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519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就没见过这么稀罕闺女的。

 

 三个孙辈都是亲生的。

  偏心偏得没边了。

  她可怜的大孙子和小孙孙哦!

  左文康确实被这破天的富贵给惊到了。

  国公之夫,那也是顶顶尊贵的存在。

  世女在本朝没有过,但在女尊凤朝那才叫常态好不好!

  他知道媳妇儿过去这些年,在给乾武帝请安的折子中,数次有意提到过圆圆的武力超群,还道不为国效力,一身本领圈在后院实在可惜了。

  甚至,还提议关西第一军事学堂的下一届招生中,单开一个女子班。

  别的公侯要得了爵位,只会早早为最看重的儿子请封世子。

  他家媳妇儿却在长子快成丁,都未提及。

  等啊等。

  还真等来了乾武帝的回应。

  不仅给了世女爵位!

  还让圆圆随了母姓。

  在左文康的观念中,能将妻主的姓氏传承下去,比跟着他姓更令他感激。

  他满目含泪,神情比甘明兰激动得多。

  三个孩子神情都很恍惚。

  左驰隽:我娘说,我是男人,靠自己挣来的家业和前程才是最牢靠的!

  自己选择了科举仕途,且已有了不错的成绩,只要按着山长的安排来,二十一岁之前中举不难。

  陛下将国公世女之位给妹妹,当是最好的安排!

  作为妹控,他可舍不得妹妹嫁去别人家做小媳妇儿,然后和普通贵妇一样在后宅相夫教子。

  妹妹的能耐,更适合进军营!

  知儿莫若母。

  甘明兰就常和左文康说,她家好大儿其实是个铁憨憨。

  换到别人家,不得为了这些打成狗?

  定国公世女.圆圆:

  我是谁?我在哪儿?

  我怎就继承了我娘的爵位呢?

  我配吗?

  这个世女要怎么当?

  好慌哦......

  福宝:姐姐是国公世女,难道他就不是国公幺儿了?

  小家伙可不觉得自己吃了什么亏。

  大哥都没意见,怎么都轮不到他。

  再说了,他可是世上绝无别家的双系异能者。

  娘靠收复西域,得了高官厚禄。

  他也能行!

  欧洲那么多国家,等他再长大几岁,非得再去打几个藩属国回来......

第546章 投桃报李

  得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奖(亲王爵,前朝的惯例是死后再给的哀荣),甘明兰是懂得投桃报李的。

  被小儿子福宝意外发现的,已经试种成功的马铃薯;

  虎头等人从欧洲带回来的高产粗粮玉米;

  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她都一一将这些作物汇报了上去。

  当然,重头戏是甜菜!

  在空间里翻了很多视频和书籍,最后终于搞出了一份土法提炼白糖的工艺。

  图文并茂,详详细细写了一份。

  就怕对方不重视,还从她前世为数不多的存货里,拿了一袋500g的白砂糖装在陶瓷罐子里。

  甘明兰还不知又白、又细、又甜的白砂糖,是何等威力。

  差点没把大胡子这个皇帝跟前的红人,都惊出个好歹来。

  大胡子看了又看,小心品尝了一点后,就忍不住直呼:

  “昂滴乖乖,这可比南越国的蔗糖甜太多了!上等精品糖霜!”

  糖,比盐贵数十倍。

  属于进口商品!

  得知明年甜菜种植成功后,就可实现吃糖自由了,大胡子再也待不住,冒着大雪隔天就调头往商都赶。

  今年,又是比去年更冷的一年。

  年根底下,寒风呼呼。

  得了甘明兰回赠重礼的乾武帝,心热得很!

  “主子,镇西国公说,这个用甜菜根制白糖的技艺还是她无意间折腾出来的,她打听过欧洲那些洋商,洋人现在吃甜菜还是只当菜吃,他们也缺糖得紧!”

  欧洲缺糖?

  那就意味着,是个独门手艺。

  独家的,必然是最来财的!

  “朕得好好琢磨琢磨,派谁去关西建制糖坊最合适,最好是要和镇西国公合脾气的才好......”

  两人对着那不到一斤的白砂糖,干吃,冲水,品了又品。

  好半晌,才将注意力转到马铃薯上。

  乾武帝还是对这个蔬菜的产量,有些质疑:

  “真能亩产上二十石?能当菜来能当饭?”

  “主子,保真!甘露川的土壤肥沃,今年平均亩产有三十二石!

  昂带回了一位非常擅长烹饪马铃薯的厨子,已经在御膳房忙着哩。

  等下,您就可以试试当菜和当饭吃的滋味了。

  镇西国公说,这个马铃薯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太好储存。很容易发芽,人吃了发芽的马铃薯容易中毒。

  好在关西的厨子已经找到了解决法子。

  他们把马铃薯煮熟、切片晒成干,晒干后泡发炖肉,梗啾啾的口感可不要太好了。

  还有把马铃薯切成薄片油炸的,撒上孜然粉和盐,嘎嘣脆,大人小孩一吃一个不吱声。

  昂觉得价值最高的做法,是做成粉条子。

  一百斤土豆可以做十五斤干粉条子,只要放在通风干燥处储存,一两年都会坏。

  而且,一斤干粉泡发后能得四斤湿粉。

  在简单烫煮后的粉条里加点肉和肉汤,滋味歹得很!

  昂敞开肚子吃,最多只能吃一斤粉。

  哦,土豆就是关西百姓对马铃薯的爱称,说这是从沙土里长出来的豆子,都叫它土豆。”

  越听大胡子描述,乾武帝对土豆的兴趣就越是浓厚。

  用大胡子的公式换算,一百斤土豆能出六十斤细粮,还是保质期长达两年的这种!

  他急切的问:

  “关西现在的土豆种子还有多少?这些种子明年能种多少亩地?收获之后,又能供应关内多少种子?”

  “回主子,明年夏初关西能种两万来亩,镇西国公承诺,明年秋后,可为关内无偿提供够种五十万亩地的土豆种子。”

  乾武帝嘴角都被钓成了翘嘴:“不愧是种植能手镇西国公!”

  大胡子也赞不绝口:

  “土豆真是个好东西!都不怎么挑土壤,山地、林地、沙土,各种肥田瘦地都能种,还可以无限留种!种过一季,年年都有得土豆吃!”

  “啧,朕承认,洋人那地界儿除了阿芙蓉这样的毒药,还是有些好物产的。这个土豆既然已经种了两季,那必然是早就被带去了关西,这里头又有些什么说法?”

  隔三差五,西域各卫所就会给商都发回情报。

  奈何这些情报堆积太多,太杂了。

  乾武帝是大忙人。

  也不可能事无巨细的查阅。

  每月只会挑他最关注的消息看。

  百姓们自打用了高产的水稻和麦种,都不缺粮了。

  将军府一个花园里种出来的土豆子,真没在他的在意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