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邶文帝就给了年大都督在南河府自筹军饷的权利。
好家伙,他入南河府的第一日。
府城的百姓们先被刮了一层油。
但凡有个铺面的商户们,都被逼着给净军“捐”军饷!
能不能护他们的人身安全还是一个问号。
却已经榨干了锁匠这等微末手工从业者,大半年好不容易存下的积蓄。
谁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要养活?
他们的怨气可想而知!
义军的探子们,抓住机会就策反了数个锁匠。
今夜就派上了大用场。
自己制的锁,自然最懂得如何开!
“吱嘎......”
“吱嘎......”
厚重的开门声,先后响起。
正与周公相会的值夜净军,都被惊醒了。
待往城门门口看去,顿时吓得面无人色。
高声呼喊:
“坏事了,有人勾结乱贼打开城门啦!”
“敌袭,敌袭!乱贼打进来了.....”
“咻咻咻......”警哨声时四起。
伴随着这些动静,前后城门处黑影如潮水一般涌进了内城。
不足一千人值夜的净军们,哪是十万义军的对手?
稍稍抵挡了几下,很快就被砍成了肉泥!
冲在最前面的义军都是府城附近的百姓,城内地形图早就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在他们的带领下,有往净军扎营的所住去的,也有直扑府衙要捉拿净军首领和贪官污吏的!
杀死的官儿越大,他们的奖励越高。
这个道理,军贼通用!
年大都督虽然没有领兵经验,但最近也是挑灯夜读了好些兵书。
对乱军夜袭,并不意外。
白日抓人来严刑拷打就是他为了激化矛盾,让那些流民现身的手段。
果然,流民们都等不得过夜的。
来得好,来的妙!
他们从商都带来的火器,再不用都要生锈了!
起先,年大都督的随侍小太监为了他的安全着想。
建议他不要呆在战火中心,最好能躲进密道中去。
还得了大都督好一顿呵斥。
主要是,大都督对自己带来的两千多支火铳很有信心。
他认为在做了伏击的准备下,一定能将乱军打成人肉筛子!
一开始,乱军确实被净军的火铳压制住了。
这些人全趴在府衙的墙头上,利用墙体做掩护,疯狂的对着墙外的乱军射击。
射击的姿势很帅,火铳的声响动静也很唬人!
只有用到实际战场时才知道,火铳的有效射程仅在五十米以内。
黑漆漆的夜里,准头更是有限。
他们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胡乱放枪。
岂料,还没打出十发弹药,就陆续有枪管炸膛了。
甚至还有好些火铳手被炸死了!
时不时就有下属进来报告:
“大都督,炸死了七个火铳手!”
“大都督,又炸了二十三支火铳!”
“大都督......”
不多时,话锋变成了:
“大都督,你们赶快走!乱军实在人数太多了,根本杀不完!”
杀不完,根本杀不完!
十万人,倒了一批又补上一批。
吃了几轮亏的义军们,很快就发现了火铳的弊端。
趁着火铳手装火药的空档,弓箭手们发起了反攻。
墙头上的火铳手,时不时传来惨叫声。
随侍小太监更急了:
“大都督,求您快进密道去,再打两刻钟,我们的弹药恐怕就要用完了!”
至于留下来的净军们。
跑不是可能跑的,弹药用完后,短柄长刀也派上了用场。
此时,才是真正的冷兵器作战。
一腔造反热血,挥舞着锄头毫无章法的义军,对上特训多年、架势十足,没有上过战场想要立功升职、光宗耀祖的净军。
会如何?
半斤对八两!
战事呈胶着状。
一个时辰后,双方都有些精疲力尽。
义军胜在人多势众,轮翻上阵。
在杀净军的同时,他们还把藏在南河府府衙的县官们找到了。
随着净军伤亡人数的增多。
不愿意赔上整个家底的年大都督,且战且安排净军陆续从府衙的密道中逃走。
内城,还留下了一万多具净军的尸体。
前期火铳的威力,让义军在净军的伤亡上多出了两倍!
就这,也足够让他们高唱凯歌了!
至此,中州十府之茹州府与南河府,彻底落入了义军之手。
第87章 谁不是爹生娘养?
府城的战火烧不到甘明兰等人。
此时,他们已经到了函谷关所在的关镇,打算由此入古道西出中州。
搁以往,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计划。
两个头目商议了许久,是这么对其他押解官差们说的:
“我们从大名府出发,已经走了两个多月!若还是照原计划只走官道,一定会与那帮乱军遇到!
乱军对流放犯,是敌是友不好说。但我们这些有县衙衙役身份的人,还是小心为上。
古道虽然已经废弃,如今的路况也未得而知。
但很确定的一点是,这是从中州通往三秦之地距离最短的一段路!
咱们只要带上足够的粮食和水囊,半月之内应该能出关......”
下属们频频点头:
和流民之害相比,废弃的古道都不那么可怕了。
古道虽废弃,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此,邶国驻扎了一个卫所的关军。
函谷关口。
最显眼的建筑,就是横亘在通道之上的那一座三层高的青砖关楼。
其南北两侧有高台对峙,南侧有高山做天然屏障。
通道呈东西走向。
通道北侧有一些低矮的民居,还开着一些小饭馆、粮食铺子、杂货店等。
俨然就是一个小镇。
在此活动的居民,大多都是关军们的家属。
唯一的驿站,离关门楼不足百米远。
可能一年到头也没有几个官员来此住宿。
上一篇:画风清奇小师妹风靡修仙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