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383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王丽娟回来将单子递过来,“我看后勤这就是故意为难。”

  桐桐:“……”其实这些东西原本是不归后勤采买的,它属于实验工具,是采购部门的工作。但采购部门一般都是采购化学实验用具,这种又是锅又是罐的,还有灶,有煤气之类的东西,这跟后勤是重叠的。

  而而今管后勤的方明也很积极的争取,“放心!放心!我们给实验室采买的一定是最好的。”

  结果转身,人家变脸了。

  其实这个东西那点花费,采购部门都懒的看单子。你就是拉一火车皮的罐子,那才多少钱?

  也只后勤这地方,为三瓣蒜两根葱的事,掰扯个没完。

  桐桐甚至都想不起什么地方得罪方明了。她对这个人的印象很淡,就是那种碰见了打一声招呼的关系吧。

  觉得没后台了,自己就得缩着?

  没后台了,我才更敢放肆了呢!这就跟林楠和严言为什么特别低调,当年办婚礼的时候,一切从简一个道理。这要不是怕给严家惹麻烦,那婚礼还不是想怎么铺张就怎么铺张,别人管的着吗?我们在乎谁呀?

  就跟在单位一样,越是有后台,越是恨不能见了谁都笑脸相迎。在一些小事上,反而不好去太认真计较。

  要不然,人家不说你这个人不好相处,只会说:你瞧,她又仗势欺人。

  现在,我这也不算是有后台,对吧?老林的关系还在单位,这各种报销,还得找单位。他一没项目,二没兼职,三不能出门交际。

  没有这三项,他只剩下不太为人知的光环了。

  桐桐觉得这也挺好,真的!

  她将那单子一拿,说王丽娟:“你忙吧,我去办。”

  王丽娟怕她吃亏,紧紧跟着,“院长今儿不在,去开会了,要不还是打个报告,将这些的采买归到采购科吧。”

  桐桐没言语,只走她的。

  到了后勤科,里面打杂的一看着架势不对,赶紧道:“我们主任去汇报工作去了。”

  汇报工作只能跟主管后勤的副院长霍建。

  她转身就走,过去的时候各个办公室的人都朝外看,这是要干架还是要怎么着呀?

  到了霍建的办公室门口,她敲了两下门,里面是方明的声音:“等一下。”

  然后门一响,方明把门打开了。

  桐桐抬手,一把将方明从里面给薅出来,然后往墙上一推,堵住他要走的路,“方主任,你叫我可找的好苦呀!来来来!就这一批药罐子,今儿我的助手找了你三次。实验室等着用,医务科还有几个孩子等着熬药用药,你这老办不妥,我这不就来亲自办了吗?”

  “小林呀,你看,我正汇报工作!”方明是压根就没想到这个林桐追到这里来,这么来办事,“你先回去……”

  “先回去?回到哪?来来来!叫大家都听听,后勤的什么事比给咱自己人用药更重要,后勤的什么工作比大家的健康更重要。”

  “小林呀,没有批,肯定是你的单子有问题。”

  “有问题,我上门给你亲自解释!第一次,你问药罐子为什么更换频繁,我叫人解释了,这是咱每天使用八个小时以上导致的;第二次你质疑更换频繁是因为我们操作不当,不珍惜实验设备。我也叫人解释了,高温是因为有些药材需要武火,而骤冷是因为熬药后要往出倒药,必须趁热,需要用冷毛巾裹住滚烫的手柄;第三次,你觉得不能成批换,手柄没有坏的暂时可以不换。”

  桐桐就道:“请问方主任,你家厨房的用具,有没有正端着高温的东西,突然就破了的时候呢?见过吧?有过吧?明知道到寿命了,再不更换,就会随时在端的过程中突然裂开,那么烫的药汁子就会把人烫了,不该提前更换吗?是多用不了几次的药罐子的价值高,还是我们实验操作员的价值高?是药罐子的花费更高?还是给操作员治疗伤的花费更高?是该心疼寿终正寝的药罐子,还是更该心疼操作员,方主任,你来说。”

  这种事明眼人一看就是故意刁难,这都叫什么狗屁倒灶的事!

  桐桐说着,就见单子递过去,“方主任,还有什么疑问,你问就行了!我当场给你解答。”说着,就冷眼看着他:“问!现在就问。我的助手事很多,今儿只这个事,她浪费了两个多小时。”

  方明一下子给尬住了,是进也不能,退也不能。

  霍建皱眉从里面出来,说看热闹的:“都不忙呀?工作去吧,这是干什么?”然后才说桐桐,“小林呀,工作上有矛盾要沟通……”

  “没有矛盾!就是过来给方主任解疑答惑来的。”桐桐扭脸看他:“能有什么矛盾呢?”

  霍建:“……”他只能说方明,“有什么要问的,就现在问;没有要问的,就抓紧去办。”

  方明憋了半天才问出一句:“那个……小林呀,我是想问,这个是耗材,能不能用其他的金属锅替代呀?”

  桐桐问他:“那您觉得家里要是泡菜,用铝锅行吗?”

  这个当年不行呀!

  桐桐就又问:“那你知道有些石头和金属也属于中药材吗?”

  “不锈钢是不是也可以?”

  桐桐就笑了,“那你知道不锈钢传热更快吗?而熬药之所以分文火武火,就是有些药是需要慢一些才能熬出药性来。熬药,必须传热均匀,保温性好,懂了吗?所以,这个东西,它有不可替代性。”

  “你看……这一解释我不就懂了吗?”方明尴尬的笑了笑,“那个……误会!真的是误会。我马上去办,最多两小时给你送到。”

  桐桐很好说话,“行!误会解除了就行。”

  她还一脸歉意的跟霍建说,“不好意思,打搅领导工作了。”

  “没事,忙去吧。”

  果然,一个多小时候,药罐子都送来了,好大一批。

  王丽娟要去签收,桐桐摆手,“叫他们搬吧。”

  后勤帮忙给搬下来了,王丽娟去清点数目,结果桐桐给拦了,“我去看看。”

  这有什么好看的。

  那么大的场子,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砂锅,桐桐在中间转啊转的,然后找了后勤的一个小伙子,“你负责,是吧?”

  对的!我负责,这是把人家库房里的砂锅都买来了。

  却不想桐桐拿着锅换着看来看去,“不是我为难你,这个……我不能签收。”

  为啥呀?就是以前采买的,世面上的锅都这样。

  桐桐摇头,“咱毕竟是实验用的,你看这个……”她用手在上面敲了再敲,“听出来了吗?这个砂锅锅身薄厚不均,只怕是用不了几天就又坏了!方科长说我们更换频繁……我现在才发现,以前都没注意过质量,现在一看……这玩意谁用也不好用!薄厚不均,受热后容易炸开。太危险了!这应该是一批货,大差不差,家用无所谓,但咱们用,质量不过关。”

  她把单子退回去,“货再搬回车上,你找你们主任说一声,就说我的话,质量不行,增大试验风险,不予签收。麻烦咱们后勤,严把质量关吧。”

  说完,直接走人了。

  方明都要下班了,然后被告知:采买来的药罐子质量不行。

  他就:“……”啥意思?

  小伙子手里拿着单子一脸的无奈:能是啥意思?你没收拾了她,她反过来收拾你了呗!

第433章 花自向阳(150)三更

  方明拿着单子,忍着脾气去找林桐。

  桐桐也准备下班了,手里拎着饭盒都要出门了,碰上方明。

  她还一脸一笑,“方主任,下班了!你也要去食堂吗?那走吧!听说今儿有烤鱿鱼,去晚了可就买不到了。”

  方明一路跟着她的脚步往食堂去,路上都是要去食堂的同事。他只能道:“小林,您看……你这着急用呢,货也拉回来了,咱就先用着……”

  “您这一次性买了那么多回来,这一用,用多长时间呀!要是别的什么问题,就罢了。可这事关试验安全,这是大事呀!上半年那个苏国的泄露事件,您知道的。咱们开了几次会议了,只强调一点——安全!我得对实验室和试验人员负责的。这要是出一次事故,伤了人家了,就是大事情。所以,真不成,这个质量一定得过硬。”

  这话也没毛病,可是:“您急着用,但市面上就这样的东西了,只有这样的!这样好不好,您先用,下一批我专门找厂家定做。”

  桐桐就笑,“再着急,安全不能马虎。所以呢,你刚才找我之前,我就已经给医院打了电话了。医院呢,有中医科室,有中医药房。我先从他们那里借用一批,回头再还给他们。”

  “那医院从哪里采购的,咱们也可以去哪里采购……”

  “不行呀!医院用的那种大很多,我现在只能凑活这几天。他们是一次熬很多药给病人,咱们是量小为了试验的。如果咱们用他们规格的东西,会造成浪费的。不合适!所以,还得咱们后勤自己想办法。”

  方明:“……”这就是不行呗!这一批非退不可,还得再找一批合适的来。

  食堂里人越来越多,桐桐跟往常一样,一点也看不出来跟谁恼了,一样的欢欢喜喜的。

  才一去排队,韩慧就紧跟着站后面了,低声跟桐桐说:“我听说了……”差点没把人给笑死。

  桐桐也笑,“他莫名其妙,我都不知道怎么得罪他了。”

  “你那房子……原本是给霍建分的,方明都跟霍建邀过功了,谁知道你横插了一杠子。霍建是才调来的,主管后勤的。方明急着巴结,谁成想你要大房子。”原则上,先优待科研人员,有建树和成绩的更是优先。在这个上面,便是领导也得退后。

  大房子本就不多,这几年科研单位的日子不好过,也没有新建的可能。可不就哽住了吗?

  桐桐‘嗤’的一声,“这关我什么事!”我的资格优于他,是我的错吗?

  两人在这里嘀咕,到了跟前了,桐桐要了三盒鱿鱼,“师傅,多给我鱿鱼须……我大嫂爱吃鱿鱼须。”

  得咧!专给你一盒鱿鱼须。

  严父的丧事之后,严母被两个儿子接走了。确实是跟两个儿子聚少离多,对孙子更是陌生的很。女儿这几年一直在京城,想回来随时就回来,随时能见。

  严母考虑再三,还是觉得跟儿子走比较好。去那边倒也不是说一直跟儿子住,她的级别也不低,地方上也愿意接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去养老。一些地方就建了一些疗养院之类的,服务各方面都不错。

  再加上人家儿子就在当地的军区,去了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一走,严言在京城就没有娘家人了。甚至房子单位收回去之后,属于她的就只有单位分的五十来平了。

  也因着这个缘故,林家人都尽量的先照顾她的情绪。

  表姐跟一菜市场的东北大姐认识,专门叫问人家能不能叫老家寄点大黄米。知道严言在东北插队之后,就爱吃东北菜。

  尤其是冬天,爱吃豆包。

  今儿天就挺冷的,院里的暖棚都撑起来了,还另外给以前种菜的花坛也都盖在塑料膜,里面各种青菜都长的挺好的。

  桐桐一回来,就闻见香甜的味道。

  表姐蒸了豆包,这会子还烫的吃不到嘴里。

  季安就说,“干菜看哪里有卖的,冬天炖个菜贴个饼子,严言怕是爱吃。”

  “卖这个的少……回头我在菜市场问问。”

  一开饭,严言才看见桌上的菜。

  她爱吃鱿鱼须,小姑子打回来的菜就真就是鱿鱼须。

  她爱吃豆包,婆婆跟家学着包了一天的豆包。还因着没有紫苏叶子,只能用人家干净的玉米皮垫着。

  季安示意她尝尝,“糖没放多少,我吃着不咋甜。”

  所以,边上放了个小碟子,碟子里是白糖,要是觉得不甜,就蘸着糖吃。

  “好吃!”严言觉得是真挺好吃的。

  吃了饭,拿上来的水果是桃儿。入冬了,桃儿?

  沈裁就笑,“我同事去滇省调研,公差,坐飞机去,坐飞机回。那边这个季节,什么都还有。这个桃儿叫冬桃,就是这个时节吃的!要是邮寄,路上太慢了。坐飞机回来,这就还行!给我带了一小箱子,五斤!我其实不爱吃这个……”

  这家里爱吃这个的也就是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