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295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因为,罗宝琴顾着孙子的时候多,克扣大人的伙食贴补孩子,这还没处说理去!谁家不是先紧着孩子?

  与其如此,她自己的身体又不错的情况下,她为啥不能自己过活呢?

  王翠枝就是这么想的:“重活是老二的,琐碎的活儿……像是烧个炕,弄点柴,这是老二媳妇的。浆洗的活儿是金淑的!”

  罗宝琴差点没气死:说好的分家,把活都分给子女,你多清闲呐。你硬不过老大家那一房,就可着我欺负!

  家里有啥重活?一个老太太,你有啥重活?把这派给自家男人,不还是心疼你儿子吗?

  浆洗的活儿是金淑的?呵呵!加长的衣裳有啥洗的?一年浆洗一回被褥,这也叫活儿?

  可我呢?我得打扫屋子,得拾柴火,得把柴火剁好,年年天天顿顿的被报到灶膛前。冬天再冷,一天三回的给烧炕。没啥烧了,还得自己去找柴火!

  她就说:“不是不行,是……也难!我要看孙子,将来金花有孩子了,我还得伺候月子,照顾外孙子……这一走,谁照看?”

  王翠枝不看老二媳妇,只看二儿子:“金安,你妈的话不好使了?”

  金安瞪了罗宝琴一眼:“妈说啥就听着!你要忙这个忙那个,不会给妈把啥都弄好再去忙?”

  罗宝琴:“……”她还要说话,金安眼睛一瞪,低声道:“你就是欠捶!”

  于是,罗宝琴闭嘴了,王翠枝一个人过日子。跟老二儿子分家不分院。

  乔枝芳眉毛皱的能夹起蚊子,低声问金寿:“还会打吗?”

  金寿:“……”这种的夫妻关系,注定了他们一辈子都会这么过的。二叔二婶这对夫妻,跟那一对老人的婚姻是一模一样的,最后也不过是步了后尘。

  乔枝芳跟着往回走,低声跟金寿说:“我妈说我去一趟乡下就知道了,家庭环境的差异是不能弥补的差异,这是先天不足。”

  金寿:“……”师娘说的对。

  “但幸而你爸你妈跟旧式家庭切割的很好,没有被老式的家庭裹挟。”

  嗯!

  “要真是带那么一个老人回去奉养,我不敢想象那得是什么日子。”就是再好的姑娘嫁到家里,这日子也没法过的。一层婆婆都难,这要是两层婆婆,想想得多可怕?

  金寿:“……”你说话这么直接,要想找到我爸我妈这么开明的公婆,其实也难。

第1423章 世俗烟火(92)一更

  人家姑娘两次上门, 都是在明知要披麻戴孝的情况下来的。

  不管人家女方的家长是不是同意这一桩婚事,桐桐和四爷都不能假装没有这个事。

  回家之后就商量,等到头七之后, 选一个周末去拜访。不提婚事,单就以金寿父母的身份去拜访他的老师,仅此而已。

  尊重人家是咱的态度, 但总得允许人家反对。

  要坚持反对, 两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是不能管金寿,非要找他谈什么爱情呀婚姻呀, 事实上,爱情这个东西可遇不可求。婚姻呢, 跟爱情有关, 两者有交集,但很难完全重合。

  这件事也不是没跟金寿沟通过,他的说法是:“婚姻最重要的是合适。大哥和大嫂结婚之初是爱情吗?不是!两人般配吗?不般配。可婚后越过越和谐的是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倒是一上头, 爱情来了, 结果呢?两人并不合适。不合适这日子就过的拧巴!”

  所以, 他认为:“婚姻一定得要找合适的!”而不是所谓的爱情。

  桐桐就问说:“可对方怎么想?她在乎什么呢?”

  “她在乎什么我知道。”金寿就说, “我们相处到现在没分开,那么我在她心里应该算是及格的。”

  从上学的时候开始接触, 四年多了。不是那种二哥二嫂那种接触了不到一个月就要喊着结婚的。我们是在否定中坚持到现在都没散的,那一定是深思熟虑过的。各自的优缺点都心知肚明, 却找到了跟对方正确的相处方式, “我是认真想过以后的。”

  他又举例:“像是金喜和小蝉, 门当户对, 相互扶持, 其实相处起来更自在。”我从来没觉得我的门第低, 有高攀之嫌。师娘那么想,单纯就是对‘农民出身’有刻板印象,“要是见了您跟我爸,师娘不可能不同意。”

  这话说的,桐桐这个当妈的又能说什么。

  到了不去见见人家父母不行的程度了。

  那就选个周末,也别开车了。这一场雪叫路不好走了,咱就坐火车。

  拿的礼物太多了,不合适,人家便是收了心里也不舒服。

  可要是拿的少了,也会有敷衍之嫌!

  在人家对金寿不满意的情况下,其实男方怎么做人家都会有不满。

  那能怎么着呢?只能说上门拜访孩子的老师,按照拜师的那一套拿。

  腊兔肉四只,好酒一瓶,老师不抽烟,那就换成两样点心。外面买不到,咱自己做嘛!发糕算一样,四四方方的得有二斤重,上面点缀着红枣。再就是奶粉,牛奶粉有二斤。

  在而今来说,这真的是非常体面的一份礼了。

  四爷拎着包,拉着桐桐走。县城只有小站,火车只停留两分钟。又因着而今的火车难有准点,有时候差个一小时以上都是常事。

  于是,两人几乎是提前了两个小时到火车站,早早的在站台等着。

  户外的冷风吹着,一眼望过去,白茫茫一片。

  桐桐给四爷把帽子拉好,这才躲到他的大衣里避风。等上了火车,也是没个站的地方。年底了,来回探亲的人多了。就只能靠在两个车厢交界的地方,风嗖嗖的往腿上灌。

  人这么多,两人也懒的挪动了,就这么呆着吧。

  一到人多的地方,桐桐就不自觉地警惕。看了看席地而坐,靠着车厢的人,她从四爷手里接了包。

  包里有奶粉,奶粉的香味特别的淳厚。她发现坐在地上的几个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包上,他们闻见了味道。

  四爷把包递给桐桐,桐桐就挪动,挪到车门子的位置,只贴门站。

  下一站就是省城,咱第一个下。

  乘务员也早早的站在门边,看见桐桐护着包,就挡住了别人窥探的视线,开车门的时候,先由着桐桐和四爷下去,她才喊着:“不要挤!不要挤!查一下票——把票拿出来。”

  桐桐拉着四爷混在其他车厢下来的乘客中,转眼就分不出来谁是谁了。

  四爷回头看:“人有问题?”

  啥年月没扒手?能坐火车的人多少都是有些家底的,而今出门咋能不带干粮呢?他们不是冲着钱,纯粹就是图粮食的。

  “不见了!跑的可真快。”

  “那娘们警醒!像是混过江湖的!”

  “现在哪来的江湖?他们只带吃的,不带衣服,这肯定是还要回来的。他们能搞到奶粉,这玩意拿到黑市上得值多少钱?”

  “那咋办?人跑了!”

  “死等!还就不信他不回来?”

  “那得等到啥时候?”

  “咱天天坐这一趟车,还就不信遇不到!”

  “早上的班车,回头赶下午的车就回了。”

  桐桐看着客套的乔师娘,是这么说的:“您别张罗饭了,单位也忙,我们下午就赶回去了。”

  乔教授给这位金主任递了茶,说实话,一见人是很意外的:“……观金寿的言行,便是家中父母开明进步,而今一见,更觉如此。”

  “您客气!金寿回家必谈先生,能受教于先生,是他此生的运道。”四爷看了桐桐一眼,“我们早想登门,又怕唐突。金寿如今参加工作了,在单位屡屡被优待,这是因着您这个先生。”

  “还是金寿能沉下心搞学问!聪明人很多,有天赋的人也很多,但是真正的能做到沉下心搞学问的人,不多。而搞学问的人中,许多都是生活中的弱智儿,而金寿是个例外!他是既能考虑经济仕途,又能沉下来做学问的人。这个孩子呀,他永远知道他要的是什么,克制自律,这一点他胜过九成九的人。”

  是说金寿有自我约束力!

  听话听音,四爷何尝听不出人家乔教授的意思。对方不知道金寿对他女儿的喜欢是有限的吗?知道!但乔教授为啥不反对呢?

  因为合适!因为他了解金寿,知道一个克制自律,心有所求的人在婚姻中的稳!

  都是男人,说什么爱情和天长地久?男人是最现实的物种,除非真的大富之家,不考量其他,那能养出情种来。否则,权衡利弊,这才是男人对婚姻最真实的态度。

  话说到这个份上,四爷没法接话了,接什么话都不合适。他没法接的话,桐桐就接了过来,顺口就夸起了乔枝芳:“……这孩子的性情最真!这一点是好的。我也是个直性子,不爱猜心思。我们家孩子多,什么脾性的孩子都有。就拿金寿来说吧,这孩子嫌少露出喜怒来,是个情绪不容易被左右的人。我总说他太过于暮气……”

  乔师娘突然就觉得,这婚事未必就不好。两人若都是情绪化,或是一方情绪化一方被影响,这都不是好的关系,整天吵嚷都不足以形容双方的相处。

  但一方情绪化,一方稳定不受干扰,这是合适的。

  而今再去想,自己的反对每次都能把女儿气的歇斯底里,然后跑出去……等再回来,好像也就云淡风轻了。

  这说明金寿不仅是能包容她的脾气,还能安抚她的情绪。

  于是,她起身了:“说什么都得吃一顿午饭,时间跟得上。”

  盛情留客,再推辞就不好看了。

  桐桐跟乔师娘去厨房,四个人下了一把挂面,又吵了一个大葱豆腐干的臊子。炒了个白菜粉条,凉拌了白菜心,开了一个鱼肉罐头,一个肉罐头,再一人吃了一碗汤面。

  也是真的用心招待了!根本就没见金寿和枝芳,接触了一次,觉得还行。

  都不反对,那婚事就按照孩子的意愿,简单的办一下就可以了。

  把客人送走,乔师娘把一件一件的礼物拿出来,“很用心了。”

  “我没有看错吧!你跟金寿多接触接触就知道了,这个孩子的优点非常突出。男人嘛,一心在情情爱爱上,是很难有出息的。枝芳年轻,这么想不奇怪,你要是因为这个把金寿排除在外,才是莫名其妙。”

  只看你愿意要一个前程无量的女婿呢?还是要一个愿意跟你姑娘花前月下的女婿?

  乔师娘摇头:“我想的倒是没有你那么功利!我能想通,是刚才看见了金寿父母的相处。电影看了,但真人没见呀!金寿的父亲时刻在关注他母亲的需求,你注意到了没有?”

  那倒是没有!

  “我注意到了。”妻子走到哪里,丈夫的视线都会追到那里,不时的看一眼,“这是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觉得,父母不和谐的家庭出来的男孩子,是不会有这么细心体贴的一面。不是无心,而是压根就不会。”

  因为没见过,所以不会表达。

  这是一个不同的角度,然后乔教授就注意观察了。在单位食堂吃饭,几个人围在一张桌子上,金寿只喝了一口,就起身去挑了一点盐来,不是他觉得需要盐,而是枝芳喜欢味重的。这一点自问自己这个亲生父亲都未必这么细心。

  他突然觉得,枝芳这么死心塌地,原因就是她认为这样的细心体贴就是爱情。如果能这么体贴一辈子,那这到底是不是爱情……重要吗?

  吃完饭,他拍了拍金寿的胳膊,“你爸你妈来过家里,我们吃了一顿饭。趁着年假,你们俩商量商量,看婚事怎么办。”

  金寿一点都不意外,爸妈说会拜访,那就必然会拜访。他从不担心这婚事不成,他觉得只要见了自家爸妈,这婚事里就没有阻力。

  乔家什么都没提,彩礼什么的都没说。

  两边父母都拿出给儿女筹备婚礼的钱和东西,金寿可以说是结婚以后,小家最富有的一个了。

  乔家陪嫁了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三大件,羡煞多少人?

  金寿又不是聋子,自然听得见别人在说什么。不外乎是吃软饭云云,他从不辩解或是去解释。

  枝芳抱了两个白菜进来:“吃炖菜好不好?”

  “放着!水凉,你别碰了,我洗。”

  枝芳靠在炉子边,看着金寿洗菜、做饭、刷锅碗,烧水给两人洗漱,完了连两人的小衣裳都洗了,挂在炉子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