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181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桐桐就说:“那这件事, 就没人会泄露, 也就没人知道。”其他的知情人就是家里人, 家里人都不是傻子, 还怕多说了叫人知道给自己带来麻烦, 更不会说了。

  她就说:“你们身上都带着‘气’呢! ”老鼠不一定见过猫, 但一打照面, 就能感觉到, 你们便是便衣, 也掩盖不了你们的身份。那边肯定知道姚家的案子牵扯出来了, 李三妹的身份被叫破了, 必然提防。

  所以, 可能你们一露面, 人家就知道消息, 且盯上你们了。

  在这种情况下, “我单独行动, 可能更方便。”

  记者调查, 其实就是到处走着问着。钱组长一再问:“你确定? 你得能保证你自己的安全!”

  “您放心, 我不会拿我自己的命开玩笑的。”

  同一个航班, 但桐桐和李娜坐的是头等。

  而且, 桐桐难得的打扮的珠光宝气起来了。她在出发之前, 去奢侈品店里, 置办行头。里里外外的都, 身上的首饰, 平时挎着的包。

  还专门买了假发, 这么一捯饬, 墨镜一戴, 丝巾遮住下巴, 李娜愣了愣, 只能说这人有五成像电视上的林雨桐。

  怎么就不像了呢?

  桐桐就笑, 手里拿着姚家的资料看了再看, 然后递给李娜:“寄回家, 咱们随身不再带这个。”

  李娜接了过去, 出门的时候去附近的邮局, 寄走就好。

  登机的时候, 专案组的一行看到桐桐了, 然后都愣了一下, 有人跟钱组长夸: 这化妆侦查课自学的不错。

  这位的侦查能力是真的可能, 从当年找林雨果就能看的出来。她这记者当的, 还不如转行呢。真的, 她要考公说不准还真能考进来。

  钱组长朝那边点头之后, 就说几个人:“出门在外, 谨慎是对的。”跟人家学学, 在外面绝不多话。

  行! 不多话。

  从内心而来, 竟然有了一种兵分两路的感觉。

  上飞机的时候还相互打招呼, 一下飞机, 本来也碰不上, 那就不用客气的去碰了。

  桐桐到了地方四爷让分公司的人把桐桐接走了。

  而今公司做的是打印机、复印机, 分销、售后, 这都是需要处理的。总有大的经销商和分公司分

  散在各地, 私下的打个招呼, 叫帮个忙, 给安排一下,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就是住宿也是分公司帮着安排的, 什么林雨桐? 四爷也没说这是林雨桐, 公司给开的房间, 桐桐拿了房卡, 就这么大点事。

  安排的人也不知道这是谁, 只说帮总公司哪个助理的忙, 也搞不清楚。就算是私人帮忙也没啥,给钱很大方。

  这不知道是谁家家属的人, 在省城只说一晚, 说是要到M县去。

  M县有啥?

  桐桐跟这经办人打听:“听说那里有铜矿? ”

  “不是有铜矿, 是刚勘探出有一定的铜矿储备……”这人就明白了, “您是投资矿业的? ”

  “这件事……还请保密, 我们是来打前站的, 想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

  明白! 投资做生意嘛, 了解地方政府, 整个投资环境, 周围的地皮种植了什么, 征收土地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需要准备的东西确实挺多, 提前踩踩, 这才是正常的。

  这人马上给安排:“公司就有M县的人, 要不, 我给您安排一个向导?”

  “那再好不过了。”桐桐说着, 硬塞给对方一个红包:“您留着, 给你添麻烦了。”

  这人没推辞, 托人办事, 收个红包正常的。

  于是, 派了一辆车, 顺便有了司机和向导, 当天下午, 就启程往M县区了。

  桐桐给钱组长发了消息, 告知她的去向。

  钱组长很小心, 叫桐桐把经办人的身份, 向导的身份, 所乘坐的车的车牌号, 都发给他。另外,一天汇报三次定位, 告知他具体的地址, 不要延误, 必须确保她的安全。

  桐桐——答应, 积极配合。

  这向导叫郑明, 三十来岁的年纪, 家就在县城,挺能白话的。李娜跟他搭话, 他都能把家里的底子掏出来叫你看。

  又爱炫耀自己的人脉, 说他姐夫的姨夫是哪个局, 说他姑父的妹夫跟谁谁谁是什么关系, 好似M县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李娜就说:“南方人都爱做生意, 像是中原的省份, 会做生意的人少, 能把生意做大的人也少。大家都恋家, 能在家门口工作就比去外面闯荡强。”

  郑明先是点头, 隔了好一会子才说:“那倒也不全是, 我们县也有早早的就出去了, 赶上八十年代初那一阵子东风, 说是在南边挣了大钱了。人家一直也在南边, 但是家里的兄弟子侄那真的是跟着发达了, 县城里最大的步行街, 是人家大侄子的; 县城里最大的商场, 是人家二侄子的……是个有本事的人。”

  “那是赶上时代红利了。”李娜看了自家老板一眼, 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赶在八十年代出去的, 都是年轻人。这么算起来, 这人也是刚到中年, 正是干事业的年纪。那他家侄儿多大?”

  “哪呀? 他离家的时候都四十多了。算起来, 现在年纪也都不小了。他那侄儿现在都四十多了, 你想他能有多年轻。不过人家也不太回来, 听说常年在港城呢……”

第1287章 归途漫漫 (94)二更

  车子进了县城,这就是一个大部分北方小县城的样子。偏一些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小区, 多除了一些高层的建筑。越是往中心城区去, 越是老旧的街道,三五层的建筑铺满了小城。

  桐桐看着车窗外, 看着步行街的招牌一闪而过,她就问:“步行街……这几个字还有题字呢? ”

  郑明回头看了一下,就笑道:“这张伟刚张总会办事, 这题字的人……没了好些年了, 也没啥名气,就是个退休教师。但是人家女婿了得么! 题词,给个润笔费, 这不是就能巴结上了? ”

  “难怪呢! 就说, 谁给这个东西题字做什么? ”桐桐言语轻松, 好似毫无目的似得, “这个张伟刚就是做生意做大的那位张家老爷子的侄儿? ”

  “可就是! 人家算是有良心, 把老家的兄弟, 把这些亲戚都帮衬了。”郑明语气里难掩羡慕, “我表哥跟张伟刚是同学, 张伟刚可算是有义气的人,结交也光, 靠山也硬,这些年也是真没少挣钱。”

  “这该是家里有经商的基因吧? 或是家里有老底子? ”

  “哪有啥老底子?”郑明就说起M县的传奇人物, “张伟刚他这个叔, 现在改名叫个啥……叫张潮生,说是什么改革开放的大潮应运而生还是啥的,挺有讲究的。但咱当地的人说起他, 都知道他叫张苟儿。他家有啥底子? 他爹就是掏大粪的,当时是粪工。家里的子女又多, 想想那得穷成啥样。”

  车子进了县宾馆的院子, 停了下来。

  郑明带着两人下车, 一边下车一边聊, 也不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好似在M县给外地人讲解这个大能人是必有得流程一样。

  “张苟儿二十多, 正该取媳妇的时候, 城里面谁跟他? 那时候工会给介绍, 给撮合, 带着好几个孩子的寡妇都不愿意嫁给他。后来, 从乡下找了一个, 可那姑娘也是心野, 嫁来只为了县城商品粮户口, 户口一拿到, 三天两头的寻事。

  只要张苟儿不离婚, 她就朝上告, 说张苟儿他爸挑公家的地, 肥亲戚家得田; 说张苟儿的妈偷拿公家的办公纸……没法子, 离了婚了。离了婚了, 又是商品粮户口, 人家转身一嫁, 嫁到矿上当工人去了, 也不知道后来后悔不后悔的。反正是穷, 被人坑了一下。婚后没过半年, 离婚了。本来就不好说媳妇, 后来更说不下了。”

  桐桐一边跟着上电梯, 一边道:“就一直打着光棍? ”

  “那可不一直打着光棍! 后来他这些兄弟都要结婚, 他更是连个呆着的地方都没有了。没过几年,这不是大运动来了吗? 张苟儿跑到乡下化粪站去了。吃的商品粮, 除了不在城里之外, 啥都好。在化

  粪站一呆就是成十年, 谁知道人家跑到南边去, 把事给干成了。”

  桐桐心里有数了, 到了房间就跟郑明说:“我们明儿出去看看, 你回来了就回去看看父母吧! 给我们把车留下, 晚上我们自己出去转转, 吃顿饭。”

  “这……合适吗? ”

  合适! 合适!

  郑明走了, 桐桐稍微做休整, 傍晚的时候才跟李娜出门。

  去哪呢? 去县城的广场。

  广场上好些老太太在跳舞, 也有不少老头坐在边上, 有陪着老伴来的, 有坐着轮椅不得不陪着老伴来的。

  桐桐左右看看, 才想着跟哪个临时休息的大娘搭个话问问呢, 谁知道李娜找好了目标。

  她看到有人路过手里的东西险些撞了一个坐着轮椅的大爷, 赶紧伸手拦了一下:“小心! 小心。”

  桐桐看了一眼, 这大爷的半身不遂, 应该不影响脑子和语言, 话是能说清的。而且这位的年纪应该是跟李三妹和那个张苟儿的年纪差不多。

  李娜推大爷朝边上让了让, 然后低声跟桐桐说:“我听见他说话了……”不妨碍打听事, “关键是, 这大爷都这么大岁数了, 眼睛还是会盯着身材姣好的老太太跳舞, 那从这种人嘴里问话, 问一他能答十, 恨不能跟年轻漂亮的女人多说一会子。”

  桐桐:“……”四爷找来的这个助理, 她还真就不是个一般人。

  成! 那就他了, 说吧。

  李娜坐在广场的台阶上, 问这大爷:“要不要给你叫阿姨回来……哪个是, 我帮你叫?”

  “不用! 不用。”

  李娜又问:“您的水壶……能拿到吗? 我帮你拿? ”

  手边的东西, 大爷马上就表示拿不大, 需要李娜帮忙。

  李娜很热心, 起身拿了还帮着拧开, 然后递过去, 就等着这大爷把水壶还回来。

  可大爷真的是个老色痞, 不着急, 小口喝的, 不紧不慢的, 还拿了老太太的外套递过去:“铺台阶上……”

  “不用! 不用。”李娜重新坐回去, 跟这老头儿搭话, “您得有七十多了吧? ”

  没有! 哪有那么大的年岁?“六十七了。”

  “那年岁是不大。”李娜问说, “那您这年岁……解放的时候你得十岁? 十一了? ”

  差不多!

  “那您这一辈子可真是啥年月都赶上了。”

  男人的经历就是勋章呀, 这大爷的话匣子一下子就给打开了。

  说他年轻的时候是公交车司机, 县城最早的那种淘汰下来的卡车样式的公交车, 他就开过。在单位干了多少年, 多大岁数退休等等。

  桐桐就插话问:“那时候公交车都跑乡下的吧。”

  “跑呀! 一路一路的公交车, 看走哪一路呢。”

  桐桐就说:“我听家里的长辈说过, 那时候坐公交去话化粪站, 得在哪个村子口下车来着?”

  “化粪站离县城不远, 就在县城跟前。那些年远一些, 现在这县城朝外扩, 都不算是远了。”老头儿就说:“粪运出去太远了, 来不及运。只能在下风口, 不要花人力跑的太远, 也不能离城区太近, 味儿太大。得走东南方向, 于家村、姚家村那一条线……”

  “对! 姚家村! ”桐桐就说, “我姨奶奶就在姚家村, 就是那一户丢了十多口人那个村子。”

  “对对对! ”老头儿可太知道了, “听说姚大民的媳妇被找见了……他那媳妇当年可是一朵花! 他丈母娘是文工团的台柱子。我们小的时候去听戏, 那……好听的呢! 后来这不是大运动开始了么? 唱戏的就是那……牛鬼蛇神, 成分不好了。要不是因为这个, 李媚那一朵花能被姚大民给采去?”

  看看! 当年还是个风云人物。

  桐桐就一脸好奇, “咋就能丢了一家子呢? ”

  “肯定是穷极了, 出去找活干了, 被认给骗了。”这大爷就说, “姚大民当年那跟着闹腾的厉害, 后来人家一平反, 他傻眼了, 得罪人得罪了不少。那些年嘛, 他家那么一朵花, 又打又锤……在外面钻人家媳妇的被窝……他当年也算是电机厂的工人呢, 后来也被开除了, 干了不少不是人的事。谁知道是不是他得罪的人报复呢, 把他媳妇拐走了……”

  显见的, 还不知道李媚就是李三妹, 是曾经闹的沸沸扬扬的人贩子。

  当年离开的时候还年轻, 便是丈夫姚大民也没有在电视上认出李三妹就是李媚, 是后来拿了四五十岁的李三妹的照片, 姚大民才认出来的。

  更何况像是这个大爷似得, 因着李媚的美貌可能见过一两面的, 更不可能还认得出来。

  其实再多的, 这大爷并不可能知道, 多事道听途书加猜测。

  但知道化粪站在哪里了, 就好办了。

  天黑了, 两人开车, 朝城外走。既然离县城不远, 那就只当是出来吃饭走岔路了, 不小心给开到城外了。

  西南的方向就一条路, 路灯明晃晃的, 路边的各种招牌显示着大致到了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