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沈安娜没有否认,因为就她现在的情况,真个人是他能接触到的条件最好的一位。
结果她认,对方不认。
而她在农场的工作被调整了,以前喂养喂猪,而今出羊粪猪粪。
李援军收拾人一点都不留情,反正是欺负他媳妇就不行!真就能整的人有苦说不出。
想比起来,金老三被推荐到农林学院,这件事迄今为止还只有家里人知道!而金家人对外一个字都没楼。
防的就是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背后下黑手。
老太太听老三一说,就马上给全家下命令:只当没有这件事,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管跟谁,一个字都不要提。
用她老人家的话说就是:人永远不肯能维持好更所有人的关系,就算是维持好了,但相好的人家就一定能跟咱一条心吗?嫉妒心谁都有,防不胜防。老三一身小辫子,是出名的混混头子,他被推荐了,一举报一个准。
是的!不要觉得老三跟谁谁谁关系好,不要觉得四爷给各家一个招工名额,背后就没有想要搞你们的?
想啥呢?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不言语不就完了。四年之后再说,谁都无可奈何。
反正农林技校也有试验田在郊区呢,老三也总是去试验田,他本来也就是里面的校工嘛!一周回来一次,这也能说得过去。想瞒总是能瞒住的。
金家就把这件事瞒的死死的,而技校那边呢,金老三自己处理。
他本来心理就有打算,又会跟人打交道,还舍得给同事处理事。谁家有事他都热心,谁有困难他都管,谁在外面受欺负他都帮着出头,跟同事的关系处的特别的亲。
再加上两边的圈子没有啥交集,于是,自从被推荐之后,金家不言语就没人知道,就真没有啥消息。
九月一到,金来财悄悄的去上学去了。
而今年被推荐上大学的还有个意想不到的人——黄丑妮。
其实最开始桐桐是不知道的,这不是秋天来了,秋雨多了。天一冷,涨水了,好些人都从河道边捡到了鱼。姚婶子是个会过日子的,一听说就去了,把这个当个正经事干。
捡回来的多了,就觉得欠的人情挺多,拿着这个还人情,端了一小盆半搾长的鲫鱼给桐桐送来了。
然后又给闫文静送了小半盆。
桐桐正处理呢,闫文静一手孩子一手盆:“我不太会做鱼,每次都腥,做了都是糟践,你要是闲着,你给咱一起做了,我俩过来混饭吃。”
“行吧!放着吧。”
闫文静又回去,端了半盆的面粉来,“咱贴和二面的饼子。”
意思是,你出点苞米面,咱俩家合起来吃顿饭。
行呗!那就过来吃饭。
孩子挺乖的,一岁多了,给个玩具就能玩的很好,闫文静负责看着火,剥葱剥蒜的打下手。
李正阳小朋友听见他爸上楼了,腾腾腾的往出跑:“爸爸……来吃饭——爸爸……来吃饭……”
“咋又上你金叔家混饭吃了?”姚子光逗孩子,然后喊桐桐,“小林同志,我能混饭吗?”
“自带酒水!我家没酒了。”
“得嘞,就来。”
结果跟王小草一起来,带了一瓶酒,带了一大块豆腐,桐桐干脆用豆腐炖鱼贴点饼子算了。
在厨房呢,王小草才说:“听说文静想读大学,我说我为啥不能争取呢?我爸我哥还是领导呢,给我搞个名额又不难。
我还想着我妈总是来看我,这肯定是想对我好了,我都觉得这个名额能拿到手里了!其实,名额要是有,我悄悄的走都行,只要不言语,下面的人就不可能知道。好些单位都是这么干的。
结果,他们就是瞒了有名额的事,可把名额给了黄丑妮!为了黄丑妮能去顺利上学,他们还把黄丑妮的出身成分给改了,黄丑妮他爸是坏分子这件事档案上就没有体现。我想去告,我家那位拦住我,没让我去!”
桐桐:“……”你把你爸你哥又出卖了一次!这么隐秘的事,你咋就这么大喇喇的说出来了呢?
第1751章 岁月长河(82)三更
只王小草嘴里露出来的东西, 能要了他爸和他哥的命。
桐桐:“……”说吧!你这嘴,迟早送他们吃枪子。
清算的日子不远了!
这已经是七五年的秋季了,王富贵这样的人,清算只是早晚得事, 她在意的不是这个。而是七六年临近了, T山地震,数万人的命呀。
据说地震前十天到一周, 出现了各种奇观, 市面上的鲜鱼供应比以往多,还有不少罕见的鱼类。渔民觉得奇怪, 说今年特别顺利, 深水鱼都特别好捕捞。
而后还出现成群结队的老鼠搬家, 大老鼠叼着小老鼠,后面的咬着前面的尾巴,连成一串串的在夜晚的时候从大路上急匆匆的过去。
更有周围公社的社员说, 黄鼠狼也一样,带着幼崽出洞搬家了。又有鸟雀遮天蔽日的飞过,井水发臭。
这无一不是预兆了,大震要来了。
甚至于在大震前的九个小时, 有煤矿的职工发现地电阻率异常, 他认为可能随时有大地震。
此事上报之后,有地震专家来了,当时地电阻率正常了,专家认为是设备受周围设备的干扰。
可做说从七月的中旬开始, 就有种种迹象了。但直到下旬二十八日, 都没有真的去防备地震。
而今,还会不会是那个日子, 也不知道。时空变幻,事情会不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并不确定。
但这件事像是什么东西一直压在人心里,不管怎么样,总该努力一次,万一有用呢?
她晚上辗转反侧,“要不然在报纸上发表点什么?”
偷偷引宣传单也是个办法,但是用在而今却不行!自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发出去,但是,只会被定性为特务行为,为了引起混乱了。
越是这样,越是要维持人心安定,这么做只会适得其反。
四爷低声道:“煤矿……今年我们做的就是T山附近的所有煤矿粉尘设备的安装。既然地电阻出现了数据异常,那就说明有效。只要增加类似的设备,然后做好防电磁干扰,再出现异常,就不能用受干扰解释了。一旦有问题,我就有机会参与。”
有机会参与,就有机会扭转局面。
到时候如果还说服不了,那煤矿那么多工人,他们只要信咱得技术,他们就可用。工人们自发的组织宣传队,宣传地震知识,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吗?谁还能把谁关起来?
桐桐想了想,也对,她就笑了:四爷做事,总是一步一步的,稳步推进,叫一切看起来那么顺理成章。
夏天嘛,夜里住到外面还凉快呢。
万一因为时空的问题,咱估摸错了。那咱付出的就是名声,工作……忍耐两年,就开放了,又不是活不下去。这又算是什么大事么?
因为两个人心里盘算的是这个,所以,对周边的小事就不是很关注。
不过是林棠怀孕了,一入冬怕是就要生了。
又有二房的保财磨磨蹭蹭的,总算是有对象了。因为金守财的婚事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保财的婚事,没有人催过,由着她自己吧。
可这那话咋说的,保财这对象找的……就叫人觉得真的没有大房这些孩子聪明。他找来的姑娘今年二十八了,比他大四岁。
而今这二十八,真的算是大龄了。
像是这样的,要么出身有问题,要么本人有啥问题。结果一打听才知道,这姑娘是家里里养女,她只有一个养母,她养母是当年八大胡同里出来的。解放后改造了,给分了十来平的公房自己住,也给安置了火柴厂的工作。
这样的女人一般不能生育,人家也没嫁人。六零年的时候,好些地方受灾活不下去了,有人爬上火车出来讨饭,就有一个妇女带着个半大的女娃。养母给了那女人五斤小米,把这个半大的女娃留在家里,说是从亲戚家过继来的。
一般人家挺忌讳这出身的,这是连最基本的‘家世清白’都算不上吧。
二婶赵美贤能哭死,那么多好姑娘,你到底看上这姑娘什么了。要漂亮吧,算不上漂亮;能言善道吧,也算不上是能言善道;工作好吧,只是在火柴厂上班的普通职工,当然也算不上是好工作。
普通的好姑娘很多很多,为啥非是这个?
保财蹲在边上不言语,反正就是那个态度:就是她了。
保财带着人家姑娘回来,四爷和桐桐就得回金家吃饭。
她跟着去厨房,被安排到灶台前坐着。
同样坐到灶台前的还有刘千山,她说:“我烧火,你烤火吧。”
桐桐真的没啥事干,在澡堂前烤火。她问秦花菜:“那姑娘叫啥?”
“魏红。”
桐桐问说:“她养母呢?”
“上个月没了。”
“没了?”
“嗯!没了!收养她的时候都四十多岁了,又过了十多年,也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再加上有病,可不就没了吗?”秦花菜把葱皮剥下来,扔到垃圾筐了,这才道,“我婆婆去打听过,得十年前就有媒人给说媒!那一片的胡同里,好些都是他们那种出身的人。有些事收养了姑娘,有些事收养了儿子,还有些嫁人给二婚的男人,家里有养子……”
桐桐听懂了:“别人忌讳,但门当户对的结合也行!等那一茬人没了,谁还关心那些个事?”
“对!就是这样。但这个魏红她养母不答应。后来魏红她养母得了肺结核,就想说把魏红给嫁了。找也不找老京城人,要找就找招工来到京城的外乡人,不知道这边的老底,也能好好过日子。给找了一个,说是啤酒厂的工人,魏红说结婚也行,要是不能招赘,她就得带着她妈。结果人家男方不愿意,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桐桐就觉得:“难得那么有良心,那……其实也还好。”
刘千山看了桐桐一眼,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一家子都是这么说的!开始二叔二婶都不答应,后来打听了之后,点头叫把人带回来了。
这家里凡是听完的都,都是这句话:是个有良心的人。
既然是这样的人,那就可以,带到家里来吧。
老太太说:“这结婚,赌的都是对方的良心!不管是男对女,还是女对男,都一样!碰上有良心的人了,这辈子遇到个坎呀坷的,身后有靠。”
她说老二两口子:“行!一辈子顺顺当当的,不一定能显出这媳妇的好;可但凡有个不顺,这个媳妇靠得住。”
至于说既不能给助力,又不占长相和能力的长处……不重要!看长处吧!
再说了,保财也就那样了!他其实只比旺财小两月,旺财都是一厂厂长了,他还是他!不要只看人家姑娘这不好那不好的,再不好,配咱家这孩子也没辱没,不能光挑拣别人,看不见自己的丑。
于是,这婚事就成了。
女方年纪不小了,男方二十四也已经算是大龄了,这婚事就没必要拖!男方家里同意,这婚事就行。隔了一周,简单的半个婚礼,这就行了。
娶媳妇该有的都给的,但是魏红过日子俭省,也不喜欢排场,甚至于新衣裳都没添置,把布票之类的都攒着呢,只借了人家半旧的衣裳穿了一天,就算是把婚结了。
这家里娶进门六个媳妇,只这个媳妇最省心。
又过了两周,林棠在医院生下一个男婴,取名陶畅。这孩子在林家,是林暮秋和薛婵娟第一个孙辈,有多得关爱自不必说。对陶家来说,陶然其实跟独子无异,这个孩子那能不重视吗?
有好东西一股脑的都送过去,可饶是如此,奶奶还是会留下一小份,代乳粉三袋,给孩子两袋,留一袋叫林樱得空了:“给桐桐送去。她是喝惯了这些,突然离了怕是不适应。”
“不用非得这个!回头我给她买橘子粉!孩子不能选,她能。这个先给孩子!”
好端端的,林樱下班过来,拎着三袋橘子粉放下了。
桐桐把冻好的饺子从窗外拎过来,给下了一碗:“发橘子粉了?”
“嗯!”就当是发的吧,她问说:“你的演出逐渐减少了吧。”
对啊!慢慢的叫新人接替了。再说,大运动一结束,也就不流行老剧目了。人家也跳不了几场了。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