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艺术?艺术就不能是商品了?
幸亏她能把艺术当商品,要不然我上哪收这么大额的支票去?
领导说:“小林啊,今年年底的艺术家座谈会,你一定得去。作为优秀艺术家代表,也该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谈一谈你的看法。”
桐桐:“……”我?艺术家?亏心呐!
第1835章 岁月长河(166)一更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
林暮秋从会议室出来, 回他自己的办公室。他把笔记本夹在腋下,手里拿着保温杯。上楼的时候,传达室递了报纸过来,“林行长, 您的报纸。”
“谢谢。”林暮秋接着报纸, 把保温杯塞到衣兜里,然后展开报纸看。
国际新闻、国内新闻, 昨晚在新闻上看了, 他朝后翻。
进了办公室,坐在座位上, 他把保温杯拿出来, 秘书给里面添了水, 低声道:“有几位企业的负责人跟您约好了,谈企业外汇处理的问题。”
林暮秋看了看桌上的表,还有十来分钟才十点, 时间不到。
他表示知道了,手里的报纸却没放下。桐桐昨儿去开座谈会了,也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报道。应该回的,座谈会汇聚文艺界极其有名望的名人, 会有报道吧。
他再朝后翻, 就看到了照片是桐桐发言的一张照片,下面确实有一行小字,不知不觉她的名字后面都有这么多后缀了吗?
舞蹈学院、美术学院, 给了她荣誉职位!她还是艺术团的团长, 是著名的舞蹈家。
用了照片, 就是发言精彩, 很有代表性。
桐桐在座谈会上谈了, 她没有争辩什么是艺术,她只是说:唯有经典才是可以永流传的。
但我的作品就一定是经典的,可以永流传的吗?
对这一点,她否认了。
她说:“这只能说这是一次尝试,一次题材的尝试,也是一种经营方式的尝试。社会在变革,世情在变化,而今轰动一时,再过数年便无人再看了。
若后人再来翻看老片子,多半是要捕捉过去的年月里曾经流行过什么,它的面貌到底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再去怀念这个故事。
世情在变,人的认知在变,对世界的看法在变。因此,作为文艺创作者,怎么去在变局中抓住时代的脉搏,创作出大众喜欢的作品,才是接下来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林暮秋放下报纸,文章中引用了桐桐的一段谈话内容,大约三百来个字,但里面出现最多的词汇就是‘变局’、‘变革’‘变化’,说到底,她一直在强调‘变’!
这‘变’不就是‘改革’吗?
拿出改革的态度,尝试在文艺方面做出改革的创新和突破,所以,一千来字的报道,其中就有接近三分之一引用了她的谈话。
林暮秋放下报纸,喝了一口茶:这个孩子,官做的比专业还专业!这稿子谁写的?又是望才给写的吧。
还有三分钟就到了会客的时间了,他把抽屉里的好茶叶拿了一罐放到公文包里,省的下班的时候问了。
自己对喝茶没有太大的讲究,也品不来好不好!但是望才爱喝,且茶叶的等级一入口就知道。这孩子生了一张富贵口,带的桐桐对吃喝都讲究起来了。
放好看了看时间,秘书笑着进来,递了材料,“金厂长刚到!”
林暮秋扫了一眼资料,‘嗐’了一声,朝后一靠:“请进来吧。”
“是!”金厂长这个女婿很有意思,真就是公是公,私是私,预约了时间按时来了。
他出去请人:“您请进吧。”
四爷跟后面等着的二位说了一声,这才推门进去了。
门一进来,外面就听见这位副行长的笑声,还挺大的!瞧,都是道听途书,林行长一点也不难打交道。
在工作的环境里,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子女,要再不是同系统的,那种自豪的心态是无以复加的。
他的话都多了起来:“金厂长,请坐啊!”
“林行长,您客气。”
秘书隔着门在外面,嘴角不由的翘起。自己这位领导见他这个姑爷比见亲儿子都高兴。
林柔拿着需要签字的文件过来,见等着的人还不少,就问秘书说,“能插个队,送进去给我签个字么?”
“金厂长在里面。”
“啊?”林柔站在边上就笑,三姐夫是真知道怎么叫爸爸高兴的。
她没进去,在外面等着呢,打听说:“我爸回家都不说……您要是有消息就透漏透漏,我大姐他们啥时候能回来?”
“……要不,您还是进出插个队吧。”
公事不耽搁多长时间,四爷卡着时间,二十五分钟,他就起身告辞,“……买了几条大鱼送过去了,等周末的时候我收拾……”
水冷,不用你收拾:“陶然收拾,叫他收拾。”
行!叫陶然收拾,“那我陪您出去凿冰开窝子去?”
“你跟桐桐得去一趟机场……”
四爷:“……”林樱要回来了?他就笑了,“那一条鱼可不够!您别管了,买了食材叫桐桐给送过去。”
林暮秋就笑,又指了指公文包:“茶叶带回去。”
行!四爷拿了一盒子茶叶,拿着出门了。
林柔正站在外面,她也没叫姐夫,只笑了笑,朝里指了指。
四爷点头,然后跟跟着的人都打了招呼,这才走了。
第二位起身,秘书低声说:“您稍等,签个字就好了。”
果然,半分钟都不到,一个很利索精干的姑娘从里面出来了,手里拿着文件,可嘴里却鼓囊囊的,不知道含着什么。一只手插在裤兜里,像是从行长的办公室里出来,还拿了什么礼物似得。
林柔兜里揣的是那种小包装的橘饼,之前会议上有人拿出去闽省出差回来买的橘饼,一人能分一个。爸爸的没吃,揣兜里了。
她刚才从爸爸包里摸出来,揣回来的。
秘书陪着第二位客人进去,把之前金厂长用过的杯子收了,然后请这位客人坐。这是客人是第一次来,是交通部门的,他们采买设备的资金需要外汇结算,采购量大,不知道是要来谈什么。
这位应该是新上任的,瞧着很年轻,以前倒是没打过交道。
他给领导介绍说:“这事交通部门的董海董主任。”
林暮秋伸手跟对方握了握,示意对方坐,秘书重新取了杯子泡了茶,端了过来。
董海觉得这位行长挺严肃的,但可能是没打过交道的原因吧!对熟人人家不是挺热情的吗?他坐下就寒暄说:“您挂的这副字画真好。”
秘书:“……”我们领导不爱聊天,开门见山就好了。
林暮秋看了看墙上的字画,欣然接受夸奖,“画是我女儿画的,字是我女婿提的!还算拿的出手。”
秘书:“……”人家在夸他女儿是画家,他女婿是全才。
结果董海一听,马上就说:“哟!这可是专业水准呀!”
秘书松了一口气,其实很少有人知道领导家里的女儿是艺术家。但是领导又很希望别人知道!这位能夸一句,那领导今天的心情就差不了了。
他出去了,留下两人谈公事。
结果本该半个小时的,谈了四十多分钟。秘书进去催了,不能耽搁太久,结果就听到这位董海董主任说:“……您办公室点的这个香味道特别清雅……”
林暮秋看了看‘笔搁’边的一盒熏香,问说:“那……送你……”
“那多不好意思!”董海说着,还真就拿了,“下次来……下次来,我给您捎带徽墨。”
林暮秋:“……”行吧!年轻人嘛,活泛了一些、自来熟了一些、会顺杆爬了一些,不够稳重了一些,但其实也还好。
不能要求所有的年轻人都跟望才一样稳重踏实,总的来说……人家业务能力是好的!那……就这样吧!也就是偶尔打交道。
董海很高兴的揣着熏香走了,跟秘书告辞的时候还说:“真的是一位慈爱的长者。”
秘书:“……”这位是不是误会!倒不是东西有多贵,就是家里配置的东西而已。自己的抽屉里一堆,随时都能补充上。但是……这不能随便拿的。
第一个出来的拿着茶叶,那是女婿。
第二个跟强盗一样,抢了橘饼揣着,还拿了润喉糖塞到嘴里含着,但那是亲姑娘。
你……你这第一次来,找人谈公事,就算是您会说话,也没有从我们领导办公室里揣东西回去的道理呀。
回头跟他们单位的领导暗示暗示,再有事能不能换个人来谈!不是怕顺我们东西,主要是怕……这么你来我往的,我拿你熏香,回头给你别的礼物,叫人看着不像个样子。
董海却还挺高兴的,觉得我还是这么讨人喜欢。一路下楼都哼着歌呢,因为哼的是最近热播的剧的插曲,出来在走廊里偷吃橘饼的林柔就多看了对方一眼。
“是你呀!”董海特别热情,“您在三楼办公?”
林柔指了指自己:“我?”跟我打招呼呢?
“嗯!刚才瞧见你去上面签字了。”董海站住脚,跟人拉关系,“你们领导特别好脾气,我们单位那领导能有你们领导一半好就好了。”
林柔指了指上面,这是夸我爸呢?“脾气是挺好的。”
“你领导还送我熏香了!”说着,拿出来叫看,“你知道您领导喜欢什么吗?下回我送他。”
林柔:“……”这是啥关系呀?我爸也不是那么容易热络的人呀!她就打听,“你哪个单位的?”
“交通。”
“刘洪生你认识吗?”
“刘洪生?”董海想了想,“认识!”见过几面,“我们俩熟!都哥们。”
林柔就‘哦’了一声,“我跟他也熟!”原来是熟人呀,难怪。
“我叫董海,你叫啥呀?下回来办事,我直接找你得了!”咱这也算是在银行里认识一熟人。
“林柔。”
“行!记住了!”董海拿着文件拜了拜,心情挺好的往出跑,都出来了,他想起了,又折返,“林柔!”
林柔站住:“咋了?”
董海从兜里摸出票来,“大剧院有演出,票特别难抢。《我的小孩》在大剧院演出,送你张票。”发展人脉,怎么能没诚意呢?
林柔:“…………”这玩意是挺贵,还一票难求,“算了,你买的也不容易。”
“没事!你拿着吧!那团里我有人,都是哥们。”回头还得半夜排队,再搞一张去。
第1836章 岁月长河(167)二更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