧有鸡蛋可以领。考得不好的,名次也会贴出来,相信诸位定能好好学,总不至于比不上孩子吧?”

  众人忽然静下来了。

  这……这虽然是好事儿吧,可他们一大把年纪了,不仅要跟着孩子们认字,还要考试?万一考不好,那面子里子不就丢尽了吗?

  孙十一兴冲冲地跟父亲道:“爹你瞧,你们真的有考试唉!”

  唉……!

  孙父欲哭无泪,儿子这回一个字没错,他要是想达到他儿子的水平,那得下多大的功夫?

  偏偏这事儿是裴大人提出来的,也是为了他们好,他们真不好拒绝,更不好当着孩子的面露怯。

  在永宁县父母们的唉声叹气中,朝中的御史台正悄然发力。当日后,朝中人人皆知,幽州太守虽身为梁国大臣,反为东胡做奸细,东胡每每进攻永宁县都会事先给刘岱写信,甚至还会特意询问税粮安置在何方,好方便他们抢夺。这回东胡又缺粮食,于是便派人同刘岱商议,让他想办法将永宁县县令裴杼灭口,好方便他们继续南下。

  此事之所以能捅出来,还是因为这回东胡的信送岔了,送到幽州别驾杜良川的手里。

  不仅如此,刘岱还经常扣押底下县令给朝廷呈送的奏书,连槐县县令呈给陛下的宝瓶都直接摔毁。另有贪污纳贿、残暴不仁等诸多罪名,不胜枚举。

  此事一出,陛下震怒不已,当即派人前往幽州扣押刘岱,彻查原委。

第55章 真相(一更)

  朝中因为幽州太守刘岱叛国一事噤若寒蝉, 幽州官场也是一副风雨欲来的模样。

  得了差遣的通加长老等人日子越发不好过了。幽州本是通加长老心心念念的好地方,可真来了之后才发现,一切并不像他以为的那样简单。

  先不说州衙官员排外, 他顶着外族长老的身份始终融入不进去,尽管如今栖族已经归顺了, 可是在这些人看来,异族就是异族。通加长老在中间受尽了冷眼,那些人欺他背后无人, 先前见他坐了好久的冷板凳,如今刘岱生了毛病又使劲将他推上前, 什么招骂的事都要他出头, 久而久之,通加长老那点要干出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也就被磨灭干净了。

  等到赫连过来探望自己老父亲时,险些不敢认。倒不是说消瘦了多少,只是那股精气神一下子不见了, 难免让人心酸。

  父子俩数日未见,再碰面时, 竟有些相顾无言。良久,通加长老打破了沉默, 对着这不孝的儿子挑剔道:“你还知道过来,可是知错了?”

  赫连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复, 错了?他错哪儿了?

  诚然,他们每日的训练都很累,但是这么久也已经习惯了。在里头不用操心吃喝, 每个月还能有一笔额外的钱拿,这不就是以前他们所憧憬的生活吗?

  通加长老板起脸:“你还在执迷不悟?”

  赫连只是将自己的马牵了过来,也没有显摆的意思, 只是陈述事实:“父亲您瞧,这是县衙配我的马。有了马,往后我便能经常过来看您了。裴大人待我们很好,月钱给的也足,听说过些日子还要安排我们识字,累是累了点,但是在那儿待着挺安心的。”

  通加长老想要骂他,可突然发现自己仿佛没了立场。

  但凡长着眼睛的都明白,他们父子二人究竟谁过得更好。自己精神萎靡,这兔崽子却比从前结实了许多。他若是在州衙过得顺风顺水,还能理直气壮地指点儿子,可如今……他将日子过成这样,还有什么好说的?

  要他承认儿子的选择没错那是不可能的,通加长老拉不下这个脸,他转身,状似无情道:“不必了,我同你没什么好说的,你这阵子不要再来州衙,也别让族人过来,否则我打断你的腿!”

  赫连还没来得及问一声为什么,就见他爹已经转身走了。

  这是怎么了?赫连满腹不解地在州衙转了一圈,可惜一无所获。

  州衙里气氛微妙得很,刘太守越是暴怒,他身边的杜别驾就越是稳如泰山。与杜别驾交好的几个官员也都默契地闭了嘴,只专注于给自己扫清尾巴,对刘岱那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尽量将矛头往底下的官员身上引。

  作为无端被牵连的文县令跟吴县令,也对州衙跟刘太守如今恨之入骨。

  好不容易快要熬到休沐日,前一天晚上二人就被刘岱给叫过去,也没有什么大事,纯粹就是看他们不爽,将他们叫去问责。

  二人憋了一肚子的火,又不敢很刘岱顶撞。窑场其实已经建好了,但是州衙处处压着,他们也不好明目张胆地招工。原本二人一早就给裴杼写过信,想要让他出面跟州衙硬杠,这事儿裴杼已经不是头一回做了,应该不会拒绝,可不知怎么的,视钱如命的裴大县令这回愣是忍住了,就这么看着他们被州衙欺负。

  二人都气不过,直接杀到永宁县要个说法。

  去了那儿一看,好家伙,裴杼这厮竟然还有精力在建劳什子书院。

  文县令直接破防了:“窑场都被叫停了,你还有心思捣鼓什么书院?整个永宁县才多少学生,你这样劳师动众地新建书院能捞回本吗?”

  裴杼这会儿看他们,就像是在看两个无理取闹的小孩儿一样:“建书院怎么能计较回不回本呢,只要能让百姓多认识几个字,便算是赚了。”

  文、吴两个县令:“……”

  这家伙什么时候觉悟这么高了?从前那无利不起早的样子还历历在目,这会儿忽然开始装起来了,那他找州衙要钱时的劲儿哪去了?

  也罢,争这些没用,这些闲话文县令开始质问:“我就问你一句,窑场你还管不管?”

  “管啊,等书院的地基打好之后,咱们就直接招工。”

  裴杼说话过于理直气壮,倒是让他们二人都愣住了:“可刘岱那边……”

  裴杼之前的确有点生气,准备跟州衙掰扯两句,但他现在已经想通了:“刘岱想要干股,你们不给他不就成了?他能拿你们怎么样,顶多就拿前程压着你们,可前程这种东西本就虚无缥缈。你们在幽州为官多年,可曾见过刘岱提拔过你们?”

  二人一时沉默下来。

  好像是没有,听闻刘岱对手下干活的人很是大方,钱也给的多,但要说提拔谁就不好讲了。这些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刘岱要是能越过吏部,也就不会至今仍是幽州太守了。

  裴杼转过身,指挥众人将木料抬过去,抽空又嘱咐他们一句:“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清楚,不是庸人自扰是什么?朝廷不会轻易夺了你们的官身,升官与否也不是刘岱一个太守说了算,他若是真敢给咱们都定个差等,反而显得他这个太守无用。再说,调去外地做官就真的是什么好事吗?我看也不见得。你只要求不到他身上,自然无所畏惧。至于借公务之由将你们叫过去斥责,说实话,那根本都不算什么事。高官厚禄未必是你们的,但挣来的钱却清清白白,一定是你们的。”

  清清白白四个字,裴杼说得格外重。幽州这些官员少有人不贪的,这两位县令只怕也没那么干净。从前的事不提,可今后窑场赚的钱,来路都正,也干净得很。

  两位县令闻言,不由得对裴杼刮目相看。也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怎么就没想通呢?怪道人家说大智若愚,裴杼看着初出茅庐一窍不通,原来比他们看得还明白。

  就这两个县令决定一条道走到黑的时候,州衙那边突然出来消息。

  刘岱因为勾结外族被弹劾,证据还是杜良川亲自提供。如今人已被扣押,刑部侍郎带队亲自过来查问,州衙人人自危,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得知这一消息,几个县衙俱是茫然一片,这事儿真计较起来也算是大快人心,可是好好的一位太守,说被查就被查,也太叫人不安了。

  而且杜大人跟刘岱不是好得都能穿一条裤子吗?刘出事儿,杜大人真能明哲保身?

  不管杜良川行不行,反正文县令等人是赶紧给自己扫尾,生怕最后给他们也查出点罪名。照目前的情形看,极有可能会查到他们。

  裴杼自然也没落下这样的热闹,只是比起看刘岱的笑话,裴杼更恼怒这家伙的无耻,义愤填膺地在堂上怒骂刘岱:“怪不得之前胡人频频南下,州衙那边却一直不愿意出兵,原来这两边早就勾结到了一块儿去。刘岱不仅卖.国,还罔顾永宁县百姓的性命,真是罪该万死!”

  当初胡人几乎将永宁县百姓屠杀了一大半儿,就这么着,州衙那边还在装死,甚至这些人还极有可能就是刘岱招过来的,太恶毒了。裴杼骂完之后,旁边竟然没有一个人附和他。

  王绰三人内敛不语,华观复不擅说谎不敢抬头,郑兴成自从知道刘岱倒霉便一直在暗爽,魏平依旧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裴杼半天不见他们有什么反应,顿时觉得古怪:“你们怎么一点儿都不惊讶?”

  郑兴成在心里嗤笑,这就是他们算计出来的,有什么好惊讶的?

  他看刘岱早就不爽了,听了王绰的计划后,直接一拍即合,利用自己在东胡的人脉准备将香蕈一事往刘岱身上引。本来王绰还想了一整套说辞,为的就是让他们相信这香蕈在中途被州衙的人下了毒,且此事都是刘岱安排的。谁知道那些筹谋根本就没用上,宝日金一家不知为何忽然就认定了刘岱。

  兴许是刘岱坏事做多了吧,如今这些也算是遭报应了。等宝日金一家想要进攻幽州实施报复时,郑兴成派过去的人又给劝住了,给他们弄了一个泼脏水的好法子。

  刘岱虽然贪婪,但还真不敢勾结东胡,可有了这么一封盖了章的信在,刘岱想洗都洗不清。

  裴杼不知内情,只是一味地审视众人。说起来,这些人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变得奇奇怪怪,裴杼直觉是出了什么事:“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沈璎看向王绰。

  王绰立马道:“还真有一件。”

  这话说得郑兴成都跟着抬头,怎么着,这位王师爷不装了?别以为他不知道,王绰这厮最喜欢在裴杼面前装无辜,扮可怜,好像自己是天底下第一大善人,衬得他郑兴成就跟个无恶不作的歹人一样。也就裴杼相信这厮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好人,郑兴成却是早就看出对方不是个善茬。

  他心中那些阴谋诡计说出来都吓人,有朝一日道裴杼若是知道,还不知会被吓成什么样呢,真是期待。

  王绰面不改色地道:“无风不起浪,如今刘太守被查,肯定是脱不了身的。今后幽州太守的位置空了下来,大人难道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裴杼“啊”了一声,没怎么听明白:“幽州太守的位置,咱们也能掺合一脚?”

  这不是朝廷安排的吗。

  王绰却道:“事在人为,若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永宁县已经被他们彻底掌握,若是裴大人能当上太守,那接下来的事情可就好办多了。

  裴杼纠结,先不说这个事情太过渺茫,就算真行,可他扶贫的任务要怎么办?

  一旁的郑兴成简直要笑出声,真敢想啊这个王师爷,看他的意思竟然还准备把裴杼往幽州太守的位置上推。他也不想想裴杼今年才多大,有这个资历跟本钱吗?

  要是裴杼都行,那郑兴成觉得他也行!整个幽州没有人比他更行!

  刚闲话了一阵,成四忽然火急火燎地冲进来,神色异常紧张:“大人,朝廷来人了,说要带您跟郑大人一道去州衙配合审问!”

第56章 对峙(二更)

  成四头一回经历这些, 经验明显不足,他本来就被幽州的事给闹得心慌,这下看到朝廷的人还要查裴大人, 于是更加不安。

  话音刚落,朝廷的人已闯了进来, 成四紧张兮兮地守在一旁。

  沈璎正想走,看清来人之后却又停下步子。这些人她不认识,想来只是个小角色而已。

  来人确实是刑部底下的一员七品小官儿。来查案的途中, 他们已经把幽州各官员情况摸清楚了,知道最年轻的那个便是永宁县县令裴杼, 遂直接冲着对方道:“裴大人, 劳烦随我们走一趟,刑部邓侍郎请您与县丞速去配合查案。”

  郑兴成揪着心,方才还在对刘岱的遭遇幸灾乐祸呢,转头霉运就到了自己头上了。正迟疑要怎么办, 下一刻便看到裴杼那大傻蛋整了整头冠,毫不露怯地直接迈出门槛了。

  老天爷, 他就不带怕的吗?!

  郑兴成这下彻底没了迟疑的借口,等那些人追问“县丞何在”时, 郑兴成不得不硬着头皮跟上了裴杼。

  望着裴杼的后脑勺,郑兴成心里已经在骂娘了, 这家伙都没问清楚情况就敢上,他是真不怕死在幽州城啊?

  裴杼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他觉得自己行得正、坐得直, 没有什么好惧怕的。就算要查,也不可能只查他一个人,文县令, 张县令等人应该都在州城,例行公事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裴杼一走,外头又闯进了一群官兵。

  江舟手已经搭上了佩刀,却被沈璎给按住了。这些人过来,应该只是为了调查取证。

  果不其然,这群人进来后直接把住了衙门各出入口,说自己是奉了吏部侍郎之命前来搜查,警告他们不许妨碍公务。

  衙门里最大的两位官员都不在,王绰等人身份不够,平时闷不吭声也不管事儿的魏平却站了出来,请王绰备好往来公文,又请沈璎准备好账本,他自己则引着来人去了裴杼的住处,又让成四另带一批人去郑兴成的府上配合查证。

  魏平敢带路,是因为他自信裴大人行事光明磊路,不会给人留下任何把柄。至于郑兴成,这家伙贼得很,轻易不会被人搜出什么证据。就算有,也是从前贪污造的孽,被人搜出来实属活该。

  这群人这回过来主要也是搜这两家,其他人不过是顺带一看罢了。可绕是如此,衙门中也难免有些慌乱,别人也就算了,张如胜竟然还跑过来嚷嚷,一副天塌了的模样。

  沈璎一个眼刀子飞过去,神色凌厉且肃杀:“不妨再叫得大声点,好彻底绝了郑兴成回来的可能。”

  张如胜吓得立马噤声。

  他之前学记账时,被沈璎折腾得死去活来,可到底没有学好,被沈璎骂完又被郑大人接着骂。兴许是留下的阴影太大,他格外害怕沈璎。怕归怕,张如胜却不得不承认沈璎这黄毛丫头关键时候挺靠谱,起码被她骂了之后,张如胜心里安心多了。

  他知道自己不中用,也不敢再触沈璎的霉头,默默退到旁边,只求别做了绊脚石。

  外有魏平挡着,内里有沈璎跟王绰坐镇,永宁县县衙这场风波很快便得以平息,差役们也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儿,华观复跟丁鲤两个甚至还被推出去上课了,一切如常。

  其他几个县可就没有这份好运气了。

  自来县衙都是县令做主,县令不在便听县丞的。这两人一走,一时又有朝廷的人过来搜查,几处县衙都被闹得人仰马翻。

  先不说究竟有没有查到什么罪证,单是旧年的账本被翻出来问上几句,都足够官吏们喝一壶的了。这些个陈年旧账谁能说得清?谁又能想的到,这种东西还会被翻上来继续查的一日?不是说犯事儿的是刘太守吗,怎么连他们这边也不得安生?

上一篇: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