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602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桐桐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进家门:以后咱两家的孩子别一起玩了吧。

  六六穿的是连脚裤,是孩子太奶奶给做得,是个虎头裤!脚上绣着虎头。一般都是男孩绣虎头,女孩绣猫头。老太太给老大老二家绣的是虎头,给六六也绣虎头,说咱跟小子是一样一样的,咋还不能穿虎头了。

  虎头绣的活灵活现的,颜色又亮,苗苗和正阳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容易被色彩吸引的年纪。抓在手里把那虎头当玩具玩。

  又不会捏疼六六,玩呗。

  结果王小草不知道不称心了,夹枪带棒的。

  姚婶子气的手都颤了:那姓彭的算干嘛的?!这厂里一半人都是金厂长的熟人,都是领了人情被招工招进来的!人家就算是不在厂里,往后也是高升!去年立功了,还没奖呢!这再要考上大学,那前程得多大!

  你巴结姓彭的不是错,但你为啥要得罪小金和小林呢?

  都说人走茶凉,哪有人没走,人高升会站在你头顶上的时候,你的茶先凉了?

  这不是二百五是什么?

  离婚!离婚!她会拖累一家子的!

第1764章 岁月长河(95)一更

  十二月, 天气极冷。

  考试的日子就在跟前,而四爷和桐桐还不在一个考场。孩子给王竹兰和老太太放在家里,四爷赶他的考场,林樱去送林柔, 林棠有陶然去送, 林暮秋亲自来送桐桐。

  而今哪还有送考的?都是自己去考的。但林暮秋非要送,连着问了几遍:“准考证带了吗?文具都带够了吗?”

  带了!检查过的。

  如此再三, 叫他看了, 放在包里。包背到身上,拉到前面, 抱在怀里, 他这才放心。

  艺考带的工具比较多, 除了文化课考试得用钢笔或圆珠笔之外,艺考得自己带铅笔或是木炭笔,还得用三角尺圆规这些工具。

  通知上说了, 图案设计一般要求单色,用色彩也可以。但是画笔颜料等得自带。怕考试中突然想用彩色的,她还预备了颜料。

  第一天考文化课,因为考的科目少, 第一天就把文化课考完了, 第二天就是专业课的考试。

  今儿带的东西就很少,用的笔还是林暮秋从单位里后勤买的,外面买的圆珠笔不好用,写着写着就不流畅了, 但是银行用的那种签字笔不一样, 林暮秋给买了一些,又叫桐桐送给刘千山和小五一人一盒。

  早起在家里吃了五个荷包蛋, 林暮秋还挂着水壶,水壶在大棉袄里面藏着呢,一路到现在还是烫的。要进考场的,林暮秋把水壶打开给放到嘴边:“含两口,润润喉,不要多喝,中途得上厕所。”

  行!喝了两口。桐桐摆摆手,跟着等在外面的人群进了考场。

  等时间到了,考生都进去完了,大门就关上了。林暮秋推着自行车在这一片转,找了一户人家,“大哥,能借用一下你炉灶么?”

  说着,就把一包烟递过去。

  人家没接,只问说:“你这是干啥的?”

  林暮秋把工作证给对方看:“不是坏人!是我姑娘在这考试,路上太折腾了。吃饭也不方便,我这带了点饭,想借您的炉灶,放边上温着就行。”

  有工作证,知道不是坏人,那:“进!进来。”

  林暮秋把烟硬是塞给人家,这才进去。把铝饭盒放在炉子边上,把水壶也放在边上,水至少能一直是温热的。

  上午考了政治、语文,一出来林暮秋就在外面站着。桐桐高高兴兴的跑过去,林暮秋啥也不问,朝边上指了指,“走!去吃饭。”

  啊?去哪?

  结果去了一户人家,大爷挺热情的,叫桐桐坐在炉子边上。

  考场确实是冷,挨着炉子才算是缓过来。林暮秋把饭盒打开,里面是多半盒的蛋炒饭和铺了一层的红烧肉块,热腾腾的。

  桐桐:“……您和大爷怎么吃呀?”要不分三份算了。

  “你先吃,等你去考试了,我跟你大爷两人涮羊肉去。”明儿还得用人家这屋子,今儿请人家吃顿好的。

  桐桐就行,看大爷:“那……您等会涮羊肉吧,我先吃了!”

  “吃!赶紧吃。”

  林暮秋把水壶打开,桐桐就一边吃,一边给林暮秋说这次的考题,“……文言文考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林暮秋愣了一下,那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家里人夸桐桐好看,她自己也用‘邹忌与徐公比美’比喻,认为家里人觉得她最好看,没别的,‘私’她而已。

  既然能拿来用,那自然是读过,懂什么意思的。

  “现代文阅读考的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就是那篇。”这篇现在还不是教材上的课文,读过的不多,但家里的散文集上就有这一篇。

  林暮秋:“……”这孩子的运道不错呀!这个散文朗朗上口,她是读过的,“考过了,不想了!下午好好考!”

  桐桐继续考试,林暮秋请人家房主吃饭,回来正好接桐桐。

  考完就能回家了,路上桐桐叽叽喳喳的说历史考题,近代史占比重,古代的科举制,制度的变革,这又占了很大的比重。

  林暮秋:“……”这都是望才押中的考题!他说近代史一定是重点,这是必然,屈辱史不能忘,考题就是指挥棒,都得记住。

  科举制的发展,到现在的高考,都是为了教育公平。

  还有制度的变革……对的!制度一直是在变革的。

  不管哪个科,其实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的。而望才押中了大的方向,这些必定是桐桐复习的重点。

  而地理的考试,非常的基础,就问你,地球公转方向,公转周期,地图三要素,我国的国土面积,京广铁路和陇海线交汇的城市是哪个?

  甚至于最后的大题也只是问,我国的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不是得背诵记忆多少,这对于成长在林家的孩子来说,这纯属就是常识。

  林暮秋觉得踏实了,只这几门文化课……其实不艺考,只考文科,哪怕数学得个零蛋,只凭这几科,至少也能读个大专。就算是专业课没考过,半年之后再考一次文化课都是可以的。

  桐桐也担心艺考,这真的是……感觉没考过。

  素描是画一副解放军战士的半身像,这个桐桐画过很多,脑子里好像也有很多。她埋头画她的,监考的老师站在她身后看了好一会子,多看了她两眼。

  这个学生的基本功很好,像是生产线上的熟练工。不过难得的是,她很有想法!别人都是画海报上那种握着钢枪,胳膊肌肉清晰的战士。而她不是,她在画战场上正在潜伏的狙击手,战士脸上的表情,那手上的动作,还有那专注的眼神。

  她以情感赋予了这名战士以生命,看见这眼神,你会想,他是在掩护战友?是在伏击敌人?

  别的考场不知道,这个考场……他笃定,这是他见到的最好的素描作品。

  等到考创作题的时候,老师更确定了这个想法!创作题的题目是《支农》。然后大部分考生都在画拖拉机,画给农民送农具,而这个考生的立意完全不同。

  她在画大修水利,截取了千人万人义务修水渠的一个画面。画面上的人物只简单勾勒,就能看出这些人中有学生、有工人,有干部,有知识分子,大家都投入到支农的队伍中去。

  这幅画涂了色,涂色的地方只有迎风招展的红旗,这鲜红的颜色,配上劳动的场面……这个时候不由的就会忽略她的绘画功底,而是被这幅作品给触动。

  别人在抠拖拉机和农具上的细节的时候,她却以速写的手法完成了这么一副作品。其实,立意只要好,这种作品是需要时间打磨的。

  这么短的时间考创作,考的不就是立意吗?

  她的立意足够好,那这作品的成绩就不会差。

  考完了,桐桐先松了一口气,作品交上去,回来东西一收拾,回家。

  成绩得在一个月之后才能出来,大约是在七八年的元月底二月初,这差不多正好是小年前后,春节的前夕!

  这个时候给公布的是体检通知,体检通知上有你,你就去体检,拿到体检结果,然后等着通知。

  因为春季开学,所以,有些学校发出的通知书是电报!因为学生远的话,通知书寄挂号信也来不及。就是打个电报,拿着电报去学校报名。

  考完了,咱还拿着单位工资呢。麻溜的上班去吧!四爷的职务是没有了,要是没考上,上级会安排去D校脱产学习,这迟早都得去。

  所以,四爷才提前找领导汇报工作,希望早些交接。

  在结果出来之前,他是没有具体职务的。但他的关系还在厂里,他就去厂里帮忙。去车间,干一干手搓零件的活,有时候也拿着零件画一画,彭越来来回回的找了几次,四爷都说:“您去忙,我看的是零部件的嵌合问题。从手工打磨到车床,咱这设备急需更新。”

  是啊!是啊!

  桐桐很认真的训练,这对她产后恢复有很大的帮助。闫文静觉得自己的胸和屁股有下垂,但发现林桐好像并没有。而且,这才恢复了多长时间,高难度的动作她还是可以完成。

  当再次跳跃旋转,在空中做出优美的动作,新选上来的那些小姑娘全都‘哇’了一声,看着她轻盈的落地,再起跳跃。

  这体力,可以呀!

  单场跳完,大汗淋漓:还是没恢复过来,之前可真不至于出那么多汗。

  闫文静问说:“等的着急吧?”成绩一直没出来。

  桐桐就笑,其实还好。

  “厂办那个谁……就是你们家老金提拔起来的那个女工……”

  哦哦哦!知道,就是那个差点被推荐上大学那个,“叫牛胜男,我知道她!她上我家借过资料,这次也报名了。”

  “她家住三号楼那边,我听说,她爱人跟她闹离婚,说是要敢去上学,就不过了。”

  “这什么混账东西?”桐桐嗤的一声,“她爱人是在车站扛大包的那个?”

  对!牛胜男以前就是车站仓库的,发现了盗窃案,差点被推荐上大学,听说被现在看大门的那个李宝华给拦了。

  再后来就调到了这边的厂子,也分了一居室的房子,生了个姑娘,比自家正阳小半岁。小孩常一起玩。

  “这要是考不上就算了,这一旦考上,我看这两口子也悬了!”

  结果元月三十一日,听说教育局门口贴着名单。四爷和桐桐骑着自行车去看,到了地方两人分开,因为不在一个榜上,艺考榜单上的人特别少,一共才三四十个的样子,桐桐的名字排在第三位,她一眼就看见了。

  知道有自己,她就先去另一边排队,领体检表格。

  结果一转身,看见对着榜单流泪的牛胜男,她顺着对方的视线看过去:牛胜男榜上有名。

第1765章 岁月长河(96)二更

  正看着呢, 听到金老三的喊声:“桐桐——桐桐——”

  桐桐看过去,金老三拉着刘千山正在人群里挤,显见是没有挤进去。桐桐这边人少,边上的榜单就是文史类的, 她给两人指了指, 就贴着榜单的墙根下往那边挤,找刘千山的名字。

  人山人海的, 看见了人也不急着走, 还相互给聊上了。

  桐桐挤进去,仰着头看榜单, 在第二张红纸上看见了刘千山的名字, 她朝外面喊:“三哥……这里……第五行……”

  还是看不见, 声音也只是隐约。

  金老三半蹲下,叫刘千山骑在他的脖子上:“快!骑上来。”

  刘千山顾不得其他,猴在丈夫的脖子上, 越过一个个的脑门,看见了榜单,她看见桐桐朝上指,然后给桐桐挥手:看见了!看见了!看见名字了。

  桐桐贴着榜单下又去理工科那边, 她看见了金望才的名字, 也看见了四爷。

  四爷正在找林棠和林柔的名字,瞧见桐桐了,给她拽过来,指了指林柔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