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林叔珩那话也提醒了自己:自己手里有很多人的把柄,他们可能杀自己,但如果用的妥当,他们也能想办法救自己。
只要不死,就一切都有可能。
这么想着,他就道:“本官可以跟你回京,但是,家眷必须带着。不管是府里的还是府外的。”
“可以!”
“差事交接……”
话还没说完呢,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紧跟着传来金镇北的声音:“若遇大型突发事件,危及社稷安全,地方交由军管,此亦是法。”
话音一落,金镇北推门而入,看着李广田:“李大人,对不住,巡抚衙门,包括知府衙门,三省各地衙门,本军帅按律,已经派人驻守了。”
桐桐:“……”这个金镇北,可真会找机会。
但是,他说的这个……按律是如此的。你还不能说他错了。
可你要这么干,朝中那些人怎么想呢?
于是,她就说,“军中左帅出了问题,其他人呢?都干净么?”
你什么意思?
桐桐就说,“召哈森归营!王大帅为主帅,左帅出了这样的问题,他没有责任吗?金军帅难道要包庇?按律,上官负连带之责。因此,王大帅和左帅,尽皆回京问责。金军帅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样不能在北区逗留。请哈森回营交接,接管地方。另外,此次缴获无数,请军中核实人数,等着领军饷。”
金镇北:“……”这个臭丫头!
这是一方面防着自己做大,另一方面又拿饷银吊着军中,省的因为此次事件,军中存在情绪。
等平稳过度了,再说其他。反正,她是一点面子都不讲。
这臭丫头,半点都没有把老子的儿子放在眼里。
他哼了一声,“若是本帅不接纳这个建议呢?”
“那我就不走,我上折子,等着朝廷派了各位军机来处理,亲自押人。或者,金军帅想要换防?”
金镇北:“……”你是真坏!也是真能拿捏老子,连换防的话都说出来了。这他娘的,真要是打散了换防,老子这么多年,白折腾了。
出了这样的乱子,还真得防着内阁那些孙子提议换防。
所以,自己还真得赶紧回京。
金镇北抬手点了点桐桐:“行!又领教了。果然是少年英雄!”真他娘的英雄!不知道的还以为新明给了你多少好处呢。
按照她说的做,召哈森回来。
哈森没想到还能见到这个女官。桐桐建议他:“把胡子剃了,没人认识你的脸了。”蒙人重名的很多,叫哈森的也很多,名字就这么叫吧。脸对不上,谁也不敢说你是匪。
“谢您。”
桐桐摆摆手,“走了,后会有期。”
这次不仅押送了李广田这样的官员,更有证人。那些女人,全都带去京城。
金镇北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就扭脸看骑在马上的桐桐:“你的功劳老夫都给你报上去了。折子只怕也到了京城了……你这个文官呀,当不了半年,就得转武!以后,你我共事的时间还长……”
桐桐点头:“嗯!特喜欢跟您共事。”
金镇北心里哼了一声:到了老子手底下,可就由不得你蹦跶了。
不过,这臭丫头八成是没看上老四吧?还是得叫看上的,不讨喜归不讨喜,但是,她比老四强啊!
回头得给老四捯饬捯饬,溜光水滑的,说不得就能入她的眼呢。
他娘的,坑杀两千余人,还在这里谈笑风生的,这要是成了我金家的主母,那我的子孙后代,还能再旺三代!
心里想的怪美的,扭脸瞧着这丫头,问说:“想什么呢?想能换个什么官职?要不要听听老子的建议?”
还是算了吧!你的主意真不咋高明。
桐桐叹气,“我就是想啊……您这折子要是回去了,我爹这一看见,得吓成什么样?我娘要是知道了,准得吓病了。也还盘算着,这次的功劳和缴获,按照朝廷的规矩,上交几成,衙门得几成,到了我这里,能落到多少。我家那情况,穷!得补贴家用。”
金镇北:“……”怎么这么记仇呢?来的路上自己说她花销多,讥讽她家收入有限。瞧,回去的路上就得还回来!
这个臭丫头,老四还是不能给她!心眼太小,老四遭罪!
第142章 万里扶摇(41)一更
谁也没想到细作案的背后能牵出了李广田和特木尔,更没想到,一个协查军中枪械的从六品女官,一把掀开了这个案子的不算,她还勇闯敌营,一晚上坑杀了两千余人。
至于其他的缴获,这都不能细算。
这功劳,只要坐实了,她这可是天大的一份功劳。
齐文超拿着折子看了好几遍,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这件事:好险!
老二还在李广田府上,叫李广田相看呢。
结果李广田私通倭寇,私养倭兵,勾结军中,挑拨民间,意图谋反。
出了这样的事,他焉能不后怕!得亏这只是叫老二去相看去了,这要是稀里糊涂的给定下来了,这内阁首辅的位子自己也坐不得了。
李广田这个混账东西,简直岂有此理。
怕了一次,怒了一次,再看这折子,他先是觉得荒诞。
怎么可能呢?一个文官还是一女官,这怎么可能办到。
可折子是先到军机,其他几位军机大臣盖了章之后才递来的。这就证明以他们在军中和实战中的经验,这个折子上详细说的作战过程,是合理的,不存在弄虚作假的。
也对!新明这些年,几乎从未曾出现过谎报军功的事。军事学堂的教育在这个方面,还是信得过的。在军中,有多大的功劳就是多大的功劳,有因为战局的需要,延后报功的,但却绝没有出现过虚报战功或是冒领战功的情况。
那也就是说,这真是林家那个三娘办到的?
他看了好几遍,然后召秘书丞,“请其他阁老,议事。”
临时开了议事厅,因为天被捅破了——封疆大吏出问题了。
坐在议事厅,折子从这个人的手里传到那个人手里,每个人的表情都特别耐人寻味。
常青莲拿着折子连看了五遍之后,嘴角压也压不住,军中好些年不出女将了。女官便是在兵部其实还是文官,半点也不涉及兵事。
其实,军中是不禁女将女兵的。可就是连着好些年,不出这样的人才了,怎么办?
而今出了一个,她能以军功做跳板,入行伍,这意义当然不同。
此时,她脑子里的不是文官如何,也不是武官如何,而是女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内阁议事,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这个案子本身,得审的。人押回来,后续需得刑部接手。
第二,军中出问题了,那么军机连同兵部,就不能置身之外。
第三,如今北区属于军管,那么地方上的官员有多少涉事呢?他们现在属于妾身未明。吏部需得着手,在官员的重新调整和任命上。
第四,三省政务,尤其是赋税,这些年肯定有瞒报的。需得重新审一次,看看有多少被贪墨挪作他用了。这需得户部参与。
第五,这些年,李广田涉及私造军械,矿产、锻造,这都属于工部的问题,那工部也需得配合。
第六,事涉倭国人,涉外事务避不开礼部,因此,礼部也得协同。
所以,这件事压根就不是几个内阁能完成讨论的,他们唯一能定下来的事就是:扩大会议范围。
内阁、军机、监察三阁连同六部共同议事。
于是,这一份折子誊抄了很多份,经过很多人的手,朝各个衙门送去。这过手的人一多,自然就扩散了出去。
林宪怀几乎是飘着进的议事堂。
他是户部的人,尚书大人特别点名,叫他跟着。
那折子他才粗略了看了一遍而已,还没来得及看第二遍就被喊走了。
尚书很温和,“你也莫要担心,小林大人在此次的处置中,并无过失之处。对李广田的怀疑也是合情合理的。能顺利的将李广田带回来,且叫金镇北在军管三省的问题上听从了她的建议,这就很好!她处理的很理智!”
林宪怀:“……”哪里理智呢?一个理智的人是不会半夜杀个人从墙上跳出去,然后混在人群里跑到人家的贼窝里,跟着又杀了十个人,取了人家库存的火药坑杀了二千余人的。
这事……感觉就不像是一个正常人干的。
我闺女是个正常人!!!
尚书低声道:“你家这个孩子呀,养的真好。好些年没出过这样的女将了,她的前程不可限量呀!只这战功,谁能挡?金镇北是不会在这种事上说假话的。宪怀,这是好事。”
林宪怀:“……”是啊!这事对方不可能说假话,那就是事实了!事实是,我闺女带了五十个人,都是金镇北的侍卫,可结果呢?最后为什么干这件事的是我闺女?
说什么在我闺女的示意下才喝到半酣,意图迷惑对方!
扯淡!我就不信,一个人能盯住那五十个人;我就不信,那五十个人的酒量能是一样的。哪怕留十个人假装醉了也是好的。
由此可见,我闺女当时是多无助!她不自己干能有什么法子呢?
军中出问题了,他金镇北罪责难逃!或者,他真的没问题吗?左帅跟李广田勾结,他金镇北就是干净的?
莫不是那本身就是个圈套,等着我家那傻闺女犯蠢呢!真要是她自己去做,却没做成,出了什么意外,金镇北得到的好处可多了。
其一:能掩盖了他自己的罪行;
其二,清除了窥探到他秘密的叔珩。
越想越是觉得这么想是有道理的:好你个金镇北呀!你真是好算计。叫我闺女去协查是假,意图取她的性命才是真吧。
只此一事,我林宪怀终生与你为敌,永不原谅!
四爷随着工部尚书到内阁大门口的时候,碰上户部一行人。见到老丈人也在,他恭顺的很,主动先问了好。
却不想林宪怀打量了他一眼,袖子一挥,鼻子一哼,拂袖而去。
四爷:“……”素来温和的人竟然当众甩起了脸子?
这作态,引得进去的人和准备进去的人都朝这边看。
可这到底是为嘛的他也不知道。
行吧!想甩脸子就甩脸子吧,桐桐跟着金镇北去的,别人看到的是泼天的功劳,当爹的看见的是九死一生。要是为这个迁怒,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议事堂的正殿极大,各衙门有各衙门的地方。
四爷也是次进来,一看这个格局就知道又是老规矩保留了下来。每个衙门甚至都有自己的铭牌。
他现在只能坐在工部的位置,且陪坐在末位。
因着事涉矿产锻造,自己擅长这个方面,于是,就被临时召来了。当然了,也不排除这本身就是一个坑,因为事涉金镇北,若是自己处理的时候存在隐瞒,很可能就成为攻讦金镇北的一个点。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