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135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张嘴就哇哇大哭了起来。

  边哭边手脚扭动。

  活似一只小乌龟。

  把正抱着她哄的亲爹,折腾得差点没把小家伙给摔出去。

  正在此时。

  守将的亲兵气喘吁吁的跑来敲门:“秀才娘子,秀才娘子,我们将军有请!”

  左文康与媳妇儿对视一眼,眼里都充满了无奈。

  都很清楚,如今的局面他们根本没得选。

  看了看满头大汗抱着哇哇大哭闺女的便宜男人、忧心忡忡的婆母和眼巴巴看着她的儿子。

  甘明兰对亲兵道:“烦请将军帮我安排好家人。”

  面对如此绝色的秀才娘子,守将亲兵拍着嘭嘭乱跳的心脏做保证道:

  “请秀才娘子放宽心,田玖将军正在安排城内的老弱妇孺乘羊皮筏从渡口去对面的府城,可以把

您的家人放在第一批......”

  左文康急忙把大哭不止的圆圆递给了罗氏:

  “娘子,让娘和孩子们去府城吧!我要留在金州关与你并肩作战。”

  甘明兰无情的打击他:

  “你上战场能杀几个胡人?娘一人如何顾得住两个孩子?圆圆才出生十几天,一个风寒就会让她丧命!”

  事实就是如此扎心。

  他没有娘子的能耐,他是拖后腿的那一个。

  左文康的肩膀瞬间就垮了下来。

  甘明兰拍了拍他的肩膀,只满含期待的问了一句:“你能让我上战场后,没有后顾之忧吗?”

  “能,我能!”左文康挺胸直背,坚定回答。

  “好,等我杀完胡军去府城接你们!”

  “......”

  又叮嘱了肥仔一番,让他跟紧爹爹和祖母,不要跟着陌生人走云云。

  战事不等人,亲人之间也没时间诉衷肠。

  “轰......”

  “轰......”

  “轰......”

  金州关城门上的八门大炮齐齐开火......

第130章 玉面罗刹之首战

  炮火声中。

  甘明兰拎着神木木枪一路疾步。

  很快就被守将亲兵带上了西关城门楼。

  垛口处,田玖将军和守将正大声的商量着什么。

  田玖无意间转头。

  就看见了一位容颜绝美、体态婀娜的年轻妇人,健步如飞的向他们走来。

  她布衣荆钗,没有一丝脂粉气。

  面上,不似一般贵妇那种没有血色的白皙,而是微微小麦色。

  浑身散发着一种力感的美!

  城门楼上众兵卒里,响起了一片吸气与吞口水的声音。

  美!

  绝美!

  可惜梳了妇人髻。

  这是谁家娘子?

  金州关就这么屁大一点地方,这样的绝色可藏不住。

  田玖却以为,来人是守将的妻或妾氏。

  很是恼怒对方不分场合且不知死活。

  张口就厉声呵斥:“无知妇人竟敢上城门楼扰乱军心,还不赶紧给我把她拉下去!”

  甘明兰有些懵,她直愣愣的盯着守将亲兵。

  她做错什么了?

  喊她来,就是要拉下去打板子示威的?

  守将的亲兵也被吓了一跳,赶紧上前介绍道:

  “田将军,将军,这位就是那晚杀了近一百胡人的秀才娘子!”

  “甚?你确定没有找错人?”未能免俗同样被甘明兰美颜暴击的守将,脚下一个趔趄。

  老天爷!

  谁家会让这般相貌的闺女去学杀猪哟?

  是宫里娘娘当不得?

  还是权贵世家的后院进不去!

  几个男人见到这种姿色的女子,会舍得她吃苦受委屈?

  最后,竟然还嫁了一个小小的秀才公!

  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甘明兰见他脸上的神色变化莫测,不由得皱了皱眉。

  这个守将的性子也太不稳重了。

  难怪被人夺了指挥权。

  吼她的那个,应该就是从边城来的游击将军。

  想到今后全家会在边城生活几十年,她认为很有必要让这个将军认识一下自己的能耐。

  边军红帐什么的,可去他大爷的!

  心里打定了主意,面上却冷冷道:

  “没有三两三,岂敢上梁山?是骡子是马,将军马上不就能看到了?”

  田玖听出来了,这是守将请来的外援。

  对自己的武力值很有信心的模样。

  只不过。

  这个妇人除了相貌很能打,完全看不出有练过内功的痕迹。

  也学着她那般冰冷的口气,哼了一声:“花拳绣腿罢了!”

  甘明兰闭口不言。

  她来此,不是与人家指挥官逞口舌之利的。

  行不行的,手上见真章!

  守将赶紧出来打圆场,并让亲兵给秀才娘子安排了一个“好位置”。

  金州关外。

  喀什噶尔汗国大本营里终于集结完毕。

  白天打仗不同于黑夜。

  敌我双方的可见度都很高。

  两国联军仗着人多势众,首轮冲击就压上了两万余人。

  他们交叉着前进。

  不断的变化队形。

  在邶军大炮的射程左躲右闪。

  前行速度不快。

  一刻钟过去,两刻钟过去,一个时辰过去......

  先锋军离大门口仅有五十米远。

  田玖将军果断的挥动旗帜。

  停止了炮击。

  大炮的炮膛很烫很烫。

  再打下去就要炸膛了!

  两国联军等的就是这一刻。

  被打散的队形迅速调整。

  两侧的鞑靼土默特部精兵们,齐齐将盾牌斜举在头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