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42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当然!”常青莲就道,“该如何安排,听陛下的旨意!今儿到这里要结束了……”她看向齐渭,“齐大人,请你去禀告陛下,能否容臣等告退,今儿第一日,暂时到此为止。”

  齐文超:“……”所以,自己刚才叫大家散了,其实是越权了。有陛下,陛下也留了来往沟通的人,那当然是请示陛下才对。

  齐渭应了一声,起身请旨去了。

  小皇帝已经涮上菜了,这会子故作一脸诧异,“你们还没散吗?怪朕!怪朕。朕随后便出一个作息时刻表,按照表中的作息执行便是了,不用次次都来请旨。”

  “是!”齐渭又告退,转身传旨去了。

  旨意一下,这就能散了。

  别看事儿不大,但规矩就是这么个规矩。想当老大的靠边站,想凸显自己的也靠边站,能被选上来的,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六个人谁也不跟谁同路,这个假装在这里衣裳,那个好似在整理帽子,总要等到一个走远了,另一个才动。

  金镇北朝他家儿子看了一眼,问说:“不回?”

  “班房怎么规制,饭食怎么安排……细碎的差事多了。您先回吧,我忙完了就回。”

  金镇北:“……”他又看向那臭丫头,“林伯爷,那……老夫告辞了?”

  “您慢走。”

  金镇北走了,走的慢慢悠悠的,怕追上前面的人。

  常青莲从里面出来,站在廊下,看向桐桐,“叔珩啊,有事要常请示陛下。”

  桐桐欠身:“阁老慢行。”

  对于她说教也罢,安排也好的话,她一句都没接。

  常青莲叹了一声,然后看齐渭:“果然是芝兰玉树,确实是别有风采。年轻一辈中,你最沉稳练达。”

  齐渭:“……”才教训了我老子,又来夸我?他只能谦卑的笑着,“阁老谬赞了,愧不敢当。”

  常青莲笑了笑,走人了。

  最后从里面出来的是曹南院和赵迁,这二人,桐桐可没有单独跟他们打过交道。

  曹南院抚着他的肚子,“老夫饿了……你们年轻人饿的更快,便是再有差事,也得用饭吧!走走走,一起出宫,老夫设宴款待三位。”

  话音才落下,一张严肃脸的赵迁就说,“曹大人何必为难年轻人,此时出宫,还得请旨。不若改日,改日老夫在府上设宴……”

  曹南院呵呵的一笑,“小齐大人,还有这个小金大人……赵家可去不得呀!你们有所不知,赵大人家有九凤,各个待嫁……”

  “家有九凤,也好过千顷地里一棵苗。”赵迁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曹南院嘿嘿嘿的笑,然后跟桐桐道:“不瞒伯爷,在下老来得子,前年才刚得了一儿子……”

  “恭喜您了。”

  “好说!好说!”曹南院说着,笑呵呵的走远了。

  看着远处的一个个背影,三个人在廊下袖手而立:老东西们都是属狐狸的,奸猾着呢!谁跟谁好,谁跟谁恼,一时半会的,看不明白!

第158章 万里扶摇(57)二更

  新阁的设立,是一件叫朝野震荡的事。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什么样的说辞都有。

  桐桐一回家,就看到在家里等着她的兄嫂。

  黄氏是来送家里蒸的米糕的,南边的做法,北方很少有人做罢了,“冻着,吃的时候热一热,伴着蜂糖或是霜糖吃都好。”

  桐桐拿了一个凉的往嘴里塞,“这个是豆沙的?”

  “本来要包些肉馅儿的,可你哥说你这两年的口味变了,似乎是更爱吃甜的。我便给你包了豆沙的、枣泥的……还有好几个芝麻的。”

  桐桐就对着林伯琼笑,“我哥说的对,这种黏黏的东西我更爱吃甜的。”

  林伯琼左右看看屋子,还算是暖和,这才问说,“这有了新阁,求真馆还能起来么?”

  有什么变故我不能提前告知你,只能说,“你说的事我在心了!回头我找机会提一提。”

  林伯琼就说,“监正叫我来问一问,这不……还叫我给你带了礼了。”说着朝廊下指了指,“几个冬瓜,等会子收到窖里去。”

  “冬瓜?”桐桐都笑了,“拿冬瓜送礼呀?你们监正现在这么清正了?”

  林伯琼哼笑了一声,“该是怕你不收,这才想出来的法子吧。”

  说了几句话,两口子也不在这边吃饭,趁着雪小,要急着回去。桐桐又把几匹好料子给了黄氏,“是几个同僚拿来贺喜的,我平时又穿不了那么花哨的,嫂子自己用吧。”

  黄氏也没客气,“回头给你做两身家常的。”

  怎么都行。

  把人送走了,桐桐叫姑婆帮着记下,“年前提前我置办些首饰,给嫂嫂添一些。”

  是!记着呢。

  既然拿了冬瓜,晚上就蒸了一道冬瓜盅。这一入口,桐桐就觉得不对,这冬瓜的口感也太好了吧,这不是手艺的问题,这是冬瓜本身的问题。

  她放下筷子朝外走,“姑婆,我去厨下看看冬瓜。”

  结果一看,果然是如此。皮儿特别薄,口感特别的绵软。

  姑婆指了指边上的被子:“我就说呢,就是怕冻坏了吧,也没有用棉被裹着的道理。用些稻草也行呀!这也太仔细了,竟是用棉被裹着送来了,一切开才发现,这个冬瓜……不是一般的冬瓜。”

  桐桐轻笑了一声,这玩意听起来不贵,但其实特贵。京城附近不产这样的冬瓜,这必是哪个特殊的地域,在极小的范围内,不知道是土质的原因还是什么缘故,产出的冬瓜才是这个品质。

  一磕就破皮的玩意,只怕一路都是用被子包裹着的。一个冬瓜一个被子,路上小心翼翼,这不是价钱能衡量的。

  这个求真馆……过的可真富有!宫里都不叫上贡了,小皇帝都吃不上这么好的,求真馆竟然拿这个玩意送人?

  桐桐就笑道:“我觉得好吃,今晚给我屋里的炉子上放两蛊吧。”

  “嗳!记着呢!”

  于是,四爷过来的时候就见桐桐特意端了冬瓜蛊过来。其实他对这个东西没太大的兴趣,脱了大氅洗了手还问说,“你做的?”大冷天的,不怕冻手?

  桐桐将勺子递过去,“你尝尝。”

  四爷坐过去了,桐桐站在边上靠着他。

  汤水一入口,四爷顿了一下。紧跟着尝了第二口,“不是你的手艺……”

  嗯!

  四爷又吃第三口,“冬瓜……细腻!这东西……吃过吧。”

  桐桐就笑,“贡品!”

  嗯!贡品。后来等闲再没吃到过,而当年吃用都是贡品,一个不常吃的菜蔬,当时也只当寻常。如今再尝到,四爷不免贪恋这个味道,“安化的。”

  桐桐只知道这是贡品,却真不知道产自哪里。做大清皇后的时候,吃用样样都有来处,一个冬瓜她真未必记得是哪里的。

  四爷说是安化的,那必是安化的。

  安化在湘中偏北,这玩意运到京城,就问费了多少人力财力。

  “求真馆监正,托那位天真的小林大人送来的。”

  四爷慢慢的吃着,“年底了,求真馆该朝上面伸手要银子了。户部的拨出款项得有新阁批,他这是急了,走门路走到你这里来了。”

  “来年得用求真馆,不如从这里开第一刀。”桐桐又给四爷取了第二盏,“里面不合格的,混日子的都该被剔除。”

  求真馆独立于外,受到的监管力度太小了。

  四爷就问说,“这一炮,谁来开?”

  桐桐没言语。

  四爷又说,“这些年,把求真馆养的这么肥,其实……内阁难辞其咎。他们是明知道求真馆不干实事,可银钱照给不误。”

  桐桐看了看那冬瓜蛊,“只怕内阁大人们,都吃过这样的冬瓜蛊。”

  何止,只怕各地的贡品他们没少享用。说起来不过一句不知道、不认识便罢了。可其实呢?求真馆当年包括农科,物产的提产、种子的改良,都属于他们管。甚至在各地有他们的试验田。

  所以,他们可以以此名义搜罗来各种各样的好东西!这种贿赂更隐晦。

  桐桐叹了一声,“所以,齐文超……首当其冲!”

  没错!

  “在之前的事上,常青莲连同女官把齐文超得罪透了。”

  嗯!

  “只要李广田的案子不判下来,这个坏影响就一直在。齐文超便束手束脚。”

  四爷看她:“你想用女官……拿下齐文超?”

  “清除后患嘛!开弓没有回头箭,罗君如也怕齐文超回头算旧账,而常青莲护不住她!况且,她为后之路被堵,只能在仕途上求进。这个机会,她不会错过的。”

  行!你觉得行就按照你说的办,先把求真馆给清理出来再说。

  桐桐看着被吃完的冬瓜蛊,想了想还是道:“……还有五个,你明儿进宫带两个吧……”那孩子这皇帝当的,挺可怜的。估计是没吃过什么好东西,投喂一点吧!

  四爷:“……”你这心操呀!本该他给先人上供的,现在呢?先人得供着他!这上哪说理去。

  “能带吗?”桐桐再问一遍,应该能吧。

  四爷最见不得她那一脸的小心翼翼,“……能!怎么不能了?明儿给带上。”

  然后小皇帝就被送了两个冬瓜。这万一是完整的一整个,不怕谁动手脚。

  他就蹲下来对着冬瓜看了又看,然后仰头看这位金大人:“这还没有朕自己种的长的大。”

  啊?

  小皇帝叹气,“当年,祖娘娘在宫里种番薯,种南瓜,什么都能种。就种在框子里!这个习俗一致保留着,以前先帝在时,春耕秋收,挺忙的。这两年朕自己也种了,南瓜和冬瓜最好长了。尤其是冬瓜……今年朕只种了十棵,你知道收了多少吗?”

  他伸出手指,“七十八这么大的冬瓜……每个都在十五斤上下,总重接近一千两百斤。朕算过了,朕要是一个人吃的话,每天吃三斤冬瓜,一年才能消耗完。”

  朕都快吃吐了,怎么还给朕送冬瓜呀?以前只听过‘把石头往南山上背’的蠢事,没想到这位金大人也犯蠢,拿冬瓜送产冬瓜大户。

  四爷:“……”后人这个德行,我是该哭呀还是该笑啊!他只能好脾气的说,“陛下尝尝就知道了,这个冬瓜……不一样。”

  它不是冬瓜味儿吗?

  “它是别人送给林伯爷的贿赂礼,用被子包裹着从湘中运来的。林伯爷托我带进宫的……”

  小皇帝:“……”林叔珩是女官,瓜田李下,不主动往朕跟前凑,这个情有可原。但是,现在做官受贿都已经到了跟朕共享赃物的程度了吗?他想了又想,还是点头了,“那朕……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