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372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意外吗?朕刚回宫,这便起火,你们告知朕这只是意外?

  他装若疯癫,呼喊道:“传——传——宇文述——传来护儿——传司马德戡——”想了想又道,“传李三郎——”

  四爷被传召,也听闻宫中起火的事。

  禁卫军骁果军已然逃离三成,其余人等心思各异。这其中还有收容的逃犯,而今司马德戡与宇文述又眉来眼去。宫里起火,是骁果军自己所为,还是受人指使,故意吓唬杨广,这可不好说。

  反正,洛阳城之外,四处皆乱民。杨广亲眼目睹了这乱局,只会觉得洛阳已不再安全。

  站在大殿里,杨广问说:“北巡之后,当南巡。”

  来护儿猛地抬起头来:陛下,您在说甚?

  却不想宇文述接话道:“陛下说的是,臣这便去准备江都之行。”

  四爷:“……”历史上也是如此,为何是宇文家在江都弄死了杨广呢?杨广面对突厥之祸,面对中原民乱,他避开了!名为南巡江都,其实就是避祸!

  看!自己推了一把是事实,宇文家谋划也是事实,司马德戡背叛更是事实,然则,他若不是心存惧怕,只想着避祸,宇文家想要得手并不容易。

  就听杨广说:“留来护儿戍守京城——”

  四爷看了来护儿一眼,洛阳乃京都重地,需得嫡系的,忠诚的,绝对的精锐驻守。将来护儿留在洛阳,正是宇文家求之不得的。

  于是,几乎没怎么停留,御驾南巡,前往江都。

  南下的御舟之上,杨广站在船头,眺望洛阳城,而后问身边的李三郎:“你说,朕还回的来吗?”

  四爷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一叹。

  杨广不需要别人给答案,等风起了,他转身回船舱,“你跟着吧。”

  四爷便跟了过去。

  杨广往里走,进去之后站在铜镜前,看了看镜中的自己,又看了看等待在一边的皇后,问说:“大好的头颅,谁来取?”

  萧皇后:“……”她沉默着上前,替丈夫解开披风,然后取走交给宫婢。

  杨广又笑了,肆意已极,问四爷说:“在朕死前,朕还是帝王。”

  四爷:“……”他说:“您玩笑了!您便是驾崩了,也依旧是帝王!以前是,现在是,以后是,千百年后,您依旧是。”

  萧皇后意外的看了这个李家三郎一眼,无奈的摇摇头:这孩子说话也是半疯癫。

  杨广却畅然而笑:“是啊!朕是帝王!一日帝王,便是永恒!此几人能做到?”他拍着自己的胸脯,“杨勇,朕之兄,嫡长之兄,父皇册立之太子,规矩礼法定的太子,那又如何?登上皇位的是朕!是朕!他呢?早已作古,断子绝孙!”

  四爷:“……”那你以为你死了,你的子孙便不用死了吗?在断子绝孙上,倒是也不用比。王朝覆灭无完卵,概莫如是!

  至于你跟杨勇之间的恩怨,得有个了结!而了结这个恩怨的人,此刻只怕正轻装简行,追来了!

  虽一样是死,死了并无差别,但我得把你的命留到她来——她想要的,爷都会给的!包括你的命!

  是的!桐桐准备出发,一路往南。

  突厥退兵了:一则援军陆续赶到;二则,诸城有所防备,一时攻打不下;三则,义成公主送信给始毕可汗,谎称突厥之北出事了。始毕可汗急于回援,故而撤军了。

  而大隋所有援军,包括桐桐所辖部众,尽皆无粮草为继,此战只能就此而罢休!

  两方尽皆损兵折将,无输赢之分。

  大隋一寸未丢,突厥一寸未进。

  桐桐并没有跟李世民多交流,因为李世民急着呢,而今事态已变,晋阳起兵也要提前。四爷之前打手势的意思自己懂了,他也必然告知了李渊和李世民。

  李世民回去要筹谋大事,自然不能久留。

  桐桐也要赶往京都,自是有事的,两人对此心照不宣。

  李世民也知,此人已经羽翼渐丰,不是谁都能笼络的。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此等英雄必为一方豪强。

  可也唯有豪强并起,各成一方大势力,才能清除这天下群贼群匪乱糟糟的世道。哪怕让着天下局部的统一,也可减免庶民之苦。

  他拱手:“天下时局至此,唯林公般英豪,方能解黎民之困顿。”便是他日为敌,某亦爱惜之、钦佩之!

  桐桐还礼:“此亦林某之肺腑。”

  两人寒暄,而后各奔东西。桐桐所带人马依旧不多,将大部人马留给程咬金,“以防突厥卷土重来。”

  程咬金:“……”

  再者,周法尚带其他将士即将赶到。

  雁门郡——此地便是桐桐为自己找的新地盘!此地地处边疆,与突厥接壤,有四十一城。等事了之后,她将再回雁门。

  雁门关往北往西,有大片的土地。

  而今,只能这么走一步看一步了。

  走一步看一步,活一天是一天。

  杨广身在江都宫,穿短衣,拄着柱杖,每一宫每一院的游玩。

  四爷被拉着作陪,游荡于江都宫。

  杨广指着一间间宫殿,问说:“好则好矣,然则,缺了些气息。”说着,便遣人:“速速将美人们安置进去,一人一间。将库房打开,各取所需,将屋子全都装饰起来。”

  四爷:“……”他告退了。

  杨广并不挽留,他看着他的美人们身着华服,住进豪华的宫殿,然后喊人:“请皇后!请皇后来——”

  萧皇后被请来了,杨广拉着萧皇后:“你我为客人,去饮宴,如何?”

  美人们使尽浑身解数,挽留‘客人’,萧皇后看着丈夫兴致盎然,她只沉默的陪着,面容带笑,不慌不忙。

  美酒入愁肠,日日不得醒。

  萧皇后看着美人与陛下皆醉,便起身离开。

  谁知半夜,皇上又宣召,要摆酒。

  萧皇后去了,挨着丈夫,给他斟酒。

  杨广拿了酒壶,也给萧皇后斟酒。而后端起酒杯,示意萧皇后只管端起来,“皇后,到了而今,已然不可挽回。天下人尽皆算计朕,何人敢信?其结果也不过是朕为陈叔宝,您为沈后罢了。”

  陈叔宝为陈后主,沈皇后是他的皇后。他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个帝王。此人不理朝政,耽于女色,整日里饮酒作乐。后陈朝被隋所灭,此人归隋之后,依旧沉溺酒色,醉生梦死。而后病死于洛阳。

  萧皇后看向丈夫,他以亡国之君自喻,而今不过是等待亡国罢了。

  亡国之后,他设想的不过是跟陈后主一样,投降新朝,而后在酒色中死去罢了。

  此刻,能说什么呢?

  说……若真走到这一步,你我可如陈叔宝与沈后,那子孙呢?

  自己的长子封为太子,可是已经病逝!

  自己还有次子,难道也都该死吗?

  你可认命,但凭什么让我与你一般,让我的子女跟着你我殉葬!人便是再难,难道不该求一好活的机会吗?

  这杯酒举起来,跟他碰了碰:此人为夫,甚为不堪!此人为父,何曾尽责?

  杨广不知皇后所想,此时倒是想起了父母:“朕为人子,可谓不孝!朕为人弟,可谓不悌!朕为君,可谓不慈不宽!朕此一生,落得如此下场,原也应该!此……乃朕之报应!”

  萧皇后:“……”你自领受你的报应!我嫁于你,你给我的尊荣不少,给我的苦难与羞辱亦不少。我不觉得你的罪责我需得承担,你造下的孽需得报应在我身上。

  杨广仰头,看着黑漆漆的天空中点缀的星辰,蓦的,一刻星辰骤然暗淡,缓缓的坠落!

  “帝王星——”杨广站起来,“那是帝王星——吾命将休矣!”

第1511章 隋唐风云(36)一更

  “……忽闻官军至, 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四爷在江都官寮之内,尚能听到此等歌谣:听到官军来了,便拿着刀冲上去!如果征我去辽东打仗, 死在那里, 便是跟着起事,被抓住了就算是砍头, 那又能怎么样呢?

  正隔墙听着外面的动静, 玄奴来报:“宫中有小童前来!”

  四爷眉头一挑,“哦?带进来。”

  玄奴转身而去, 须臾便带了一三尺幼童来。等着幼童抬起头来, 四爷看到了一双并不属于幼童的眼睛, 以前杨杲身边有一群陪着杨杲玩耍的孩童,远远的看见过孩童戏耍,他并未在意。

  而今, 看到这样的孩童,四爷便知道了,人之将死,哪有不挣扎的?

  这‘幼童’递了密信过来, 然后行了一礼, 又转身离开了。

  四爷将密信打开,隋炀帝密令:羁押杨暕!

  杨暕乃是杨广和萧皇后的嫡次子,这两人的长子册封为太子, 不过是死的早而已。而今, 还未曾册封太子!这位杨暕被册封为齐王, 自来骄纵, 行巫蛊之术, 被查,而后恩宠日薄。

  这父子二人嫌隙日深!隋炀帝以为要造反的是他的次子齐王杨暕。

  四爷:“……”杨广压根就没想到宇文家会造反!

  “必是阿孩!必是阿孩。”杨广看着萧皇后,抬手捏着她的下巴:“皇后,昔日发生在先帝身上的事……正在朕身上重演!”

  萧皇后:“……”我确实不知是不是我的儿子要造反!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要拥立我儿子为帝!

  杨广一拍手,便有人端着托盘前来,托盘里放着瓷瓶。他将瓷瓶塞给萧皇后,而后又递给近侍:“朕之死期将至!到那时,你们不死在朕前面,朕不能安心!此为鸩毒,服之即刻毙命。朕需得看着你们皆有归处,才可安心受死。”

  萧皇后颤抖着手,接过了这鸩酒,藏于袖中。

  近侍们莫不哀嚎,不敢拒绝,皆收了瓷瓶。

  杨广看着外面:“好儿子——好儿子——父皇等着你来!”

  “可有十足把握?”宇文化及按住令牌,看向父亲:“父亲……人心难测,若骁果军尚有……”

  宇文智及看了兄长一眼,就笑道:“事到如今,兄长倒是怕了?”

  宇文化及:“……”

  “赵行枢乃我至交,此事好办!只放出消息,说宫中准备了毒酒,要杀尽骁果军中生反心,意欲北归的人。就不信有人不从!”

  宇文智及说着,就看向父亲,“父亲,宫中确实准备了鸩毒,此并非造假!军中将领不比士卒好欺瞒,可将此事尽数告知!而今不是咱们不反就可保命,陛下已然起了杀心,不从尽皆是死!需得让他们对此事深信不疑!若谁有怀疑,便告知这是公主从宫里得来的消息。”

  宇文述看了长子一眼,这才朝次子点头:“依你所言。”

  南阳公主乃是杨广和萧皇后的嫡女,宇文智及是南阳公主的丈夫,是大隋的驸马。

  宇文述正要派人去,宇文智及又喊住了:“此事……叫禅师去办。”

  禅师,是说宇文禅师。

  宇文禅师是他与南阳公主的儿子,是杨广与萧皇后的亲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