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659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那段时间忙,她都没注意!等到打开冰箱,看见生鸡蛋的盘子里放着好几个熟鸡蛋,这才发现她从学校往家带吃的。

  给好说歹说,学校的鸡蛋跟家里的是一样的,这才不拿了。

  可之后就往家里带比较不常见的小食,烤的小面包给太奶奶,小饼干给太姥姥,太姥姥爱吃酥酥脆脆的东西。

  回头又把水果串拿回来给奶奶,说奶奶爱吃甜的。给姥爷要带学校做得葱油饼,还得夹着学校的小咸菜。

  她给孩子说了,不要带。但孩子说老师没说不叫。

  她又找老师,说可以制止她,没关系的。可老师说,孩子小,本来就吃的少。拿一点路上吃或是晚上吃,没关系。

  于是,她吃着好饭了,觉得好带,就总是从学校往家里带吃的。

  她到家的时候四爷醒了,赖着不起来!她就学六六这孩子的各种非常规操作,把四爷给笑的。

  “给人家学校补生活费人家也不能要!”四爷起身,“回头去批发市场,批发了几箱子鸡蛋,再把水果批发些给人家送到学校去了。”

  要不然呢,这个活宝。

  两人拾掇了拾掇,往金家去。

  金家人今儿都在,该上班的都请假在家。出国这么长时间,回来吃顿团圆饭。除了上学的孩子,大人都是在的。

  买的多了也带不回来,四爷买了剃须刀,买了化妆品,给孩子带了吃的和玩具,这就行了。

  家里的电视开着呢,新闻会在整点的时候重播。金举人拿着相机,等着电视上出来画面,他好把儿子上国家新闻的画面拍下来。

  就这蔫坏蔫坏的德行,人家现在人五人六的。

  王竹兰就催着:“洗手,准备吃饭!在国外吃的那叫个啥?”

  说说笑笑的,上了饭桌。

  老三开酒,刘千山顺手就拿了杯子:“都喝点不?还有红酒。”

  那男人喝白的,女人喝红的。

  小五嚷着问:“我想喝啤的,谁喝?”

  “拿来,谁想喝谁喝。”

  男女开两桌,桌上摆的满满当当的。

  赵美贤看着这一桌子的小媳妇,当初嫁进来的时候差距不大。现在看看,这差距就出来了。

  大房这边四个儿媳妇,不说千山和桐桐,自来娘家也补贴的多,穿的戴的好这是正常的。老三挣的大钱,桐桐自己就挣的多,人家那身上也不是穿金戴银,就是觉得很贵。

  仇香莲呢,穿戴不打眼,从去年到今年,食品厂的效益更不好了。两口子在一个单位,只怕挣的也不多。

  仇香莲低声跟桐桐说话,“……效益是不好了!我俩这不是正商量着,看能不能把厂里的老旧设备买下来!农村的食品加工作坊都能干下去,咱自己弄个食品厂,肯定也能干。”

  “产什么?”老式点心怕是不行。

  “我这不是正寻思呢!先做小面包,孩子们都爱吃,比干巴巴的点心招孩子们的喜欢。先干两年,攒下前来,看看人家的方便面能不能做。”

  “方便面?”

  “上回金东云回来,带回来的方便面……我家那口子觉得这个好。”

  桐桐:“……”这还真是个好项目。

  “爸这边不是要弄缝纫厂么?正说找你们和老三借点……”

  行!好说。

  金招财就是这么想的:“以前为了个车间主任的位子,勾心斗角的!可其实,一个车间主任一个月能多拿几块钱的工资?想想都觉得没意思。”

  金进财在边上也说:“现在这……穷是最要命的!别管你是科长还是县长……除非像是老四这样的,凭本事把上升的路打开了,其他人……晋升靠什么?还是靠经济。”

  那又何必执着于呆在体制内呢?

  王桂珍起身假装倒酒,转身就戳了戳他:咋又说这个?!你那个职位其实还可以。

  金进财摆手:几十岁下海经商的人,那都是日进斗金的,咱干点什么不来钱呀?守着那个位置,三五八年升上一级,真就是浪费时间。

  四爷就问说:“二哥想干啥?”

  “我常安排后勤,其实酒店……真挺好的!我踅摸到好几家要卖了私宅出国留学的,想花钱买下来,盖上几层楼,这个生意绝对能做。”不过是一次性的投入,慢慢的收回本钱一样。

  再说了,这地皮不是钱呀?

  杜仲就很赞成,“二哥,我们手里还有点钱,你要是碰到合适的院子帮我们留意!我们不做生意,不一定得靠着路。”

  推杯至盏,说的都是赚钱的事。

  钱这个东西,长辈给,那当然很好了。但是自己挣的,花起来就更香了,咱心里稳当。

  政策趋于明朗,这个时候不动是不是就有点傻了?

  金举人是不管他们的打算的,要是来借钱,那可以!要是不来借,他也不坚持非要给。

  金大官就问说:“你爸弄个厂,那是他年龄也算是到点了。你们这年纪轻轻的,不要公家的饭碗,这将来看病咋弄?端着饭碗,咱心里稳当。将来退休也有退休金,这是保障呀!”

  这一个个的,说扔了饭碗就扔了?外面多少人想要这个饭碗还要不到呢!

  老三就说:“二叔,世道在变!我觉得吧,其实叫守财和保财弄个饭馆,瞧着吧,挣钱着呢!先是小饭馆,之后就是酒楼,有老四在边上撑着,还怕没生意?

  刚开始,其实连店铺都不用,就在咱那院子里,人挪到后面去住,前面腾出来做胡同私房菜。”

  老爷子就是厨子出身,家里的孩子多多少少的,都学了一些。基本的刀工、配菜这都没啥问题,重新拾起来能做几个拿手的大菜,这馆子就能开起来。

  辛苦两年,就不用亲自干了。

  机械厂的效益也不如之前了,也是人多活少!干的又是苦力,真的不必那么辛苦。

  金守财摇头:“我干不了这个活,不会做生意,算不来账。”

  “机械啥时候都不能少,国家不可能看着不管。”金保财喝红了脸,“扛过这一段就好了。”

  老太太:“……”可不看的人要愁死。

  不管怎么想的,反正一家子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的说着打算。这不是说日子过不下去了,谋划着办法!而是日子挺好的,就想着是不是能挣的更多。

  所以,心态上都很好,说的都挺高兴的。

  保财不爱说话,这会子说了两句,也没人反驳,一个人一个想法,一个人一个能力嘛!

  老太太才说要打岔,就听保财又说:“爷、奶,我……我跟魏红去医院检查了。”

  啊?

  桐桐跟着一家子看这两口子,身体不是挺好的嘛,检查什么?为了要孩子的事?

  魏红把头低下了,没有说话。

  “大夫说……要是一直怀不上,就可能是我俩有啥隐形的问题,或者是心理压力大。”

  赵美贤给魏红夹菜:“有啥隐形问题?瞎说的!以前那老话就是说子女缘分不到,你们这岁数,我都不急,你们急啥?我不急,谁给你们压力了?”

  魏红声音小小的:“一直没孩子……人家背后都在说。”

  “谁爱说谁说去!”赵美贤气道:“你跟着瞎寻思啥?”

  “妈!”保财就说:“我俩商量了,想抱养一个。”之前送到门口的那个孩子,是真心不想抱养。现在……还是怀不上,那就认命,抱养一个。

  老太太放下筷子,然后就都放下筷子,坐好了。

  保财吓的赶紧站起来,“奶奶,她年纪大了,再不生就不好生了。”

  老爷子看着孙子叹气,没言语。

  老太太看着保财不说话,一家子都在这里商量挣钱的事呢,就你搁在心里琢磨,媳妇咋就不生娃呢?

  这个媳妇是你要娶的,年纪比你大,家庭也不好,是你死活愿意的。

  这会子一着急,就说抱养一个吧!那将来生了亲生的,抱养来的这个又怎么办?

  老太太说:“要么,你们请一个月的假,去一趟港城,在那边的医院叫看一看,大夫说的隐形的毛病是个啥毛病,是彻底不能怀,还是怀的概率小,有没有啥办法。

  要么,就带着你媳妇出去散散心。人家背后嘀咕,你也觉得这是大事,那她可不得心思重么?好些都是一直不生,抱养一个就又生了亲生的。啥原因,不就是都觉得是媳妇的毛病吗?她整天七上八下的,心里跟压着石头一样,那能得了好?”

  保财不愿意去港城,他低着头:“我没啥毛病,不用去看!主要是怕她多想,才说抱养一个算了……”

  魏红赶紧站起来,不敢说话。

  老太太看这孙媳妇:“你咋想的?”

  “我也不去港城。”

  老太太:“…………”抱养孩子哪有那么容易?生孩子本就是赌,孩子好不好,真有运气的成分,但不管好不好,自己生的自己个认!可要是抱养来的,也得赌孩子好不好!好了则是运气,不好了则生大怨。

  赵美贤反手就打儿子:“没事找事!抱啥抱,不准!我不同意。”

第1826章 岁月长河(157)一更

  桐桐笃定, 这俩口子的身体真的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样子,生育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为什么怀不上?心理因素肯定是有的。之前她也跟魏红说过,如果着急的话, 就算一下排卵期, 在排卵期同房,多试几次应该就可以了。

  他们也说了, 没检查出什么。只是说一直怀不上, 就要考虑是不是隐形的问题或是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女性是关键因素。

  但丈夫若是宽慰,不给她太多压力, 那心态自然就好了。外面的闲言碎语, 再加上丈夫的焦急, 魏红的心理压力当然会很大。

  家里也没人催着必须生,或是生几个,必须是男还是女, 结果他们自己先受不了了。

  保财说:“……没个孩子,站出来都觉得跟人家不一般齐。”

  这话可把他妈气的够呛:“你长的比谁矮了?挣自己的钱吃自己的饭,有人十八九添孩子,有人四十八九生孩子, 这是谁能定的?你当抱养就那么好?胡同口那老两口四十多岁的时候还没生, 就抱养了一个。抱养了谁?抱养了老太太娘家侄儿,这总归是亲的吧。

  结果呢?去看看去!嫌弃老两口子活着占房子,他一家子住的不宽敞。老爷子病了不给瞧, 去年冬天摔了一跤, 骨折了没给看, 拖到上个月, 把命给要了。

  对老头子不好, 对老太太该好吧!这是亲姑姑。结果呢?老太太住在屋檐下面,用帆布搭了个棚子,就这么住着。下个月,里面又潮又湿的!街道办调节了几次,有用么?老太太绝食了,已经绝食三天了,这就是没想着再活。”

  这不都是例子!

  “自己生的,就算是不好,人心理上知道这是咱自己的报应,孩子没教好,怨不得旁人,咱自己造孽自己受;可要不是亲生的,偏宝贝蛋蛋的养大,心里啥滋味。那老太太要是能想通,她就不至于绝食求死。”

  赵大官也说儿子:“少折腾些!就算是有子女的,老了子女不管的大有人在。真等到过了四十五了,还是没孩子,找个爹妈出意外没了的,孩子确实可怜的,七八岁也行,十来岁也可以,好好的把孩子供养出来,权当做善事。”

  就不能想着非叫人家孩子回报,你要是老的不能动了,他能给你一碗饭吃,能帮着雇佣个人照看你,不叫人欺负你,这就得知足,也都是你的善报。

  年纪轻轻的,抱养孩子?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