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213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于是,该收拾行李还收拾,该跟家里人辞别还辞别。

  马车也是上了,人也是出了京城了。

  可一出京城,那些紧盯着她行踪的人就抓瞎了,因为跟丢了。不知道林叔珩上哪里去了。

  于是,消息就往出飞,有人猜测去江南了。但具体是江南的什么地方,这就不好说了。反正是跟丢了,都小心着吧。她还有可能当时不处置,只四处转。等转完了,回京了,再一个一个的点你们。

  那可看的可不只是这一点事,当地的整体情况,这位也能看见吧。年纪轻轻已经是尚书了,她朝上的路那是通着的。要是在其他方面被她参一本怎么办?

  凡是驿站都能感觉到林叔珩这个动作带给新明的威慑力。

  当官的在京城中必是有关系的,京城中的消息真就跟长了翅膀一样,朝四面八方飞去了。

  可她去哪里了吗?

  没有!真正动起来的是明见司。明见司从各地先搜集一拨情况看看!

  她呢?出了京城,夜里又偷偷潜回来了。然后在外城最偏僻的地方租了个院子,给秦敏脸上点上斑,乔装了一番。

  秦敏瞧瞧自己这模样,亲娘来了也不认识呀。再看看大人,一身短葛的打扮,“您到底要干嘛?”

  “你现在没别的事,就是我姐姐……跟小门小户过日子一般。你我从盛京来京,为的是给你瞧病的。你脸上长了那东西,不好说人家……不管谁问,你都咬死了这一点。”

  说着,将户册给她,“看好上面的内容,记准了,不能露馅。”

  “林三?”

  嗯!我是林三。

  秦敏指了指自己,“林双?”

  嗯!你就是林双,“父母早逝,有个兄长叫林大,在给铁轨运石子……你只管按照地址写信来往……那边查有此人。”

  准备的这么齐全,您到底要干嘛?

  “……有些东西,发展的时间长了,那一定是内部组织严密。且他们人江湖义气,靠一般的手段,是摸不清里面的根底的。”

  所以呢?

  “所以,你是林双,我是林三。家境不是很好,我得出门找活干了。”

  秦敏:“……”这是要往里面混吗?也对!稍不留意,大概您就能混的坐上一把交椅了。

  这天,挺热的一天。码头上多了一个找活的斯文小伙子,中等身量,瘦弱,斯文。

  别人都穿着对开的背心,露着胸膛……就他斯斯文文的,穿的齐齐整整,溜达着想往这边凑又想往那边凑的。

  大家都在荫凉的地方等活,要是活儿不太赶的话,就晚上装卸,毕竟晚上凉快嘛。

  要是活儿赶的紧了,得马上装卸的话,那就得抻一抻。

  这可都是有小头目的,谁出面包活,大家跟着谁干。

  桐桐在里面转了一圈,大致了解了,这里一共守了六拨人。其中有一拨人数少,组成也杂,像是外地口音。有四五十岁的,也有十四的少年。他们守的位置也偏,只能在树荫下乘凉。

  树荫之下斑驳的太阳照着,并不算很凉快。真正凉快的是仓房的背后,背阴的地方,阴凉阴凉的。

  但那地方,大晌午的,好些都躺在凉席上睡觉,一靠过去,就会被瞪走。

  他们固定了人手,接了活,大家干完,分的都差不多。若是来一个膀大腰圆,一看就能干活的,说不定他们还乐意接受。可一看就不是个干活好料子的,他们都不乐意要。

  桐桐就选最弱的那一拨,找年纪最小的少年搭话,“……小兄弟,我问问,这里能等着活么?”

  这些人是不挑的,多个人多份力嘛!人多了,才有可能从那些人手里分一杯羹。

  少年还没搭话呢,边上一四十来岁的就说,“能呀!等着吧。接了活,老大拿成,剩下的咱们平分。要是赶不大家的趟,就找力弱的搭伙,你们两人拿一个人的工钱,要干就留下。不干就滚蛋!”

  “干!干!”可得好好干!

第245章 万里扶摇(144)二更

  远远的,瞧着又有船靠岸了。

  领头的东叔站起身来看了一眼,就又坐下了,“凑过去的都是贩卖鲜果的铺子东家,这是紧着卸货的!能要上价钱,轮不到咱。”

  桐桐便懂了,南边的果子运来,路途远,这样的天气捂着,必是半熟的也捂熟了。一旦熟了,就坏了!早一点卸货,早一点出手,能减少损失。

  在这种的情况下,卸货的就会想法子抬价。

  她就低声问说:“他们五拨人呢,只能有一拨能拿下这个活儿吧。”

  东叔就扫了这小子一眼,“你倒是灵性!”

  说完这个,却不再解释,闭上眼睛又去歇着去了。

  桐桐也不恼,又问:“您觉得,一船货多少银子接了咱就不亏。”

  这话一问,一圈人都笑,“有个二两银子,咱们这些人今儿就饭吃了。出的是力气,哪有什么亏不亏的。”

  桐桐默默的数了一下人数,三十九人,除开东叔一个人拿三成,也就是六钱。那么剩下的就是一两四钱,也就是一千四百文。

  一千四百文分给三十八个人,一人三十六文,不足三十七文。

  而今的物价是细粮都是二十文左右一斤。肉类的价钱的差别很大,像是猪肉三十文一斤,而牛羊肉类,价格在五十文到八十文一斤不等,看你要哪个部位的肉。

  反正青盐最次的得三十文一斤,就是这么一个物价水平。

  这么一比的话,就知道一天要是接一个这样的活,拿这些钱回去,差不多就够一家子吃粗粮填饱肚子了。

  她心里有数了,抬眼再看,发现这几拨人都没动,却见有一个男人直接登船上去了,跟船上的人在有商有量的说什么呢。

  而后远远的,听见那人喊了一声:“黄狗子,带着你的人过来。”

  这一喊,才有一个彪形大汉起身点头哈腰的,“九叔,这就来!这就来。”

  然后那九叔高声叮嘱:“活干好……少些颠簸……一个时辰货得卸完,能拿下吧。”

  “能!能!您交代的,那必得干好。”

  可黄狗子上去一看,他娘的,拉的是一船杨桃。

  这玩意可磕碰不得,品相不好了全就完了。

  想一个时辰弄完,没戏。

  他边上的汉子低声道:“九叔的惯例,这种的,最多给咱们三两。干不完,再一扣,兄弟们今儿挣不出个饭前来。”

  黄狗子朝远处指了指,“找老东去!别说价,叫他的人先来帮忙。回头一人给几个子打发了事。”

  是!这就去。

  然后来人就很不客气,直接绕过去踢了闭目眼神的东叔一脚:“过去帮忙,亏待你们。”

  东叔点头哈腰的:“谢谢您想着!”说着,还塞了几个钱过去。

  这人往怀里一踹,扭头就催促,“快着些。”

  装杨桃的筐子是用竹子编的,这种筐子成本最小。但这意味着这玩意跟木筐子不同。木筐子好扛耐造,不怕磕碰。这玩意是竹子的,装水果为了保鲜,路上必是要不时的洒水的。竹子一泡水就变软了,软了一搬就变形,这是非得两人抬着不可。

  桐桐上船打眼一看,这玩意,运也是麻烦,装卸也是麻烦。里面都是木格子架子,筐子在架子上放着呢。

  稍一不小心,若是连木架子都倒了,果子可就都毁了。

  黄狗子多奸呀,说东叔:“进去几个人……从架子上卸货……再分一半人,从船上往船下挪……”

  上下要走梯子的,风险也大。

  东叔不住的点头,然后叫几个年纪大的,“你们在里面卸货。”

  像是桐桐这种力弱的,东叔也不敢安排上下船,只叫他们,“你们把卸下的货往甲板上挪。”

  桐桐就跟瘦弱的少年一组,两人一起往出抬。

  这少年名叫王宝,力气倒是也不小。两人配合的挺好,一筐一筐就挪过去了。

  大太阳晒着,是受罪。

  但好歹活干的顺利。

  一个时辰稍微多了一点点,活几乎干完了。

  黄狗子领了多少钱桐桐不知道,反正桐桐到手的就只三个铜板。

  她扫了一眼,几个年龄大的,拿到手的是五个铜板。她和那个少年拿到的是三个铜板。

  其实谁也没比谁少干,这种活都是两人一组。他们负责转运的船舱,全都是他们转运的。

  第一天,她没言语。

  散了得吃饭吧,码头上有卖各种吃食的。像是她一样只挣了三文的,也只有王宝了。两人吃的当然要此一等,她就跟着王宝去买玉米菜团子去了。

  那边黄狗子要了猪头肉喝着酒,这边东叔端着一碗炸酱面,香气四溢。

  王宝蹲在边上咬着菜团子,“别看了……再看就吃不下去了。”

  桐桐问他:“怎的自己出来干活来了?”

  “原是我爹在这里干……上个月卸货被货架压断了腿 “东叔赔偿了吗?”

  王宝摇头,垂下眼睑,“生死有命,谁管你这个。”

  桐桐当时没言语。又跟着耗了半日,歇了两船货,都是给人家别的人搭手的,都是三文三文的进账。

  晚上人家就不用他们了,一直等到月上树梢了,这才往回返。

  王宝家不远,就在码头附近一间土坯房里。这一片住的都是外人户!

  桐桐不远不近的跟着,其实不是跟着王宝,而是跟着这一拨人,尤其是东叔。

  跟到了附近,才要往里面去,就又跟王宝撞了个满怀。

  王宝背着个筐子,看见桐桐愣了一下,“你也住这儿?以前没见过?”

  桐桐看看他的筐子,“你这是要……”

  “刨点红薯。”

  红薯不到成熟的季节,但也长的差不多能吃了。周围有人见缝插针的种,也没甚稀罕。王宝在附近转,东家刨一窝,西家刨一窝,然后还分给桐桐:“你给你拿几个……”

  桐桐看着这红薯,问他:“家里没吃的了?”

  “钱要给我爹买药。”王宝往水沟边走,把红薯洗了洗,在草窝里扒了扒,便出现一个洞。将红薯用泥裹起来,然后放里面,点上火:“烤几个吃……”

  桐桐在水沟里洗了手,“你知道东叔家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