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15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桐桐:“……”她笑了一下,语气轻松:“爸,我要做出境记者了。”

  “啊?”

  “这可是我主动争取来的。”桐桐说着就笑了,“在电视上看见了别惊讶,也别总打电话,忙着呢!每天晚上,我定时给你们报平安。”

  电话被张舒抢了过去:“林雨桐,我警告你……你给我回来……”当啥记者!辣酱你炒的比我好,这挣的钱比你做那个多多了,“听话!我跟你爸能养的起你……咱不上班了……”

  “姐——姐——回家!我将来养你,咱不上班了……”

  “不危险!我保证。爸妈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我什么时候干过不把稳的事?”

  果果:“……”你当我傻?!人的行为能算,病毒没法算呀!

  这可不是要急死人吗?

  桐桐只能说:“我已经到岗了,出不去了!你乖乖在家呆着,很快就过去了。”

  “明天晚上十点半,我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好好跟奶奶说,别叫奶奶着急。只是采访,防护做的很好……就这样吧。”

  果果:“……”

  林耀军气的呀:“胆子太大了!”他说张舒,“这孩子咋这样呢?”

  张舒:“……”那些年,你不在,我忙着做生意,这孩子啥不是一个人干?晚上从城中村到火车站,路两边荒的很。

  一到周末或是假期,十二点左右,她从村里走出去,走过荒地,来接我……怕我蹬着车上坡吃力,非要推一把。

  那时候……人好像是木的,从未意识到那是危险的。

  一如她一个姑娘家,走街串巷的去贴寻人启事。而今想来,竟是从未意识到,姑娘大了,其实那是危险的。

  所以,她不是后来才胆大的,她在很早很早以前,就真的很胆大了。

  这一夜,两人辗转,睡不着。

  桐桐跟于飞一组,要进重症,要跟医院沟通。医院是不同意的:“很危险!若是进进出出,反而会给防控带来风险。”

  “我可以不出去!跟医护人员一样,可以吗?”

  在医院的警戒线外面,凡是要进去采访的人员,都必须穿戴防护。

  再三说明情况,人家也表示,尽可能少的人员进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于飞说:“只两个人,不能再少了。”

  那就穿防护服。

  四层!四层防护服,四层口罩,护目镜。手套,头套,可以说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地方是露在外面的。

  但是一层口罩都会叫觉得憋闷,两层就很难受了。这可是四层的口罩,那种感觉……桐桐都觉得憋的慌。

  可于飞都四十九岁了!

  桐桐问说:“于哥,还成吗?”

  “成!走吧。”

  桐桐主动接了设备:“我拿着吧!”

  于飞不自觉的伸手去抠口罩挂绳,那玩意挂在耳朵上难受,四层,他的脸又胖,挂的紧,勒的慌。难受了当然就想要调整调整,顺便透口气。

  可这太危险了。

  “不能动!”负责对接的医院工作人员叫人取了胶带:“必须要克服本能,不能再动了。”

  然后整个粘合紧:“只是有些憋闷,习惯了就好了。”

  可憋闷,觉得呼吸不畅,人整个就刺挠,暴躁。

  出了电梯,对着重症隔离的大门,她说于飞:“要不……您看看能不能调设备来,我年轻,觉得还行……这进去之后,还需要一层防护……我带着微型设备进去,你留在这里处理其他应急的问题,成吗?”

  桐桐指着那一扇玻璃窗:“您看里面……地方逼仄,到处是医疗设备,咱们扛的这个,不灵活……”

  于飞点头,“我试着问问。”

  一问,台里就专门送来一台设备。

  王桥和刘民富隔着电话一再询问:“如果进去的条件不允许,那就需要量力而行……”

  “明白!”桐桐试了设备,“可以的!”

  “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切以你的安全为前提。”

  “好的!”桐桐有条不紊的收拾好,于飞伸出手来:“小心!”

  桐桐跟他握了一下:“及时沟通。”

  “好!及时沟通。”

  桐桐通过一层一层的消毒,这才进入了重症室……

  这是桐桐第一次作为记者出境,全套防护,根本就看不见脸,只能隔着防护镜看见一双平静的眼睛。

  穿戴成那个样子,原本的身形都遮盖住了,便是熟悉的人都不可能通过身形认出她来。

  只有声音从电视里传出来,认识的人才会觉得熟悉。

  早上打开电视,电视台开辟了‘疫情专题新闻’,循环播出,滚动播出,全是第一线消息。

  因为不去上班,家里的早饭就晚了一点。

  四爷从楼上下来,就听到电视是打开着的,韩英正给觅觅打电话。觅觅被封控在宿舍了,出也出不来,听说校区附近出现了疑似病例,韩英和金运达在家里怎么可能不紧张。

  他才要问,就听见电视里传来桐桐的声音:“……大家好,我是实习记者林雨桐,我现在A医院重症隔离区内,在我身后便是隔离病房,大家通过镜头可以看见……”

  韩英回过头来,看见一个穿着防护服的女记者站在一扇门前,门上一个方方正正的玻璃窗,通过这个玻璃窗看见里面是病房,病床上躺着的病人,围着病人的是医疗设备。

  紧跟着,病房的门被推开了,

  女记者缓缓的步入其中,然后介绍病房里的情况。她采访了病人,病人戴着口罩,看起来情况还不算太严重。

  “对着镜头,您想跟孩子说点什么吗?”

  “等爸爸回家……等爸爸康复了,爸爸就回家……带你去游乐园……”

  “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会康复的!”

  电视里传来的采访声不疾不徐,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她采访里重症里的医护,对医生,她会问:“会有中医介入治疗吗?我们现在的方案是什么?从病程的发展上,我们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然后会在跟医生的对话里,主动用通俗的话语解释医生说出的专业术语,然后再问人家:“可以这样理解吗?”

  这是便于大家听懂理解这些信息的。

  除了专业性很好的报道之外,她会找一些比较动人的点。比如夫妻在不同的医院,但都在第一线。比如刚生完孩子不久的护士。

  《直击重症室》这个单元拍摄下来,全员是不露脸的。从记者,到医护,到病人。而每天,只这一个单元,就长达十分钟之久。

  电视怎么播的,桐桐并不知道。她靠在角落了,刚才去帮忙了。有个大夫感染了,出现了症状。一旦开始,就会陆陆续续的出现这种情况。

  到点了,她给家里打电话:“没事,平安!”

  她说着平安,可此刻家里电视上的画面是:“……卢大夫出现了症状,不幸被感染。在这重症室里,我们的医护人员也许陆续会被感染。但是,他们依旧选择坚守一线,无一人因任何原因选择离开……实习记者林雨桐为您报道……”

  第二天,又有两个护士被感染了。

  新闻画面里,桐桐对着镜头:“防护设备紧缺,五层防护需得及时替换销毁……在医护人员陆续被感染的情况下,马上就有医生护士主动请缨,补充了进来,没有耽搁病人的治疗……”

  镜头下,一切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实习记者林雨桐在一线将持续为您报道……”

第1256章 归途漫漫(63)二更

  对桐桐来说, 在这个重症室里,天天接触病人,但却无法伸手, 没有权利伸手, 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

  这天,卢大夫没救过来, 病逝了。

  这天,第一个采访的那个病人,一个孩子的父亲, 他病情稳定,逐步康复,可以转出去接受观察了。

  看着卢大夫的遗体被运走,她站着没有动。声带哽咽的记录了卢大夫病逝的全过程。但是她知道, 这个……在现在是不能播的。

  本就恐慌,若是将死亡记录的这么清楚, 这种恐慌会翻倍的。

  她靠在墙上调整情绪,去采访康复的患者。

  电视的画面上, 记者语气轻松:“……那祝您早日回家!能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我们的孩子都能在游乐园里尽情的玩耍……”

  后期团队和审核团队, 拿到的是所有的采访内容。当然也包括卢大夫那段报道!

  帮着剪辑制作的同事,跟着掉了眼泪, 但是这是对的,该剪掉的。

  前面是记者几乎哽咽出声,喘息紊乱,护目镜里全是雾气……后来却是记者愉快的与康复的患者采访告别, 气氛轻松明快, 带着无尽的希望。

  桐桐接到数次电话, 都是领导打来的:“首先,得注意安全;其次,若是扛不住了,可以随时撤下来,进入隔离区进行隔离,有同事替你;其三,提出表扬。不管是这段时间冒着风险的坚持,还是在面对工作的时候有大局观,坚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我还可以,我还可以……”太危险了!再进来人,不会比卢大夫他们防护做的更好。

  于飞一再问:“可以吗?”他给领导替意见:“应该强行把她撤出来!”逼仄的空间,压抑的环境,整天套在好几层的防护服里,连呼吸都不能顺畅。

  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要吃喝拉撒!为了节省防护服,他们会控制吃喝的次数,会控制上厕所的次数,知道这样一直坚持有困难吗?

  这要在里面见生死!

  于飞说:“她才二十二岁,她还是个孩子。”

  但是没有撤,这一坚持,就是两个多月,直到五月中旬,重症病房里能出院的都出院了,当然了,没能出院的,都已经去世了。

  她这才结束了这次的采访,按照防控要求,住进了隔离病房。

  这个时候的隔离人员已经很少了,她被安排了一个单间。

  而此时,外面几乎已经恢复正常的秩序,学生也已经陆陆续续的返校了。高校的也解禁了,允许学生进出校门了。

  四爷取了换洗衣裳,又给带了许多吃的,通过医院的消毒处理,这才送到她的手里。

  两人搁在隔离区的玻璃门见了一面,四爷:“……”脸上被勒出了各种印记,本来就瘦的人,这两个多月更是瘦了十斤不止,嘴唇有些发紫,脸上有了些红疹子。

  他给桐桐拍了照,然后给林耀军打了电话:“……对!见到人了。医院做了全面的体检,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隔离半个月,若是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就能出院了。”

  林耀军急着问:“能去吗?我们过去能见上不能?”

  “果果要高考,您别急着过来了!其他的防疫政策咱们也不知道,路上要是卡住了,隔离起来……果果不是更没法精心!我保证她挺好的,叫果果好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