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只能是她对什么感兴趣就谈什么。她对复国热切,对说服自己有着执着的劲儿。因而,桐桐就特别有耐心听她说大隋的辉煌史。
而就在这个时候,处罗可汗率兵昼伏夜出,在悄悄靠近。
张鱼娘递了密信来:“常阁老发来的。”
在突厥的药材商人,多是常青派出去的耳目。他们或许难以洞悉突厥朝堂的一些决定,但是动向还是能察觉的。
可汗出征,兵马的动向,这压根就藏不住。
故而,常青就获悉了消息。
这是得知自己只一万兵马,想要突袭。
桐桐招了罗士信,罗士信马上道:“陛下,臣以为当先发制人。”
“处罗可汗若是死在咱们手里,便是不死不休。故而,可伤他,可俘获他,但就是不能杀他。”
明白!
“往东三十里,那里有湖泊!湖泊所在之处,常有野马群经过。我明日便邀义成公主去湖边安营扎寨,为套好马的。那地方驻扎人数最多两千,我也只带两千人马。卖个破绽,他们必然会突袭我,想要活捉我。同理,既然突袭,兵力必然不多。否则,动静大,怕我跑了。你率八千人马,以强弩伏击他们主力。我这边不用管……”
“喏!”
义成公主并不知道处罗可汗来偷袭,这个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
然后兵马声响起,她才白了脸,咬牙切齿。
桐桐没动她以及她的人,明白了吗?依附他人,这就是结果!当年始毕可汗在雁门关围了杨广,就瞒住了你。
而今换成了处罗可汗,如何呢?还不是一样,瞒着你当真是轻而易举的。
桐桐下令:“保护公主。”
是!
义成公主看着杨青鸟上马直冲,而她则被保护在其中。她忙喊:“莫要杀他!莫要杀他!”
大汗若是死在你手里,我也很麻烦!若不寻好下一个合作者,我将被摒弃在突厥的权利中心之外。
她这般喊着,却未发现身后有侍卫手握弯刀在轻轻的靠近她。
在就要出手的时候,一支细小的袖箭射出,正中这侍卫手臂。这侍卫一手疼,手中弯刀便掉了。
义成公主在对方倒地之后才发现,她惊愕的看过来,就见一女官正从这侍卫胳膊上取走箭簇。
张鱼娘将箭簇收好,看了义城公主一眼,就继续守在边上,而后将一挥手,便有亲卫上前,将这位公主身边的所有仆从和侍卫都挤开,只将义成公主护在中间。
义成公主看了这个女官一眼:“听说过你。”
“没有我,许是隋炀帝就躲过去了!我出卖了你大隋的君王,你我之间生死仇敌。”
义成公主挤出一抹笑来:“可你救了我。”
“陛下有旨,不敢不尊。”
“从本心而论,你愿意救我么?”
“若是你的父母亲眷被人杀了,你受尽屈辱大仇得报,看着仇人死了!这个时候,有个仇人的同宗同族之人,什么也不知道,就跑出来叫嚣,处处为仇人呐喊。动辄喊着要为那十恶不赦的恶人复仇……”
张鱼娘冷笑:“遇到此事,公主会如何想?依公主之所为,该是感动!还有如此有情有义的族人,这情义再是感天动地也不为过吧。
我出身卑贱,懂不了这其中是什么道理。我只知……若无依我的脾性,谁与我那仇人一起,我连她一起憎恨。
陛下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好人与恶人是交不了朋友的。反之,恶人所交往的,又岂是好人?沆瀣一气者,必一般污秽。”
所以,什么忠于故国,什么忠义之行,能与隋炀帝与萧皇后交好之人,眼里有甚是非对错?在突厥装的像个慈悲的好人,那是因为不得不如此。
可骨子里呢?又何尝将人当人。
此人陛下有用,心中不喜,可亦执行命令。若不认,如这般东西,早该一刀刮了她!
张鱼娘冷哼出声:“复隋?隋若那般好,你有杨政道在手,可有多少旧臣投奔?又有多少故国子民来寻你,投靠于你?”
陛下夸你几句,你就真当你芝兰玉树了?可其实呢?你与那隋炀帝,与那萧皇后一般无二,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股子噬人的恶臭之味。只靠近都叫人觉得恶心!
“公主应该去一趟中原,你的车辇该从大街上招摇而过。彼时,定是有许多人出门……他们或是自己剁了手足,或是妻女被霸占,或是鳏寡孤独……他们定会看着你……”然后用乱石投你,臭鸡蛋扔你,唾沫星子淹死你!
第1567章 隋唐风云(93)二更
“报——报——报——”
李唐, 长安。
正是太极湖荷叶铺满湖的时节,一声声传报声响彻宫廷。
先是北华消息,雍王统帅九万人马,以王伯当、单雄信、邴元真、辛獠儿等将领, 大破李轨。
诛杀李轨、李赟、李仲琰等李氏诸人, 杀关谨等附逆李轨之贼子。
谋士梁硕反水投诚;安修仁,安兴贵等胡伤未动刀兵, 降;邓晓、谢统师、曹珍等一众前隋旧臣, 降。
而今凉州秩序井然,无动荡。
李渊愕然:“三郎率兵?林公何往?”
“率一万人马防突厥之变, 尚无消息。”
没等来林公的消息, 另有捷报传来:“天策上将军、秦王破萧铣——”
“折子!折子!”
折子递上去, 李渊急忙打开。折子简略,秦王说,萧铣疑心重, 采集大臣,导致臣属离心。另外,因着军费耗资巨大,萧铣为了减轻财政压力, 于是, 先行大量的裁撤了军队,其军力大不如前。
在战略上,此人并不善于用兵。之前还担心他与林士弘联合, 可惜, 此人并未做到有效联合。而李靖用兵灵活, 防患未然, 切断江陵外援, 使得萧铣孤立无援。
李渊继续往下看,二郎的折子从来都是如此,他的部将如何打仗的,从不提及他自己。而后,把战争的来龙去脉一定会将清楚,内部矛盾是什么,外部矛盾是什么,战略成功或是失败的地方在哪里,我方将领哪里做的好,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胜利的结果是:萧铣被俘,将押回长安;江南大部已平,归唐。
李渊合上折子,“好!好!好!将捷报传下去。议事!”江南的治理,官员的任命等等,且忙着呢。
再往后,天慢慢热了起来。
正觉坐在大殿议事煎熬的时候,又有传报。
“突厥向北华称臣——突厥向北华称臣——”
李渊面色一沉:“突厥向北华称臣?”
奏报上说,林公率领一万人马,与义成公主会盟!然处罗可汗率兵欲偷袭,北林公洞悉意图。林公只率两千人马于钹游尔湖诱敌,大将罗士信率八千众伏击突厥主力。
林公伤处罗可汗,继而俘获。罗士信俘获突厥将领十三人之众。
义成公主欲返回牙帐,另立大汗。
然林公与处罗可汗密谈,处罗可汗称臣,两国交换国书,此事已成定局。
李渊:“…………”这称臣不称臣的,意义截然不同。一旦称臣,北华便对突厥的局势有影响力。
一万人马,迫使对方称臣。
处罗可汗此决定,甚至自私。他若自戕求死,突厥立新可汗,如此之下,突厥必定视北华为仇敌,不死不休。
可此人爱惜自身,不舍得一死,宁肯称臣。
如此以来,突厥内部必起争执。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朝堂争斗不断,足可以给林公腾出数年时间,慢慢治理北华。
一旦北华稳固,突厥便不是只称臣就可了。
而此事对李唐的影响是,北华绝无向李唐称臣的可能了。此乃自己与太子的失误!若是采用秦王之策,优厚以待,深度合作,愿助力北华民生,在粮食、布帛上多与之贸易,北华未必不会称臣。
是的!如果李唐能叫北华得到实际的好处,经济上多依赖于李唐,粮食、布帛乃是必需品,而北华确实短缺,这是在短期内补不上的短板。
如果以改善民生为前提,桐桐不是一个要面子的人。
她最初的设想里,就是那么想的。可以在我需要的时候向你称臣,这没什么的!只要你给的足够丰厚,只要子民能从中获利,称臣又怎么了呢?
但是,李渊和李建成没有这个诚意。
那……桐桐只能形成强大的军事实力,给李唐造成压力!不想动刀兵,那就只能合作。不合作,不给她交易她需要的,怕她放兵扰边,边境不得安宁。
边境若不安,哪怕是小股骚扰,可驻兵却得增加。
她可以以微弱的代价牵制住李唐北边极长的边境线,而李唐付出的得是大量的驻守军,为此承担大量的军费开支。
所以,你是贸易呢?还是贸易呢?还是贸易呢?
我们需要粮食、布匹,我们有羊毛织物可御寒,我们有成品药可救命,我们能交易。
交易拿到所需,谁还跟你称臣。
我们可以为兄弟之邦,友好睦邻嘛!
李渊将传报放下,北华双线作战,一举平定北境,自此,北境安!便是有小股叛乱,部族内斗,但这都是小问题。从大的方面着眼,自此北境平!
他急切的等着捷报,而捷报终于在秋来之前到来了:林士弘战败投降,江南平!
而后,捷报传至天下:江南平——天下安——
“着天策上将军班师回朝!”
班师回朝已经是秋里了。
桐桐看着大利城,马上要告别这里,迁都凉州了。
四爷这次就没有回大利城,他在凉州除了做战后安抚之外,更是在修整凉州皇宫。
李轨称帝了,所以,这皇宫人家一直住着。
皇宫建造的有多大呢?四爷丈量过,有故宫的三分之二那么大。因着李轨朝堂建在这里,这里修建的极其完备,甚至于极其的奢华。
如果要比,大利城皇宫像是一见修整过凑活能遮风挡雨的茅草屋,而这个凉州城的皇宫像是精装过的大别墅。
人家住过的别墅,桐桐有点小洁癖,不一定爱住。
桐桐拿着他的信:“……”瞎说!我这茅草屋也住过人,且荒废了很多人了!我拾掇拾掇,不也住进来了。但你非要说是我受不了,想换器具,想换各种摆设,连帐子都想换了。
嗯……那就还吧。
她回信说:李轨太奢靡了,我不喜欢奢靡的摆设。就是以素净简洁为要,这对风气的养成至关重要。
巴拉巴拉的,写了一堆。
四爷收到信满意了,给其他人看:不是我非要自作主张,你们陛下说了,这事关风气,不能等闲视之。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