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四爷就又说,“况且,你们给朝廷交底了吗?你们有这个实力吗?你们家资几何,朝廷能知道吗?你们的生意若是出现闪失,银钱不凑手,路修了一半撂下。那你告诉我,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一家出问题,坏的可不止是一段路,那坏的是一盘棋。就像是从京城过山西入陕,若是山西出了问题,路衔接不上,这坏的是一地的事吗?你能保证你不出问题,可你拿什么保证别人不出问题?”
谭有义不由的皱眉,这算是谈到了实质的地方了。
四爷就又道,“铺路最重要的是矿山和锻造。矿乃是朝廷的,是天下人的。锻造更属于朝廷技艺机密!也就是说,你们要铺,就得用朝廷锻造的。那么问题是,路那么长,你怎么保证没有偷工减料的?没有以次充好的。这些问题,都该怎么解决,怎么能叫朝廷没有这样的顾虑,你们都想好了吗?”
谭有义还是不能答!这一句一句的问下来,他确实是不知道。因为这是个新东西,确实是两眼一抹黑。
四爷就摊手,“所以,谭当家,你来跟我谈什么呢?”
“是在下考量不周。”
“这样,你们确实有心,也确实是叫朝廷听见你们的声音。而朝廷也确实是在考虑怎么能兼顾!我现在把朝廷的顾虑告诉了你,接下来怎么办,看你的。求真馆的大门是开着的,若有想法,递帖子去衙门,我若方便就见了。若忙着呢,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去见。以后有正事,直接上衙门找。家里不是谈公事的地方!你带着东西来,别人怀疑我和伯爷收了;你不带东西来,也会有人怀疑我们收的更多。”
谭有义忙应了一声,“是!小的知道了,小的这就回去,商量这事该怎么办。”
“去吧!”
谭有义从书房出来了,外面一个不起眼的小厮等在外面送客呢。他摸出个荷包来,“有劳小哥了……”
小厮摆手,“谢您了,不能收。”
谭有义朝左右看看,“来伯府一趟,未能给伯爷请安,失礼了。”
“伯爷呀?”小厮朝林府看了一眼,就道:“家里来亲眷了,常年不见,伯爷自是要相陪的。”
是啊!应该!应该的。
四爷把人都给送走了,这才往林府去。
一撩帘子,里面就一静。
桐桐就笑,“人走了?”
“走了!”四爷将披风递给桐桐,然后跟林家的亲眷寒暄,却再不提之前的事。
姨丈就如坐针毡,一副惶恐的样子。
那边伯爷还问说:“今儿不进宫么?”
“稍晚些吧!”
舅舅就很高兴,跟四爷说起了格物来,他觉得这位金大人是个格物大家。
四爷就笑,“那您可太小看咱们林伯爷了,论起格物,林伯爷可不在我之下。”
舅舅一脸惊讶,“叔珩善此道?”他不住的摇头,“你不知道,我有一个学生,乃是格物奇才。不过是家寒一些,平日里帮商家做做账目……衙门里一年到头的赋税营算,他也靠这些赚些银线……我是常劝他考到京城来,好奔个前程。可他呢,一是耿直狷介,二是家世拖累,一直埋没在老家……”
四爷就道,“若是真有才,求真馆破格录用。若是父母多病,可带来京城医治。若是妻儿难同行,朝廷也可以安排人接送……但一定得是有真才。”
“没有成亲,确实是父母多病,他是长兄……至于才嘛,我见他批注《算筹》上的错误,又精通账目,不知道多大的能耐才算是真才……”
这边说着话,姨丈悄悄的出去了,谁也没过多的留意。
桐桐也只扫了一眼,再没管过。
等了一会子,槐花来上茶,低声跟桐桐说了一句:“门外有小厮,跟姨丈说了几句话,好像是谁很感谢……金大人很坦诚,要找什么商户当家的议事,也请了姨丈……”
桐桐点头,叫槐花只管去忙。她看了四爷一眼:坦诚?嗯!但愿你们一直这么觉得。
第215章 万里扶摇(114)二更
隔了两天,齐渭就收到消息:无人阻拦,一切如常。
也就是说,路可以继续修了。
虽然不知道金肆晔跟这些商人是怎么谈的,但工地恢复了。
四爷就说他:“那就去忙吧!放心,他们不会再干扰了。”
是!这些人得赶紧拿出态度来,知道症结在哪了,从言谈里也听出了朝廷的真诚和确实存在的顾虑,那现在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矛盾。
不仅不敢叫人捣乱,还得送些粮食、油、肉之类的,安抚安抚。
谭有义甄选了新明一百三十八家商家,这些商人每个行省都有,只是数目不等而已。把人集中在一起,这需得大家来协商。
其中就有姨丈和佟胜丁。
这些人在城外的别庄里没日没夜的讨论了七八天,最后拿出了章程,这才给求真馆送了帖子,要见四爷。
四爷也见了,就在求真馆的议事厅里。
这些人都来是不现实的,来了十多个代表,以谭有义、佟胜丁为首。
谭有义就说,“金大人,您的话,我们想了又想,也拿出了章程。我们愿意联合起来,合股修路,不管是哪一段,朝廷说修就修,说怎么修就怎么修。”
他们说,四爷也就听着,很认真。甚至于,边上还有秘书丞,每一句都给记上。
完了之后,又把这个记录叫他们都看一遍,再签字。
四爷就说:“没别的意思,这是要呈送新阁,给陛下看的。你们的意思,我会帮着转达。朝廷会认真的考量你们的建议。”
态度很好,当时没给答复,却绝对很认真的对待了。
佟胜丁都觉得,真不该听林叔珩恐吓,也不该听金镇北说那些有的没的。老四这不是很好说话吗?
人被送走了,四爷看了看那些记录,顺手扔一边了。送新阁?阁老们忙着呢,这么大的朝廷,多少事呢,专为这个一天天的商议,哪有那么些时间?
小皇帝要上学,还要赶紧找个皇后,看这个做什么?闲的吗?他宁肯做到糕点店吃点心、撸猫、看景儿,都不愿意看这个东西的。
抻着吧!不着急。
抻的又是十天半月的,眼前都腊月了,谭有义着急了,又递帖子,打听呢:得知道朝廷什么意思吧。
这次四爷还是见了,见了之后只说:“这样,你们是一百三十八家,那就都请来,咱坐下来,一条一条的,把事情顺一顺。”
是要认真沟通、商议的意思!这是又往前迈了一步吧。
谭有义心里松快了,只要肯谈,那就没有谈不成的,“您看时间呢?订在什么时候合适?我们随时都可以。”
“都要过年了,也别耽搁大家!尽快……那就明白!明天咱们坐在一起商议商议。”
好的!那明儿一早?
“对!明儿一早就过来吧。”
这便是有了重大进展了!于是,报纸上天天的都是他们的动向,然后大家都觉得这是朝廷妥协了。
可只有新阁和皇帝知道,金肆晔压根就没禀报过。
求真馆的议事厅把桌子都挪出去了,然后把所有能找到的凳子都找来了,甚至凑不齐,得去其他衙门里借才行。
保证每个人都有位置坐。
不分主次,随便坐嘛。
四爷坐在主位上,记录的秘书丞被挤在最角落的地方。四爷看着那么些人,就说,“就这条件,咱们人多,难免招待不周,多担待了吧。”
不敢!这就挺好的。
四爷的手朝下一压,都安静了。他这才说,“咱们一项一项来!第一,技术你们没有,需要朝廷。这一点有没有异议,有异议的请举手。”
没有!确实离不开朝廷。
“第二,整体规划,你们做不到最合理,同样离不开朝廷。这一点,谁有不同的看法,请起身。”
没有!这确实是离不开朝廷。
“第三,从铁轨到火车,你们都做不了,是不是属实?”
是!确实如此。
四爷就道,“所以,说到底,你们只是想帮着铺,就想得到一条路,你们自己是生意人,你们觉得这个要求合理吗?”
谭有义忙道:“我们可以跟朝廷买。”
“要听要人有人,要技术有技术,为什么非得你们呢?除非你们能叫朝廷在铁轨锻造和火车上赚到足够的银钱,否则,你们占全天下百姓的便宜,也是想侵占皇家的利益……”
那不会!这个贵一些,属于一次性投资,这个贵一些大家是可以接受的。
“可贵出多少才算是合适呢?”四爷就叹气,“再怎么想,都很拿下这个决定。我昨晚还在想,是不是朝廷能和大家共建!共同出资,共同获益呢?朝廷出四成的银钱,将来分六成的利润,因为有技术股。你们出六成的银钱,合分四成的利益,如何?”
没人言语了!但这……听起来又很有道理。这是争论最小的一种方式!跟朝廷合作,这么分谁也没吃亏呀。
四爷就又道,“当然了,这四成里,你们怎么分,这得看你们各自的本金了!朝廷可用一年时间规划,也可多线同时开工,最后终是能连一起的。各省也可以做前期的一些工程里,像是路况的清理,等等。各自负责哪一段,人员如何招募,工钱如何定,这都是你们的事。朝廷会派人,跟你们的人一起,教他们怎么铺,怎么修……如此,效率最高。”
这么听起来,好似也没问题。
“但是呢,还是那句话,朝廷的资金从国库出,你们的资金,谁也没见着。为了确保中途不出问题,朝廷需得验资,也就是说,拿真金白银,交由朝廷暂时保管。
如果你们的资金中途出现问题,随时可以领了保管金回去。用保管金的多少,确定你们将来的收益比例。谁上缴的保管金多,谁占比大。毕竟,拿出这么银钱叫朝廷保管,那就是跟朝廷共担分险。
当然了,如果不信任朝廷,那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你们中谁要撤出,尽管撤出。若是信任朝廷,也叫朝廷信任你们的实力,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来。要不然,我也担心有人弹劾我兼顾私情或是其他什么。不管谁接手,都有这样的顾虑。而且,这也是为大家好!因为,你们也不能知道彼此的底细吧!这保证的是才朝廷的利益,也是你们自己的利益。”
这也是实话!佟胜丁心说,谭有义说他有一千万两银,可他要是拿不出五百万两来,谁信他有一千万两?可别真叫人鱼目混珠,空手套走了白狼。
这么一想,就觉得朝廷这个想法,确实是最牢靠的。
她第一个举手:“我赞同!可以拿保管金,就按照保管金的多寡来做利润分成。以后工程的其他开销,也按照这个比例另外出资。”
对!就是这个意思。
一个举手,就都举手,也都盘算着,拿多少银钱出来合适呢。
四爷一看都答应了,就起身,“那今天就到这里,银子到位了,再说下一步。诸位考虑考虑,多少银钱合适。我在值班房等着,考虑好的进去找去,把数目写上,等保管金收全了,也该是来年了,咱们好好规划。”
于是,他走了。
值班房里,他往书案的背后一靠,将一厚摞子印出来的‘保管金同意书’往边上挪了挪,然后取了一张放在对面,笔也换了个方向摆好,又把印泥取出来,放在边上。
佟胜丁先进去,四爷指了指对面的东西,“想好了,就添上数字,然后签字摁手印。当然了,若是想反悔,随时都可以!但一旦反悔,要么说明你的财力不够,生意中途出问题了;要么就是说明你不信任朝廷。此后,朝廷不再和你有任何合作。所以,请谨慎填写。现在不填,就当没这回事,并不会影响什么。”
“填!我心里有数。”佟胜丁很豪气,出保管金八百万两,然后签上她的名字,也摁上了手印。
四爷看了秘书丞一眼,对方将东西一收,直接放抽屉里了。
那同意书上有缴纳保管金的时间限制,超过三个月不见银子运来,就当你违约了。一样是取消以后跟朝廷合作的资格。
所以,一签下,就都急匆匆的往回走,他们得尽快运银两。
四爷还很贴心,“你们可以找当地驻军配合押送,随后兵部会下发协理函,以解你们的后顾之忧。”
这么一安排,越发显得朝廷有诚意。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