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四爷:“……”
金家这个名取的,老爷子不用说,四爷都能猜到,下一胎叫大顺!小子叫大顺还罢了,要再生个姑娘,我家二姑娘小名大顺?
他觉得咱就这一个,不生了!等读完大学都八一年了,要是在国企,八一年也该计划生育了。
那还生啥?咱就这一个。
我姑娘叫六六,会大顺的!谁也夺不走我们的顺。
六六实在顺口,意思有好,于是,这个名字就这么被叫开了。
至于大名,四爷跟林暮秋说:“爸,您取吧。”
林暮秋其实早都取好了,等着人家请他给孩子取名字呢。如今一说,他一点也不矜持,马上说:“知意!”
知意?
“嗯!金知意。”林暮秋重复这个名字,对着孩子叫,“知意!”
桐桐觉得好听,世上最难的事不就是你知我心,我知你意么?他一声谨言,只觉一生最大的幸事该是不用他说,便有人知他的意!
给孩子取这个名字,何尝不是最美好的祝愿。愿她一生都有人懂她、知她。若真有知人心,无语也能知其意。
那就叫知意。
知意是个集两家宠爱的孩子,林家就不说了,自来也没有男女不同的观念。金家也是真稀罕这个孩子。
金家生的几个孩子都是男娃子,这养男孩和女孩的乐趣是不一样的。当然了,人家再没有添孩子,不是不想生,而是有了一个了,膝下不空虚,就而今这经济能力,多要真的孩子跟着受罪呢。
那就这一个吧!
从医院出来,仇香莲过来看孩子,顺手就帮着洗尿布,然后她自己先笑:“我还说,这没尿湿,咋得洗呢!这一看,我才发现这男娃尿湿的地方和女娃不一样!我家长福尿湿是上面这一片,六六尿湿是在屁股下面这一片。”
这话说的,把桐桐都给逗笑了。
王桂珍从医院拿了婴儿爽肤粉给送来,“夜里换尿布要是不及时,容易红屁股,得给孩子擦洗,把粉擦上。”
刘千山那手术做得,她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生!再加上也到了当妈妈的年纪了,能不羡慕?抱上就亲香不够。
她家那边的自由度更好了,她给她弟弟打了电话,刘平山从事务处弄了一笼子母鸡,老三亲自去取,养在金家后院。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吃三个荷包蛋。几年呢,也开始能买到牛奶、羊奶了。早起天不亮人家就来送。
四爷不逼着桐桐喝这个玩意,所以没订!但是林樱给定了,每天一斤牛奶。她还有奶粉厂的关系,跟人家那个厂的一个女会计关系挺好的,她一次性就搬回来三箱子奶粉,包装简单的那种奶粉,只是完成了脱水。
“你也能喝,孩子也能喝!别给孩子加米汤,不够了说一声,孩子的奶粉不用你们花钱。”给你们补贴。
桐桐:“……”她说,“大姐,我这边能养得起。你以后不过日子了?”
林樱只笑,跟这种笨蛋该说什么呢?上面一直开会,态度越来越明晰。以前不值钱的会变的值钱,以前不允许的,会慢慢放开。
对于金融系统来说,跟经济挂钩的会变的越发重要!但我们故步自封的时间太久了,爸爸被领导叫去,问询意见。爸爸当时没言语,却把关于民国时期的一本金融著作给了领导,那是爷爷留下来的书籍!
战争是金融的原因引起的,只要还要跟别人交往,金融就得重视。而金融跟外面的接轨,势在必行。
已经有一种声音,觉得应该公派人员出去学习。她等着这股风,她会选择走出去,再国外学习两到三年,然后再回来。
过日子?大好的形式马上来了,我们这一届毕业生蹉跎了十年的时光,好不容易有机会一展所长了,你跟我说过日子?
跟男人过日子……他们看似聪明,但有时候真的会冒傻气!这是有风险的。
与其跟这种生物过日子,倒不如好风凭借力,乘风而起来的愉快。
所以,花吧!我一个人过日子,真的用不了这么些。她低头轻轻的戳了戳外甥女的小脸蛋:女孩子的心软,姨妈现在给你奶粉钱,等姨妈老了,你常去看看姨妈,好不好?
六六此时还不到能知人意的年纪,见了嘴边的手指,第一反应就是伸出小舌头:给我嘬一口吧!
帮衬的人多,就觉得养孩子真的不难。她不太看孩子,王竹兰、薛婵娟都有时间,换着看孩子,她和四爷都不太能轮得到。晚上也不跟他们睡,王竹兰晚上在这边睡,带孩子呢。
金家的老太太表达喜欢的意思就是,偷偷的给金货!
六六一出生,老太太就拿了个金项圈和金簪来,偷偷的塞给桐桐,叫给六六收着。
金家是帮忙带的多,照看桐桐的多。林家是管了孩子吃和穿。林樱买奶粉,这奶粉存的,便是断了奶,奶粉也足够喂养。
而林棠家是陶然和她都是上班穿制服,邮政也有自己的工作服,那布料就省下了。她家有孩子,能给桐桐挤出一部分,再加上林柔的,几乎就是……六六能不停的长,从不穿谁的旧衣裳,一水全是新的。
他们两口子花销什么呢?就是把孩子一生……然后可以不用管了!这孩子不用他们也能被好好的养大。
谁看见了不羡慕吧?
闫文静过来玩,看着人家这厨房炖着鸽子,婆婆好脾气的伺候着。她就跟桐桐说,“我不羡慕你别的,就羡慕你这个!”有帮衬,这真的是走了大运了。
桐桐只笑,闫文静是没娘家帮衬,她妈活着的时候,她是宝贝!早早能学舞蹈,悉心培养,就知道过的是啥日子。
她都被选到团里了,十四岁的时候,她妈病故了。然后她爸就娶了个后妈。真就是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她爸从她要工资,因为她后妈嫁过去的时候带了个三个女儿,可进门后给她爸生了个儿子。
闫文静的亲妈因为身体的原因,只生了她一个。后妈本身就带了三个女儿,又生了一个儿子,家里的负担重,养不起,她爸就从她要钱。
闫文静那时候小,每次都给一些,可她爸还嫌少,要全部!那时候她也才十四五,还不是挑大梁的闫文静,哪有那么些?女孩也得有自己的开销。
她就不给了,跟团里说这个事,团里就出面处理了,甚至找到她爸和她后妈的单位。但也因为这一闹,彻底的算是撕破脸了。父女俩得有快十年不来往了。
她结婚生孩子一盖也不告知父亲。
婆家这边……为结婚的,把公公的心脏病给气犯了。如今,李援军父母的问题也将解决,反正人是回家了。
她婆婆是个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为人严肃,其实也没怎么着闫文静,上面给补发工资之后,人家把工资给子女分了分,该给李援军的这一份也都叫闫文静保管了。
可闫文静心理上还是怕婆婆,每次带着孩子跟李援军回去,她都像是受刑一样。
“你家是你婆婆过来照看……我家那边,李援军说,我要是带孩子带累了,就让我把孩子扔给公公婆婆,我愿意干啥就干啥。我哪放心呀?”
桐桐:“……”其实,李援军说的也是个办法!孩子在爷爷奶奶身边,住的是大院,你们晚上接回来不就完了吗?处一处不就熟悉了吗?
她就说:“要是我,我就觉得可太省心了!早起半小时,给送过去。下班直接过去接孩子,带混饭!吃完饭带孩子回家。”
我连饭钱都省了。
闫文静:“……”啃老啃成你这样,也是绝了!你是怎么理直气壮的说,下班直接过去混饭的?
桐桐看她:“要是你妈还活着,你带孩子回去住两月,还得交伙食费吗?”
那我妈不得撵我走呀!
“对呀!你给你公婆交伙食费,你公婆不得撵你?”琢磨啥呢?
闫文静起身:“你说的有道理!”她把樱桃给放下,“这个能吃,不影响孩子吃奶!你吃吧。”我送孩子去公婆那边,然后我叫李援军跟我看电影去!好长时间没看电影了。
王竹兰回头看自家这儿媳妇:当着我的面说这个,咋这么憨呢?谁家儿媳妇当着婆婆的面教唆人家啃公婆的?
桐桐起身去洗樱桃,她过去接了:歇着吧!留着精神好继续多教唆几个。
第1761章 岁月长河(92)一更
孩子出生了, 过了百日之后,桐桐其实还是要去单位上班的。
差不多就是早上出门前喂孩子,中午一定得回家吃饭,回来一喂, 出门一喂, 晚上下班赶紧往回跑,孩子等着吃奶呢。
所以, 孩子是不吃奶粉都不成。
看孩子的活, 金家这边孩子的太奶奶和奶奶都过来。一个看着孩子,一个帮着做做家务, 能替换。
王竹兰给四爷说:“别叫你丈母娘来回跑了, 那边老人家的身体更重要!老人家在世一日, 你们都跟着受益!”
是说林家那边老太太的资格老,老太太活着,人脉关系就实在, 晚辈要是有个啥事,能借上力。一旦没这个人了,很多关系就松动了。
咱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老太太的身体最重要!看孩子的事又不是非你丈母娘不可, 咱家能腾出人手。
“我跟你奶奶过来替换, 你爷爷会做饭,你爸跟你爷在家吃,还饿着他了?你老丈人家那边,人家想孩子了, 过来转一转看一看。等孩子大点了, 你们得空了带过去就行!”咱家想想办法,不能因为孩子叫你丈母娘忙前忙前。
桐桐其实就是这么想的, 关键是自家那边奶奶的身体跟这边不一样,人家是战争年代跟着部队来回转移,也是背着电报机穿过枪林弹雨的。那时候啥条件呀?身体底子还是受损了。
金家老太太……看着过的好似也就是普通人的日子,可她动辄就是金货,咱就说,这老太太受过啥罪?身体真的挺好的。上下楼,甚至于自己上下地窖的梯子,麻溜的很。
那就这样吧,孩子给婆婆和太婆婆带。
孩子过百日,这就是六月份了,天已经热了起来。桐桐回来先擦洗,再去屋里给孩子喂奶。
六六养的白嫩白嫩的,天一热,只穿个翠绿的小肚兜在床上躺着,这个天气抱着孩子,孩子只会更热。就叫这么躺着吧,散淡。
报到怀里一闻到熟悉的味道,张嘴咕叽咕叽的就吃开了。
王竹兰说:“四点吃了一瓶奶……”可不老少了。这孩子肯吃也肯长,特别的好伺弄。吃饱了也不哭,尿了拉了一哼哼,给她一换,这就成了。
儿媳妇在喂奶,婆婆在厨房已经把菜都喜好了,米饭都蒸上了,她去厨房炒菜。
换了老太太,老太太去吸了吸,就去等着,孩子吃完了,她看孩子,叫桐桐去洗个澡。反正一个孩子,忙一家子。
桐桐洗漱完,衣服就那么先放着。老太太刚给孩子换了尿布,这会子顺手去洗了。桐桐又给孩子按摩,按摩舒服了,该排气就排气,尤其是孩子的肠胃,她不胀气,消化都好好的,只要没有不舒服,就真的不会哭闹了。
四爷回来刚好赶上吃饭,饭一吃,不用他洗碗,但是,他去洗漱,顺便得把衣服洗了!
王竹兰在厨房喊:“顺便把地拖了。”
不是说地脏,拖一次,既干净,又给加湿,温度这不是就降下来了吗?女人生了孩子,为孩子喂奶其实特别的难受。
涨、疼,天热出汗,回来抱着孩子,孩子吃奶,大人又累又热,浑身黏腻。叫她歇着吧,家里的活你多干点。
四爷先进去看这娘俩,孩子被哄睡了,四仰八叉的。桐桐穿着小褂子,大短裤,歪在边上用扇子给孩子扇着。
他进去坐在边上看了看,摸了摸桐桐的额头,一层汗,“明儿买个风扇回来。”
行!我做个帐子,风扇风太大,动静也大,隔着帐子那点风就够用了。
四爷出去了,卧室门开着通风,能凉快些。
桐桐扭脸去看他的背影,真就是把衣服泡在盆里,先拖地去了。地拖完,衣服也就好洗了。
家里安安静静,王竹兰在厨房做酸黄瓜,把黄瓜放在手里用刀劈,不用案板就没声音。老太太坐在另一个卧室里,给孩子做秋里要穿的夹袄。
楼道里有走动声,孩子们呼朋引伴的声音。桐桐都有点打盹了,结果家里的门被敲响了。
王竹兰要起身,四爷拜了拜手,他正要去晾衣服,顺手开门,还以为又是谁家没来得及买盐买醋,来借点呢。结果是个意想不到的人——王小雅!
就是那个桐桐用一张电视机票,一顿西餐,一个自行车票才疏通了关系的那个‘朋友’。
王小雅站在外面,扬起笑脸:“金厂长,在家呢?”
四爷点了点头,声音压的很低:“请进。”
王小雅声音就轻了起来,进去后跟王竹兰点了点头。四爷指了指沙发,老太太放下手里的活,起身去看孩子了,知道这是来找桐桐的。
桐桐朝外看了一眼,起身从里面出来,把卧室门带上。四爷把水壶里的凉茶端过去,就去窗边晾衣服去了。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