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497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然后人家就嘴里叨咕叨咕的,然后说:“一别两都宽,你好,他也好!”

  林玲:“……”话这么直白的吗?

  桐桐又抽出两张递过去:“有您的话家里就都放心了。”

  神婆闭上眼了,没说接这个钱,但也没往回退。

  结果第二天都除夕了,才吃了中饭,苟家父母和苟敬都来了,意思是:愿意离婚。

  但是有前提,他们不要恬恬,也不想给生活费。意思就是彼此最好没有关系,再不来往。

  苟家的老太太说:“没法子,犯克呢!”

  林家本来也没想给!十三岁的大姑娘了,不要才是脑子有毛病吧。

  再说生活费的事,你有就多给,没有拉几袋子粮食,这也算抚养孩子了,给口粮了,对吧。家里缺一个孩子三百斤粮食?

  结果来了一套这个说辞!

  林玲气的骂都不知道从哪开始骂,“离!公社一上班咱就去离。”

  从始至终,苟敬一句话都没有说。

  苟家怕离婚这事人家讲究他家,就宣扬嘛,反正处处都犯克,不离不行。说大仙算的跟城里的大仙算的是一样的,林家和他家都找人算了,结果一模一样,实在没法子。

  都是周围这一片村子的,大家过年走亲访友,于是传的到处都是。

  叫桐桐没想到的是,舅舅的老丈人和丈母娘也去算了,神婆说了:老住女儿家利女儿不利儿子。

  然后这二老二想:是啊!这几年引娣家日子好过的多了!老亲家被闺女接去享福,林家两个外嫁女日子都不差。大外孙女婿出门就发了大财,二外孙女婿是医生稳稳当当,小外孙女才那么一点就挣了大钱了。

  这得多旺呀!连带的回娘家带的那么老些,女儿女婿跟着受益,日子不说多富裕吧,没缺过过日子的钱。

  于是,人家大年下的,在桐桐一家还在姥姥家做客的时候,人家就上门,把留在这边的东西一次性拉走了。

  意思是:以后不上门也别见怪,实在是大仙说了,不该这么住。

  林守道一下子就扭脸看自家姑娘:你这装神弄鬼耍的可真好。

  桐桐:“……”花了四百块钱,但是人家神婆是真办事呀!十里八村的,人家都认识,谁家跟谁家是啥关系也清楚。顺手的,说了几句利自家舅舅的话。

  但是天地良心,自己真没有暗示过这个。

  她‘嘘’了一声:别言语。

  到底是舅妈的亲爹妈,咱也不知道舅妈是咋想的,对吧?反正每年农闲在舅舅家至少住五个月,这确实是实情。

  住过来啥也不干,就在炕上坐着,得闲了跟人唠唠。

  这事把舅舅这边闹的都莫名其妙的,但只这爷俩知道这是为啥的。

  直到回去的路上,田易阳才问:“你们爷俩挤眉弄眼的,干啥呢?”

  林守道这才笑出声:“你说她多坏的!谁能邪过她。”

  田易阳又气又笑:“看给你能耐的?!”

  “咋了?”桐桐歪头看她:“心疼钱了?”

  “没有!这个钱花的值了。”苟家那一家子就不当个人,方家这老两口子也是烦人,但凡不是遇到田家这厚道人家,她家姑娘的日子早过不成了。就是再嫁八回,人家也不能要。

  田易阳就扒拉自家姑娘的脑袋瓜子:“你这是咋长的?歪主意多,胆子也大!啥事你都敢干?”

  “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田易阳吓唬这个傻大胆:“以后不许!你不懂这个的厉害……”

  “懂!你只要知道别人办不成的我给办成了就行……”别总是战战兢兢的,感觉什么都不把稳。

  你得慢慢习惯家里有个能处理问题的人,进而依赖这个人。等习惯了,你就不犟了!

第555章 人生向暖(64)一更

  在老家只呆了五天,初三下午就要走。

  田易阳出面,拿了一千块钱给林玲:“带着孩子安稳过日子,这钱你先拿着。”

  “我不要……我还有……”

  “拿着吧!”田易阳硬给塞过去,“你哥给你的,你客气啥?敢叫你离婚,自然是你哥觉得饿不着你们娘俩。”

  林守道就说她:“你这人真是……”

  林玲却只笑:“我哥拿不了主意!这是二嫂给的,我承二嫂的情。”

  “那也是你哥挣的!”田易阳就说:“先缓缓,等过一阵了,上城里来,店里有住的地方,我带你出去逛逛,有啥想法到时候再说,不急!”

  “嗳!知道呢。”

  桐桐朝那边扫了一眼,手里却摆弄棉鞋:“脚是长了一点,这个合适。”

  王娥给收到包里,“留着在家里穿。”

  “我去宿舍也带,在宿舍还是穿着这个好,保暖轻便。”

  王娥给塞好,又塞了三条毛裤进去,“一人一条。”

  全都是纯手工的。

  其实卖的羊毛裤又紧身又暖和,套在里面最服帖了。但是王娥做的还不能不要,她也是想表达她的心意。

  这些东西做下来,一个冬天的空闲时间全占了。她就是觉得自家为燕燕的事忙前忙后,又叫她儿子在城里挣钱,心里感激。感激了就想着感谢感谢,于是,手工的棉鞋做了一包袱,毛裤更是给一家三口都织出来。

  这还不算,要走了,叫带那么些个东西。

  光是手工的大馒头就一布袋子,冻饺子又是一布袋子,再加上冻豆腐,各种处理干净的猪内脏,自家养的鸡鸭鹅,还有腌好的蛋。一样一样的全给塞到蛇皮袋子里,三袋子都没装完。

  这咋拿呀?其实桐桐就想要点苞米面和玉米碴子。

  但这些都是年前就特意准备好的,就是给自家带的。林守道和田易阳要的一点也不勉强,给了就拿,路上也不嫌弃麻烦。

  大伯给送到镇上,这么些个的行李,只能放在车顶上。到了车站吧,又得等着从上面取下来,然后还怕人拿错了,得看住了。

  谁多碰一下都得喊:“那是我的……你看好,那是我家的……”

  林守道扛两个袋子,田易阳拎了一个,还有一个大包,桐桐拎着的。只这个就三四十斤重了。

  随着人流从车站出来,又得站在外面打车。

  骑着板车的人一会子过来一个:“大哥,去哪……给您送到,便宜!”

  还有那直接过来要拎袋子的:“大哥,上我那车……去哪,这路我可都熟。”

  林守道才要拒绝,就有人喊:“是老林吧?回家是吧?走走走,我顺路给你捎回去。”

  桐桐不认识,但林守道认识,马上递了烟过去,“是九车间的老廖吧?”

  “是!我这都准备回了,顺路的事。”

  没法拒绝,于是,上了板车。

  林守道笑道:“咱俩换着蹬。”

  “不累!不累。”老廖蹬车,不时的吸吸鼻子,“这是从老家回来了?”

  “是!从老家回来了?”林守道没法问别的,只跟着扯一些闲话。

  这老廖是又一拨给裁撤下来的人,“今年四十八了,体力跟不上了。年底考核,我排在最后……”

  林守道拍了拍老廖的脊背:“那咋办呢?现在都这样。”

  “可不咋地!就是想不通,不都说咱是国家的工人吗?咋突然就不要咱了呢?咱也没干啥呀?”

  他说话的声音大,林守道跟他说话的时候声音也大。

  在钢厂这不奇怪,也不是因为在路上说话噪音大才这样,而是钢厂职工中很多的听力都有职业性损伤,属于噪音性听力损失,这是因为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的环境中才导致的。

  林守道这个方面好点,但这老廖的情况很严重。

  除此之外,他们还都有职业性骨关节病,林守道身上有,这个老廖身上更有,这是长久的站立和搬运重物造成的。

  桐桐看着顶风蹬着板车的人,常年高危的体力劳动,叫不到五十岁的人显得特别老相。这样的身体还得继续干这种体力活,疼不疼只他们自己知道。

  到了楼下,林守道没有把两个五块钱搓开,就只当做一张五块塞到对方的衣兜里,“回头不忙了上店里去,咱喝一顿。”

  成啊!老廖摆摆手要走,田易阳客气的让了让:“不进去坐坐?”

  “不了!”

  然后人走了,等拐过弯,对方停了一下,看了看手里的钱,然后摘下手套,将钱搓了搓,两张。

  运气不错,对方没搓钱,多给了一张五块。

  新钱就是这样的,不搓开就容易粘连。

  老廖直接去了孙家的药店,递了五块钱过去,“拿几贴膏药。”

  “得烤软了再贴。”老孙把膏药塞塑料袋里递过去,“今儿生意不错?”

  “还成!十来块钱吧。”

  那是不错!

  五块钱一沓子,崭新崭新的,被田易阳没收了,“……别见了谁家的孩子都给五块,有些给一块有些给两块就行……”然后又细算,见了谁家的应该给五块,“千万别弄错了。”之后给分开放,“这个兜里都是一块的,这个兜里都是五块的……”

  “知道了!”林守道嫌她啰嗦,将大衣一穿,又去拎点心,“……我去拜年去。”

  嗯!去吧。

  田易阳在家收拾老家带的东西,冰箱小塞不下,只能放在厨房朝外挑出去的防盗铁架子上。防盗网朝外伸出一尺的距离,铺上板子,下面再用木板遮挡一下,冬天存储东西比冰箱好用。

  桐桐帮着递过去,田易阳一样一样给放好,“就这,我一个人在家吃,等吃到二月底去。”

  “不行就放店里……”

  “店里哪能顿顿吃肉?”田易阳给放好这才下来,“炖个白菜豆腐粉条,放点肉片子就不错了。都跟你们学校食堂那么吃,还挣啥钱呀?”

  说着就想起来了,“明儿我跟你爸去吃大席,你去不去?”

  “去哪吃?”

  “一个工友家娶媳妇……就在咱楼旁边的广场上搭棚子,开大席。”说着,田易阳就瞟了自家姑娘一眼,“那啥……小晔他舅舅家的姑娘,叫啥来着……我也不知道,嫁的那一户也是咱厂的,家就在东头的楼上……”

  桐桐:“……”看我那一眼是啥意思?她假装不懂:“人家娶媳妇摆大席,咱去三口人吃?”不合适吧!