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比起那些官差们用了金疮药,还红肿甚至化脓了的伤口。
他胳膊上的大口子,已经干涸并顺利结痂。
母子两人心照不宣的把甘明兰亲手兑的淡盐水,奉为了神药。
身体有任何不适,就喝它!
其实,佘氏之前自己尝试着兑过盐水的。
可是,那些粗盐不管是放在沸水里煮,还是丢在温水里化开。
水里的那股子苦涩味儿,怎么都去不掉。
更别提师娘兑的,那种淡淡的咸中带着草木香,还有微微的回甘。
佘氏:臣妾做不到!
师父师娘给母子俩省下了不少治伤的药钱。
到了潼关城后,这对母子也没有歇过半日。
一天中,至少有七个时辰都在编麻鞋!
就是左文康教给甜水县卫所府军的那一种,耐穿、透气、适合长途跋涉的麻鞋。
潼关城虽然没什么文人附庸风雅,但关军数量庞大。
这种耐穿的麻鞋还是很有市场的。
还因为左文康教他们编的样式,相比潼关城的老式麻鞋更新颖、更结实,杂货铺老板给的收购价都是一双八十文。
别看左驰瑕年龄不大,他的手法比佘氏娴熟得多,一天能编四双。
他娘才两双!
六双鞋,四百八十文,除去麻线本钱还能赚四百文。
潼关城的腊汁肉馍馍才十文钱一个!
日赚四百文都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不止是左驰瑕母子没日没夜的挣铜板。
以左文康为首的那个小团队的男人们也全都在编。
平均每人一天能编三双。
用他们的话来说,都是照着自己的尺码编的。
编再多都不怕,反正卖不完就留着自己穿。
他们这一路走来,尤其是刚翻山越岭走了函谷关古道,真真儿体会到了这种麻鞋的好处。
耐穿,非常耐穿!
押解官差们自然不会阻止这些人找进项。
就是要让羊,养一养羊毛。
只有新的羊毛长了才好继续薅。
甚至又在城里置办了几匹骡车。
用的还是猪肉西施给的,那匹枣红马一日十两银子的租金。
枣红马是被他们牵走了。
结果吧,这认了主的马对他们这些每日喂它草料豆饼的官差们,爱答不理的。
一个不注意,还会被它喷一脸的鼻气。
人家猪肉西施家那个胖仔,随便用一块麦芽糖就能将它给哄走。
要不是不合流放的规矩,官差们都恨不得把这匹马直接卖给这家人。
真的是,气人得很!
第104章 没落的龙兴之地
在潼关城停留的这几日。
两个头目与关军首领,建立了一定的交情。
他们还趁热打铁的,打听了一下三秦之地布政司的流民情况。
不打听不知道。
一问之下,都愁得夜不能寐。
还以为南河府的流民都够闹腾了。
谁知三秦之地才是真正的王炸。
人家这地儿的流民都闹腾十几年了!
不过是被人为的将这些闹事的流民和信息都控制住了,没流传到关中以外去。
奈何他们押解之路剩下的时间紧,任务艰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西行。
黄姓头目对难兄难弟毛姓头目感慨:
“之前还想让流放队伍入关之后,把手里的木枪当柴火烧掉。现在嘛,要是规定允许,我都想给每个男女老少都配一柄真刀真枪!”
毛姓头目心有戚戚焉:
“谁说不是呢,关键时刻,说不定咱们还得靠秀才娘子救命呢!她那一手用刀的本领是真了得!上能杀猪、杀狼、杀人,下能削木头尖尖当兵器......”
他们是彻底服气了。
并将此妇人以及她的家人列入交好,不能得罪的名单。
关于她要求在潼关城内转转,买些吃食等小事,他们都睁一眼闭一只眼给行了方便。
为此,甘明兰偷摸打包了腊汁肉夹馍两百个,白吉馍上千个。
虽然腊汁肉夹馍速冻后再加热的滋味会大打折扣,比起在驿站里吃的清汤寡水,已经是豪华大餐了。
白吉馍她更喜欢。
就这么吃都很香,做什么肉还都可以往里面塞!
三日后,一行人出了城去西京。
途径潼关县。
还以为潼关县县城与潼关城应该差不多。
目之所及,却让大伙儿惊讶得合不拢嘴。
因为整个县城到处是倒塌的墙壁,残破且荒凉。
青石板路上满是青苔,杂草丛生。
巳时(早上9::0)。
正是关中人吃早饭的时辰,炊烟寥寥。
这里不比潼关古城,用一层黏土一层糯米浆夯出来的城墙结实。
从现状来看,很明显就是一个地震过后没有被重建的小县城。
整个县城现有人口已是十不存一,呈衰败状。
待走在乡间官道上,众人在看到关中平原的黄土地时,皆沉默不语。
好半晌。
在前面领路的毛姓官差缓缓的给大家念着,他抄来的相关信息:
“万昌四年九月初,兴元府天降大雪,数尺深,庄稼全部冻死,兴元府饥荒。
万昌八年,浊河发大水改道,冲毁沿岸民居无数。
万昌十年,安西府、延州府大旱,秋季庄稼颗粒无收。
万昌十一年四月,兴元府暴雨,汉江水涨,兴元府、金州共计淹没溺毙5000人。
万昌十三年,岐州大旱,庄稼全干死地里,岐州境内能吃的草根树皮全被饥民啃食殆尽。
万昌十四年,三秦布政司全境大旱,再次绝产。当年冬,安西府澄城地震,伤亡数万。
万昌十五年,安西府大旱,数万难民聚集于安西府府衙。
万昌十九年,榆林、延绥两卫接连八月下霜,即将成熟的庄稼全部冻死,颗粒无收。两卫七成以上的军户饿死或逃亡。
万昌二十三年,华县地震,死伤人数十万。据说,地震当日闪电如斗大,猛劈地面。
万昌二十五年,榆林卫出现怪风,怪风拔起大树并把人吹飞数里之外,庄稼遭殃。
万昌三十年,安西府地震。
万昌三十四年十二月,三秦布政司各地多地震。受祸人数,潼、蒲之死者什七,同、华之死者什六,渭南之死者什五,临潼之死者什四,省城之死者什三......”
万昌,是邶文帝的年号。
今年是万昌三十七年!
也就是说,整个三秦之地十五年之内就经历了三次大地震,还有余震数十次。
其中,就属三年前那一场全布政司范围内的地震,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
众人都被这片土地上的自然灾难如此频繁,给震麻了。
有几个左氏族老很是困惑:
“不是说三秦之地是龙兴之地么?何该风调雨顺,百八里沃土呀!”
“平原倒还都是大平原,但我管了一辈子的田庄,硬是没有看出来这些黄土有多肥沃。只觉得稻田里龟裂得厉害,稻穗也不够大、不够饱满。”
“早在东汉末年,西京都不再是京城了!龙气都没有了,还叫什么龙兴之地?”
官差们闻言赶紧打断这些人的交流,大声呵斥:“噤声,噤声......”
不让他们议论,人家三秦之地的百姓们也都是这般认为的。
上一篇:画风清奇小师妹风靡修仙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