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47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书店吧!在书店见面也行。

  两人距离并不远, 都属于南城。选在南城的商圈书店最好!

  周五放学早, 四点半就放学了。直接去书店见面就行!

  四爷的住校申请递上去了, 下周就能住校。可结果才一出学校就看到尹川。

  尹川高瘦挺拔,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车停在学校门口,他靠在车边朝这边看。

  四爷:“……”今儿怕是见不成桐桐了, 他走过去:“您怎么来了?”

  尹川:“……”啥也没说,指了指车:“先上车。”

  四爷也没再说别的,坐在了后座。然后拿出手机给桐桐发消息:改天吧!今儿有点事。

  尹川从后视镜里看坐在后排的大儿子,爷爷奶奶总说孩子瘦了, 是瘦了些。这会子坐在那里一句话都不说, 拿着手机不知道给谁发消息。

  他先开口:“我接你的事先不告诉你爷爷奶奶。”

  四爷’嗯‘了一声,都行!

  就这么简单的交流完,四爷看车窗外, 尹川安静的开着车。大概有三分钟, 车子拐进了一个小区, 这小区全是大高层的房子。

  进了地下停车场, 尹川下车, 四爷跟着下来了。

  从电梯上八楼,转过电梯间,四爷看见一户门上贴着’乔迁之喜‘的字样,一户的门上满是灰尘。

  他以为是尹川他们搬家了,带着他来认门的。结果尹川把一户明显无人居住的房门打开了,然后走了进去。

  四爷跟着进去,里面很乱,到处摆着买回来还没安装的家具,装修后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灰尘和废弃的小零碎。

  尹川站在边上没动,指了指房子:“别住校了。你明儿就过来,在这边写作业。看着人打扫,我给你个电话,自己约保洁……顺便叫保洁的人帮忙把家具给拿出来摆好。”

  四爷挑眉,看了对方一眼:“不是租的吧?”

  新房子谁这么租你?

  尹川没回答,把门口做的鞋柜上面的抽屉打开:“水卡、电卡、气卡都在这里放着……”

  “新房……我住不合适。”你家的房子,我这一住,回头都是事,犯不着。

  尹川看了这孩子一眼,从手提包里掏出一个红本本,递了过去:“房产证,在你的名下。”

  四爷:“……”他跟尹川对视,然后拿过来看了,这房子购置于五年前,一年半前交房,一百三十四平。

  “装修出来有一年了!想着再晾晾,等到冬天……”话没说完,想了想也没说的必要!尹川扶了扶眼镜,“不过也问题不大!测过了,安全的!但添置了家具……你白天还是要把窗户开着。”

  四爷把房产证放到一边,这房子肯定是偷着买的。

  果然,尹川说:“房产证你锁起来,收好!暂时不要叫你爷你奶知道,他们不瞒着你小姑,你小姑的嘴快,爱说闲话。”

  那就是说,他的二婚妻子白清是真不知道这一套房的。

  这是省城最好的学区,从小学、初中、高中都是配套的重点。像是好的单位,他们会跟学校签署协议,他们的子弟是能在这边直接入小学的。但是读了小学能不能升到初中,这就未必了。升了初中能不能考到高中,那更得靠本事。

  但一般的人家,连这边的小学都没资格上。

  原身能读重点小学,是因为尹川他们单位的协议,以子弟的身份就读的。而后就是自己考上来的。

  这里的房价比其他城区的房价能贵出一半去。

  从这里到学校开车三两分钟,那是因为车多,走不快。其实距离很近,真要是走着,十分钟内必到。

  看也看了,尹川往出走,“回头告诉你爷奶,就说住的是托管,晚上托管带晚自习,能补课。”

  这小区确实有这样的托管,好些玻璃上贴着’托管‘的字样。

  出来之后下楼,没直接去停车场,而是到了一楼。

  其中有一户门开着,进进出出的。尹川往里面去,找人家的老板:“这是我儿子……”

  这是个’小饭桌‘,以后都在’小饭桌‘吃饭。

  “钱不用管,已经交了一年的。”吃饱吃好,卫生条件也不错。

  把地方认了,两人这就出来,走楼梯去停车场。

  尹川低声道:“你觉得需要补课,那就补课!不想补……也可以!保持名次,只要不掉下去,就能考上建筑科技大学。只要考上了,不管哪个专业,混毕业就行,工作的事不用你操心……”

  四爷:“……”他上了车才说,“我自己有打算!别耽搁你过日子。”

  尹川再没言语,车停在老家属院的门口。

  四爷开了车门子下去,尹川在背后想喊住叮嘱些什么,可到底没有开口。儿子进了小区的大门,他则在后车的喇叭声中,开着车走远了。

  其实,该一起在外面吃一顿饭的。

  “洗手,吃饭!”

  推开家门,妻子正从厨房端着碗筷出来。

  尹川放下公文包,转身去洗了手。

  白清去端了汤出来,就喊儿子:“尹明——尹明——你爸回来了,叫你爸签字。”

  尹明上初二了,换了家居服从卧室出来,手里拿着一沓子卷子,一脸的笑意:“爸,说好的得给奖励。”

  说这话,卷子放在了面前,从后面抱住爸爸的脖子,摇啊摇的。

  尹川不由的嘴角的弧度就柔软了起来,拿起卷子看了看,成绩不错。他给签字了,问说:“想要什么?”

  “限量款的运动鞋,想买。”

  “行!买。”

  白清给父子俩呈饭,然后跟尹川商量,“外国语学校有推荐报送的资格,初中就得开始准备了。尹明有小语种的特长,保送高中,保送大学都是有希望的。”

  尹川’嗯‘了一声,白清本就是小语种的翻译。尹明自小就学,语言天赋又不错,事关孩子前程,他听的很认真。

  “还是要请外教,我学的到底不标准,口语表达能力不好!尹明得把功夫放在口语上。”

  “好!请吧。”

  “就是费用贵。”白清说着,把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尹川,“给孩子的教育投资会比以前多的多。”

  “一个月多出多少?”

  “三千五左右吧。”

  “好!从下个月起,每月多给你三千五。”

  白清:“……”她问说,“在外面投资……不能一把拿回来么?我看着房价涨的挺厉害。”

  尹川给她夹菜,“孩子考到哪里,将来去哪里工作,你知道?”

  白清:“……”

  “将来毕业之后,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给买房吧。急什么?他现在才多大?”

  “那我想给孩子攒一笔购房基金,每月攒三千……”

  “那怕是有点紧了!这个三千,那个三千,这就是六千!不如一人先攒一千五……”

  白清:“……”她的脸就拉下来了,用筷子戳着米饭,发出极大的声响,“尹镇有他爷他奶的房子呢!那边小区三号楼、四号楼都拆了,在原址上盖高层。五十平的置换了一百平,可以了。这迟早也能轮到老爷子老太太那套吧。咱们再贴着钱,有个一百二,就是大房子了!”

  尹川一边吃饭一边道:“那是以后的事了!这房子给了尹镇,爸妈住哪?再说了,我们是兄妹俩,老人的房子……给了尹镇,不就是咱独占了吗?小妹也未必愿意。”

  白清放下碗筷:“尹镇不是你一个人的儿子,他妈不管吗?他妈的工资不算高,但老董呢?石油单位肥的流油,何况老董又一直负责后勤,那腰粗着呢。”

  只是不张扬,看起来普普通通罢了。

  “孩子买房是大事,对吧?这得看万宁的!要是万宁说,只给孩子交首付,那咱两家平摊首付;要是万宁说,得全款给买,那一样咱两家平摊。买多大的房子都行,我奉陪到底。砸锅卖铁都跟她出一样的钱,这总够意思了吧?”

  就怕她万宁没能耐从老董手里抠出钱来!可那是万宁的不对,跟咱们有什么干系?

  尹川:“……”他吃的不紧不慢,“那行,等跟万宁商量好了,咱再说提前给孩子攒购房资金的事。”

  饭吃完了,他起身:“慢慢吃。我出去见个朋友,九点以前回来。”

  白清:“……”又是这样!

  等大门关上了,白清拿了筷子,越想越生气,把筷子往桌上一摔,筷子弹起来蹦到地上了。

  尹明:“……”他说:“妈,干嘛呀?我将来自己买。”

  “大人说话,有你什么事?”白清自己捡起筷子,去厨房洗干净出来继续吃饭,“你争气点,我这是为了谁。”说着,就低声抱怨起来,“你爸呀,藏心眼呢。”

  尹明:“……”家里也不缺钱呀!

  “你算算,你爸每月给你爷你奶多少钱?给你哥的生活费、教育费不少吧?你爷的退休金比我的工资都高,这些钱攒着给谁呢?你奶奶的退休金跟我的工资差不多一样高,只你奶奶的工资,他们带着你哥,日常家庭开销就足够了。”

  这账敢细算么?

  “你算算,这些年那么些钱够全款买套大房子不?叫人说起来,都是我这个后妈不是东西!可你爸呢?借着名目把钱放在你爷你奶手里,都补贴给你哥了。他钱没有少花,我的骂也没有少挨!”

  结婚十多年了,从来不交底!到现在都闹不清他手里到底有多少钱。

第1622章 寸草余晖(8)二更

  这有些事咋说呢?

  房子购置于五年前, 五年前,正是小升初的时间段。这是防着原身这孩子考不上好的初中,所以在最好的学区买了这套房,想靠着房子进最好的初中, 结果没用上。

  交房晚了一些……房产开发, 有时候推迟个一年半载的,甚至于两三年的都不算是太迟。

  交了房就装修, 那是因为可能原身这孩子的成绩不错, 能考到这边的高中部,紧着装修, 但到底时间短, 开学就没叫住, 想晾着。

  谁知道中间就出了事了,四爷自己想住校,原身的爸这才把房子亮出来了。

  总的来说, 原身这个孩子是个自理能力特别强,性格又稳重的孩子。许是体谅爷爷奶奶带他不容易,很多事都能自己处理。若不是这样,老人也不会放心孩子自己出国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尹川把房子拿出来, 就不怕儿子说漏嘴。

  四爷把房产证放到书包里,回头交给桐桐收着吧。她藏东西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找到。

  晚上这顿饭又是各种的大鱼大肉,吃的是特别丰盛的, 只怕他吃不饱。

  尹爷爷在一边喝小酒, 四爷给把酒斟满, “晚上喝了酒了, 可不能骑您那电驴子出门了。”

  “不出!不出!”出啥门呀, “明儿去水库钓鱼去,野生的鲫鱼好,叫你奶奶给你炖鱼。”

  “天冷了,水库多冷呀?算了!等明年暑假,我跟您去。”

  尹爷爷就笑,怎么看他家大孙子都觉得好。一个劲的在那里说,“多吃点!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