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377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一想到这里,都忍不住想嚎两嗓子哩!

  半数以上的将领们当即请战,口口声声道:

  “王爷都亲自率军攻打商都,怎能把咱们关西军忘在脑后了呢?”

  “要打便打!谁敢拦着王爷坐上商都金銮殿上那把椅子,昂们就敢把谁斩于马下!论打仗,昂们西北军就没有一个孬种!”

  “打!商都的那些阉党净军都不足为惧。”

  “啊呸!定南王,不就是那个朝廷亲封的流民头子么?三秦之地离咱们西北不远,要不先去那杂碎的老巢给端了,把地盘抢下了再说?”

  “幽州王赖肃之咱见过,他手下的边军实力确实不可小觑,但他们缺火器得紧,就那点库存震天雷还不是帮咱边城运粮的时候换来的么?一旦用火器交手,他们也是必输无疑的!”

  “......”

  一群人说到打仗,就恨不得马上能提刀上战场。

  熊总兵的理智还算在线,他点了点手上的信件:

  “王爷信里的意思是让咱守好关西,不叫胡人和鞑靼有趁乱从和平关入河西走廊。要是从关西抽兵,还有几十万手无寸铁的百姓,该如何抵御胡人的弓骑兵?”

  火州的畏兀尔人上回不还有坑他们的么?

  一旦火州驻军有异动,保不齐消息就传回了喀什葛尔汗国的王城。

  普通百姓还真不是胡人圣战士的对手。

  就有那上头了的将军就此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几天前胡人不是刚来向咱们求和么?他们现在哪来趁乱发兵的实力?再说了,只需留三分之一的兵力在关西防守,一准能抽调三分之二来驰援王爷呢!”

  抽调?

  两全其美啊!

  马上就有参将附和:

  “兵贵精不贵多,先锋营的三千精锐足可挡数万人,只需再从其它卫所选出最好的七千兵马出来,加上昂们这些参将、将领们,一万多精锐随随便便就能杀穿商都的!甘将军,您说是不是?”

  合着最后是想让先锋营顶在前头?

  将领们还想跟着先锋营蹭点军功?

  算盘珠子都快崩到甘明兰的脸上了。

  她听到这里,深吸了一口气,在心里翻了无数个白眼。

  语气平平,情绪稳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想说的是,为了争夺皇位现在有多少边关总兵、地方土著首领、江湖门派、豪门私兵参与其中,我们这数千里外的边陲都不得而知,或是知之甚少,如何跟着下场?

  其次,王爷在信明明白白的交待了守住关西的使命,难道我们关西军不是西北关军的嫡支?不受王令?违抗军令就是得了天大的军功,也是徒劳。

  再来,我问你们,打仗打的是什么?说白了打的就是兵马钱粮!可咱们关西如今是什么情况?兵才八万,马不过十万,钱就不用说了,军饷和建设城池的一切费用开支全指着从石炭矿里薅羊毛!

  一旦关内混战,石炭也就只能在关西九卫内部消化。最后想想粮食,今年就是丰产都很难养活七十几万人。

  更何况要保持战时状态,人和马一天要多少斤粮食?难道要让咱们关西的百姓们饿着肚子勒紧裤

腰带,把省下来的粮食支援前方打仗?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对待鞑靼、胡人、罗刹人入侵边关时,我们从未手软过,哪怕是战斗到先锋营只剩下本将军一人,本将军也会御敌在百姓身前。

  可关内现在混战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邶国人!他们也是汉人!他们和我们流着同样的血,他们也同样是炎黄子孙。难道我们先锋营要把对待胡人的那一套用在同族人身上?不管这些边军的立场如何,后面代表的是又哪位总兵,哪位王爷,我只想说一句,内战伤亡的都是自己的同胞和手足!

  和流民起义不同,这样有组织有纪律且有章法的内战,战线肯定会拉得很长,不是你方唱罢就是我方登场,分分合合,别说打一年的,打个三五年都很正常。

  终归最后只能有一个赢家。

  假如是咱们王爷一统了江山,最终问鼎那把龙椅。

  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长的战争期间,普通的百姓谁有心思耕种?战争结束后,满目疮痍的江山靠什么治理?百姓们的衣食住行可有着落?

  最坏的结果自然是战败!

  那问题可就大条了!

  作为西北边军的嫡系的关西军,哪个帝王的眼里能容下咱们?

  那关西九卫唯一的出路,也就是跟着咱们王爷继续自立为王。以和平关为界,不断的往西域胡人的地盘上扩张。

  靠着西域这里的地广人稀,说不定王爷还有东山再起之日。

  所以,我们关西九卫除了震慑西域的胡人、鞑靼、罗刹人,最好能成为大西北甚至是整个邶国的粮仓和马场......”

  一席话,甘将军就把刚才热血沸腾的将军们,说得瞠目结舌,脑子也跟着清明了起来。

  是的哦!

  没有军令,他们不能入关参战。

  还有就是,甘将军把那些个关军称为手足。

  他们是手足吗?

  为了那六十万石粮食搬运的事情,五位总兵就差在书信里歃血为盟了。

  那会儿与他们麾下的边军,不是手足又是什么?

  一到战场上,真能和他们对阵砍杀么?

  还有甘将军刚刚提到的粮仓和马场。

  关西九卫要是能在战争期间,甚至是战争结束后,给王爷提供足够的供给,这难道不算是天大的功劳吗?

第387章 预见

  战事,还真被甘明兰给料准了。

  当西北王派人从江南买来的织云锦织匠们,用花楼提花木织机把七色天然蚕丝织成了绚烂的云锦时,内战才刚刚进入预热模式。

  下场的军阀势力,不低于十家。

  当瓜田里早熟的甜瓜有了七分甜,葡萄藤上的果子开始发紫时,第一支边关军将将杀到皇城根底下。

  中兴元帝似乎对皇城的安防十分有信心,都兵临城下了,宫内还是一片歌舞升平。

  但皇城周围没能跑掉的百姓们就遭了殃。

  与之相对的,关西九卫是一片繁忙。

  除了疯狂的基建,军属们就差把庄稼地的麦子当祖宗伺候了。

  精心得不得了。

  眼看着麦穗越来越饱满,趋向成熟,十年以上囤田经验的汉子们见天的咧嘴乐呵。

  之间的日常对话如下。

  “你那十亩任务地里,一个穗麦结了多少粒麦子?”

  “说出来吓死你,昂每亩都挑了长相最普通的麦穗来数过,不数不知道,反正每穗就没有低于六十粒的!搞不好今年每亩能收个五石粮!”

  “谁的任务地也不比谁的差!”

  “还别说,这从西番买来的麦种就是比昂们之前用的好!边城的熟地,最好的也才出三石!不想,甘露川的荒地都比边城的熟地强!”

  “昂觉得吧,不止是种子好!今年的这些荒地都是下足了底肥的!肥堆得好,两好合一好,才有了眼下的好光景。”

  “可能与甘露川的土也有关,你看甜瓜、棉花和菜地,就没有长得不好的!还有,你以前有见过头一年种葡萄就能挂果的么?虽说一根藤上就留了一串果子,但上千亩采下来也不少了。”

  “怎么不少?要留下最甜的给孩子们当鲜果吃,还要留下部分来做葡萄干,最重要的是,酒坊里还等着这些葡萄酿酒呢。明年还能再开荒种上一些的。”

  “啧啧,想想很快就能喝到自家酒坊酿的葡萄酒,心里就歹得很!”

  “......”

  甘明兰:那是你们不知道,我为了甘露川这三万多亩麦地,三千亩甜瓜地、三千亩棉花地、一千亩稻田、一千亩葡萄地和数百亩菜地,也是操碎了心。

  不干预吧。

  就怕头年开的荒地,产量上不来。

  那就得花钱买!

  虽然哈密卫的瓜果是真心便宜,但自己种出来的一个铜板都不用花呐。

  军属们都节俭惯了的。

  用异能干预吧,还怕用力过猛,到时候地里的亩产把那些种地经验相当丰富的庄稼汉们吓出个好歹来。

  在地里庄稼的生长过程中,甘明兰都是以促进根系生长为主。

  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这些瓜果蔬菜成熟后能顶一半的粮。

  加上夏季牧场上的狗米草长得密密匝匝,牲畜们养得个个膘肥体壮。

  就在这繁忙的农耕期间,甘露川的基建也没有停过一天。

  足足用了三个月时间,甘露川新城那12米高,底宽18米,顶宽15米,城垣周长二十里的青砖城墙才算是建成。

  比起黄泥夯墙,还是砌墙来得快!

第388章 收麦

  再是承担了重任的基建,对上秋收也得避让三尺。

  夏历七月,是关西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同时也是春小麦成熟的季节。

  随着一声,“收麦咯!”的吆喝声响起,甘露川的收麦正式开启。

  收麦的军属们右手拿起镰刀,左手扶着麦秆,排成一排,一镰刀接着一镰刀割了起来。

  他们从天色麻麻亮一口气割到日上竿头,都没有喊过一声累,也顾不得喝上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