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421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可看着佛珠,拿着手串,她又想:要不然呢?动辄朝臣子发脾气,这绝对不符合明君的标准。背后总蛐蛐人……隔墙有耳,跟谁蛐蛐好像都不对。

  自己现在能给四爷蛐蛐,四爷当年又不能总跟自己蛐蛐!大男人嘛,还是要树立伟光正的形象的。

  于是,他除了这个办法也没办法了。

  桐桐翻了一页佛经,写的是啥,一个字都没看进去。然后串子转了三颗之后,把串给撸断了,佛珠啪啦啦的掉了,滚了一地。

  四爷:“…………”现在知道明君难当了吧?在无数次想打死某个人的时候,得克制住自己。

  桐桐听劝了,好好跟礼部沟通了。

  她的说辞是:我觉得杨家先人都很了不起,他们会留在史书上,靠着他们自己发着自己的光。我这事业未成,才刚刚起步,我要是册封他们,那是拉低了人家的身份。

  所以,我尊重杨家先人们的方式就是:继续努力!

  反正态度是好的,也有听你们的建议,但就是坚决不采纳。

  至于说李家呢,她把老儒的折子给长孙世安,折子上只批了一个字——阅!

  长孙世安一看这折子,然后回去就把老儒放到书馆去了。管理图书去吧,你也干不了别的了。

  这一仗,以桐桐的胜利告终。

  在年号的问题上,这已经拉扯了好些日子了,从过完年还大雪飞扬,到三月份,天气稍微和暖,冰雪慢慢融化,草场远远看去,有了绿意。

  这会子礼部还在杠呢!

  军务阁已经忙着出征的事,准备好了,订了日子了,说动身就动身了。这边政务阁还在支持礼部在那里较劲。

  军务阁不管政务的事,全程听着,瞪着那么大的年轻看着他们蹦跶,咋就为这个的,蹦跶的这么起劲呢?

  政务阁三位阁臣,费青奴忙着呢,他巡查牧场去了。韦尼子主管女子事务,她其实是一边学一边用的。对于不懂的事情,她从来三缄其口。这也没错。

  庾质这老儿呢,多少是有些迂的!这段时间是他轮值首阁,礼部提的也没毛病,这是人家的权利。

  于是,就这样了。

  参政阁中,常青忙着背后的事,他的作用就是盯着,不出大问题就行。

  梁洛仁是投城来的,他对这个朝堂人事还陌生,轻易不开口。

  金山听的一愣一愣的,压根就没听懂。

  而陛下没有雷霆动怒,这就证明问题也不大。

  实在是拉扯到劲儿了,长孙世安争的脸红脖子粗了,然后桐桐说:“那这样,你们拟定年号吧!年号纪年与华历纪年并行!”谁爱怎么纪年就怎么纪年去。

  你们愿意用年号,让帝王更有存在感,那是你们的事。

  百姓又不傻,哪个更方便他们知道!一二三四往后数呗。回头看谁使用的多,答案自然就有了。

  更你争的甚?费那口舌干啥?

  然后礼部赢了,高呼陛下声名,激动的亢奋昂扬的!然后歌功颂德,说陛下察纳雅言,虚心纳谏,那马屁吹的震天响。

  桐桐忍着打哈欠的想法,只等着赶紧拍完,我这还忙着有军务阁的会要开。

  礼部就是那么没眼色,拿了十多个拟定的年号过来,叫桐桐圈定。

  这可麻烦死了!

  桐桐推给参政阁:“你们选,你们选定哪个就是哪个。首领们要是不懂这都是什么意思,请礼部的官员去解释。”

  决定权下放参政阁!

  这么重要的,在朝堂上吵了这么长时间的大事情,给参政阁来决定。这是参政阁接到的第一个需要大家一起参与的差事,得重视。

  然后都好忙呀!

  简拔到帝王身边做通事舍人的褚遂良就:“……”陛下要打仗,怕这些部族添乱,这些人还没有归属感,爱摇摆。为了不叫他们裹乱,陛下把’这么大的事‘把人给绊住了。

  意思是:要打仗了,都干正事去吧!别在这个时候给我生事,顾不上。

  这边安抚完了,四爷又给桐桐递了密信。

  其实李唐那边的消息,四爷比常青掌握的详细。

  李唐那边已经有人建议李渊,可以请三郎和林公回来一趟,以窦夫人身体有恙为由,请他们回来。

  请回长安干什么?肯定是以入长安就不打算放人了。

  先把人扣押,若是北境闹的厉害,抵抗不过,咱就只要雁门关,要马邑。

  要是闹的不厉害,直接把北境的地盘吃了就完了。

  说实话,各有立场的话,这个谋算有什么错呢?刘备招亲,也也是周瑜设下的美人计,打算把刘备扣留了作为人质,以夺取荆州。

  这两个计谋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从根子上还是想拿回雁门关和马邑。

  不能说人家卑鄙,各为其主嘛。

  这件事能传到四爷手里,那就是这样的声音还不小。

  既然有这个计谋,那就证明,李唐对雁门关和马邑动心了!谁也不知道这是真的计谋呢,还是一个障眼法,人家面上吵嚷着要扣押人质,其实已经暗暗准备用兵了。

  要知道,平李轨,急于用兵,这是谁都知道的。

  那么,选这么一个时机对雁门关用兵,可是说是非常好的。

  而此时,常青送来密报:突厥始毕可汗驾崩,处罗可汗以华朝扣押了他的妻子金山为由,要兴兵!

  李唐和突厥同时,在桐桐将要对李轨用兵的时候做出了如此动作。

  以一对三,四面皆敌,一个处理不好,便是倾覆之险。

  桐桐啧啧啧了好几声:看看吧!这世上得有多少聪明人呢。李唐和突厥看准了时间,来这么一下。

  这个局怎么破?

  四爷给李世民写信,只是关心窦夫人的身体。另外,再把桐桐的方子附上,说是知道了天策府的事,怕是阿母要生气,病情必然加剧云云。然后秘密送到李世民手里。

  而明面上呢,桐桐又叫庾质跟裴寂去对接,谈一谈交接雁门关的条件。释放出这是可以商谈的信号!他们作为使臣,还没离开!等着路开了,才好出发。

  而裴寂此人深得李渊信任,但此人有个大毛病——好赌!

  可以说,此人除了撺掇李渊起事做对了之外,其他地方实在是能力平平。跟这种人打交道,好糊弄。双管齐下看看!

  正说突厥这边该如何安抚的时候,大宁长公主的驸马高表仁请见。他请求出使突厥,并且希望能册封义成公主为义成大长公主。

  桐桐允诺,派他出使。

  而大华这部国家机器高速运转起来,迎接立国之后的第一次危机……

第1564章 隋唐风云(90)二更

  李唐, 长安。

  窦皇后坐起身上,看着窗外。

  外面黑漆漆的,早春的风还带着寒意。

  她问:“霸桥的柳绿了吗?”该是折柳霸桥边的时节了。

  “是!霸桥柳绿了。您再歇歇吧!”许久未曾安枕了。

  窦皇后问说:“二郎是否要出征了。”

  是!天策府上将军要出征了。

  窦皇后便不说了,枯坐了半晚上, 这才交代:“传给口信给太子, 就说让他得空来一趟。”

  是!

  东宫。

  李建成在正殿,东宫属臣正在议事。

  东宫打的是保卫战, 在李世民军权到了这个高度的时候, 如何能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保障东宫太子的地位, 这才是最要紧的。

  “陛下将天策府设在洛阳, 这是好事!说明陛下是支持殿下的, 东宫依旧占有最大的优势。支持殿下的人,永远比支持秦王的人多。陛下这一招十分高明,将秦王的力量限制在朝外, 他的实力在强,也只在洛阳,不在长安。”

  “是的!平定南部之后,秦王便不能离长安, 这一点至关重要!决不能放他去洛阳。”

  “另外, 也需得从秦王手中分割军权。夺雁门关之战必打,输赢倒是在其次。等秦王南下,便将秦王府精兵骁将借调出来, 由齐王领兵。如此, 便可彻底解除李世民的军权。”

  齐王乃是李元吉, 若是秦王连这个都不应, 那便是他的罪。这能使得齐王彻底抛弃李世民, 加入东宫阵营。

  魏征坐在末尾,他连忙道:“不可!不可。”

  “有可不可?”

  “不是计谋不可,而是时机不可!诸位所言,尽皆为良策,但万万不可操之过急。秦王出征归来,确实留在了长安,且使得陛下支持殿下的决定,能限制秦王在长安,此策才可实施。”魏征说着,就看向李建成,“殿下试想,秦王率兵平叛,还未归,朝中便急着卸其兵权。他会如何?兵强马壮,又有洛阳在手。”

  洛阳乃是前朝都城,在洛阳起事,反杀回长安,谁输谁赢呢?

  李建成朝魏征点头:“说!说下去。”

  魏征就说:“便是心有提防,绝不是现在就露出端倪。此时,更该安抚。只要秦王回长安,而后诸多计策才能实施。故而,此时不该逼得他无路可走,只有造反一途!而今,只能安抚。也唯有安抚,才能叫秦王毫无戒备的回长安。”

  李建成看众人:“诸位以为如何?”

  “善!”

  而就雁门郡用兵一事,魏征以为:“此时机难逢。然则,决不能调用秦王府兵。另外,臣以为,殿下不该表态。”

  为何?

  “在内,军权多在秦王之手;在外,威胁我朝利益的唯北华林公而已。内与秦王不睦,外与林公为敌!可秦王与雍王乃双生……”论起亲睦,人家两人更亲近,更何况,“林公与秦王素有交情,可以说是相识于微末……”便是有分歧,亦是君子之争,“若是两方内外联合,长安顷刻间便可倾覆。”

  李建成起身,此人说的对!说的对!

  他在内殿徘徊,外面的太阳从窗棂照进来,明暗交错的打在他的脸上:“你可愿为使,替孤贺林公之喜!”

  明白!别管陛下怎么想,别管朝堂怎么争,太子想表态一个态度,他无心与林公为敌。

  李建成又说:“但雁门郡……孤的想法,两国可划定边界。利于北华边境防御的关隘,在咱们手中也有。”没有可以从外族手里打来,“而后,与雁门郡置换。如此,两国边境都将牢固!也便于长久的安定!”

  这个问题得解决的,但是可以告诉他们,不是非用军事手段的。

  魏征领命:“臣领旨。”

  将近午时,议事散了。

  李建成这才知道,母后有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