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桐桐把这丫头哄回去,这事就过不去了,等她爸回来,就前后跟着她爸:“爸爸会不要妈妈吗?”
“不会呀!”
“我不信!”
“妈妈是不是很能干?”
“是!”
“妈妈是不是跳舞很厉害?”
“是!”
“妈妈是不是画画很厉害?”
“是!”
“妈妈是不是还在排戏,那么些人都听妈妈的?”
“是!”
“那妈妈都这么厉害了,爸爸怎么会不要妈妈?”
六六不哭了,然后想了想:“……我得很有用,才不怕别人不要我?”
“对爸爸妈妈当然不是,你有用没用,都不会不要你。”
嗯!但是别人不会,他们会先看我有用没用。
所以,“小婶是因为没用,小叔才不要她的吗?”
当爸的:“……”用处不明显,好似谁都可以替代。但大致就是你这样的!
“那那个坏阿姨……她是有什么用吗?”
当爸的:“……”也不是价值比魏红大,只是……更新鲜。
“要是……要是小叔有很多钱,也不会要那个坏阿姨,对不对?”
“对!”
“要是小婶将来有很多钱,小叔是不是也不会要坏阿姨,会想着要小婶和宝宝,对不对?”
对!
六六气鼓鼓的:“小叔太坏了!太坏太坏了。”她抓了桌上的西瓜,吃了一口又一口,“把我都气饿了。”
四爷:“……”他摸着自家姑娘鼓起来的小肚肚:真不能吃了。
两人把这个事情当个家事处理,处理完就完了。谁家过日子不有点事了,这真不算是啥。咱该尽心帮的也帮了,就行了吧。
结果隔了没几天,桐桐就接到院长的电话,说是有人给学校写举报信,检举说自己的成分有问题、出身有问题。
而今是八一年,已经十分淡化出身的问题了。不管是高考还是征兵,都已经不再看出身了!政审也只看直系三代和旁系三代。
桐桐亲自去了学校一趟:“这个事情……”
院长把信给桐桐看了,小学生一样的字体。要么是叫家里的孩子写的,要么写信的人本身就是小学没毕业的文化程度。
她对谁举报的没兴趣,只问说:“有影响吗?”
“没有!一是现在破除这个成分问题了;二是,这个东西不是空口白话的事!谁是谁的儿子,这怎么证明?长的像?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长的像的人多了,就一定有血缘关系吗?”
告诉你没别的意思,就是叫你小心点!
人这嫉妒心,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四爷那边也一样,上级单位和学校都有人寄信举报了。但真的是没有影响的!
两人没跟家里说,真没觉得这是大事。
但是,金家大房其他还在上班的人都被举报了,包括小五两口子!刘千山也一样,师大那边收到了举报。
这事……没敢叫老爷子知道,但能不告诉老太太吗?
老太太叹气,就跟儿子说:“看看!看看!这就是我什么当年从来没有过叫你爸再娶一个的想法!为啥?不是一条心。”
家里有秘密,要是金大丁再娶一个,谁能保证娶进来的跟咱都是一条心。
之前,家里娶了媳妇,哪个媳妇对外说过不合适的话?家里吃啥用啥,那都不会出门多言语,知道‘藏’!
可现在呢?保财娶了这么一个,不知道是蠢还是什么,跟咱不是一条心,就不会为咱们考虑。
所以,有些事,大房知道就行了。要是二房知道了,他们很难把保财当外人,而保财又不把媳妇当外人,有些事就是这么给露出去的。
说完,老太太难免怅然:生分就是从这一点一点事上开始的。
怕走到这一步,终是要走到这一步了……
第1829章 岁月长河(160)一更
有些事保财告诉了钱巧, 钱巧告诉了别人,这个别人可以是很多人!桐桐没觉得钱巧会干这件事,大房没人这么去想。
但是有些人脑子里是没有那根弦的,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话不能尽说。跟什么人什么交情, 话说到啥份上, 完全不知道。
她甚至说出去的时候都不是带着恶意的!她是带着宣扬大房的名声,甚至于显摆我们家的条件好, 我们家的关系很好这种心理。
仇香莲就说:“钱巧没举报!我听咱家西边邻居说, 钱巧跟人说,咱爸给二叔二婶开的工资, 能雇十个人回来。这一家条件好了, 大家的条件都好!至少老人养老上, 他们是不用管的。说起来家里有两层老人,可其实老人压根就不用他们奉养。”
王桂珍也听过类似的话,比如说保财的衣服都是自家婆婆给置办的, 过年过节的,大伯都给发红包,光是红包比两口子的工资都高。
保财没说家里的坏话,可能就是想告诉钱巧, 对金家的人都要好一些, 肯定是不吃亏的。家里人走的亲近,处的时间长了,心自然就软了, 咋还能有家不能回呢?
钱巧信这个话, 把这些个能说的, 不能说的, 都说给其他人听。
然后:“……”谁知道人家肚子里藏着什么?
以前, 家里的事大多是不避讳二房的,家里人坐在一起,说生意上的事,啥赚钱,啥不赚钱,手续不好办,找谁去办……诸如此类的话题。
说了就说了呗,在家里说话,怕个甚?
可现在呢?还这么不避讳,有时候真就是一句半句的,二叔二婶的无意识的说出去了,保财往耳朵里一听,回去给钱巧一说,钱巧没那么灵性,这不是教能教会的。
谁知道啥时候会坏大事!
不叫保财进门,但不是说真的碰上了都不搭理。
所以,老太太说,有些要紧的事不要当着他们的面说了,他们兜不住。
话是这么说的,事得这么办!老太太起身,去柜子里找,取出一个牛皮纸袋子,然后推到老四面前:“你看看!”
四爷拿过来打开,里面是一张支票,数额极大,但这是瑞士银行的。要办也能办,只是手续有些麻烦:“您要动这个钱?”
这肯定是金正儒给的。
“不是给我的……”是给大丁的!这也是当时自己跟金正儒提的,安置好二房。
金正儒给了这么一笔钱,利息就不是小数目。
老太太说:“而今这世道,我也不懂。这个东西你爷爷知道,但啥时候给二房,一直没想好。钱搁到手里,我怕谁犯糊涂,还是守不住。你们看看,怎么安排能叫你二叔二婶吃上省心饭。”
四爷:“……”买地盖楼,这是最划算的!一二三四层做商铺,更高处做写字楼,月月收租金,租金跟着市场走,这还收不了么?
但问题是现在就算是特区,商业用地也不到买卖的程度。
不过,好像再过几个月,特区试点,对部分土地的使用征收费用。直到五六年后,才把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分开,也就是说,准许买卖土地的使用权。
现在拿这笔钱给二房,别的不说,就是费尽周折把这玩意想兑换回现金都费劲。
这钱想在京城变成土地,少说也得十年以后才能操作。而到时候的物价就不是现在的物价了,存在银行不动是真的不划算。
四爷推给老三:“产业不要往一起关联,先投在那边,买成工程用车……”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再把车租出去……”收租金。
这是看得见的资产,也是看的见收益的。
回头等到机会合适了,再回来在附近买土地,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老三接了:“那等到车买好了,再告诉爷爷和二叔?”
嗯!就这么办。
办好都是这一年的八月十五了。
金大丁是个想的开的人,这件事说了就说了,他依旧在这边宅子住,跟大房一起生活!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日子。
八月十五了,他提前三四天都开始准备做月饼的食材。
烤箱这个东西,金正儒叫人专门给他送回来,然后再带家里烤好的月饼去。
六六周末就嚷着:“太爷,我要吃葡萄干馅儿的。”
老爷子好脾气:“行!给你试试。”然后问桐桐:“有杏脯,要不要试试?”
桐桐:“……”这种的味道应该不会很好!她摸了几个煮好的莲子:“都行!莲子的……也该好吃。”
“那就都给你做上。”老爷子又递了红枣过去,问说:“今年你千山回来不?”
“回!我三哥之前打电话了,说是要回来。”
“那得多做点。”给林家那边准备点咸鸭蛋的,桐桐的奶奶爱吃!还得准备几个咸肉的,桐桐要给她姑姑、姑父送。
给刘家也要准备,虽说人家不缺,但这不是自家做的吗?
八月十五,二房当然会过来吃饭,魏红挺着肚子来了,保财没来。
保财两口子拎着肉去二房,二婶说:“你们自己去过节吧!你爷你奶年纪大了,生不了气!”
肉没收,二叔躲到屋里看都没看保财一眼。
保财是哭着走的,这气了好几个月了,还没过去!婚姻这事,冷暖自知!为啥家里没有一个人理解。
现在离婚的人很少,觉得离婚是很丢人的事。
金大官是个要脸面的人,总觉得人家在背后嘀咕!两个儿子,都离过婚,真的经不起人讲究的。守财离婚,这还说咱占理;可保财离婚,这是啥呀?人家魏红好好的,一点错的地方都没有,咋就过不成了?
这件事叫他抬不起头来,再加上瞒了他五十多年的真相,想起来心里就像是什么梗着。这几个月他都是躲在在家的厂子里,回来都不跟谁聊,几乎是不见人。
今儿早早的过去,去了也都是在院子里,拾掇拾掇这个,收拾收拾那个。
老太太看见了,就叫:“老二,你过来。”
金大官放下手里的锤子,慢悠悠的过去了。
老太太坐在炕上,指了指门:“门带上。”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