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主任倒是觉得可行。”曹海靠在走廊的墙上,把手里的材料递给学生,“但是院长不在,你再等几天,等院长回来了,主任带你过去,你再汇报汇报……”
四爷:“……”知道会很麻烦,但没想到麻烦到这个程度。
就眼下这个进度,这个学期是休想了。只要明年开学之后能批下来就不错了。
做学生的注意力永远都在考试上,像是这种的东西,谁关注呢?刚开始听说的时候大家还讨论讨论,可三两天之后,就不再有人关注了。
一般情况下,凡是异想天开的想法,都会被不了了之。
桐桐和四爷是真的在忙,也真的一点一点的在推进。
去见了主任,跟主任聊。
然后又一起去见院长,跟院长谈,汇报想法。
材料被放在院长的办公桌上,能做到的就到这里。毕竟,学校的有些规章制度摆在那里很多年了,但从来没人用过。
一交上去,那就是等着吧。
等到期末考试临近,四级和期末都几乎要重合的时候,江鸥突然找了:“林雨桐,你来一下。”
杜鸣朝后多看了一眼:还真有戏?
是!有戏。
江鸥给的回复是 :需要补充材料。
桐桐眼睛一亮:“补充材料?”
江鸥拍了拍桐桐的肩膀:“补充!”进入这个程序之后,就意味着通过的可能性极高,“认真准备,不要着急!也千万不能耽搁考试。”
明白!明白。
其实需要准备的材料是能源、机械和饲料那部分的。
饲料这属于养殖类的,在这所大学里,像是养殖、水产养殖之类的,那已经是偏的不能更偏门的专业了。
桐桐专门跑到人家的学院门口贴了招募公告,寻找愿意合作伙伴。
很多人看看就完了,忙考试尚且忙不过来呢,谁折腾这个干啥?几个本科学生,搭个草台班子,有毛病吧?
桐桐留了传呼号,留了宿舍门口的IC电话,留了专业和班级,等着人家主动找咱。
结果只等来一个,晚上九点以后了,在宿舍楼下,叫宿管阿姨用喇叭喊的。
桐桐裹着大衣跑下去,就见一长发遮住半张脸,高瘦的大小伙子。这人上下打量了桐桐:“你是林雨桐?”
“嗯呢!”
“妹儿啊,别闹!”长的怪好看的一小姑娘,谁有工夫陪你玩呀!说着,他摆摆手就要走。
桐桐赶紧道:“师兄,来都来了……您倒是了解了解再走啊。”
“妹儿呀,做这个给加学分吗?”
啊?
“哥大三了,英语扯后腿。别说准备四级了,我就是期末都过不了,咋整啊?”
桐桐:“……”那这能怎么办呢?她就说,“专业课怎么样?”
“我要是专业课不好,敢来吗?”
“师兄,这个玩意吧……不能加分,不能保证你英语回回考,回回过,但是呢?这玩意做出来,就跟咱开了个印钞机似得,小面额的印……”但也架不住天天不停歇的进账,“他能创造岗位,能生钱。”
有钱景了,对别的你许是就看的没那么重了。
“搞啥的呀?”
“泔水——饲料。”
这人沉吟了一瞬,公告上只说是饲料,现在做饲料的很多,他没想到的是用泔水做饲料。
但这个东西肯定行。
为啥呢?因为一般的小农户,用泔水直接喂猪喂鸡鸭,而做成饲料再喂养,就像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一样。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泔水发酵之后拉走直接进行养殖,害处很多。
老师在课堂上就讲过,应该推动《畜牧法》,以及养殖的若干规定。像是泔水不经高温处理就直接喂养,该被写在法律条文里,严格执行。
这如果是五年、十年之后要推动的事,那现在做这个课题的人就很厉害了。符合政策,那你这泔水不好好处理也不成呀。
这技术真要成了,不愁没市场。
他拿出学生证递过去,桐桐瞧了一眼:“史辉?”
是我:“要我干啥?”
“你啥时候有时间,我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到底专业不专业也说不好,咱们得抽两天时间,探讨一下,先补充资料。”
“那就周六晚上开始,上我们那边的图书馆去!六点半,你在一楼入口等我,我准点到。”
好!
史辉也不是吹牛,他的专业学的确实挺好的。至少桐桐准备的东西,故意留下的破绽,大部分他都能发现。
检查完了,补充材料里他的名字排在第二。
还有些细节的,两人都没动,直接去找专业的老师去了,需要指导老师的嘛。
再由老师补充起来,签上名字,补充材料就算是完成了。
而能源和机械,四爷也都找了人了。宋杰是机械专业的,吴兵是能源类的。大家谁都没见过谁,各自忙完了,材料都递上去了。
这还都是在考试的间歇完成了。
直到差不多都考完了,这才把人都凑起来。加上四爷和桐桐,草台班子一共有七个人。
史辉、宋杰、吴兵之外,就是杜鸣和张一男了。
杜鸣确实很意外,她马上说:“我给咱们负责外联,像是一些设备、场地,我来负责。”不能啥也不干。
张一男头上都冒汗了,事情成了,她这会子打退堂鼓都不知道从怎么说。
桐桐这才道:“咱搞的是泔水,以及其他的厨房垃圾。”所以,“老大,那个……懂的吧?”你打工的地方就有。各种厨房垃圾得有人搜集吧,“这个活儿又脏又累……”
“我来!我来。”这有啥呀,联系设备、地方,这个活不好干!但要说厨房垃圾,管谁要谁不给呀?顺手的事而已!
四爷这才道:“除了学校的经费专门用于实验之外,如果批下来,我联系企业,从实验开始就给发生活补贴。每月每人不算多——两百!可以吗?”
啊?两百呢!实习期工资才多少呀!
宋杰朝后一靠:“不是,哥们!有补贴你咋不早说?那不得挤破头。”
那可不一样!啥也不图,在考试的间歇还想干,那就说明对这个东西是认同的。
有认同感,这很重要!
第551章 人生向暖(60)三更
一说有生活补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所有挤压出来的时间,那都是有报酬的。
如果之前想的还是试试的话,那现在可以说是他们比谁都急切的希望项目能批下来。
但显然,再快也得是过完年以后的事了。
七个人开了个会,在校外的馆子吃了顿饭,就都散了。
大学生过年回家可是个大工程,多是跟老乡一起走的。张一男家在本地,但她还是申请了住校不回家。她带了几个家教,回来就是睡个觉。学校允许留人,只要挪到一栋楼里,方便管理就行。
其他人坐飞机坐火车的,陆陆续续的也就都出发了。
本来本地的同学该帮着送一送的,但她年纪小,大家都不让她送:“你赶紧回吧!有老乡帮忙,拎得动。”
不用在春运的时节赶车,这简直是太好了。一人拎个大包,直接回家了。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可以过的很从容。
家里的老人都回家过年了,堂哥和堂姐也都回老家了,燕燕是放寒假了,堂哥是年前店里没啥活了,回去准备相亲去了。
林守道每天去店里坐着看电视,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是看个店,没啥事。
田易阳这班上的就不咋香了,按部就班,一点也不自由的感知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大冷天的,爷俩在被窝里不起来,但她得卡点起来。
做早饭吧,一个人的也犯不上,干脆去食堂吃算了。
只能在走的时候叮嘱林守道:“等你姑娘起来了,你去外面买点油条豆浆……”
嗯呢!别管,还饿着我们了。
事实上是桐桐出去买的早饭,得用保温的饭盒,外面还得裹上一层棉套子才成。
这路跟外面已经彻底的连通了,自家这一片用铁栅栏围起来了,外面挂着‘钢厂八区’的牌子。
自家划分到八区,金家也在八区,但是以前住的楼就在十三区。
之所以划分的这么细,就是很多楼与楼之间的路就成了连通外界的小路了。不是主干道吧,但并行两辆车还凑活。不过是很多绿化就没有了,成了路面了。
但好处也有,就是小区里做生意的人多了。
有些干脆就是窗外挂个招牌,外面支着个摊子就做起了小买卖。
坏处嘛,就是想跟以前一样,走哪里都能饶出去,这怕是不行了。板块一样,分片管理了。
从以前楼边的广场穿过去就是八区的大门。一间铁皮简易房充当门房,铁栅栏门开着也不锁。
桐桐只管往出走,都要出去了,听见门房里有人喊了一声:“那个闺女……”
谁呀?
桐桐回头看了一眼,除了自己也没别人呀?她指了指自己:“叫我?”
这人喊:“那个……是林家的闺女不?你跟我外甥是同学。”
桐桐:“……”李翠的兄弟李壮呀,“叔,有事呀?”
“叔走路不大方便,你给叔捎带五根油条,两个鸡蛋呗。”
桐桐应的可痛快了,然后朝那边走了几步,伸出手来,“叔,我只带了我的早饭钱,没垫付的!您把钱先给我……”
“等下!叔给你取。”李壮床的厚的呀,一层一层的摸。
桐桐站在外面,雪落到身上的厚度都需要拍打了,人家才一副懊恼的样子:“哎哟!叔忘了带钱了……这么着,你跟卖油条的三猴子说,就说是我要吃,回头给他结账……我跟他爸关系好……”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