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我们那生意没铺子,到处跑。今儿这里,明儿那里,谁还监督我们出工不出工?”张雅不爱那墨迹:“再说了,黄大勇跑出去收枣子去了,得三五天才回来呢。黄一卓初三补课,住校了。就剩我了!走你的。”早都想到了,安排好了,啥事也耽搁不了。
桐桐背着个双肩膀,林耀军拎着两个大大的手提包,在车开的前半个小时才进站,到了直接上了火车。
有乘警以前是老钟的徒弟,到了车上就安排了内部的休息室:“换着能睡,没事!”包塞到休息室里肯定是丢不了的。
在学生返校的高峰期,这一路上没受折腾。
下了火车,林耀军一个手拎两个包,腾出一只手把桐桐拉的紧紧的:“跟进!别瞎瞅。”一再叮嘱桐桐:“出门在外,别瞎好心!”
从要出门,到下了火车,林耀军说了几十遍了:“……有一个十六七的姑娘,跟父母出门,再火车站广场上,自己上了个厕所,出来碰上个大娘,好心给大娘带了个路,就被塞到车上带走了……
有人看见被带走了,车牌号、人脸都没看清!父母跟疯了一样找了四五年了,生不见死不见尸……”
桐桐:“……我不瞎跑!”
再承诺林耀军也不撒手,火车站有接站的车,出来就能看见。但这个点车上还没人。那么大的大巴车上一个人都没有,林耀军便坚决不上车。
要么等,要么就坐公交。
林耀军选择四处问路,坐公交去学校,也坚决不坐接送学生的大巴。
学校报名并不复杂,车早上到的,九点都到学校了,十一点办完了入学手续,林耀军赶下午三点的车就走了。
“没事就不要出学校!慢慢熟悉了以后,出门一定要跟同学一起。”
不管说什么桐桐都应着,但送他走,他只让送到学校门口。再桐桐重新陈述了一次从大门怎么回宿舍,他这才真的放心了:“别送了!你爸去过的地方多了,丢不了。”
然后跑到马路对面等公交,桐桐站着没动,不仅是为了目送林耀军离开,更是为了跟四爷汇合。
四爷人就站在马路对面的站牌下,穿着白T牛仔裤的就是。瘦高,黝黑,看起来特别的精壮。
他看看桐桐,再看看那个等公交的胡子拉碴的男人,就知道是谁了。因此,只站在阴凉处等着,等着那男人看见车来了,跑了几步,便跑便跟桐桐的方向挥手。直到人上了车,车子开远了,他才从斑马线上过马路。
桐桐穿着一身运动装,头上顶着一顶棒球帽。脸真的只有巴掌大小,极瘦,瞧着也不精神。
四爷过去摘了桐桐的帽子看后脑勺,头发极短,还没长起来。前面头发修的能遮挡住后面,瞧着也还成。
他从包里拿了药膏,这是桐桐给的方子,自己在出租房里熬出来的。头上的疤痕不处理好,容易不长头发。
四爷头上也有伤,已经抹了几天了,头发已经往出钻了。
桐桐把药接了,可每个装的地方。背的包是大书包,不适合背出来。
四爷打量她,太惨了。他拉着就走,“先去吃饭。”
去哪吃?
四爷指了指对面停着的自行车,桐桐就笑:走!吃饭。
街道是熟悉的街道,人整个都是放松的。窜到胡同里,坐在胡同小店里吃火锅,就在院子里,背阴坐着。
坐下了,四爷才从钱包里往出掏钱。
一打开,桐桐’哎哟‘了一声,不错呀,估摸着两千是有的。
四爷抽了一大半递给桐桐:先拿着。
桐桐顺手就接了,不由的都笑。
正笑着呢,四爷从包里拿出两步蓝屏手机来,递给桐桐一部,“有卡!”
桐桐也就接过来了,这是没少赚呀!她早前都没想到四爷要干什么,结果人家在城郊的村里租了个小院,生产手机挂链去了。
其实,那东西的原材料就是塑料。各种废弃塑料都可以!这只要很简单的电机工具就能做成。
晚上改装破机器,白天去手机店。卖一部手机可以送赠品,提高竞争力,而且免费设计图案,直到你们满意为止。
拿了定金,又花钱叫人帮忙注册公司,就在郊县的乡镇上。钱到位,隔天就有了执照了。拿了执照,又跑去手机企业找人家谈,做销售渠道需要的各种周边。
结果手机的没谈下来,倒是把小灵通的分销公司的业务给谈下来了。这种的订单就很大了!
这种钱看你怎么去赚,订单一下来,四爷转手便把这个破作坊给卖了。这东西在自己手里,经营麻烦,但换个人,拿到手里就能挣钱,也能干。
对方以前就是手机店里的店长,两人认识。对方一共三个人,每人凑了一万五。四爷以四万五的价格把那作坊给处理了。
也因此,这不到一个月,赚到了第一桶金。
学费一交,该置办的一置办!他怕老家那边找到学校,干脆给对方汇款了三百。
在不能确定双方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的前提下,每月三百是极限了。有了这个钱,对方会以为这是在外面打工,而不是上学。
事实上,尹家的大花从十六岁出去打工,每月给家里寄二百三百不等。今年大花二十二了,从年初开始,才算是稳在了每月三百块钱。
二花今年二十了,十七出去,去了南方,之前没拿钱回来,今年春上回来,却再不肯去南方了。又说去县城理发店学手艺,偶尔晚上回来。
三花跟原身同岁,生在年初,而原身生在年末。在老家务农,去给客商装车挑货,一个小时一块二,在外面干这个活呢,晚上才在家,天不亮就走。
因着年岁都大了,冬天放假回来,挤在一铺炕上无所谓。但是夏天……没法子,原身就住了牛棚。
四爷说这些事,桐桐就叹气:“生了三个姑娘了,得了一个儿子,还再添个孩子?”
就是这个话呀!最近他也在琢磨呢!其实原主也不是没怀疑过,他的记忆里就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想法:“……好像家里有四花五花。”
邻里难免背后嚼舌头,隐隐的都有些耳闻。四花好像是送给尹家本家的谁养了,那家有两个儿子,没闺女。
五花在尹姑姑家?姑姑家说是生了一对龙凤胎,结果姑娘生的跟高引娣一模一样。
这就不对了!高引娣生的姑娘像小姑子,这是姑娘随姑;可姑姑家的孩子长的像舅妈,这没道理呀!压根就没血缘关系嘛。
四爷就沉吟:“四花该是十八了?五花十六了。”都比原主小。
如果原主是亲生的,有了儿子了,为啥要生四花,五花?直到生了尹宝,这才没再生。
桐桐就看四爷:“也就是说,原主到尹家的时候,至少有三岁?”
四爷:“……”嗯!尹家可能是连着生了五个姑娘,才从别处抱来这个一个儿子。抱回来之后,才把四花、五花送人了。
而后才生下最后一个儿子尹宝!如果是这样,那原身的年龄应该就不是真实的。
四爷点头,上户口的时间是1988,户口本上的戳上有。也就是说,面临上学的问题,才补上了户口。
这在农村其实并不奇怪,村里的小学有没有户口都让上。
桐桐就说:“如果原身是送样的,亲生父母应该就不远。”当地的,“如果是弃婴,被这一家收养,那周围不可能没议论。”
谁家孩子是捡来的,村里多多少少的都有议论。
四爷看桐桐:“……”你觉得这个原身是被拐卖的?
反正把三四岁的孩子送人或是弃养,不太符合常理!这么大的孩子其实不太要人管了,亲戚邻里村里给口饭吃,这都长大了。或是送到福利院去,也不会再给已经有了那么多孩子的人家,对吧?
养了别人的,把亲生的闺女送出去两个,谁干这缺德事?
除非孩子是买来的!
第1201章 归途漫漫(8)二更
便是买来的也很难找!DNA数据库的建立是在DNA技术的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全国实现联网的基础上的。这不是谁振臂一呼就能做成的事!
没用的!想建成数据库,至少还得十年。
桐桐将牛肉捞出来,蘸着芝麻酱往嘴里塞:十年!真能磨死找孩子的父母。
人同此心吧!桐桐就说:“还是要跟老家那边联系呢!他们从谁手里买的,这就是线索。线索有了,至少能知道是从哪里拐来的,顺着这条线往下查,许是能找到原身的父母。”
四爷示意她:“先吃饭!”咱俩得先活下去,才能说其他。
人的过往得经得住推敲,就得适应原身的身份,受教育程度,不能突然就无所不能了。受这个局限,其实两人腾挪的空间很小。
吃了饭,两人去批发市场买衣裳。京城跟其他地方,在衣着上还是有差异的。再加上京城的天,说冷也就真的冷的,买外套秋装成了必须的。
都选了两身买了,桐桐又选了个双肩小背包背着,出门方便带个东西。
选完了,桐桐往自行车上一坐:“回吧!”
“回哪呀?”姑奶奶,“咱得叫钱转起来。”要不然咱们吃什么?
“只有三万了,能干嘛?”总得容我点功夫,看看以原身的经历,能干点啥。
四爷往旧货市场去:“淘换旧货去!学校里没有打印店。”
嗯?
“嗯!”只有学校外面有几家规模较大的,承接的业务也广!现在电脑都不普及,很多东西都是手抄,不是每个学生都舍得打印复印的。但那么大的学校,一个小小的打印复印店还是能弄的。
学校内部就有各种活动需要资料,这都是可以承接的,前提是只要做的好。
进入这一行了,那就在这一行里深耕!我就是将这个东西的技术提升了,专门做专业打印复印的设备,这不也是条路子吗?
两人转了三个小时,花了一万八,买了一堆……破烂!四爷得把这些东西好好拾掇拾掇,才能去赚钱。
留下的钱还得租店面,勉强算是够用了。
买了之后,叫了人力三轮,两人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一直拉到四爷租住的地方。就在胡同里一间平房。
平房是临时加盖出来的那种,低矮,只有两米五的高度。里面一张一米二的床,其他地方都是各种的工具。
“嘿——”桐桐给瞅乐了,“不错呀!”有个落脚的地方。
四爷’呵‘了一声,“白手起家有白手起家的乐趣!”过来搭把手呀,还愣着看笑话呢。
两人在这十三四平大小的地方腾挪着。
报名有三天的时间,四爷打算拾掇这个,说桐桐:“我送你回学校。”
送什么呀?这地方能把我丢了?“你抓紧弄吧!我回去一圈,明儿一早过来……”给你跑个腿,看看有啥零件要买。
得!那就这样了:“走您的吧!”
桐桐看了看墙角的破台扇:这日子过的也真是糟罪。
出来之后桐桐一路都在想,干点啥呢?要是只为钱,那也不成!原身有执念。
第一,找回弟弟;第二,成为记者找回弟弟。
其实还是要从这两个角度想以后的发展。
先说找林雨果,张舒坚持认为,孩子六岁了,记事了。事实上六岁是能记事了!问孩子,你爸妈叫什么,你家有什么人,你家里在哪里,你爸你妈的电话号码。好些三四岁的孩子都能对答如流。
当然了,长时间不问,孩子会遗忘的。
但六岁了,应该会有印象吧。
若是他有印象,只要找他的消息传播的足够广,或许他能想起来呢?哪怕是有相似经历的孩子想起点什么,这也是值得的。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