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623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这会子孩子的屁股都跟着扭起来了,“哗啦啦下雨了……看到大家嘛都在跑……”

  广场上好些人先是无意识的跟着音乐摇摆,可越听越不对,没听过。

  但这没有什么不健康的内容,就是那些看护模特的大妈们也没说啥,这歌唱的不就是下雨那点事吗?全程都是下雨怎么怎么了?这又怎么了呢?

  这首完了,又是一首《龙的传人》,这首歌是七八年就发行了,歌的内容更没毛病。

  紧跟着又是《小城故事》,是《蜗牛与黄鹂鸟》像是儿歌的一首歌。

  那种完全不同于曲风扑面而来,带来的那种新鲜感消除了那种等待和燥热的感觉。尤其是年轻人,还相互打听,这唱的是什么?

  八点半一到,大门打开,陆续进去。

  好家伙,人山人海。林柔不敢带老太太往里走了:“要不别进去了,人太多了。”

  可老太太想进去,“看看!去看看!我这腿脚麻利着呢。”

  没法子,娘仨护着老太太往里面去。

  里面舞台上的穿着新衣服来回走动的姑娘,她们管这个叫模特。模特穿着各式各样的裙子,穿着或是高跟或是平跟的凉鞋。

  看的人太多了,林棠朝边上一指:“往那边去。”

  女性朝一个方向涌动,里面有服装、内衣、鞋子、包包,甚至于袜子、丝巾、帽子。

  里面秩序井然,有服务员用尺子给大家量尺子,然后选尺码,买完的从另一边出去,不知道里面还有什么。

  她们得排了半个小时才到跟前,一人买了两套内衣,两包袜子。

  林棠还说:“没给我婆婆量,回头我量了,明儿再来买。”

  从里面出来,往出走,有童装区,有男装去,她们都进去了,给孩子买,给家里的男人买。

  从里面出来,到了出口了,看见桐桐站在出口边的楼梯边,跟几个人说话,嘈杂的环境里似乎能听见她在说:“……货不够,紧急调货!而今看这情况,存的货把明天都支应不下来。”

  薛婵娟才要喊,就又见有人急匆匆的过去,“林姐,退货处那里有点争执。”

  “不要争执!只要客户说退,就全额退!”桐桐喊着,“叶子——叶子——”

  叶元盈一头大汗的出来:“怎么了?”

  “去买饮料冰棍,给公安同志、消防同志、安保还有咱们场馆内的工作人员都给送去!两小时送一趟。”

  “嗳!”

  “再去催,温水、绿豆汤、凉茶必须随时续上,杯子得随时清洗……你去看一下!”

  “嗳!”

  “母婴室的糖果随时补充……”

  “嗳!”

  薛婵娟看着自家这笨孩子穿着白短袖黑裤子,脚上还只是布鞋,头发盘着还显得有些毛躁。听着声音都嘶哑了,看给忙的。

  算了,不过去打招呼了。

  等出去一看,外面一排排都是军绿或是天蓝的保温水桶,渴了就过去排队,供给温水、绿豆汤、凉茶。不时的有人抬着水桶来,往保温桶里蓄水。

  天热,有人没带水壶,就在这里等着,喝点。

  那么多人出来了,可广场上还聚集着那么些人正排队往里面去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聚集了过来,也不嫌弃热,听这音乐,跟着学唱,乌泱泱的到处都是人。

  学校领导来了一次,哪哪都是人,但一切都井然有序,连厕所都有人守着随时打扫,没啥要看的。电话很忙,客户在用这边的电话联系呢,商量着调货的事。

  谁都没想到这么火爆,火爆到七天的货两天都撑不下来。

  还想着京城这边七天收回成本,其实呢?一天半就足够了。

  金东云拿着相机拍着现场的情况,真的,大陆是一个巨大到不敢想象的市场。

  七天之后,金东云设宴,专门请桐桐:“一定得来,不要推辞。”

  行!赴约。

  就是吃了一顿饭,对方的意思,还是想继续跟桐桐合作,桐桐没急着应承,她所还没毕业,等以后再说吧。

  她也送给对方几张票:“要是不急着走的话,欢迎去看我的演出。”

  “一定!一定。”

  金东云把人送走,又把洗出来的照片递给秘书,“寄给我父亲!大陆的市场潜力都在这照片上,他看看就知道了。”

第1788章 岁月长河(119)二更

  蝉声阵阵, 桐桐在家连着睡了两天。

  四爷在客厅里坐着,看着手里的报纸。这几天的报纸上,桐桐连同他们学校的名字几乎霸了报纸的第二版面。

  这件事有两个噱头容易引发轰动:其一,经济市场;其二, 学习与实践。

  都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可大家都计划经济惯了, 什么是市场经济, 大家不知道。

  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这不就是市场经济的例子吗?

  而今, 不都认为市场经济是对的, 对改革和开放也不都是认同的。出现了这么一个事情, 它就是一个风向标,要拿来做一个例子,证明它是有活力的。

  于是, 大规模的报道了这次活动,更是对桐桐做了人物专访。

  桐桐没有说很高大上的东西,她就着重说了一点:服务态度。

  举例说她去百货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被售货员怎么对待。去购销社, 拿着本, 服务员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

  与这次的活动比一比,如何?那么多的买家,买家是怎么服务?不会挑, 那就帮大家挑。不合适, 回来可以换!不想要了, 那就可以退。

  带着孩子, 咱体谅, 孩子哭闹难哄,我们准备了糖果。外面排队喝水的人多,但是带着孩子的宝妈可以带着孩子在为孩子们准备的大厅里喝水休息、哄孩子。

  带着包的,能寄存行李!上厕所的,能提供纸张和卫生用品;出来喝水,不停的提供。

  尊重每一个花钱买商品的人,我们消费者是拿出真假白银的,我们买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服务。

  市场存在竞争,那么竞争的核心是什么?

  其一,物美;其二,价廉;其三,买的愉悦,宾至如归。

  她在采访中说,“我无法给市场定义,但我想,我拿着钱买东西,如果你拉着脸,不耐烦的说着冷言冷语,或者问三四次都不肯回一句,那我为什么要去你们这里花这份钱呢?

  他们所依仗的,不就是除了他们百姓再没地方可以采买吗?那市场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尊重消费者,尊重每一个顾客,得让他们乐意来,乐意买,买了还高兴。

  今儿说这些,其实内心是很担心的!市场一打开,会冲击很多行业,影响很多人!比如,销售行业!没有市场,我们享受不到好的服务;有了市场,现有的零售、销售行业,首当其冲。

  我觉得接下来应该关注的是,怎么养能内部调整改革,使得跟得上发展的形式和趋势,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四爷放下报纸,其实桐桐在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在说话。之前引发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她不就是在用实践检验了市场,然后就有针对性的说出了计划经济存在的问题之一。

  所以,桐桐就是旗帜鲜明的改革派!

  这次这个演出,桐桐被上面的领导点名要看她的演出。这就是原因!

  这是好事,对桐桐来说,这是保护!省的保守派把桐桐当靶子批判。

  他回到家里的小书房,开始写文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优劣之我见。

  桐桐醒来的时候,老人孩子都不在家,只四爷在书房里,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坐在那里写东西。

  她左右看看,四爷放下笔:“孩子带去老宅了。”怕吵起来影响你休息。

  桐桐睡的一身的汗:“我先洗个澡。”

  后天还有一场演出,这是告别舞台三年之后,再一次挑大梁。八一这一天的演出最重要,除了部队,还有各界人士。桐桐能拿到的票也是混在各界人士之中的。

  这次是上面有领导点名了,秘书给党青云打的电话,党青云亲自问过桐桐,桐桐应承下来了。当然了,她也就只出演这最重要的一场,跳的是全场。

  桐桐还给学院的老师以及从各地请来的专家都送了票,之前比赛结束之后,她安排了人家旅游!

  好不容易来一趟了,对吧?现在的旅游不叫旅游,是桐桐到一些单位跟人家交涉,他们邀请这些名家去的。

  有演出,院长给安排了面包车,这样的活动也很少碰见。这个剧目当年极其火,但他们大多数人都在劳改,是没有看过的。

  而今还有机会,那就去吧。

  同学里也有十来张票,只是位置不好,在二楼且特别的远。

  她是没从团里要别的福利,就单叫腾出这些票而已。

  六六没看过妈妈跳舞,这次也带她去,在后台看吧,不出声就好。

  闫文静也早早起来,跟桐桐一块去团里:“我今天跟你。”

  以前换装之类的,都是程娟跟的。

  可其实,程娟今儿也来了,她家老刘会在台下,她过来顺道帮忙,“知道你跳全场……体力还行?”

  桐桐坐在梳妆台上,由着化妆老师给上装:“还行!问题不大。”

  化妆老师还是原来那一个:“林老师,你这生了孩子,长了年岁,脸上一点都没变,跟以前一样。”

  肯定还是有差别的!只能说保持的不错。

  服装也试了,跟生孩子之前一样,尺寸刚刚好。

  六六乖乖的坐在边上,看看这个化妆,看看那个化妆,然后化完妆的妈妈再要抱她,她立马躲到爸爸怀里。

  惹的一圈人都笑:“怎么不认识了?不好看吗?”

  六六点头,偷偷跟爸爸说:“丑!”

  是说化妆还不如不化妆呢。

  四爷低声说:“一会子乖乖的,不出声。”

  嗯!

  时隔三年,谁不替她捏一把汗?

  闫学晶说她带着的那学年轻的演员:“都看看!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复刻她的动作。”其他芭蕾舞团的也一样,没有人能复刻她的动作。

  音乐起,拉开帷幕。

  一出场,漂亮而飒然的动作引起全场的掌声。

  党青云和团里的老人跟着鼓起掌,一点都没有变,就是这个样子的。依旧是轻盈中带着刚劲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